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黎明(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471

  他从空间球中取出一把龙眼大小的透明球体,一颗颗塞入口中,咀嚼了几下咽了下去。
  这些球体不是其他,而是一千坍塌比的水球,也是罗远如今唯一还需要的食物。
  自从身体缩小后,位于线粒体的核聚变反应速度和强度就变得相当剧烈,对水的需求发生大幅度的增长,以前喝上一口,便可以满足十天半个月的需求,但如今却每天都要喝上数吨。
  而且正常意义上的水,他也无法吸收。身体压缩后他细胞壁的筛孔比正常水分子还要小,水无法渗透细胞壁,因此喝的再多也是无用。
  只有这种和身体同坍塌比的水,才能供他人体吸收。
  在这种坍塌度下,水的物理性质已发生质变,比钻石还要坚硬无数倍,还韧性十足,同时也彻底失去了水的甘甜,嚼在口中,简直是味如嚼蜡。
  好在他对口腹之欲,已经没什么追求,倒也没感觉什么痛苦。
  每颗水球,都重达十几公斤,罗远一连吃了上百颗,才停了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
  星空飞行是枯燥的,在绚烂的景色,看的多了,也会变得寡淡无味。
  路程中罗远没有任何新奇的发现,唯一值得一提是,便是发现一条数十亿公里长有大量尘埃和气体组成星云,在这片物质稀缺中的黑域地带,这不得不说一种奇迹。
  当然对浩瀚的宇宙而言,这种等级的星云,只是算是超微型,它物质密度也没有想象的高,就算是核心处,气体的密度也比地球近太空还要稀薄几分。
  他甚至都没有停留,十几秒的时间,他的身影直接横穿而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性格变得越发变得沉寂,淡漠,更多的时间,他的心思都如平静的湖泊般波澜不起。
  意志在不断消耗恢复的过程中,与日俱增,与此伴随着的还有他曲率飞行的速度,从原本的一百光速,到两百光速,再到三百光速。
  如果按照系统的衡量,他的意志足足增长了一点还多,达到28点,只是到了这种速度,空间阻力指数幂的提升,再像以前每增长一点,速度就提升十几数十倍,已经根本不可能了。
  事实上,就算是现在,这种速度所产生的高温,也已经逼近他身体所承受的极限。
  在难以想象的高温下,他通体散发出刺眼的光芒,整个人都充斥着无尽的高温,好在他身体的组成物质彻底的异于常人,因为原子浓缩,分子也同比例缩小,分子的化学键远比普通分子坚固亿万倍。若非如此,他组成身体的有机物,早已经分解,失去活性。
  不过这样的速度,罗远还是无法持续多久。
  随着逐渐接近巴纳德恒星系,黑域中的光线密度正在逐渐增长。
  毕竟就算是红矮星,它的光线相比于黑域,依然也如白天和黑夜的区别。
  罗远不得不逐渐减速。
  四光年外,他的速度还能勉强保持三百光速。
  到了三光年,他的速度只能退回到两百光速了。
  至于到了一光年,他最多也只能维持一百光速,这还是一颗晚年的红矮星,若是换成太阳,恐怕连十光速,都是勉强。
  好在再怎么减速,巴纳德恒星系也已经不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红矮星在罗远眼前越来越大。
  它通体散发着较为暗淡的红光,看上去光线柔和,同时也相当温和,不像太阳那般狂暴,在它表面很少看到日珥等现象。
  它如一个步入晚年的老人,脾气温和、行动迟缓,当然这般形容也并不准确,事实上,对于这颗红矮星来说,它的最终寿命很可能比太阳这种壮年恒星还要长。
  它的体型相当小,连太阳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内部压力不大,核聚变反应速度缓慢,因此它有着相当悠长的寿命。
  罗远继续飞行了大约十天,巴纳德恒星系终于到了。
第540章:新家园
  罗远解开曲率泡,在星系中缓速飞行。
  忽略外围的那颗流浪行星,这个恒星系范围比太阳系无疑要小得多,四颗或大或小的行星按照各自的轨道,缓缓的绕着恒星旋转。
  以离恒星距离远近为依据,罗远分别把这四颗行星标号为,一号、二号、三号以及四号。
  其中一号和四号为固态行星,二号和三号为气态行星。
  这其中最大的为三号气态行星,直径堪比土星,拥有着五颗卫星组成的地卫系统,以罗远的视力,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大气层内部吹拂着无尽的狂风,整个世界都是电闪雷鸣。
  而最小为一号行星,直径大约四千多公里,只比月球大上一圈,仅地球三分之一。因为光线暗弱,太空温度极低,即便这颗行星轨道靠近恒星,它的上面依然覆盖着厚厚的冰层,表面光滑,很难看到地形的起伏。
  而罗远的目标则是最外围处的四号行星,地球已经是太阳系最大的固态行星,而罗远发现这颗星球,却比地球的直径还要大一点五倍,是个名副其实的巨型固态行星。
  从它散发的引力场就可以看出,它的质量相当大。
  这对罗远来说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这说明这颗行星基本是岩质行星,而且内部充斥大量的重元素,对人类而言这是一个完美的资源行星。
  事实上,在宇宙的尺度内,重元素存量都是有限而且罕见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恒星的核聚变一般始于氢或者氦,而终于铁,如果恒星内部压力不够大,到碳,氧就会终止,想要最终聚变成铁,恒星的质量起码需要八个太阳质量以上,锌元素已经聚变可能形成的最高序列。
  宇宙的重元素大部分都来自超新星爆发,当巨型恒星发生剧烈的崩溃时,在它最终死亡的“剧痛中”可以产生数亿摄氏度的恐怖高温,用这种濒死爆发的能量“烘烤”下,形成超出铁锌的元素,至于像金、铂以及放射性重元素这类的超重元素,则更是来自于中子星间的碰撞,以及黑洞物质的反刍。
  罗远猜测,这片包括太阳系在内周围星域曾经存在过中子星之类的极端天体,正是它们的死亡消散,才让这处星域,到处充斥着重元素。
  ……
  没过多久,他便已飞到这颗行星的附近,随即就如一颗流星,迅速朝行星表面坠落。
  这颗巨型行星引力虽然庞大,却并没有什么大气层,毕竟无论什么气体,都在这种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下发生凝固,但也要和谁比,相比于外面的接近真空的太空,这里的依然拥有着微薄的大气浓度。
  随着罗远顺着行星引力的牵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他的身体开始在大气微量的气体摩擦下渐渐燃烧,从一开始时微不可察的红光,转眼就变成一团熊熊的火球,最终变成一团刺眼的光芒。
  这颗原本死寂的星球,渐渐出现了狂风,无数的气流在冰层表面气化,如烟似雾,朝四面八方吹散。
  当临近地表时罗远的速度已经达到四分之一光速,他所携带的巨大动能,还未来得及碰撞,方圆数百公里的冰层就已经开始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巨大的碗形。
  “轰!”
  一道刺眼的亮光,恍如核弹爆炸,从地表亮起。
  爆炸中心处厚达数公里的冰层,瞬间被分解为微观粒子,就算在爆炸外围的百十几公里远处,在这种比太阳表面还亮上数百倍的光芒照射下,冰层也迅速发生气化,转而又被紧随其后的冲击波裹挟着朝四面八方辐散。
  如果站在高空的话,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片区域被撞击下,形成了一处方圆数百公里的巨大盆地,放在地球上,区域相当于小半个江南省。
  这一次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可不是上次试验力量时信手一击可比。
  罗远本身的质量就已经达到一百多吨,加上空间球的两百多吨,总体质量接近四百吨,以四分之一光速进行撞击,所携带的能量,已经不比落在重建区的反物质炸弹低多少了。
  罗远在坑底中静静的悬浮着,面无表情,在这种程度撞击下,他的身体依然毫发无损,冰层不是五万塌缩比的物质,对他而言和穿过空气并无本质的差别。
  此时他已经直接穿透冰层,深入到岩质层,他的四周依然充斥着刺眼的光芒,没有物质可以在这种高温下存在,所有物质都被分解成基本原子。
  “重力3.5G,磁场强度:0.001T;是地球的二十倍……Fe:51.5%,C:13%,H:8%,O:3%”
  他迅速的分析着周围环境,这颗星球铁元素相当丰富,至少在这片区域,铁元素就占据元素种类的百分之五十,放在地球,这无疑是一座富铁矿,而且水资源轻量元素也相当丰富,足以充当聚变燃料。
  他挥了挥手,四周已经堆积如山岳般的水气,被他挥手分开,下一刻,整个身体直冲云霄。
  数百秒后,他已经重新回到太空。
  他掏出空间球,打开空间通道,不一时,一个芝麻大小迷你飞船,顺着空间通道,缓慢的飞了出来。
  在飞行中,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迅速的膨胀,前一秒,它还只是芝麻大小,下一秒,就已经变成了圆桌大小,到十几秒后,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
  一年半后。
  死寂荒凉的巴纳德恒星系,变得渐渐喧嚣。
  在四号行星的地表处,以罗远撞击后形成的盆地为中心,一片巨大的采矿冶金基地,已如一片钢铁森林,铺满了整个盆地,甚至又向外围蔓延了上百公里,数以万计巨大的机械臂充斥着无尽的力量,不断的深入地底,吸取着地底的丰富矿物。
  而在行星的同步轨道上,一座占地数万平方公里的巨大金属太空城,同样热火朝天,异常忙碌。
  大量的采矿飞船如忙碌的蚂蚁,在太空城和行星之间来回穿梭,运输着各种粗炼元素,然后这里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冶炼,制造成各种机械设备。
  因资源限制,而被压制已久的生产力,一旦爆发出来,简直可怕。
  随着大量在虚拟世界储备技术,被迅速的转化为现实成果,这一年半中,这里已经建立了数万座工厂,而且依然还在不断的建造和扩张。
  而在其中一座占地上千平方公里的巨型工厂内,两座巨大的龙门架,已经如山岳般在轨道上高高耸立,一艘新型的宇宙飞船的建造工程,已经正式启动。
第541章:杀人与无形的空间通道
  这一年半来,罗远变得越发深居简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4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