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0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4/1156

  其余的县兵纷纷高举起盾牌,顶着楼上的箭射,向楼上推进。等众人上到二楼后,张贲率先从人群里冲出来,提着佩剑,与二楼几名伙计打扮的青年厮杀到一起。
  由于县兵来得太突然,伯玉坊的人明显准备不足,即便做出了反击和抵抗,力度也很小。
  前后都没用上一炷香的时间,以张贲为首的县兵便控制住了局面,在伯玉坊内,抓捕到二十人,其中还包括伯玉坊的掌柜。
  另外,在排查跑出伯玉坊的客人时,从中又揪出来五名店伙计,伯玉坊共二十五人,一个没跑掉,其中有三人被杀,其余二十二人,全部被县兵生擒活捉。
  将该抓的人全部擒获,张贲立刻带队撤离。
  洛阳县兵的行动,堪称是迅猛无比,来得快,去的也快,如风卷残云一般。
  平心而论,洛阳县兵无论是单兵战力,还是整体配合上,都已是出类拔萃,完全不次于京师军,甚至与五校军相比,也是当仁不让。
  伯玉坊的人被押回县府后,张贲亲自出面审问,通过伯玉坊的掌柜,他们又掌握到公孙述细作的另一处重要据点,正如秦山所言,这处据点,就位于平乐苑附近。
  确切的说,平乐苑附近的这个据点,并不是为收集情报用的,而是专为行刺准备的。
  平乐苑属皇家园林,天子是有可能到这里避暑和游玩的,所以细作们才在这里专门设立一个据点,守株待兔,伺机而动。
  另外,通过伯玉坊的掌柜,张贲还了解到,秦山不是第一个捐献毒粮的细作,在秦山之前,已经有不少于十名细作捐献归毒粮。
  细作们所用的毒物也不一样,有的是见血封喉,有的是鸩毒,有的是断肠毒。
  这些毒粮混在正常的粮食里,若是运进军营,将士们一旦吃了,中的恐怕都不是一种毒,很有可能是多种剧毒,连解药都没有。
  公孙述细作所用的招数,也着实是够歹毒的。好在发现的够及时,没有让这些掺杂着毒粮的粮食运进前线军营里。
  刘秀下令彻查,不仅要彻查城内的细作,更是要彻查募捐到的粮食。安全起见,一经发现毒粮,整筐的粮食就都不能要了。
  虽然很浪费,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接下来,司隶各地县府在接受捐赠的粮食时,都加足了小心,仔细检验粮食当中是否混入毒粮。
  因为风声越来越紧,各地的细作们都不得不收敛行径,不敢再轻易去捐献毒粮。
  毒粮之事,至此总算是被控制住了,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
  不日,刘秀接到传书,高句丽王和王子、公主已进入冀州,正在向洛阳进发,不日就可经河内,渡河到洛阳。
  刘秀对高句丽人没什么好印象,对于高句丽王携王子、公主的到访,他也没准备任何的欢迎仪式。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入京进谏
  高句丽王,名叫高无恤,他便是高句丽历史中大名鼎鼎的大武神王、大朱留王。
  以高句丽的历史来看,高无恤算是一位很有能力、很有作为的君主,野心勃勃,开疆扩土。东扶余的第三代君主就是被高无恤杀的。
  后来高无恤持续进犯幽州,惹毛了辽东太守,辽东太守举兵攻打,爆发了著名的丸都山城之战。
  当时的辽东太守,率辽东汉军把高无恤围困在丸都山城之内,孤立无援,眼瞅着要弹尽粮绝,高无恤竟然出人意料的派出部下,给汉军送去酒肉。
  此举导致辽东太守误以为丸都山城内粮草充足,而当时,汉军粮草已所剩无几,无奈之下,辽东太守只能选择撤兵,高无恤可谓是兵不血刃的解了丸都山城之危。
  只此一件事,就足够高无恤吹嘘一辈子的了。
  高句丽只是个弹丸小国,所发生的战争,与中原战争相比,都属小打小闹。在高句丽的战争史上,不可能找到像昆阳之战那种规模的大战役。
  这次随高无恤一同前来洛阳的,还有王子高解色朱。
  高解色朱并不是高无恤的儿子,而是高无恤的亲弟弟,后来得封号闵中王。高无恤得子较晚,目前太子还只是个不懂事的小娃娃。
  另一位同行者,则是高无恤的女儿,也就是高句丽公主,高景慧。高景慧的年纪不大,只有十六岁,在高句丽国,素有第一美女的美誉。
  高无恤、高解色朱、高景慧抵达洛阳时,刘秀并没有出城迎接,出城相迎的是右将军邓禹和左将军贾复。
  这个迎接规格也算是够低的。堂堂的大汉天子,不出城迎接,倒也实属正常,可连三公九卿都不派,只派左、右将军出城迎接,这着实是令人脸面难看。
  听闻前来迎接自己的是左、右两将军,高无恤的脸色瞬时间沉了下来。
  高解色朱转头看眼兄长,小声提醒道:“大王,我们此行,可是有求于人啊!”
  言下之意,千万别搞僵了双方的关系。高无恤闻言,将怒火一压再压。他举目向前看去,只见邓禹和贾复正骑马走过来,他小声说道:“依罗!”
  依罗是高无恤麾下的头一号猛将,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凶恶,斜披着兽皮,里面赤膊,露出半边的胸口,身上横七竖八的疤痕狰狞可怖。
  跟随高无恤多年,高无恤一句话,依罗立刻心领神会。他跨步出列,迎着邓禹和贾复走了过去,他双手一伸,将二人挡住,大声说道:“高句丽王在此!”
  邓禹和贾复对视一眼,相视而笑。两人双双下马,邓禹开口说道:“世间只有下句丽侯,又哪来的高句丽王?”
  他这句话,极大的刺激了高句丽人。王莽当年把高句丽改名下句丽,把王降为侯这事,已经成为高句丽的心病、痛脚。
  依罗气得脸色铁青,须发皆张。他哇哇怪叫一声,伸手就去抓邓禹的衣服。
  贾复在旁,慢条斯理的将邓禹向自己身后一拽,而后抬手扣住依罗的手腕,也没见到贾复怎么用力,只随意的向外一送,依罗站立不住,噔噔噔的连退出好几步。
  好不容易稳住身形,依罗脸色顿变,后面的高无恤和高解色朱也同是变色。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依罗的力气有多大,高无恤等人很清楚,而对面的汉人,充其量也就三十来岁,面白如玉,相貌堂堂,看起来文质彬彬,可没想到力气竟然如此之大。
  稳住身形后,依罗很是不服,怒吼一声,作势要拔肋下的佩剑,高无恤断喝道:“依罗!”
  喝住了依罗,高无恤、高解色朱翻身下马,走到邓禹和贾复近前,高无恤拱手说道:“不知两位将军是?”
  邓禹拱手还礼,说道:“右将军,邓禹!”
  贾复也是拱手还礼,说道:“左将军,贾复!”
  高无恤故作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邓将军、贾将军,失敬、失敬!刚才依罗多有冒犯,还请两位将军海涵。”
  邓禹含笑说道:“好说好说,对边荒异族,我大汉向来心胸开阔!”
  高无恤被噎得直翻白眼,依罗大怒,跨步上前,想要出手教训邓禹,贾复随之迎上前一步,挡住依罗的同时,还似笑非笑、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依罗刚才和贾复有过较量,吃了个闷亏,对贾复多少有些顾虑,不敢太过造次。
  邓禹一直都是乐呵呵地表情,侧身摆了摆手,说道:“高侯,城内请!”
  高无恤脸色微变,不过还是忍住了,一脸的干笑,笑得难看,向邓禹摆手说道:“右将军请!”
  洛阳繁华,不用进城,只在城外就能感受到洛阳的繁华和兴旺。洛阳周围的郊区,就已经是人来人往。
  进入城内的郭区,更是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穿过郭区,进入城区,两边的建筑都变得高大许多,地上更是青石铺路。看街上百姓的穿着,绫罗绸缎,应有尽有。
  能住在城区里的,非富即贵,而且汉人好门面,但凡是出门,都会换上家中最好的衣服,这也让城区的百姓看起来异常富庶。
  自打进入洛阳城,高无恤、高解色朱、高景慧等人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时而看看这,时而看看那,既新奇不已,又深感震撼。
  高解色朱与高无恤骑马同行,他小声说道:“大王,洛阳不愧是汉都,世间竟然有如此之大、如此之繁华鼎盛的城邑。”
  在高句丽,别说找不到能与洛阳相匹敌的城邑,就算是把高句丽最好最繁华的都城拿出来做比较,也不如洛阳的一半。
  其实他们还是太高估自己了,高句丽的都城,别说不如洛阳的一样,连洛阳的十分之一都未必能比得上。要知道洛阳可是接近上百万的人口。
  通过城区,来到皇宫。
  看到洛阳皇宫,高无恤等人无不是瞠目结舌,在洛阳皇宫面前,高句丽的王宫,那就是一座大宅子,完全没有可比性。
  即便是如此规模的皇宫,后来都不够用了,洛阳又建造了第二座皇宫。以前的皇宫位于城南,叫做南宫,新建的皇宫位于城北,叫做北宫。
  两宫合到一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洛阳南北宫。当然,刘秀在位期间,洛阳只有一座南宫,并没有北宫。
  在邓禹和贾复的指引下,高无恤等人走朱雀门,进入皇宫,穿过宽敞的区庐,通过端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广场。
  广场两边站立着虎贲军。虎贲将士,得有上千之众,一个个银盔银甲,里面是红色的征袍,外面是红色的大氅。放眼望去,盔明甲亮,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看到这番场景,即便是见过世面的高无恤和高解色朱,也忍不住心头一震,自身的气势不知不觉地被压了下去,走起路上,显得缩头缩尾,缩手缩脚。
  穿过宽敞的广场,前方是皇宫正殿,却非殿。
  要进入却非殿,得先上好长一段的台阶。即便是这些台阶,都十分精致,洁白如玉,精雕细琢。
  大汉皇宫的气势,的确很震撼人心,前来朝见的番邦异族,在没见到大汉天子之前,心气就已先被打压了下去。
  只是走过这么一段台阶,高无恤的额头便蒙起一层汗珠子,也不知道是累的,还是心情太过紧张,或许两者都有吧。
  终于走完台阶,来到却非殿外。门口的羽林军,将手中的长戟一横,拦住他们的去路。
  高无恤、高解色朱下意识地低垂下头,不敢向大殿里乱看。
  很快,大殿内传出张昆的唱吟声:“下句丽侯高无恤,世子高解色朱、侯女高景慧入殿进谏!”
  见高无恤等人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一旁的邓禹低咳了一声,小声提醒道:“高侯,陛下有请!”
  高无恤回过神来,连忙答应一声,先是整了整自己的衣冠,而后迈步走进大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4/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