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0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5/1156

  李通跨步出列,说道:“目前,粮库当中有常备粮三十万石。”
  还是那句话,常备粮是应急用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库。刘秀眉头紧锁,说道:“如此来说,我军的粮草还是不足!”
  吴汉说道:“陛下,隗纯无论是声望还是民心,都远不如隗嚣,现在隗纯刚刚继位,地位还不稳,我军不攻,实在是错失良机,令人扼腕叹息啊!”
  刘秀扶额,他也知道,现在正是己方出兵进攻的好机会,但粮食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时机再好也没用。
  李通眉头紧锁,眼珠转动个不停。沉思了好一会,他突然开口说道:“陛下,微臣可调出二十万石粮食。”
  他此话一出,在场众人脸色同是一变。调出二十万石粮食?那常备粮食就只剩十万石了,这十万石粮食够干什么的?
  除非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全国各地,没有一地受灾,只要有一地受灾,朝廷根本拿不出救灾粮,这是会引发民变,会出大事的!
  侯霸倒吸口凉气,急声说道:“大司空慎言!不到万不得已,应急粮不能用,一旦用掉,会……会惹出大乱子的!”
  李通又思虑了片刻,冲着刘秀点点头,正色说道:“陛下,微臣可调出二十万石粮食,作为西征之用!”
  王元出列,看了李通一眼,朗声说道:“难道大司空还通晓天术?”
  李通不解地看着王元,问道:“王大夫这话是何意?”
  王元冷哼一声,说道:“大司空调用常备粮,一旦有郡县遭受天灾,大司空如何应对?除非大司空通晓天术,能未卜先知,提前知晓今年全国各地都无灾无难。”
  在场的大臣们先是看眼王元,接着又都看向李通。王元的话虽然难听,但说的也是实情。
  你李通真就敢保证全国各地无灾无难吗?真就敢保证今年朝廷用不上应急粮吗?这是不可能的!那你又凭什么敢动用应急粮来支持西征呢?
  王元冷笑着说道:“大司空刚刚上任,急于立功,这也可以理解,但大司空绝不能拿着朝廷的应急粮去冒险!”
  说着话,他转头对刘秀深施一礼,说道:“请陛下明鉴!”
  刘秀暗叹口气,这应急粮确实不能随便拿出来用!不出事倒还好,只要出了事,那么责任都在次元一人身上,到时候,恐怕自己这个天子都难以护住他。
  这太冒险了!
  他转头看向吴汉,说道:“大司马,现在的确是出兵凉州的好机会,只是,朝廷无粮,也确实是没办法啊!”
  吴汉重重地叹口气,正要回到自己的席位,李通突然开口说道:“陛下,微臣可调用二十万石粮食!”
  刘秀看向李通,意味深长地说道:“司空,这应急粮不能轻易动用!”
  不动用应急粮,你什么责任都没有,可一旦动了应急粮,出了事,那么全部的责任就都落到你大司空的头上了。
  李通明白,现在陛下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出这个头,他正色说道:“战机难逢,稍纵即逝,拖延不得!现在隗嚣刚刚病故,凉州正是混乱不堪之际,这个时候出兵西征,我军将士不仅能大获全胜,还可少付出许多的伤亡。微臣认同大司马的建议,应即刻出兵进攻汉阳!”
  吴汉都以为事情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没想到李通的态度竟然如此强硬。
  思前想后,他还是摇了摇头,调动应急粮,自己不会担什么责任,但李通会担责任,真出了什么事,李通怎么办?那不等于是自己害了李通吗?
  他说道:“大司空,还是……算了吧!常备粮……不宜动用!是我疏忽了,也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觐见
  吴汉不想牵连李通,可李通的态度反而越发坚决,他对刘秀正色说道:“陛下,微臣可调用二十万石粮食,一切后果,可由微臣一人承担!”
  刘秀皱着眉头,说道:“司空,此事可不能说笑!”
  李通说道:“在陛下面前,微臣不敢戏言。”
  刘秀与李通对视片刻,转头看向吴汉。吴汉干咳一声,说道:“陛下,倘若朝廷真能调拨二十万石粮食,此次西征可行!”
  垂下眼帘,刘秀又仔细思虑一番,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拟旨,令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征西大将军冯异、中郎将来歙、扬武将军马成、武威将军刘尚,合力进攻汉阳!”
  刘秀的一声令下,洛阳对凉州的第三次西征再次吹响了号角。
  这第三次的西征,可以说是第二次西征的延续。在第二次西征中,以刘秀为首的汉军虽然撤退,但以冯异为首的西征军还留在凉州,继续和羌人作战。
  因为有牛邯部的配合,西征军对羌人的战事很顺利,在连续打了几场大胜仗之后,羌人畏惧,仓皇逃出凉州,回到羌地。
  生怕汉军会乘胜追击,顺势攻入羌地,羌族的大族长还主动来到凉州,向冯异求和。
  冯异接受了羌族大族长的求和,汉军停止进攻羌人,但羌人则要向大汉朝廷俯首称臣,年年纳贡。
  至此,羌人之乱平息,以冯异为首的西征军,基本控制了凉州的武威郡和金城郡,再加上安定郡早已在汉军的掌控之中,这使得隗嚣残部的势力范围,只剩下汉阳郡和陇西郡两地,与北方的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完全断绝了联系。
  隗嚣最终的下场会那么凄惨,甚至连饭都吃不上,靠捡豆子、挖野菜为食,原因也就在这。
  随着刘秀的圣旨颁布,洛阳朝廷向长安运送二十万石粮食,驻扎在三辅地区的汉军,再次挺近汉阳郡,征西军也进入汉阳,联合作战。
  对于这场仗,洛阳朝廷上下都是提心吊胆。他们倒是不担心前方的战事,目前隗嚣的残余势力,已是强弩之末,在正面战场上,完全不是汉军的对手。
  人们最为担心的是,朝廷已没有储备的应急粮,无论哪个郡县受了天灾,朝廷对此都是束手无策。
  这日,吴汉和邓禹一同来到大司空府。见到李通后,吴汉咧着嘴,笑道:“好消息!有好消息啊,次元!”
  李通一脸的莫名其妙,不解地看着吴汉,问道:“吴公有什么好消息?”
  吴汉正色说道:“今日朝廷又没收到有灾情的上疏!”
  李通扶额,邓禹也在扶额。如果不是十分了解吴汉的为人,他俩恐怕都得怀疑,吴汉是不是故意这么说,来挖苦李通的。
  请吴汉和邓禹落座后,李通说道:“现在刚开春不久,还没到河水泛滥之季,当下,自然是不会有什么灾情发生。”
  吴汉一脸的笑容,宽慰道:“最近这两年,陛下洪福齐天,全国各郡县,一直都是风调雨顺,天公作美,无灾无难,今年,我想也不会有什么大灾发生。”
  邓禹可没有吴汉那么乐观,已经风调雨顺两三年了,今年还会不会像前几年那样,谁都不敢保证。
  李通说道:“河水沿岸,一直都是水患的重灾区,过几日,我打算向陛下请旨,到河水沿岸地区去做视察。”他说的是河水,就是指黄河。
  邓禹点点头,说道:“如此甚为稳妥!只是,这次要辛苦次元了!”
  没等李通说话,吴汉禁不住叹口气,颇感不好意思地说道:“如果不是我主张进攻汉阳,次元也不会沾惹上这桩麻烦事了!”
  李通摆摆手,含笑说道:“吴公此言差矣!吴公主张进攻汉阳,是一心为国,我拿出应急粮,支持西征,也是一心为国,我们的本意一致,吴公又何错之有?”
  吴汉动容地拍了拍李通的肩膀,笑道:“还得是我们这些老兄弟交心,靠得住啊,像宋弘之流,早就该被踢出朝廷!”
  邓禹干咳了两声,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水,同时不留痕迹地瞪了吴汉一眼。
  吴汉冲着邓禹干笑两声,话锋一转,说道:“等次元离京之时,我来做东,为次元饯行!”
  李通倒也没客气,笑道:“那可就要让吴公破费了!”
  吴汉挥手,仰面大笑。邓禹嘟囔道:“次元不必怕吴公破费,我们当中,就属吴公得到的赏赐最多,也最有钱啊!”
  李通刚刚升任大司空,就动用了应急粮,吴汉、邓禹这些同袍兄弟都替他暗捏着一把冷汗,刘伯姬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去到皇宫,找阴丽华抱怨此事。原本以为李通升任大司空,不用在军中受苦,是件好事,现在来看,这哪里是什么好事,就是一桩祸事。
  如果今年真有哪里受了灾,朝廷又拿不出救灾用的粮救济,引发民变,这个大锅,就得李通一人来背,对此,刘伯姬当然是一肚子的怨气。
  她拉着阴丽华,对于这件事,抱怨个没完。她二人正说着话,刘秀来了西宫,看到刘伯姬也在,笑道:“小妹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知会我一声?”
  刘伯姬气呼呼地看眼刘秀,叫了一声皇兄,然后便把头转向别处,不理他。刘秀当然知道小妹在气什么,他笑问道:“小妹可是因为次元的事,在生我的气?”
  “皇兄想害死次元不成?”
  阴丽华偷偷拉了刘伯姬一下,暗示她慎言。刘秀也不生气,坐下来,含笑说道:“这次次元做得很好,很有朝中栋梁的担当!”起码是比宋弘有魄力得多。
  听三哥夸奖自己的夫君,刘伯姬心里的怨气减轻了一些,她说道:“次元一心为国,可是,又有谁能为次元着想一二?”说着话,她眼圈泛红,还满含幽怨地看眼刘秀。
  刘秀笑道:“小妹放心,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我自然会护着次元的!”
  刘伯姬说道:“应急粮事关国务,这么大的事,三哥即便想护住次元,也护不住吧!”
  刘秀宽慰道:“次元做事,向来稳重,既然次元肯拿出应急粮做军粮,一定有他的道理,小妹也不必太过担心!”
  刘伯姬不满地说道:“次元又不是神人,怎会未卜先知今年有无灾情,我听次元说,过几天要去河水沿岸视察,这一走不知道要多久,次元的身体哪能受得了?”
  刘秀还真不知道此事,他先是一愣,而后禁不住连连点头,赞道:“次元,不愧是栋梁之才啊!”
  刘伯姬张了张小嘴,最后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话锋一转,说道:“要不,三哥还是把次元调任回前将军吧,在军中任职,虽然艰苦了一些,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啊。”
  刘秀被她的话说乐了,意味深长道:“小妹说的是小孩子的气话,次元乃朝中大臣,岂能说用就用,说弃就弃。”
  说着话,刘秀站起身形,走到刘伯姬近前,扶着她的香肩,柔声说道:“小妹,我说过,我能护住次元,就一定会说到做到!”
  得到刘秀的一再保证,刘伯姬的心情总算是由阴转晴,整个人也变得雀跃起来,拉着刘秀说起搬新家的事。
  原本李通和刘伯姬夫妻是住在公主府,现在搬到大司空府,刘伯姬多少有些不太习惯,对于大司空府内的一些布局和装饰,也不是很满意。
  听了刘伯姬的话,刘秀二话不说,当即决定,从少府(天子的私人钱库)提钱,送给刘伯姬,让她在大司空府内做翻修,直到她满意为止。
  刘秀对自家小妹,的确是宠爱得很,他自己非常节省,但在刘伯姬身上,却很舍得花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5/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