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0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7/1156

  队率欠了欠身,说道:“正是李将军!”
  李泛是李通的堂弟,目前的军阶是偏将军。官职不大,但现在管的人可不少,足足有三万之众。
  这些兵马,原本都是李通的部下,李通升任大司空之后,李泛便接替李通,暂时担任全军主将之职。
  这件事,刘秀当然也是知道的,而且还是刘秀亲自批准的。毕竟是三万之众的兵马,更换主将,又哪能不经天子的同意?
  刘秀对李泛没有太深刻的印象,接触也不多,但他对李通十分信任,既然是李通推荐的人,那肯定错不了,即便两人是亲戚关系,正所谓举贤不避亲嘛!
  来到汉军大营,队率向刘秀拱了拱手,说道:“请大人在此稍后,小的这就进去禀报,不知大人尊姓大名?”
  刘秀没有回话,龙渊说道:“你就对李泛说,龙渊求见!”
  队率欠了欠身,快步向军营内跑去。过了大概有两刻钟的时间,一群汉军将官从大营里迎了出来,为首的一位青年,正是李通的堂弟李泛。
  汉军兵卒不认识龙渊,李泛可对龙渊不陌生,那是天子的贴身侍卫,通常情况下,龙渊是不会离开天子身边的,这次突然到南阳来找自己,还指不定出了什么大事呢!
  李泛没有注意到一身便装的刘秀,倒是一眼认出来龙渊、龙准、龙孛等人,他暗暗咧嘴,陛下身边的贴身近臣怎么都来了?己方的军营里,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他快步走到龙渊近前,一躬到地,说道:“不知是诸位将军大驾光临,末将有失远迎,请诸位将军恕罪!”
  “李泛,最近这段时间,附近可有发现蜀军之眼线?”开口问话的是刘秀。
  李泛下意识地寻声看去,看清楚刘秀,他不由得脸色大变,惊讶地张大嘴巴,结结巴巴道:“陛……陛……”
  不等他把陛下二字叫出口,刘秀摆摆手,再次问道:“回答我的问题!”
  李泛咕噜一声吞口唾沫,此时他的大脑都处于当机状态,只机械性地回答道:“前段时间,附近经常出没蜀军探子,后来被我军杀了两人,最近几日,再未发现敌军探子!”
  “嗯!”刘秀点点头,说道:“进营说话!”
  “是!是是是!”李泛连连点头,他颔首跟在刘秀的身后,脑门浮现出一层汗珠子。直到现在他也没想明白,陛下怎么突然来到他的军营了。
  走在大营里,刘秀不停地向四周环视,在营中所见到的兵卒,绝大多数都是四十开外的,甚至还有五十多岁,须发斑白的,另外,缺胳膊少腿的也不在少数。
  刘秀越看,眉头皱着越深。
  进入中军帐后,李泛再不犹豫,立刻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说道:“微臣拜见陛下!”
  在场的将官,属李泛这位偏将军军阶最高,其余的将官,全是校尉。
  见李泛下跪,称呼刘秀为陛下,自称微臣,众校尉都惊呆吓傻了,难道,这位看起来三十左右岁的青年,就是……天子?
  人们呆愣片刻,也都齐刷刷地跪地叩首,说道:“微臣拜见陛下!”
  “都平身吧!”刘秀挥下手,说道:“刚才我在营中所见之兵卒,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弱病残,这是何故?”
  在刘秀的印象中,李通的这支兵马,可都是精兵啊,当年他们跟随李通,深入过蜀地,打过硬仗的,怎么现在都变成这副样子了?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敢吱声。最后,还是李泛小声说道:“回……回禀陛下,我军……我军的精壮之士,基本……基本都被南征军调换走了。”
  “哈?”刘秀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李泛解释道:“岑将军说,种地,是个人就可以,但……但打仗,需要有精锐之士,所以,所以岑将军把南征军里退下的老弱病残,都安置在我们这里,然后又调走了同等数量的精锐之士,几年不停的调换下来,全营的兵卒就……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对此,他也很无奈。
  人家岑彭说得也不是没道理,种地嘛,二三十岁的小伙子能干,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能干,但上到战场,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可比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强多了。
  岑彭拿老弱病残来和他们换精壮之士,挺不要脸的,但也合情合理。
  再者说,人家岑彭是大将军,有厚颜无耻的资本,他一个偏将军,能说什么?别说是他了,即便是李通,在岑彭开口之后,也很难说个不字。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敌军来袭
  听了李泛的解释,刘秀哭笑不得,这个岑君然,还真会算计。他不来要兵,如果是要兵,那需要向洛阳请旨,而是来换兵,用老弱病残,换走精壮之士,简直算计到了骨头渣子里。
  岑彭这个人比较随性、淡泊,不太好名利,刘秀给他什么任务,他就去做什么事,如果他的行事作风能再积极一些的话,以岑彭的军事能力和聪明才智,其功绩应该不会在吴汉之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子,每个人的活法,岑彭就是这样的性子,若是换了性子,那也就不是岑彭了。
  岑彭把南阳屯兵的精锐都换到南征军里,留在南阳屯兵中的兵卒,大多都是老弱残兵,可现在,正是刘秀需要兵马打仗的时候,这些老弱残兵能派上用场吗?
  刘秀说道:“据朝廷所得的情报,最近,可能会有蜀军突入南阳,前来偷袭你部的大营!”
  “啊?”刘秀此话一出,李泛和众人校尉脸色同是一变,一个个又惊又骇地看着刘秀。
  蜀军要来偷袭本方大营,这……蜀军这么做有意义吗?他们可不是作战部队,只是支屯田部队,说白了,就是搞后勤的,蜀军来打他们作甚?
  刘秀环视众人一圈,解释道:“蜀军的目标,不是你们这三万老弱残兵,而是你们囤积的二十万石粮食!”
  说着话,刘秀看向李泛,问道:“次元已经和他通过信了吧?”
  在刘秀面前,李泛不敢有丝毫的隐瞒。他点点头,欠身说道:“回禀陛下,大司空已给微臣传来书信,说是要调用二十万石粮食,送到弘农赈灾。”
  要抽调走二十万石粮食,李泛想想都觉得肉疼,可李通是大司空,又是他的从兄,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得听李通的,现在连陛下都亲自来了,他更不敢抗旨不遵。
  刘秀问道:“调走二十万石粮食后,军中之将士,会不会饿肚子?”
  李泛摇头说道:“不会,即便调走二十万石粮食,军中余粮还接近有十万石,足够让全军将士吃到秋收的。”
  刘秀感叹一声,说道:“这几年,次元在南阳屯田,做得是真好啊,竟然不显山不露水的能积攒下这许多的粮食。”
  说着话,他看向李泛,说道:“你做得也不错,辅佐从兄,功不可没!”
  李泛急忙向刘秀躬身施礼,神情激动地说道:“陛下盛赞,微臣愧不敢当。”
  刘秀向他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客气,也不必紧张,他二人多少也算沾亲带故,李通是刘秀的妹夫,李泛是李通的堂弟,亲戚关系不算近,但也没多远。
  “阿泛!”
  “啊?哎!微臣在!”刘秀突然如此称呼自己,李泛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呆愣片刻才回神,连忙欠身答应一声。
  刘秀问道:“倘若蜀军当真来袭,你可有取胜之把握?”
  “这……”李泛面红耳赤地低垂下头,过了半晌,他小声说道:“营中将士的情况,陛下也都有看到,如果敌军不超过三千,尚能一战,但若敌军数量超过三千,我军将士,实难取胜。”
  麾下三万兵马,李泛使了好大的劲,也只敢承诺刘秀他能对付三千敌军,不是李泛不自信,也不是李泛无能,而是他麾下这三万老弱残兵,真的没什么战斗力可言。
  听了李泛的话,刘秀垂下眼帘,陷入沉思。他这次来南阳,本打算为蜀军做个套,蜀军不来也就罢了,蜀军若是来了,他便让这支蜀军有来无回。
  可南阳这边的情况与他预想中的完全不同,屯兵是有三万之众,但却是只能种地,无法战斗的老弱残兵。
  用这样的军队去和即将到来的蜀军精锐作战,的确是很困难。
  他话锋一转,问道:“南征军可否调用?”
  李泛先是愣了一下,而后连连摇头,正色说道:“陛下,南征军现在无法调动。”
  “哦?”
  “现公孙述麾下的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泛,率十余万大军向占巫、夷陵、夷道等地进发,大将军正率南征军全力应对来敌,估计,很难抽调出兵马到南阳作战。”
  所谓的翼江王、大司徒、南郡太守,这都是成都朝廷封的官,不是洛阳朝廷这边的官。
  听了李泛的话,刘秀面色凝重,喃喃说道:“这些战况,君然并没有上疏朝廷!”
  李泛看眼刘秀,小声说道:“这些年,大将军驻守南郡,每一年都要与蜀军打数仗甚至是数十仗,要么是我方进攻,要么是敌方进攻,如此反复拉锯,所耗之钱粮、伤亡之将士,不计其数,大将军很少会向朝廷去求助,微臣记得大将军说过,朝廷有朝廷的困难,他能在南郡自己解决的事情,就尽量不去麻烦朝廷了。”
  不要以为岑彭驻守南郡有多轻松,平心而论,岑彭是以一郡之力,在硬敌一国,在硬抗一个州(益州),南郡这边的战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今日可能是汉军突入蜀地,明日蜀军又可能突入南郡,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如此反复拉锯,这些年下来,大大小小的战斗,已经数不清楚有多少场了。
  在长年交战的情况下,南郡的局势应该很恶劣,千疮百孔才对,但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南郡人口有增无减,还开垦出大量的良田,南征军的屯田,以及南郡的粮产,竟然硬生生的支撑起了十万之众南征军,这都是岑彭的功劳。
  在史书当中,对岑彭功绩的记录得并不多,但在排云台二十八将的时候,岑彭却能名列前茅,原因也就在这。
  岑彭在南郡,完全扛住了公孙述的蜀军,让洛阳朝廷可以心无旁骛的去东征打刘永、张步、董宪等军阀割据,去西征打隗嚣、隗纯等陇西势力。
  汉室基业能得以巩固、发展,虎视眈眈的公孙述一直没能打出南郡,攻入洛阳朝廷的腹地,岑彭绝对是立有汗马功劳的。
  汉书有云: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唯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焉。
  建方面之号,岑彭建的是南征军,冯异建的是西征军,这两员大将,一位是南征大将军,一位是西征大将军,为刘秀征战沙场,攻城略地,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了李泛的解释后,刘秀连连点头,感叹道:“南方稳定,君然功不可没,无人能与之相匹敌!”
  李泛沉吟片刻,说道:“陛下,安全起见,微臣以为,还是先把二十万石屯粮运送到弘农郡吧!”
  现在李泛也意识到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己方积攒的二十万石粮食,就是个祸根,蜀军之所以要来偷袭,就是冲着这批粮草来的。
  刘秀揉着下巴,琢磨了好一会,缓缓摇头,说道:“先不用急,再等等!”
  他已经让司隶校尉鲍永前来南阳,所表现出的假象是,李通遇刺,不能来南阳调粮,鲍永是代替李通,前来南阳调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7/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