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0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0/1156

  ‘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这是刘秀对吴汉的评价,‘差强人意’这个成语正是出自于此。不过这里的差强人意,是振奋人心,振奋士气的意思。一人可敌一国,说的便是吴汉。
  二十多名刺客,二十多名武艺高强,打起仗来不要命的江湖游侠,在吴汉面前,脆弱得和草芥差不多,吴汉是一剑一个,只一会的工夫,死于他剑下的刺客已有十数人,包括那名为首的黝黑汉子。
  见余下的几名刺客业已被己方的侍卫、将士团团包围,吴汉哼笑一声,将手中的长剑随手扔给旁边的侍卫,说道:“擦洗干净!”
  “喏!”侍卫双手捧着血迹斑斑的长剑,急忙躬身答应一声。
  吴汉环视左右,微微蹙眉地问道:“只这般鼠辈,也要扰我休息,劳我出战?”
  周围一圈的侍卫,一个个低垂着头,老脸涨红,谁都没敢接话。
  “来歙、岑彭,竟死于此等鼠辈之手,简直是损毁一世之英名!”
  尤其是岑彭,吴汉想想都觉得痛心。百姓之间起争执就起争执,你堂堂一个大将军跑去插什么手,这不是成心给刺客动手行刺的机会嘛!
  千军万马的两军阵前都安然无恙地闯了过来,最后竟然死于刺客的刺杀,死得太窝囊,也太憋屈了。
  想到遇刺而亡的来歙、岑彭,吴汉心有感叹地摇了摇头,而后他问道:“这些刺客,是如何潜入我军大营的?”
  刘尚从人群当中跑出来,看看刺客们的尸体,小声说道:“看样子,好像是乔装成百姓,混入我军大营的!”
  吴汉问道:“那些百姓当中,可还混有其它的刺客?”
  刘尚正色说道:“末将这就去查!逐一排查!”
  “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营中之百姓,一律驱逐,倘若武阳还有百姓跑过来,拒之营外,不得收容,如果有强行靠近者,可格杀勿论!”吴汉交代完,转身回到自己的寝帐,不耐烦地说道:“尽快把帐布修补好!”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汉军战神
  混在百姓当中,潜入汉营的二十多名刺客,一个没跑掉,其中大半都死在吴汉一人的剑下,剩下的要么死在侍卫手中,要么被生擒活捉。
  因为发生行刺的事,逃到汉营避难的武阳百姓,皆受到牵连,被汉军一股脑的驱逐出大营。
  翌日,武阳城内又逃出来两三千之多的百姓,他们的目标依旧是到汉军大营避难。
  吴汉已经下达了命令,前来避难的百姓,不仅一律不得接收,而且不准他们靠近己方大营。
  当这群百姓向汉营这边跑过来的时候,就听空中传出‘啾’的一声刺耳的尖啸,紧接着,一支响箭从天而降,钉在百姓人群的前方。
  汉营内,有人高声喊喝道:“此为军营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百姓们见状,吓得脸色顿变,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连连后退。
  有胆子大的百姓,还在一个劲的往前凑,边走边挥舞双手,大声喊喝道:“我们都是武阳百姓,是来投奔汉军的!”
  “岑将军以前救济过我等,我等都愿意投靠汉军!”
  眼瞅着这拨人数不少的百姓一步步走过来,距离己方大营越来越近,寨墙上的汉军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一名军侯身上,纷纷问道:“大人,这些百姓,当……当如何处置?”
  军侯眉头紧锁,冲着外面走过来的百姓们大声吆喝道:“大司马有令,任何人都不准靠近我军大营,如有违背者,格杀勿论!百姓止步!大司马有令,任何人都不准靠近我军大营……”
  他一连叫喊了好几遍,但走过来的百姓们仿佛没听见似的。
  武阳城已经封城近十日,他们家中的粮食早就吃光了,每日只靠县府的施粥过日,哪里能吃得饱?
  现在好不容易逃出武阳,唯一能让他们活下去的地方就是汉军大营,不去汉营,他们又能去哪?
  而且百姓们也没太把汉军的警告放在心里,他们这么多人,汉军还能把他们都杀了不成?
  见武阳百姓不为所动,依旧向己方大营这边走来,距离大营已不足五十步远,军侯的额头渗出冷汗。
  他正扯脖子大叫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问话声:“你叫什么名字?”
  军侯回头一瞧,只见吴汉、刘尚等将官正站在寨墙下面,扬头看着自己。军侯身子一震,连忙跑下寨墙,向吴汉插手施礼,说道:“小人于政,见过大司马!”
  吴汉上下打量他一番,面沉似水地问道:“我的命令,你不知道吗?”
  “小人……小人知道!”
  “重述一遍!”
  “如……如有擅自接近我军大营者,可……可格杀勿论!”
  “嗯!”吴汉点点头,扬眉质问道:“既然明知我下的命令,而你却不执行,想抗令不遵是吗?”
  于政吓得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伏在地,急声说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
  吴汉的脸色阴沉下来,震声喝道:“站起来!立刻执行我的命令!”
  于政脸色煞白,哪里还敢多耽搁一分一秒,站起身形,调头就往寨墙上跑。
  踏过台阶的时候,他脚下一滑,都差点抢到台阶上。于政手扶着头盔,跑回到寨墙上,大声喊道:“装箭!弩机装箭!”
  他一声令下,下面的汉军兵卒齐动,人们纷纷端起弩机,拉开弩弦,向弩机内安装弩箭。
  于政吞了口唾沫,再次望向营外的百姓,大声喊喝道:“最后一次告诫,如有胆敢靠近我军大营者,格杀勿论!”
  走过来百姓大概有数百人,听闻于政已然变了音的警告声,其中一些百姓终究还是放慢了速度,互相看看,选择一步步的后退。
  但即便如此,仍有两三百人之多的百姓在继续往前走,其中还有不少的妇女和孩童。
  于政见状,暗暗咧嘴,该说的他都说了,该劝的他也都劝了,可这些百姓就是不听,他也实在没办法了。于政深吸口气,抽出肋下佩剑,向前猛的一挥,大喝道:“放箭——”
  随着他的话音,站于寨墙上的汉军兵卒齐齐射出弩箭。一时间,啪啪啪的弩弦弹动之声连成了一片。于政闭上眼睛,对于营寨的惨状,他不敢去看。
  如果来人都是敌军,无论杀了多少,他都不会眨下眼睛,但现在,来的都是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他实在是于心不忍。
  随着汉军射出弩箭,百姓的人群瞬时间惨叫声一片。
  走在前面的百姓,身上钉满了箭矢,扑倒在地。有妇女中箭跪地,怀中还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声。
  但很快,女人的呼喊和婴儿的啼哭,便被箭阵的呼啸声所覆盖。箭阵之下,又岂有完卵?
  密密麻麻的弩箭,在人们的身上覆盖过一层又一层,人身、地面,都仿佛长起一层黑草。
  来到汉营前的两三百名之多的百姓,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地上插满了密匝匝的箭矢。
  站于箭阵之外的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人们吓得魂飞魄散,哭爹喊娘,调头就跑。
  箭阵停止,再听汉营之外,静悄悄的,死一般的沉寂。
  吴汉背着手,闲庭信步般地走上寨墙,看了看营外的情况,点了点头,说道:“再由此类情况,可依今日之举,效仿之!”
  “喏!”寨墙上的汉军将士们齐齐插手施礼。
  吴汉下达格杀令,一下子射杀数百逃往汉营的百姓,如此冷酷无情的铁血手腕,让武阳乃至周边百姓,再不敢逃往汉营避难。
  如此一来,倒是大大减轻了汉军的负担,而且也不用担心有刺客混入己方大营里。
  但同样的,吴汉的名声也变得更差了。有岑彭珠玉在前,吴汉的所作所为,反差实在太大,背地里咒骂吴汉的蜀地百姓,数不胜数。
  当然了,吴汉本身就没在乎过自己的名声,他想要的就是胜利、胜利再胜利,诛杀公孙述,为天子、为汉家江山一统天下。
  武阳之战的第十五天,对吴汉以及汉军束手无策的公孙恢和史兴,终于在武阳城内待不住了,别的问题都好解决,唯一的死穴,就是粮食问题。
  武阳距离成都,咫尺之遥,可成都的粮食根本运不进武阳。每次从成都发辆,运往武阳,都会被汉军半路截杀。
  运来的粮食非但一粒也进不到武阳,反而都落入汉军手中。这仗打的,武阳的蜀军已经饿得两眼冒蓝光,而汉军则是越打粮食越多。
  在城内粮食已经耗光的情况下,公孙恢和史兴被迫无奈,只能率部,出城与汉军决死一战。
  只不过被逼出战的蜀军,全军上下已毫无斗志可言,士气低落,一个个无精打采,一脸的菜色。
  反观汉军这边,五万将士,盔明甲亮,无论底层的兵卒,还是上层的将官,皆是精气神十足。
  汉军将士,一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擦拳磨掌,恨不得一下子就冲到两军阵前,与蜀军一决雌雄。
  双方的兵力,蜀军比汉军多了一倍,而就士气、斗志而言,汉军比蜀军都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等到两军接触到一起的时候,汉军这边高扬的斗志,完全转化成了战斗力,五万汉军,非但没有被十万蜀军击退,反而逼压得蜀军,连连后退。
  眼瞅着战局对己方越发不利,史兴派出蜀军的骑兵,绕行到汉军的侧翼,欲偷袭吴汉所在的中军。
  相对而言,史兴的能力比公孙恢还是要强一些的,他能迎娶公孙述的女儿,成为公孙述的女婿,还是有点真才实学的。
  如果他碰上的是寻常将领,或许真不会落入下风,可是很不幸,他遇到的是汉军中的第一战神,吴汉。
  听闻敌军骑兵来袭己方侧翼,吴汉哼笑出声,他向左右看了看,大声问道:“有没有愿随我迎敌的弟兄?”
  一听这话,在场的汉军将士,眉毛都竖立起来,齐声应道:“我等愿追随大司马,上刀山,下火海,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0/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