江山美人谋(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288

  蜀丞相已经是六十高龄,满头银发,银须过胸,瘦如枯树,眼皮松弛,耷拉着睁眼像是没睁眼一样。老人家听蜀王这么问,沉吟了半晌,才缓缓道,“老臣与恒大人政见不合,但不可否认,他对蜀国忠心耿耿,事必躬亲,是一个好官。”
  老丞相其实心里想的是:老臣年纪大了。一堆国事压的喘不过气,实在抽不出精力再伺候您啊!
  这话自然不能说出口,他只好捡了几句好的说说。朱恒虽然对他处政指手画脚,颇多不满。但毕竟朱恒手里没有实权,以前忌惮其多在蜀王跟前走动,抹黑一个人易如反掌。怕终有一日对自己权利造成威胁。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老丞相看明白了,蜀王心里很忌惮朱恒,有了这一点,丞相很放心。
  送走丞相,蜀王一个人在闲置已久的书房里一直坐到深夜。
  他想的最多的却是前日宋初一的话。
  朱恒与杜宇同归……朱恒与杜宇同归……
  杜宇是开明氏之前的最后一位君主,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无不说他是一位贤明君主。杜宇擅长耕种之事,那时候,蜀国水灾,杜宇却无力治理,于是乞求上苍赐予蜀国一个治水能人。倘若能如愿,他宁肯以君位相让。结果一具尸体顺水漂来,到了蜀国复活,做了蜀国的丞相,带领蜀国百姓治水。治水成功之后,杜宇果禅让君位。
  这个死而复活之人,就是开明氏第一代君主,鳖灵。
  不管实情如何,蜀国的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治水有功的鳖灵虽被尊为神,受人们崇拜供奉,但其如今在民间的名声远远不如杜宇。
  蜀王想到文武百官几乎一致赞同朱恒回朝,又想到自己的子民居然把朱恒和如此贤德的杜宇相提并论,一时惊怒不已。这些人的意思是不是说朱恒如此贤明,他也该禅让才对?
  这些事情。终于让沉浸于美色奢靡的蜀王有了危机感。
  连续一个多月,蜀王食不下咽,人都瘦了一大圈。
  这日傍晚,蜀王在花园里散心时,忽闻乐声。他驻足仔细听那曲调,只觉得悲从中来,仿佛是对朱恒的无限挽留,又仿佛是幽怨的责怪着自己对朱恒的“迫害”。之后的五六日,这曲子反复响起,隐隐约约的萦绕耳畔,越是听不真切,越是让他心烦气躁。
  “来人,去把宋怀瑾砍了喂狼!”蜀王猛的从榻上跳起来,冲侍者暴喝。
  时已经夜半,正在打瞌睡的内侍被唬了一跳,也不敢问为什么,连声应是,撒腿跑出去令人去捉宋初一。
  可是寻了几日,宋初一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觅不到踪迹,可蜀王依旧时不时听见那曲声时不时响起。
  “王上,秦国使节樗里疾求见。”侍者在门外小心翼翼的禀报。
  “樗里疾?”蜀王有气无力,“寡人心情欠佳,让他不想死就莫来扰。”
  蜀王一向看不惯樗里疾俊美的模样,如今情绪不好,就更不愿意给自己添堵了。
  那侍者退下去,半晌折回来,在门口迟疑了一会儿才又开口道,“王上,秦使说是关于神牛和子朝美人之事。”
  “子朝美人?”蜀王精神顿时好了大半,从榻上坐起身来,拢了拢衣襟,“让他进来吧。”
  侍者听见蜀王的声音,心中一喜,觉得这个子朝美人可能终结他战战兢兢的日子,于是立刻去将樗里疾领了过来。
  “外臣见过蜀王。”樗里疾躬身行礼。
  蜀王不乐意看他,有些不耐烦的道,“先生有何事,说罢。”
  樗里疾便将来意说明,“外臣收到咸阳来信,君上听闻栈道已经接近竣工,便将礼物送达汉中附近,因此想请教王上,是秦军护送至葭萌关,还是蜀军到秦蜀边境接应?”
  蜀王沉吟一下,道,“自是我军出关接应。”
  “如此,外臣也就此向王上告辞了。”樗里疾是作为人质压在蜀国的,既然蜀军过去接应礼物,他理应随去,待礼物交接之后便可以回秦国了。
  “善。”蜀王一方面不待见樗里疾,另一方面是眼下没有心情,所以连理应准备的送行宴都懒得提起。
  樗里疾正欲退出去,迟疑了一下,又拱手道,“外臣听闻王上在追杀宋子,有一句不知当讲不讲。”
  “哼,你们这些中原人就是这样不痛快,愿意讲就讲,还有什么当不当的!”蜀王冷哼道。
  “宋子在中原名声并不逊于庄子,王上杀他,总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樗里疾不等蜀王答话,继续道,“外臣作为仰慕宋子才学的士人之一,不得不为他说一句公道话,王上的心病难道真是在于宋子?”
  王上的心病难道真是在于宋子?
  一句话准且狠的敲在了蜀王的心头。
  “外臣告退。”樗里疾说完便直接退了出去。反正蜀王不喜欢他,他作为一国使节,也不需要卑躬屈膝,蜀王便是再荒唐毕竟不蠢,两国邦交不斩来使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蜀王狠狠呼出一口气,是的,倘若不是朱恒,就算宋初一再弹什么曲子也不过是作乐的玩意罢了!
  “恒啊……”蜀王喃喃,放在腿侧的手慢慢攥紧,眼中一片寒凉。
  
  第193章
娘气和儒雅
  
  开明十二世,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前往岷山修养的朱恒忽然“病故”,消息一传来,王城缟素。
  朱恒之所以得百姓爱戴,是因为他平时除了负责伺候蜀王之外,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安排耕种事宜。丞相说朱恒事必躬亲,也不是没有出处,他每至耕收时节必会亲自到田间巡视,体察民情,且不论政绩如何,至少他为官十几年尽心尽力。
  在葭萌关附近的宋初一得到消息,愣了片刻。按照她的估计,蜀王至少会思虑三五个月,却也没有想到他会下手如此之快!就在方才,她还在想该用什么法子再激蜀王的杀心,诱使他一个月内下手。
  朱恒是蜀王亲兄弟,蜀国上下除了太子之外,王族之中就属他声望最高。蜀国不灭还看不出他的作用来,倘若蜀国一倒,朱恒这种人便会成为秦国统治蜀国的最大障碍,所以他早晚都要死。早早由蜀王下手,正可以进一步离间蜀国君臣关系,尤其是蜀王和众位执政大臣。朱恒怎么死的,无知百姓或许能够全部被蒙在鼓里,但怎么瞒得过那些人精?蜀王连亲兄弟都下手,满朝怎能不人人自危?
  君臣二心,破蜀指日可待。
  如此正合宋初一的心意,可是她心中并无丝毫成功的喜悦。
  宋初一站在山丘上望着延绵无尽的杜鹃花,忽然道,“涣,拿酒来。”
  季涣解下酒囊,递给她。
  宋初一拔开酒囊塞子,转向岷山方向,将酒浇在面前,“恒大人,宋怀瑾敬你。”
  谋国必谋人命。两国相对,彼国忠臣便是我之死敌,世事如此,宋初一心里谈不上内疚,她这一壶酒仅仅是敬朱恒为人忠良。而非惺惺作态。
  “蜀国君主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越发的没有胸襟气度,更没脑子!”季涣叹道。
  宋初一将酒囊递给他。抄手看着如霞绚烂的杜鹃花,淡淡道,“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蠢虫。”
  “先生这话忒狠。”季涣咂嘴道。
  蜀王也不是笨。关键是他的精明没用对地方,没用对地方也就算了,偏还有一颗狠心。
  这是蜀国的灾难,却是秦国的幸事。
  “礼物入蜀国了?”宋初一轻声问道。
  “尚未。不过得到消息,东西已经到了蜀国人手里。估计再隔三五天便能到霞萌关。”籍羽答道。
  “嗯,通知司马将军准备伏击吧。”宋初一道。
  “嗨。”籍羽领命去与司马错会和。
  “可惜我这体型太显眼了,否则真想打一仗!”季涣热血沸腾,他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
  通常绝大部分人都怕死,每每提到打仗只觉得胆颤,可是鲜血与厮杀也同样能激起一些人骨血里潜藏的野性,并且一旦被激起,战场厮杀便会成为一种瘾,这种人注定是马革裹尸的战将。而季涣无疑是其中之一。
  “列国伐交频频,最不缺仗打。”宋初一道。
  这一次,他们要冒充苴国人去劫秦国那批礼物,所以全部都挑选身高不高的兵卒。这批人分为三拨,一为先锋袭击蜀军将起逼入峡谷;第二队人马埋伏在峡谷附近,进行伏击;第三拨人专程善后,将尸体处理干净。
  蜀国山多,不便像在平原地区那样进行大规模的截杀,但是因地势埋伏却是极佳。
  经过数月部署,关键,在此一举了!
  “走吧,与张兄会和。”宋初一拍了拍蔫蔫的白刃。
  狼的方向感尤其出色,尤其在山林、荒原,宋初一想避开蜀军,从山中捷径出关,就只能依靠白刃带路。这段时间,蜀王遍寻不见宋初一,也都是白刃的功劳。
  直到现在,宋初一才能由衷的感叹一句: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在此时终于能够派上用场了,总算没白养!
  白刃其实很委屈也很后悔,当初跟着赵倚楼想吃什么有什么,而且每天除了吃就是玩,跟着宋初一吃苦头也就算了,还要被嫌弃。
  做狼难,做宋初一养的狼更难啊!
  作为一头雪狼,白刃应该整天在雪原中翻滚,但自从被宋初一逼着当山狼使,一身洁白无瑕的毛已经被染的满是脏污,尤其是一张无辜的狼脸,已经花的认不出原来的模样了,以至于在六天以后,张仪见到它还惊诧的问宋初一:竟又在山中收了一头狼?
  入了营,张仪立刻令人备热汤给宋初一一行洗尘。
  白刃扑腾了三浴桶的水,才堪堪洗干净。
  宋初一沐浴之后,与白刃一起坐在帐中烤火,等着司马错传来消息。
  “怀瑾,长夜漫漫,来对弈一局吧!”话音未落,张仪依旧撩开帘子走了进来。
  他看见蹲坐在火堆前的宋初一,不禁怔了怔。火光融融映照下,宋初一带着湿意的墨发披散在身后,脸部线条十分柔和,眉眼之间比平时更多了几分疏懒柔和。竟,似有三分女相……
  但张仪旋即一想,宋初一如今才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难免少了些棱角,待再过几年定然会好许多。
  “来来,怀瑾,咱们来一盘大国杀!”张仪将一瞬的异样抛诸脑后,抱着两罐棋子拉宋初一下棋。
  方才张仪忽然进来,宋初一心中也是一跳,但见他面色又恢复如常,心里略略放心,飞快的寻了布条将头发全部绑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2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