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1156

  阴兴好奇地问道:“大哥,县令写了什么?”
  阴识说道:“过几日,太守会率军途径新野。”说着话,他把手中的绢布递给阴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我们刚说到新市、平林的绿林军,结果郡里就来信儿了,甄阜将亲帅三千大军,前往新市和平林平叛。”
  甄阜要去平叛?刘秀眼珠转了转,问道:“都尉大人也一同前往吗?”
  阴识耸耸肩,说道:“信中未提到梁丘赐!”
  甄阜为南阳太守,梁丘赐为南阳都尉。按理说,平叛这个差事是都尉的活儿,不该是太守出面,但现在信中只提到甄阜,并未提到梁丘赐,这让刘秀多少有些意外。
  刘秀对甄阜这个人的印象很一般,通过他了解甄阜的一些事迹,感觉此人空有雄心壮志,奈何自身才干有限,且心胸狭隘,刚愎自用。
  但刘秀对梁丘赐的印象还不错,总体而言,这是一位熟读兵书,会带兵打仗的将才。
  阴识看眼沉思未语的刘秀,笑问道:“文叔,你认为甄大人此战能不能取胜?”
  刘秀说道:“若都尉梁大人在,此战胜算可在八成以上,若无梁大人统兵,此战胜算应不会超过五成。”
  阴识说道:“据我所知,新市军和平林军的兵力都不少啊!”
  刘秀说道:“都不下三千。”
  阴识好奇地问道:“双方兵力相差一倍有余,郡军还能取胜?”
  刘秀在益州打过仗,对郡军的战力也多少了解一些。他虽不清楚绿林军的战力具体如何,但也能猜出一二。
  他正色说道:“无论是单兵战力、武器装备,还是排兵布阵、配合协调,绿林军和郡军都不在一个层次上。如果郡军这边的统帅是善于领兵打仗的梁大人,那么绿林军必败无疑,但若是由甄大人统帅,那双方的输赢就不太好判断了,胜负各半吧!”
  听完刘秀的分析,阴识、阴兴、阴丽华皆是心中一动,这番话,让人很难相信是出自于一个种地的乡下小子之口,更像是出自于精于作战的将领之口。
  阴识禁不住问道:“文叔还学过兵法?”
  刘秀摆手笑道:“不敢说学过,只是最近才开始认真看兵书战策。”
  他说的是实话,以前刘秀对兵书战策没什么兴趣,但自从从益州回来,刘秀只要有点时间便会翻看兵书。
  而且他不是看死书,常常会把兵书战策中的内容,结合到他在益州的实战当中,在头脑里做推演。
  阴识暗道一声不错,笑赞道:“文叔敏而好学,实乃我背之楷模啊!”
  阴丽华也是面露赞赏之色。
  刘秀被阴识夸得老脸一红,含笑道:“次伯言重了。”
  他们又聊了一会,等快到中午的时候,刘秀和邓晨婉拒了阴识的挽留,告辞回府。
  这次来阴家,他们得到阴家五十万钱的资助,这可是帮他们解决了大问题,有了这五十万钱,足够他们在白山完成五千把武器的打造。
  连日来忧心忡忡的邓晨也一扫心头的阴霾,如释重负,整个人看上去都爽朗了不少。
  两天后,南阳太守甄阜抵达新野,与他同来的还有三千郡军。
  甄阜到了新野后,当天便发出数十封请柬,邀请新野当地的士族赴宴。
  宴会的地点选择在王府。
  让刘秀颇感意外的是,邓府收到了两份请柬,一份当然是邀请邓晨的,另一份请柬,则是指名邀请他的。
  收到这张邀请自己的请柬,刘秀颇感莫名其妙,自己的名气应该还没有大到连太守都知道自己吧?
  他把请柬交给邓禹、严光等人过目。严光把请柬的内容从头到尾看过一遍,随即悠然一笑,说道:“这位甄大人,看起来来势汹汹,实则他对此次的平叛并无多大把握。”
  “哦?”刘秀心中一动,问道:“子陵何处此言?”
  严光笑道:“甄大人邀请主公,我想,十之八九是冲着伯升兄来的。”
  刘秀扬起眉毛。
  严光说道:“目前在南阳郡,谁的门客最多?我想除了伯升兄,没人再敢称第一了吧?”
  现在刘縯手下的门客,已有六、七百人之多,这还不算在白山内的那五百精壮,如果都加到一起,已超过千人。
  哪怕只算六、七百的门客,这在南阳郡也是首屈一指了。
  严光继续说道:“这次甄大人特意邀请主公赴宴,估计是想通过主公,拉拢伯升兄,让伯升兄出人出力,助他一臂之力!”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皆认为严光分析得有道理。
  见刘秀眉头紧锁,沉思不语,严光不解地问道:“主公有顾虑,不想参与平叛?”
  刘秀轻轻叹口气,说道:“绿林军是反莽的起义军,可以说他们与我们,皆为友军,助甄阜平叛,等于是让我们这些反莽的力量在互相残杀。”
  稍顿,他又说道:“我更为担心的一点是,甄阜欲拉拢大哥助他平叛,怕是未安好心。”
  听闻这话,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刘秀身上。刘秀说道:“大哥招收的门客太多,扩充的速度也太快,召集这么多的门客到底想干什么?甄阜作为太守,他能毫无顾虑吗?这次平叛倒是个好机会,他正好可名正言顺的借用大哥的力量去与叛军作战,最好打个两败俱伤,他便可坐收渔人之利了。”
  严光眼睛一亮,看着刘秀,点头而笑。其余众人则是面露惊讶之色,这一点,他们还真没想过。
  通过刘秀的这番分析,也能看出他敏锐的政治嗅觉。
  作为一名武将,他只需骁勇善战即可,作为一名统帅,他只需能领兵打仗就好,但作为一名地方势力的首脑,他必须得具备极强的政治嗅觉,拥有极强的政治斗争能力,这一点甚至比他能不能领兵打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都更为重要。
  严光欣赏刘秀的也正是他在政治方面的机敏。他含笑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伯升兄在舂陵的作为,想必已引起郡府的警惕。”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变向敛财
  朱祐眼珠转了转,说道:“如果甄阜真打算拉拢大哥助他平叛,大哥不应他也就是了?”
  刘秀身子一震。严光连连摇头,摆手说道:“万万不可!伯升兄若是不应,必会引来甄阜之杀心!”
  “啊?”朱祐瞪大眼睛,诧异地看着严光。
  严光苦笑道:“你手里明明有那么多人,却不肯帮朝廷做事,那等于是摆明了要造反,等甄阜平定了绿林军,调转回头,他第一个对付的人,一定是伯升兄。”
  朱祐吞了口唾沫,大声嚷嚷道:“大哥帮甄阜,是中了他的诡计,大哥不帮甄阜,又会惹来杀身之祸,那……那该如何是好?”
  严光轻轻敲打着额头,淡然一笑,慢悠悠地说道:“目前我们还不具备起事的时机,若甄阜提出邀请,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应允于他,但在协助郡军平叛之时,我们出不出力,或者出多大的力,这就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了。”
  朱祐眨眨眼睛,露出恍然大悟之色,笑道:“甄阜请大哥帮忙,大哥允他就是,不过我们可以暗中放水,阳奉阴违!”
  严光点点头,说道:“没错!不过也不能做得太明显,若是让甄阜有所察觉,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刘秀感叹道:“起事在即,如履薄冰,一步一凶险,稍有不慎,如跌入无底深渊,万劫不复!”
  众人都是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当晚刘秀和邓晨去往王府赴宴。
  甄阜把宴会的地点以及他下榻的住处选在王府,从中也能看出他对王璟的重视。
  此次与会之人众多,且都是新野县有头有脸的人物,像阴识阴兴、邓奉邓终也都在受邀之列。
  当然了,若非是甄阜这位太守相邀,阴家和邓家的人也绝不会来王璟的家中吃饭。
  虽说在传统士族的眼中,王璟就是个暴发户,但王府的宅子还是很有品位,并没有太奢华,反而书香气十足。
  大厅里,甄阜居中而坐,在他的左右,还各站着一名将官。
  这两名将官年纪都不大,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的样子,左边的将官生得相貌堂堂,国字脸,浓眉大眼,威武刚毅,右边的将官面白如玉,相貌俊秀,文质彬彬。
  坐于甄阜下手边的两位,一位是县令辛达,另一位便是王璟。
  再往后才是阴家、邓家等人。
  通过座位的排序也可看出来,甄阜对于王璟是非常亲近的。
  刘秀落座之后,先是打量一番甄阜。甄家在新莽朝廷里算是名门望族,出过好几位重臣,但是到了甄阜这,他已不在新莽朝廷的权力中心。刘秀评价甄阜胸怀大志这一点是没错的,他自己也很想挤回到权力中心里。
  甄阜四十出头,白面膛,短胡须,相貌平平,不过身上的气势和派头都很足,坐在这里,一副上位者的姿态。刘秀目光一转,又看向甄阜身边的这两员将官,右边的白面将官像是文将,左边的将官倒是很有武将的气势,即便他只是站在那里,眼帘低垂,一动不动,已给周围人带来一股若有若无的压迫感。
  刘秀心中一动,小声问道:“姐夫,你可认识甄大人身边的那两位?”
  邓晨毕竟是士族出身,以前去过郡城,也见过甄阜,他身边的这两位将官,他还真认识。
  他小声说道:“左边的那位武将,名叫岑彭,字君然,有勇有谋,据说在郡军当中,无人能在他的刀下走过三招。右边的那位,名叫陆智,能文能武,通晓兵书战法。这两人都很不简单啊!”
  啊!原来这两人就是岑彭、陆智!
  刘秀还真听说过他俩,尤其是岑彭,南阳郡的头一号武将,在郡军当中,勇冠三军,无人能敌,陆智也不简单,于郡军中任偏将军,仅次于都尉梁丘赐。
  难怪甄阜只带着三千郡军就敢去往新市、平林平叛,原来是由岑彭和陆智这一文一武两员大将在辅佐,有这两人在,梁丘赐来与不来倒也无所谓了,他来了,反而是多一个人和甄阜争功。
  知道岑彭和陆智一同随甄阜平叛,刘秀对新市和平林的绿林军多了几分担忧。别看绿林军人数占优,但在岑彭和陆智二人面前,只怕是难以占到便宜。
  其实刘秀对绿林军也谈不上有多大的好感和认同感,只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绿林军和他的目标完全一致,就是反莽,从这一点上来说,双方是天生的盟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