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0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4/1156

  吴汉、岑彭、铫期、祭遵、来歙诸将,纷纷跟随,在他们的四周,还有千余名精挑细选的精锐之士,每个人的手里都提着一面半人多高的长条形重盾。
  刘秀等人在向西城城前缓缓靠近的时候,重盾兵们在他们的前方,组成了一大面盾阵,以防城头上的敌军放箭。
  距离西城还有八十步远的时候,刘秀一勒战马的缰绳,停了下来,对左右说道:“去城前喊话,让隗嚣出来见我。”
  一名军兵插手应了一声,催马出列,直奔城墙而去。当他距离城墙还有三、四十步远时,城头上方,突然飞射下来一箭,钉在他前方的地面上。
  那名汉军兵卒勒停战马,举目望向城头,大声吆喝道:“陛下在此,隗嚣出城相见!”
  他一连吆喝了三遍,城头上才传出回音:“等等——”
  城头上的守军不敢耽搁,派人去往王府,向隗嚣禀报消息。
  这些天来,隗嚣一直都没有下床,身体每况愈下,已然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完全是靠着金丹的丹药在吊着命。
  听闻刘秀要见自己,隗嚣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从床铺上坐起。
  他目光涣散,手臂僵硬地从身旁拿起一只竹简,声音微弱,有气无力地说道:“王元送来书信,说是要去蜀地,向公孙述求援,他……已经到成都了吗?”
  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说话。大王这是糊涂了啊!王元送来书信,是请求大王,批准他去往成都求援,可大王的批准还未下,王元又哪敢私自离开冀城?
  人们谁都没敢说话。还是金丹跨前一步,靠近隗嚣,小声说道:“大王,王将军现还在冀城!”
  “他从成都回来了?”
  “他……王将军还未去成都。”
  “为何不去?”
  “大王还未准他去成都!”
  隗嚣昏花又无神的老眼,缓缓瞅向金丹,过了好一会,他方说道:“让他去吧!”说着话,他慢慢放下竹简,然后双手支撑着身体,作势要下床。
  “大王,你这是……”
  “刘秀不是要在城外见我吗?我即便不去见他,也得到城头上看一看。”一名侍从急忙把他搀扶起来,同时对周围的侍从说道:“快为大王更衣!”
  在众多侍从的伺候下,隗嚣穿戴整齐,乘坐马车,去往东城城头。
  自西城之战开始以来,隗嚣这还是第一次上城墙。隗嚣的出现,让城头上的守军们无不是欢呼雀跃,连呼大王。
  隗嚣在侍从的搀扶下,边走上城墙,边向周围的陇军将士挥手。
  走到城门楼这里,隗嚣手扶着箭垛,向外眺望,果然,看到城外有一队汉军,大概也就千人左右的样子,个个手持重盾,在这些汉兵当中,有几名骑马之人。
  至于刘秀是不是在其中,现在的隗嚣已然看不清楚。
  他观望了一会,佝偻着腰身,扫视左右,问道:“谁愿代孤出城,与刘秀相见?”
  以他现在这样的身体状态,是不可能出城与刘秀见面的,话说回来,即便他身体没病,也不会出城去见刘秀,在隗嚣的心目当中,刘秀就是个阴险卑鄙的小人。
  隗嚣问了一会,见一直无人答话,他面上泛起一层不自然的红晕,那是气得。
  他正要再次发问,有一名中年人上前一步,向隗嚣拱手施礼,说道:“大王,微臣愿往。”
  主动请缨的这名中年人,可不是泛泛之辈,他名叫郑兴,字少赣,任祭酒之职。
  郑兴是当时乃至历史上,都是鼎鼎有名的学术大家,对《左传》最为精通,颇有建树,自成学派。
  从东汉开始,学术界对《左传》的研究,基本上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出自于郑兴这一派的。
  郑兴和另一位大家贾逵,合称郑贾,他们的学术流派,史称郑贾之学,传芳百世。
  隗嚣很早就归顺了刘秀,以汉臣自居,他又经营凉州这么多年,手底下确实聚集着一大批的人才。
  作为学术大家的郑兴,在隗嚣手底下的大臣当中,都算不上最出彩的,可见隗嚣人才储备之雄厚。
  见出来请缨的是郑兴,隗嚣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他意味深长地提醒道:“少赣,刘秀狡诈,阴险毒辣,你出城见他,切记要多加小心,万不可中了他的诡计。”
  郑兴拱手说道:“微臣遵命。”
  说起来,郑兴和王遵的关系也很好,但凡是和王遵关系好的人,那都是打心眼里愿意做汉臣的,郑兴也不例外。
  可以说隗嚣这个人,精明了大半辈子,他干过的唯一的一件蠢事,就是投靠公孙述。
  这使得隗嚣麾下一大批的大臣,与他离心离德,不然的话,以隗嚣手底下的人才储备,在刘秀的洛阳朝廷里,定然会大有所为。
  郑兴出城,与刘秀相见。刘秀的周围,还有千余名汉军将士,而郑兴出城时,未带一兵一卒,就他自己一个人,骑着一匹马,与刘秀相见。
  隗嚣不敢出城见自己,刘秀并不意外,得知前来相见的人是郑兴,刘秀倒是有些吃惊。
  对于郑兴的名字,刘秀自然也不陌生,那可是学术大家,天下闻名的士大夫。
  刘秀接见郑兴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客气,也给予了极高的礼遇。郑兴的心里本来就倾向于汉室,现在见到陛下对自己如此以礼相待,心中更是感动。
  他向刘秀一躬到地,说道:“微臣仰慕陛下已久,今日能得见陛下,能亲眼目睹陛下之风采,微臣死亦瞑目!”
  一听这话,刘秀又惊又喜,说道:“我对郑先生,也是久仰大名,郑先生快快平身。”
  “谢陛下!”郑兴直起身形。刘秀仔细打量他,郑兴看起来四十多岁,不到五十的样子,虽说上了些年纪,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很足,两眼倍儿亮,神采奕奕。
  刘秀含笑问道:“隗嚣是不敢出城与我相见,才派郑先生前来的吧?”说这番话的时候,刘秀的神情也多少带着几分傲气。
  郑兴欠了欠身形,正色说道:“大王并非不敢出城见陛下,而是因为大王病重,现已无法出城见陛下!”
  他尊崇刘秀为天子,但对隗嚣的称呼,依旧是用大王,现在他毕竟还是隗嚣的臣子,对自己的君主,他不会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通过这一点,也不难看到郑兴这个人的脾气秉性。
第一千九十一章
人才济济
  刘秀说道:“郑先生乃学术大家,且一直尊崇正统,不知郑先生认为,汉家是正统,还是成家是正统?”
  郑兴欠了欠身,正色说道:“回禀陛下,汉家自然是正统。”
  “那么,隗嚣叛汉,转投公孙述,郑先生以为此举如何?”
  “此乃大逆不道之举!”
  “好一个大逆不道之举!既然如此,郑先生还要继续辅佐隗嚣,助纣为虐?”
  郑兴暗叹口气,说道:“大王对微臣……对在下有知遇之恩,在下当竭尽所能,劝说大王,回归正途!”
  天子对他以先生相称,那就是没把他当成臣子来看,他也不好继续厚着脸皮,自称微臣。
  刘秀看眼郑兴,没有立刻说话,郑兴又道:“何况,陛下和大王之间,也需要有人传信。”
  对于郑兴的说法,刘秀不置可否,他向后挥了挥手。很快,有两名侍卫上前,同时把隗恂拉了过来。
  两名侍卫将隗恂摁跪在地,刘秀说道:“郑先生,你回去告诉隗嚣,隗恂现在就在两军阵前,如果他想要保住隗恂的性命,立刻出城投降,他以前的所作所为,我可既往不咎,如若不然,隗恂性命难保,隗嚣可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郑兴闻言,脸色顿是一变,下意识地向跪地的隗恂看去。
  这时候,隗恂已哭得鼻涕眼泪一并流淌出来,他尖着嗓子说道:“郑祭酒,你让父王救我啊!郑祭酒,你得让父王赶快来救我啊!”
  郑兴的心立刻提了起来,他对刘秀说道:“陛下暂且手下留情,在下立刻返回西城,将……将大公子再此的消息,转告给大王!”
  刘秀点点头,说道:“我的耐心有限,我只给隗嚣三天的时间,如果三天之后,隗嚣还是不肯出城投降,还要负隅顽抗,那就让他做好为隗恂收尸的准备吧!”
  郑兴急忙欠了欠身,说道:“在下一定如实禀报大王!”郑兴是非常不希望隗嚣和天子斗个你死我活的,他希望天子能网开一面,饶过隗嚣,也希望隗嚣能真心悔过,实心实意的做回汉臣,辅佐汉室,这是他心目当中最理想的结果。如果天子真把隗恂杀了,那么事情将再无转机,最后双方只能拼个鱼死网破。
  和刘秀碰过面,又见过隗恂之后,郑兴没有多做逗留,立刻回到西城,把隗恂之事,如实转告隗嚣。
  此时,隗嚣已经在城门楼里,城头上的风太大,他身体承受不了。
  人们在城门楼内铺了软榻,让隗嚣侧卧在上面。金丹还给他熬了一碗汤药,里面又有上百年的老参,又有上百年的灵芝,都是大补的药物。
  隗嚣喝了汤药后,精神稍微强了一些,他看向回来的郑兴,问道:“少赣,刘秀他是怎么说的?”
  郑兴向隗嚣拱手作揖,说道:“大王,现在大公子已经被带到汉军大营,陛下……刘秀对微臣说,只要大王肯降,大王的所作所为,他会既往不咎,如果大王不降,那么,他首先会拿大公子开刀!”
  听闻这话,隗嚣脸色一变,身子向上挺了挺,颤声问道:“恂儿……被刘秀带到了西城?”
  “现就在城外,微臣亲眼所见,刘秀说,大王只有三天的时间做出决定,如果三天之后,还不肯出城投降,大公子……大公子性命难保!”
  郑兴眼巴巴地看着隗嚣,此时此刻,他是真的希望隗嚣立刻就答应天子的条件,献城投降,与朝廷化干戈为玉帛。
  隗嚣呆呆地看着郑兴,而后示意一旁的侍从,扶他起来。他走到城门楼的窗口前,举目向外眺望,即便这时候刘秀等人已经回营,他的目光依旧是久久没有收回。
  隗恂是他的长子,也是他最为看重的儿子,感情也最深,如果隗恂远在洛阳也就罢了,现在他都被刘秀带到了西城,与他近在咫尺,他却连与儿子见上一面的机会都没有,隗嚣想到这里,不由得潸然泪下。
  见隗嚣哭得悲切,金丹走上前来,柔声说道:“大王的病情还未愈,眼下,切不开悲伤过度,这太伤身体了。”
  隗嚣抬起手臂,用袖口弹了弹眼角的泪痕,问道:“刘秀说,只要我肯投降,他就会放了恂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4/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