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3/1156

  在道路两旁的草丛中,站起来二十多名黑衣人,一个个皆手持连弩。其中一人迈步从草丛中走出来,同时将连弩背在身上,并抬手把肋下的佩剑抽出来。
  他走到乐坚的近前,站定。后者缓缓抬头,向黑衣人看去。黑衣人中等身材,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多岁。乐坚断断续续地问道:“你们……是……何人?”
  黑衣青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面无表情地说道:“要怪,就怪你自己的运气不好!”明明可以堂堂正正的死在战场上,可你偏偏跑出来了,这又能怪得了谁呢?
  “你……”乐坚还要说话,黑衣青年已不给他机会,将手中的佩剑高高举起,而后手起剑落,就听噗的一声,乐坚的首级被他一剑斩下。
  剑斩乐坚,黑衣青年用衣袖蹭了蹭剑身上的血迹,而后对四周的黑衣人一挥手,人们很快又隐于草丛当中。
  这些黑衣人,皆隶属于云兮阁。
  安排他们在这里设伏的人,自然是花非烟。花非烟并不知道乐坚一定会从这里跑路,之所以在此设伏,主要是为了做个双保险,其一,可以收割一些蜀军的漏网之鱼,其二,如果蜀军有援兵赶过来,他们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好去通知在蜀营内作战的吴汉,让吴汉以及麾下的将士们有个提前准备撤离的时间。
  谁都没想到,花非烟安排的这些属下,竟然捡到了乐坚这条大鱼。
  乐坚没有死在吴汉的战戟下,没有死在军营的乱战当中,反而无声无息地死在云兮阁探子的连弩之下,这的确是令人唏嘘。
  吴汉率领的五千汉军,出其不意的偷袭乐坚军大营,一仗打下来,大获全胜,杀敌近万人,其余蜀军,被打得四散奔逃。
  蜀军大营也被汉军放的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
  乐坚部遇袭的消息,也传到广都附近的赵毅军那边,听闻消息,赵毅大吃一惊,汉军竟然连夜偷袭了自己背后的乐坚部,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下面的众将纷纷劝说赵毅,现在乐坚军惨败,乐坚生死不明,己方还留在广都附近,实在太过危险,当立刻撤军才是。
  赵毅思前想后,觉得己方不能撤退。
  汉军之所以能大败乐坚,不是汉军的战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倘若是光明正大的正面交锋,乐坚部绝不会败得如此之惨。
  再者说,出征之前,他已经向陛下放出豪言壮语,若不能击败汉军,收服广都,他赵毅便提头回成都。现在一仗还没打呢,他就要撤军,实在说不过去。
  赵毅在明知道乐坚部大败的消息后,继续率军驻扎在广都附近,并没有撤退。当吴汉率部返回广都的时候,正好行进到赵毅军大营的后方。
  吴汉坐在战马上,举目观望前方的营盘。
  营盘的外围,已经竖立起高高的寨墙,底层是夯土打的基础,上面是木桩子造的墙体,只打眼一瞧,便给人十分坚固的感觉。
  整座营盘,呈圆筒状,寨墙之上,兵卒林立,找不到明显的漏洞。
  吴汉带着几名亲兵,远远的绕着赵毅军大营跑了一圈,暗暗点头,这个赵毅有没有本事,他不知道,但赵毅的这个营盘,扎得着实不错。
  回到己方阵营,吴汉下令,全军扎营。
  吴汉的营寨,就扎在蜀营北面,与之相距两里多远的地方。吴汉选择在此扎营,很明显,就是在断赵毅军北上的退路。吴汉军的大营,与广都城,一北一南,刚好对赵毅军形成夹击之势。
  赵毅当然也意识到,若让吴汉在己方的背后扎下大营,对己方将十分不利。他率领两万蜀军,浩浩荡荡的出营,主动进攻正在扎营中的汉军。
  吴汉不怕敌军出营,主动求战,他最怕敌军龟缩在大营里,死活不出战。
  看到蜀营出来两万余众的大军,吴汉非但未怕,反而还哈哈大笑,对周围众将官说道:“我看赵毅小儿,也意识到后路被断,有全军覆没之危,这才不得不出营,与我军一战啊!”
  周围众将官一个个皆眉飞色舞,擦拳磨掌,纷纷说道:“大司马,下命令吧,我等先把出营的敌军杀他个落花流水,然后再攻入敌营,一把火烧光他们!”
  吴汉摆了摆手,傲然说道:“区区一赵毅,现已如砧板之鱼肉,杀他不难,但太可惜了。”
  众将官面面相觑,皆不懂吴汉所说的可惜是何意。
  吴汉淡然一笑,说道:“若是将赵毅围困于此,公孙小儿,他会不会再派兵来援?”
  众将官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一听吴汉这话,立刻明白他的心思了,围点打援!
  以赵毅为诱饵,吸引更多的敌军过来,来一支,己方就打一支,如此可最大限度的消耗成都兵力。
  人们脸上皆露出笑意,众将当中的史歆更是满脸堆笑,拱手赞叹道:“大司马勇冠三军,无人能敌,智谋更冠绝天下!”
  听着史歆的吹捧,众将皆哈哈大笑起来,吴汉可没有飘飘然,他面色一正,说道:“要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陛下远胜于汉!”
  吴汉之言,让众将收敛笑意,面露正色的连连点头。史歆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被吴汉说了个大红脸,羞愧地低下头,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史歆是南征军将领,属南征军中元老级人物,当年南征军刚刚组建的时候,他便担任校尉之职,跟随吴汉,去南阳讨伐邓奉。
  后来吴汉被调走,岑彭接管南征军,史歆在军中一步步地晋升,最后做到了护军。
  护军以前的名称叫护军都尉,俸禄是比两千石,和太守差不多,在军中也算高级将官。
  史歆这个人心胸不太大,野心倒是不小,但他也确实有真才实学,作战勇猛,且善于治军、统兵,在南征军的将官当中,他可谓是领兵打仗的一把好手。
  赵毅主动出营来战,吴汉当然不会避战,带上麾下将士,前去迎战。两军将士,于阵前排兵布阵。
  一方的两万蜀军,人多势众,一方是四千多人的汉军,气势如虹。
  别看汉军才四千多人,但没人敢低估这四千汉军的战力,主要是没人敢低估吴汉,有吴汉在,别说四千汉军,哪怕只一千汉军,都能与上万敌军相抗衡。
  赵毅观望对面的汉军,面色凝重,他催马出列,一直跑到两军对阵的中央,冲着对面的汉军阵营大声喊喝道:“我乃虎威将军赵毅,谁敢上阵,与我赵毅一战?”
  还没等吴汉说话,史歆催马上前,插手说道:“大司马,请准末将出战!”
  吴汉看了看史歆,说道:“史将军,这个赵毅,听说是公孙述麾下的虎将之一,武艺高强,又十分善战,你多加小心!”
  史歆对吴汉一笑,说道:“大司马放心,末将此战,定取贼首级!”
  吴汉含笑点点头。史歆一催胯下的战马,哒哒哒的跑出汉军阵营,直奔前方的赵毅而去。
  等史歆来到赵毅近前,后者上下打量他一番,一挥手中的战戟,喝道:“来者报名!”
  史歆大声喝道:“我乃大汉护军,史歆!”
  赵毅闻言,嗤笑出声,说道:“我以为来迎战我的是个什么大人物呢,原来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护军!”
  他这话,是扎进史歆的心窝子里了。
  史歆对自己目前的职位也不满意,他感觉凭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在南征军中足以担任副将之职,等到哪天大司马被调回朝廷,南征军的主将之职,自己都可胜任。
  可惜,他现在只是个区区的护军。
  一瞬间,史歆看向赵毅的眼珠子都红了,怒吼一声,叫道:“老子要你的脑袋!”
  说话之间,他双脚一磕马腹,战马咴咴嘶鸣,向前奔跑,史歆抡起长刀,斜肩带背的向赵毅劈砍过去。
  赵毅冷哼一声,持戟招架,当啷,刀锋砍在戟杆上,火星子爆出一团,坐在马背上的赵毅,纹丝不动。
  等到双马交错之际,史歆又横扫一刀,斩向赵毅的腰身。赵毅不慌不忙,将战戟向外一挑,当啷,又是一声脆响,史歆的刀被弹开。
  当史歆要从赵毅身侧跑过去的时候,后者单手抡起战戟,恶狠狠向他的后脑劈去。
  听闻背后恶风不善,史歆浑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急忙向后背刀,当啷,战戟砸在刀杆上,强大的冲击力让史歆在马背上向前一扑,险些从战马上直接栽下去。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两人只打了一个照面,史歆便意识到,赵毅的力气远在自己之上,此人不愧是成都的四大虎将之一,一身的蛮力,当真是不容小觑。
  向前跑出一段距离,史歆拨转马头,反冲回来,与赵毅你来我往的战到一起。
  南征军中人才济济,史歆能在南征军里脱颖而出,还受到岑彭的重用,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一身高超的武艺,在南征军里也是有一号的人物。
  但史歆和赵毅相比,能看得出来,史歆明显差了一截。
  两人也就打了十几个回合,史歆便有些支撑不住,只要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见状,吴汉周围的将官们都为史歆捏着一把冷汗。
  又过了两个回合,就听战场上传出咔的一声脆响,赵毅的战戟将史歆的头盔削掉,史歆惊呼出声,趴伏在战马上,向己方阵营败退回来。
  赵毅哪肯放他逃走,催马便追。听闻背后的马蹄声,判断赵毅已追了上来,史歆以自己的身体做遮挡,从马鞍子上摘下弩机,扭转回头,一箭向赵毅射了过去。
  两人的距离很近,也就七、八步远,加上史歆这一箭射得突然,着实让人防不胜防。
  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一箭,可没想到,赵毅只随意地一挥战戟,当啷一声,弩箭弹飞出去好远。
  见状,史歆大惊失色,趴在战马上,全力向己方阵营这边跑过来。两名汉军将领双双冲出本阵,一人持刀,一人持枪,让过史歆,抵挡赵毅。
  他们两个打赵毅一个,也就过了四、五招,其中持刀的汉将,手中长刀被赵毅的战戟震飞,吓得拨马就跑。
  另一名汉将自然也不敢独自对阵赵毅,也跟着败回本阵。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围点打援
  先败回本阵的史歆,面红耳赤地来到吴汉近前,插手施礼,说道:“末将无能,请……请大司马责罚!”
  吴汉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面无表情地说道:“赵毅的武艺和力气,都不在你之下,你不敌于他,也实属正常。”说着话,他从战马的得胜钩上摘下虎威亮银戟。
  见吴汉要亲自上阵,数名汉军将官催马上前,插手说道:“大司马,请准末将出战!”
  吴汉挥下手,说道:“你等都难敌赵毅,还是我亲自出战的好!”说着话,吴汉双腿一磕马腹,战马哒哒哒的跑了出去。
  赵毅没见过吴汉,但对于吴汉的传闻可听不过不少。头顶银盔、身披银甲,相貌俊美,气质不凡,一杆虎威亮银戟,横行天下,难逢敌手。
  现在从汉军当中出来的这名武将,和传言中的吴汉几乎一模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3/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