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谋(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88

  宋初一打定主意之后,披了蓑衣斗笠,再次出府。
  砻谷府每两个月便会送一次粮食,给的钱财也比较丰厚,出行有车,在府有食。从前,宋初一混到最如意的时候,也不过就是这样的待遇。
  大雪天,街市上没有多少行人,宋初一摸了摸钱袋,在街上转悠了一圈,寻了个当地人,问了濮阳城最大的酒馆所在。
  顺着指引,宋初一很容易便找到了这家叫“酌幽泉”的两层酒馆,比宋初一之前去过的那家要大三四倍,这家酒馆菜色倒是并无出奇,却号称但凡天下有的酒,酌幽泉都有。
  “入林酌幽泉,好自在”宋初一赞叹一声,抬步走了进去。
  里面暖如春,数种混合的酒香扑面而来。
  “先生是去雅舍还是堂坐?”有仆役过来问道。
  宋初一抬头看了二楼一眼,坐在靠近栏杆的雅舍也能听见大堂里的议论,便道,“雅舍。”
  “先生请随奴来。”仆役在侧引路,把宋初一领上了二楼。
  宋初一择了一个靠栏杆的位置,刚刚坐下,便听隔壁有人道,“可知君上招文采上佳的士人做什么用?”
  “还能做什么?大约也就是君上总听那几支歌,听烦了吧不过一旦确认文章的确出彩,便十分礼遇,不如咱们也去试试?”另一人道。
  众人纷纷附和,又有人哼道,“国将不国,竟还思舞乐,如此吾君,真令吾辈羞耻”
  此话便如一盆刺骨的冷水,将众士子的热情浇熄。
  有侍女过来问宋初一道,“先生想用些什么?”
  “一壶热米酒,一盘炙肉。”宋初一解下蓑衣斗笠,递给侍女。
  侍女应了一声,将蓑衣斗笠放好,便退了出去。
  不多时,热米酒与炙肉便上来。
  侍女正欲上前伺候,宋初一便道,“我自己来。”
  那侍女应声退到门外跪坐下来,听候差遣。
  “诸位诸位”大堂里忽有人高呼,众人纷纷停下动作,静静听着那人有何话说。
  宋初一端了盏米酒倚靠在栏边,垂眸向下看了一眼,是一名衣冠整齐的士子,约莫三十岁上下,五官端正,面白美髯,正是时下标准的美男子。
  “在下刚刚从宫内出来。”中年士人站在大堂中央,声音朗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满是沉痛的道,“魏王欺我卫国太甚,君上下求贤令招募文采斐然者,以笔杆声讨魏王,君上他……他言自己无能,使先祖受辱,使卫国受辱,使我卫国臣民沦落他国,然我国将少兵寡,开战等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所以君上肯求我辈士人,以正道言论助一助卫国”
  大堂中静默两息,忽有人痛哭起来,更有许多人捶胸顿足,一时间整个酒馆内,哭叹声阵阵。全然是,“悲乎吾君悲乎吾国”之声。
  宋初一隔壁雅舍中,忽有人拍案而起,宋初一分明听见刀剑出鞘“争”的一声。
  那人大声道,“我君如此忧国忧民,我竟以言辞辱之实该以死谢罪”
  言至最后高呼两声,“君上万岁卫国万岁”
  紧着这便是“砰”的一声。
  众人立刻便知道是有人为自己的非议谢罪,这种激烈的行为,顿时引得所有人热血沸腾,振臂高呼“君上万岁卫国万岁”
  店主步履匆匆的亲自到隔壁去问了自刎之人的姓名,待群情激昂稍缓之后,便大声道,“穆绪先生以死谢罪,大节”
  
  第五十章
以强攻众弱
  
  
  这是一个士人阶层自由的时代,可以随意的抒发情怀,可以有颠覆认知的学术言论,这是一个对士人十分包容的时代,可以针砭时事,可以逆流而行,甚至可以对国君失德的行为进行指责,甚至可以指着对着国君破口大骂。
  然而也必须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倘若所言的确有理,不但不会被责罚,反而会得到礼遇和尊重,但君主拥有至高的地位,岂是能骂完之后发现骂错了,随随便便一句误会能了事?
  穆绪以死谢罪的行为虽然激烈,却也的确是时常会发生的事情。以生命为自己的言辞担负起责任,这是令人称赞的行为。
  宋初一抿了一口米酒,醇香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穆绪也不是随随便便挥剑自裁,他是有一腔热血一颗爱国的心,才会用自己的鲜血染上这次的声讨。有了士人鲜血的融入,这次的声讨便会更有力度。这对宋初一的计划无疑很有利。
  穆绪的尸首被恭敬的请出酒馆,众士人冒雪相送。
  一时间,酒馆里就剩下了宋初一一个文士打扮的人,不过好在她坐在雅舍里,并不会太引人注目。
  吃了些炙肉,酒喝到一半,已经有士子返回,安静的酒馆里又热闹起来。
  众人满腔的悲怆,纷纷要店家取来竹简和笔墨,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开写下发自肺腑的声讨之言。整个酒馆俨然变成了文学馆。
  “先生不写一篇吗?”侍女不知何时也取来了竹简,供着身子,双手举过头顶。
  宋初一怔了一下,问道,“何人令你拿竹简给我?”
  “是……”侍女有些迟疑。
  对面的雅舍里一名华服青年端起酒爵走过来,“小兄弟如何知道不是这婢子想请你留下一篇佳作?”
  这名青年约莫二十五上下,脸盘方正,下颚蓄了短短的胡须,整齐干净,分明是一副商人的打扮,却没有多少市侩俗气。
  宋初一接过侍女手中的竹简,在几上摊开,却没有提笔的意思,只伸手请来人坐下。
  “小子才疏学浅,虽心有余而力不足,写出来贻笑大方,难免有损此次声讨威严,反观先生气度不凡,腹内必有绝艳文章,不如一助声势?”宋初一微笑着将摊开的竹简推至那人面前。
  那人连忙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在下是一介商贾,囫囵吞枣的读了几卷书,哪里写的出什么文章更当不得‘先生’二字”
  宋初一不再劝他写,只是笑道,“既然我二人都无此才,还是安心等着看别人的吧”
  侍女将这人那间雅舍里的食物端出来,与宋初一的放在一起。
  “在下余奢,是楚国商人。请教先生高姓大名。”余奢拱手问道。
  宋初一注意到他方才还称“小兄弟”,转眼间却称“先生”,她沉吟一下,道,“宋怀瑾。”
  “怀瑾?难道是那位解卫国之危的怀瑾先生?”余奢惊讶的看着她。
  宋初一亦是一副惊讶的表情,“余奢兄怕是消息有误吧,解卫国危局的,不是闵迟先生吗?”
  宋国上上下下都觉得此次卫国与宋国得以修和,是闵迟斡旋的结果,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有个宋初一。宋初一之所以有些名声,是因为昨日那番弱国争霸论,她的名声也仅仅止于濮阳城,甚至可能只有这一条街上的士人知道,根本比不上闵迟。
  “哈哈,明人不说暗话,我等商人消息最是灵通,宋卫修和,闵迟先生只是明面上的,但怀瑾先生功不可没。”余奢笑道。
  宋初一心想,你可没和我说明话,这就怪不得我了。余奢见到她只惊讶于她的身份,而非如一般人那样,对她的年龄表示吃惊。这说明之前他就已经见过她,更甚至已经调查过她,却还是装作只耳闻却未见过的样子,也不知有何企图。
  “余奢兄果然消息灵通不过余奢兄将功劳都归诸我身上,未免对闵迟先生有所不公。”宋初一喝了一口酒,道,“余奢兄消息灵通,应知道近来有一派崛起,曰纵横家。”
  余奢心有疑惑,不知宋初一为何提起此事,但还是点头道,“有所耳闻,据说是出自鬼谷一门,却未有幸拜读纵横之论,不知其所行何事。”
  “余奢兄颇有为纵横家风范。”宋初一道。
  余奢好奇道,“哦?不知此话怎讲?”
  宋初一咧嘴笑道,“最擅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把商人与士人相比,本身就是一种抬高,并不算讽刺挖苦,而是打趣的成分要多一些。
  余奢哈哈一笑,他对纵横家很有兴趣,接着问道,“先生读过纵横之论?不知纵横家所行何事?”
  “未曾读过,不过略有耳闻。”宋初一说的十分诚恳,然而事实上,她不仅读过,而且曾经仔细研读数年。
  所谓纵横家,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她所行的灭国之道,与“横”不谋而合,虽然所用的方法不同,但都主张事一强攻众弱,因此她也十分赞同连横之说。
  “先生可知道,鬼谷所出的纵横家都有哪些?所出何地?”余奢问道。
  宋初一微一挑眉,抿了一口米酒,道,“余奢兄是不是太心急了些?”
  商人逐利,听这些无关生意的事情也不过是纯属好奇。一般商人,最多只会对纵横的论说感兴趣,而不会在不知道纵横论的情况下,去打听纵横之士的所在。除非他想亲自去找纵横之士了解,一个商人,找纵横之士做什么?
  余奢愣了一下,才明白自己早被宋初一看穿,她不动声色的把话题转移到纵横之士身上,可不是单纯的想打趣他,而是为引出他真实目的。
  余奢被拆穿,不但未曾羞愧,反而隐隐带着兴奋,一甩宽袖,给宋初一施了一礼,“余奢他日定当登门拜访先生”
  宋初一只淡淡一笑,也不说欢迎还是不欢迎。
  仿佛宋初一的表现让余奢很满意,他心满意足的起身离去。
  宋初一垂眸,看他从大堂穿过的身影,若有所思。片刻对侍女道,“笔墨。”
  侍女双手奉上沾好墨的毛笔,宋初一将那空白竹简摊在自己面前,放下酒盏垂头飞快的书写起来。
  
  第五十一章
雪地捡尸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