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1156

  席间,甄阜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伯升和文叔都去过益州打过仗吧?”
  听闻他提到去益州打仗的事,刘縯的心顿时咯噔一下,不动声色地含笑说道:“我兄弟二人只是去参加义军,帮着廉将军的京师军打打下手,敲敲边鼓罢了。”
  稍顿,他恍然想起什么,问道:“也不知道现在益州的战事怎么样了。”
  甄阜一笑,说道:“益州的战事早已结束,蛮人也都逃回了蛮地,廉将军现已被陛下召回京城,不日便要去往洛阳一带平叛。”
  刘縯和刘秀互相看了一眼,暗暗松口气,果然,想他们这样的小人物,就算在益州下落不明了,廉丹也不会派人来追查。
  甄阜轻叹口气,说到:“蛮夷再怎么闹腾,终究也翻不上天,真正让人头疼的还是内乱啊!现在赤眉、绿林、铜马等一干反贼,越来越猖獗,竟然流窜到我南阳,这股流窜到南阳的绿林反贼,若不能及时剿灭,将来必后患无穷!”
  说着话,他乐呵呵地看着刘縯和刘秀,说道:“你兄弟二人都在益州打过仗,有经验,此次的平叛,你二人也要多多出谋划策,多多出力才是啊!”
  刘縯和刘秀对视一眼,后者正色说道:“大人尽管放心,我兄弟二人既然前来辅佐大人,必当尽心竭力,鞠躬尽瘁!”
  甄阜哈哈大笑,抚掌说道:“文叔此言,甚得我意!哈哈!”笑了一会,他转目看向刘縯,说道:“我常听人说,伯升之勇,无人能出其左右。”
  说着话,他还特意看了看站于一旁的岑彭,笑道:“君然,这回你可遇到敌手了!”
  岑彭面无表情,看了一眼刘縯,而后向甄阜欠了欠身。岑彭是个不太多话的人,看起来好像为人低调,实则是刚烈孤傲。
  刘縯也看向岑彭,打量他一番,暗暗点头,原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岑彭岑君然,生得果然威武。
  饭后,甄阜又和刘縯、刘秀说了会儿话,见他打了呵欠,刘縯和刘秀识趣的起身告辞。
  等他二人走后,甄阜看向身边的岑彭和陆智,问道:“你二人觉得这个刘伯升这人如何?”
  岑彭没有说话,陆智说道:“刘縯、刘秀状似忠义,实则心机深沉,大人不可小觑!”
  甄阜眨眨眼睛,转头看向岑彭,问道:“君然,你以为呢?”
  岑彭说道:“与属下无关之人,属下并不关心。”
  甄阜仰面而笑,慢条斯理地说道:“依我之见,博闻是多虑了,我看刘伯升,只是一介武夫,而刘文叔,就一乡下小子而已,都不足为虑。”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战
  当晚,刘縯就住在邓晨的家中,翌日早上,甄阜本想率军出发,不过刘縯这边出了问题,打乱了他的安排。
  刘縯带来的七百多人,要盔甲没盔甲,要武器没武器,这怎么上战场打仗,怎么随郡军去平叛?
  在人们不满的抗议下,刘縯去找甄阜,向他索要盔甲和武器。
  此次郡军出征,的确带了不少辎重,但就算有多余的盔甲、武器,也不能白白送给刘縯的这些手下人。
  刘縯倒也没真想要全套,他退而求其次,对甄阜说道:“大人,就算不给弟兄们配发盔甲,起码也该给弟兄们发套像样的衣服吧?不然弟兄们和郡军弟兄走在一起,丢的也是大人的脸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大人怎么刻薄了我们这群弟兄们了呢!”
  他这番话把甄阜都堵得哑口无言,思前想后,他终于还是同意了给刘縯的手下配发新衣。
  这还不算完,随后刘縯又道:“大人,弟兄们要上战场杀敌,总不能没有武器,赤手空拳的去和叛军拼命吧?”
  甄阜瞪了刘縯一眼,你们还真是蹬鼻子上脸啊!要完了新衣要武器,我找你们来,是要你们配合郡军作战的,不是要给你们配发装备的!
  可刘縯说的也是实情,他的手下人,大多数都没有像样的武器,只拿着棍棒,有些甚至还没有武器,这样又怎能上阵杀敌?
  最后甄阜也只能忍痛答应了刘縯的请求,又给他的手下弟兄分发了武器。
  要弄出几百套的衣服,并不容易,结果这一耽搁,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其实刘縯没打算真帮甄阜去打仗,武器、新衣也完全可以不要,但他觉得自己既然都来了,没有理由不让甄阜出点血。
  再者说,多耽误一天的时间,也相当于为绿林军多争取到一天撤离的时间。
  正如刘秀所说,绿林军不是他们的敌人,无论于公于私,绿林军都可算是他们的盟友,己方不应眼睁睁看着绿林军被郡军剿灭。
  直到第三天,甄阜才率领郡军以及刘縯的手下们,从新野浩浩荡荡的出发,一路南下,直扑新市和平林。
  白天行军赶路,等天色黑下来,甄阜下令,于野外安营扎寨。
  中军帐里。甄阜居中而坐,在他两边的是岑彭、陆智以及数名校尉,另外刘縯、刘秀、邓奉、邓禹等人也都在。
  甄阜让人取来地图,铺在帅案上,他站起身形,低头看着地图,问道:“诸位都说说吧,此战我军要如何来打?”
  众人纷纷围拢在帅案的四周,低头看着地图,一名校尉说道:“大人,我军可兵分两路,一路攻新市,一路攻平林,双管齐下,让叛军首尾难顾!”
  甄阜边听边点头。这名校尉话音刚落,另有一校尉正色说道:“不可!叛军人多势众,我军兵少力孤,叛军可据城坚守,我军需强攻城寨,叛军是以逸待劳,我军是长途跋涉,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之下,我军更不能分兵作战,必要集中兵力,方有取胜之把握!”
  仔细想想,甄阜觉得这名校尉说得也很有道理。几名校尉各抒己见,有支持分兵作战的,也有人提出反对,双方各持一词,争执不下。
  甄阜被他们吵得头大,他转头看向陆智,问道:“博闻,依你之见呢?”
  陆智微微一笑,说道:“区区叛军,纵然人多势众,亦只是群乌合之众,哪怕敌有一万,我军一千,我军亦能轻松取胜!”
  甄阜一听这话,从内往外的觉得痛快,他笑问道:“博闻,你说说看,你认为这场仗我军该怎么打!”
  “首先,我军可用疑兵之计,做出我军要强攻新市的假象。接下来,便是引蛇出洞。新市遭受攻击,平林叛军,必然要前来援助。我军可提前分出一支精锐,埋伏于新市和平林之间,等平林援军进入埋伏之地,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其包围,但要做到围而不歼,引新市叛军出城来援,此为围点打援!叛军对我军真正的优势,也是唯一的优势,就是地利,只要他们出了城,失去地利之优势,于城外与我军交战,纵然万余敌,在末将眼中,亦只是万余头待宰之羔羊,将其斩杀殆尽,易如反掌!”
  陆智滔滔不绝地讲着他的战术,甄阜在旁听得神采飞扬,眉飞色舞,反观刘縯,表面上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实则已惊出一身的冷汗。
  他从不知道,原来打仗还可以这么打的,疑兵之计、引蛇出洞、围点打援,这么多的战术完全融合到了一起,一环扣着一环,令人防不胜防。
  如果此时自己不是站在郡军阵营里,如果自己此时在叛军阵营,恐怕自己也会中陆智的诡计吧!
  在益州参加义军的时候,刘縯没觉得自己和正规军有多大的差距,现在他才真正感受到这种差距到底有多大了。
  听完陆智的战术,刘秀也是暗暗点头,难怪陆智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偏将军,此人用兵之诡诈,确有过人之处啊!
  陆智讲完他的战术,在场的校尉们皆露出佩服之色,纷纷点头表示认同。甄阜面带笑意,看向岑彭,问道:“君然,你认为博闻之计如何?”
  无论别人出的计谋多么完美,他自己又有多么的认同,到最后,他一定会去征询一下岑彭的意见。甄阜的个人能力或许不怎么样,但他确实很有看人的眼光。
  岑彭沉吟片刻,对甄阜正色说道:“陆将军言之甚善!”岑彭是个十分谨慎又孤傲的人,但即便如此,在陆智的计谋当中,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听闻岑彭也认同陆智的计谋,甄阜大笑起来,抚掌说道:“好,甚好!此战,我们就按照博闻的计谋来打!”
  说着话,他难掩兴奋之色,说道:“博闻,把你的计谋再仔细讲一讲!”
  陆智弯下腰身,手指头在地图上边指点边详细讲解他的计划。
  当晚无话,翌日,大军拔寨起程,继续南下。
  不过这次他们的南下,已然变成了兵分三路。
  一路由陆智统帅,兵力为两千,这一路也是全军真正的主力。此路马兵不走大道,改走小路,秘密前往新市和平林之间的地区设伏。
  第二路,由刘縯、刘秀、邓奉等人统帅,主要的兵力就是刘縯带来的那几百名手下,他们的任务是借助自身穿着的便装,乔装成普通的百姓,秘密混入新市城,只要城内的叛军中了陆智之计,出城援助平林军,他们便可于城内突然发难,杀光留守之叛军,一举攻占新市。
  第三路,由甄阜、岑彭统帅,兵力为一千。他们这一路的任务是充当疑兵,虽只有一千人,但要做出有三四千人的效果。
  在古时的征战中,这种疑兵之计经常会被用到,具体怎么做?其实很简单,兵卒们在行军的时候,间距可尽可能的拉大一些,然后兵卒们手中拿着旗,背后还要再背着旗,放眼望去,这支队伍全都是旗,当真是战旗招展,绣带飘扬,一千的兵力完全可以伪装出三四千人的效果。
  二十万人,手中打着旗,背后背着旗,往往会号称百万大军,在气势上便可大大震慑敌军。这也是战场上常用之伎俩。
  刘縯、刘秀这一路人里,还混合了一些郡军,只不过数量不多,只五十人而已,军阶最高的是一名队长。
  这名队长对这一路人马没有指挥权,反而还要听从刘縯的命令。
  甄阜派这几十名郡军混在刘縯的队伍中,倒也不是为了监督他们,而是担心他们没有战斗经验,于城内作战不利,影响到己方的全盘计划。
  当然,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秘密任务,趁乱杀掉邓奉。
  当甄阜决定带着邓奉来平叛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打算让邓奉再活着回去。
  且说刘縯、刘秀一行人,他们不能一下子全部进入新市城,目标太大,也太容易引人怀疑,他们化整为零,分散开,三五成群的进入新市城。
  新市城不是很大,原本城内的人口才几千人,不过绿林军占领新市城后,城里不仅多了三千余众的绿林军,而且还陆陆续续地来了好多的流民,现在城内的人数已快紧接两万。
  只几千人的小城,现在一下子变成两万人,城内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虽说城内到处都是破衣烂衫的流民,但路边并未发现饿死之人,要知道即便是在新野那样的大城,路边也经常会看到饿死流民的尸体。
  对于绿林军在新市城的治理,刘縯和刘秀倒是暗暗点头,称赞一声不错。不过对于绿林军还没有撤离新市,两人又都担忧不已。
  他们在城中游逛的时候,正好赶上县衙施粥。
  街道上许多流民都拿着破碗,急匆匆地往县衙那边跑,边跑边大声喊道:“放粥了!绿林军放粥了!大家都快一点啊!”
  看着周围奔跑的人群,听着人们的吆喝之声,刘縯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对左右说道:“我们也过去领碗粥喝吧!”
  跟着他们的那名郡军队长急忙拉住刘縯,低声劝阻道:“万万不可!伯升兄,叛军之食,我等不能吃啊!”
  刘縯撇了撇嘴角,问道:“兄弟,你饿吗?”
  “呃……”不饿才怪了!他们就早上吃了一顿饭,现在都天近傍晚了,怎么可能不饿?郡军队长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