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0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7/1156

  来歙的遇刺身亡,直接改变了战局。
  盖延派人给耿弇送去书信,让耿弇赶快率部回撤。耿弇接到盖延的书信后,忍不住仰天长叹,一是叹息来歙的遇刺身亡,二是叹息己方错失良机。
  但来歙在临死之前,已经留下遗言,让全军后撤,来歙是军中主将,他的临终命令,耿弇不能不听。
  盖延、耿弇率领着二十万汉军回撤三辅,这直接导致益州的北方战事戛然而止。
  原本正在两面受敌的公孙述,一下子就砍掉了一个强敌。来歙的死,以及北方汉军的后撤,让成都城内,焦头烂额的公孙述喜出望外,兴奋得差点一蹦多高。
  他赶紧令人请来陌鄢,对陌鄢推荐玄慈、玄妙二人之事,赞不绝口。陌鄢倒是不以为然,对于公孙述的夸赞,并不放在心上,他轻描淡写地说道:“玄慈已死。”
  “啊?”正在兴头上的公孙述目瞪口呆,诧异地看着陌鄢。
  陌鄢说道:“玄慈在成功刺杀了来歙后,又打算去刺杀盖延,结果,刺杀失败,被盖延反杀。”
  公孙述愣了片刻,又是跺脚,又是捶手,痛惜道:“哎呀,可惜啊,真是可惜啊,此等人才,就这么死了……如果他能活着回来,朕定要为他封侯!”
  陌鄢耸耸肩,淡然说道:“死了就死了吧,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自己被活活撑死了。”这种蠢货,死了也不足以令人惋惜。
  公孙述感叹道:“好在北方的贼军都已撤退,玄慈先生的死,还是死得有价值的啊!”
  陌鄢欠身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公孙述突然想到了什么,紧张地问道:“陌先生,那……那玄妙先生那边,会不会有变数啊?”
  陌鄢摆了摆手,自信满满地说道:“陛下不用担心,玄慈的死,不会影响到玄妙,即便是有影响,也只会让玄妙更加小心谨慎!”
  公孙述连连点头,感叹道:“但愿如此!”
  对于来歙的遇刺身亡,刘秀很是痛心,尤其是在看到来歙遇刺之后,弥留之际,写给他的上疏后,刘秀禁不住潸然泪下。
  ‘臣不敢痛惜自己,深恨未能尽到职责,给朝廷带来羞辱。
  ‘治理国家以能够任用贤才为根本,太中大夫段襄,正直刚强,可以重用,望陛下裁决明察。
  ‘此外,臣之兄弟不贤,最终恐怕会获罪,还请陛下可怜他们,时常都诲监督。’
  最终,来歙的遗体被运回到洛阳,刘秀身穿孝服,亲自去吊丧送葬,并追封来歙为节侯。
  另,刘秀下令,西征军暂驻长安,耿弇率部回撤洛阳,盖延兼任左冯翊之职,率部驻守三辅。
  由凉州向益州进发的汉军,就这样,因为来歙的意外遇刺,所有的军事行动,全部终止。
  这边的汉军停止进攻益州,而吴汉、岑彭那边的汉军,可没有停止进攻的步伐。岑彭率领臧宫、刘歆诸将,统领水军,顺江西行,直取江关。
  江关位于长江北岸,江关的西面是益州巴郡,江关的东面,就是荆州南郡。江关的地理位置可谓是至关重要,乃巴郡之门户,蜀地之门户,江关若是失守,汉军水兵,便可长驱直入,顺着长江,攻入巴蜀腹地。
  岑彭率领着汉军主力,在一心一意地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江关之战,而吴汉在干什么呢?吴汉现在很轻松,正带着两三万的老弱汉军在后方修船呢!
  人家岑彭水战打得确实好啊,一举夺下巫县、夷陵、陵道三座城邑,还把任满的后路给切断了,导致任满被困夷陵,死于乱军当中。
  由岑彭主导的战斗,任谁都挑不出来任何毛病,吴汉心中感慨的同时,也不去和岑彭争主帅之位了,主动提出来,自己留守后方,给岑彭修船。
  吴汉这是以实际行动向岑彭表明态度,你岑彭就放心大胆的在前面冲锋陷阵吧,全军主将之职,我不会和你争抢,我甘愿退居二线。
  在岑彭率部攻打江关的时候,玄妙也到了江关,不过玄妙并没有找机会对岑彭出手,在他的心目当中,岑彭只是个次要目标,他最主要的目标是吴汉。
  虽说岑彭也算是洛阳重臣,但他还真比不过吴汉,吴汉可是大司马,而岑彭只是个大将军,两人的官职要差上一截呢。
  吴汉目前就在夷陵,有时候在城内,有时候出城巡视修缮船只的进度。趁此机会,吴汉也在积极学习船只结构、水战的战术和知识。
  水战是吴汉的短板,也正因为他不懂水战,即便陛下任命他为全军主将,但主将之职,他也不敢接,只能让给岑彭去做。
  表现上,吴汉全然一副毫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他心里可是憋着一口气呢。
  这段时间,吴汉一直在恶补水战知识,打算等他精通了水战之后,把主将之职再从岑彭手中拿回来。
  吴汉对于水战的学习已经够尽心尽力了,他正对自己的进步颇感满意的时候,前方突然传回战报,岑彭大败蜀军,攻占江关。
  当地的百姓,在汉军攻占江关后,又是送牛羊肉,又是送酒水,兴奋得不得了。
  百姓们并不在乎你们谁做皇帝,只要能让我的日子过得好就行。公孙述在益州,以一州之地,对抗刘秀的十二州,要养活数十万的兵马,赋税之重,可想而知。
  反观刘秀的汉家朝廷,施行的是三十税一,两者相比,百姓们自然更愿意做汉民,没人愿意给成家朝廷做子民。
  但让百姓们自己反抗公孙述,他们不敢,现在汉军跑蜀军,施行汉制,百姓们自然是欢迎至极。
  岑彭攻陷江关的消息传来,吴汉受了刺激,更是发了疯的恶补水战知识,消息传到洛阳,给刘秀乃至整个朝廷也打了一针强心剂。
  翌日早朝,刘秀表彰岑彭功绩,并册封岑彭为益州牧,兼益州各郡太守。
  意思就是,你岑彭在益州,能打下哪个郡,你就做哪个郡的太守。
  你岑彭打下一个郡,做一郡之太守,打下两个郡,做两郡之太守,打下三个郡,就做三郡之太守,如果你有本事打下益州所有郡,那就是益州所有郡的太守,而且你同时还是益州牧。
  看刘秀的这份旨意,简直都匪夷所思,也不难看出,岑彭打下江关后,刘秀都兴奋到了什么程度。
  江关大捷时,来歙刚刚在武都郡遇刺身亡,刘秀大悲,朝野震惊,汉军在益州北部的军事行动,不得不被迫中止。
  在这个节骨眼上,岑彭打开西蜀门户,一举攻入蜀地,太振奋人心,洛阳朝廷也太需要这么一场重振士气的胜利了。
  所以刘秀对于岑彭的嘉奖和册封,应该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既是州牧,同时又是所有郡的太守。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醉酒杀人
  岑彭打下江关,撬开巴蜀门户,刘秀龙心大悦,封岑彭为益州牧。岑彭只是刚刚打开益州的门户,刘秀就迫不及待地封他为益州牧,可见刘秀对平蜀之急切。
  拿下江关之后,岑彭顺带手,把与江关近在咫尺的鱼复也一并攻陷。
  身在江陵,又是修船,又学水战的吴汉,也只能干瞪眼,看着岑彭在前方攻城略地,建功立业。
  这天,吴汉一大早的就去到位于江边的汉军大营,看着正在赶工的将士们,吴汉指手画脚的一通瞎指挥。
  “你们修的这艘船,三日之内,必须给我完工!”
  “……”修船的工匠们都目瞪口呆,三日完工,这艘大战船破损如此严重,别说三日,即便是十三日、三十日,他们也修不完啊!
  吴汉背着手,扔下这一句,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到了下一艘船这里,他撇了撇嘴,沉声说道:“你们这艘船,两日完工!”
  “……”工匠们都惊呆了,一脸震惊又不知所措地看着吴汉。
  有工匠抬头想要说话,跟在吴汉身后的南郡太守刘隆,向工匠们默默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紧张,也别太把大司马现在说的话当回事。
  吴汉巡视了一番,瞎指挥了一通,然后带着几名部将,去到自己在军营中的寝帐。
  到了寝帐之后,吴汉让人准备酒菜。
  等兵卒们把酒菜端送上来,吴汉倒了一杯酒,一仰头,将酒水灌入腹中。他放下杯子,转头看向刘隆,拍着胸口说道:“元伯,我这心里苦啊!”
  刘隆是刘秀的老部下,和吴汉一样,都是开国功臣,他们之间的关系很熟。刘隆这辈子,可以说是命运多舛。
  他先后经历过两次灭门。第一次,那时候刘隆才六岁,父亲刘礼跟随刘崇起兵反莽,结果失败,刘礼被杀,刘礼一门,被王莽下令全部斩首。
  因为当时刘隆还不满七岁,侥幸不在被处死的名单当中,才算躲过一劫。
  后来刘隆投靠了刘玄,听说刘秀去巡抚河北,刘隆毅然决然地前去投靠刘秀,跟随刘秀,在河北征战,立功无数。
  再后来,刘秀平定河北,调头打洛阳,刘隆也是攻打洛阳的急先锋之一。
  当时驻守洛阳的朱鲔和李轶,对刘隆的背叛十分愤怒,把刘隆在洛阳的家人,包括他的妻儿老小,杀了个干净。这是刘隆第二次被灭门。
  此时,刘隆看着心情郁闷的吴汉,淡然一笑,说道:“既然子颜想建功立业,就不该留在夷陵,而该去和君然并肩作战!”
  吴汉苦笑着连连摇头,又灌下一杯酒,问道:“倘若我去了前方,那么我和君然,谁做主将?”
  刘隆说道:“陛下不是说了吗,打水战,以君然为主,陆地作战,自然以子颜为主!”
  吴汉摆手,说道:“军中只能有一名主将,倘若有两名主将,全军上下就乱了!”一会岑彭为主将,一会他吴汉为主将,估计军中将士都得被弄得晕头转向。
  刘隆轻叹口气,感觉陛下的旨意,的确是有点问题。
  要么就让吴汉一直做主,岑彭为辅,要么就让岑彭一直做主,吴汉为辅,这一会岑彭做主,一会吴汉做主的,的确是有点乱。
  吴汉看眼刘隆,拿起酒杯,向他晃了晃,一饮而尽,长叹道:“这平蜀之战,怕是要没我吴子颜什么事喽!”说着话,他自斟自饮,又给自己倒酒。
  刘隆起身,走到吴汉近前,摁住他持杯的胳膊,说道:“子颜还是不要喝那么多了!”
  “无妨,夷陵是后方,我即便喝醉了,又有何妨?难道蜀军还能打到夷陵?”吴汉苦笑,推开刘隆的手,再次灌下一大杯的酒水。
  如果蜀军能再次打到夷陵,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吴汉一边喝着闷酒,一边向刘隆抱怨、发牢骚,最后,连刘隆都被他说得郁闷了,和吴汉一同对饮了好几杯。中午,喝了一肚子酒的吴汉,返回夷陵城休息。
  刘隆没走,留在大营里继续监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7/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