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7/1156

  “不必多言,按我将令行事就是!”不杀这些俘虏,将其释放,他们最终还是会跑回成都,继续充当公孙述的马前卒,如此循环往复,这仗什么时候能是个头?
  现在吴汉已经不想留在广都这里等着蜀军来攻了,估计蜀军也不敢再主动进攻广都。
  他已做好准备,要发起第二次成都之战,在开战之前,尽可能多的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也是必须为之的事。
  很快,吴汉的命令传到刘尚那边,听闻斥候的传信,刘尚在心里啧啧了两声,要把一万多蜀军俘虏全部杀光,这未免也太狠毒了些吧?
  倘若陛下在,或者岑将军还活着,绝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不过,刘秀现在人在洛阳,岑彭业已遇刺身亡,吴汉是汉军的最高军事长官,他的命令已经下达,刘尚也不敢抗令不遵,只能依照吴汉的军令行事。
  被俘的这一万多蜀军,最终全部被汉军坑杀。汉军逼着蜀军自己挖坑,总共挖出十多个大坑,然后逼着蜀军跳进去,最后汉军动手掩埋,一万余众,无一幸存。
  赵毅战败,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成都,朝野震惊。己方三万将士,就这么死光了?吴汉坑杀一万多俘虏?其凶残歹毒的程度,简直都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成都朝廷,由上到下,无不共骂吴汉,但骂是骂不死吴汉的,要想破吴汉,还得在战场上打败他。问题的关键是,成家朝廷上下,无一人能与吴汉相抗衡。
  不过吴汉的凶残,倒是激起了成都百姓们的不满。赵毅麾下的三万兵马,很多都是成都人氏,失去亲人的成都百姓,对吴汉乃至汉室,又岂能不恨之入骨?
  吴汉大胜赵毅后不久,成都这里,有许多百姓都自发的投军,加入蜀军,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雪恨。才短短几日,成都的蜀军兵力增加了两万余人。
  不管成都那边是怎么折腾的,吴汉率领着五万汉军,再次北上,兵抵成都。
  这次吴汉把汉军大营,就设在距离成都只三里左右的地方。身在汉军大营里,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成都城郭的轮廓。
  汉军已兵临城下,公孙述以及麾下的大臣们无不惊慌失措,公孙述先派出虎啸将军韩征,率领两万蜀军精锐,趁夜去偷袭汉军大营。
  蜀军的兵马都还没出成都城呢,城内云兮阁的探子就先把情报用信鸽传递了出来。吴汉于汉军大营内设伏,等到韩征率部攻杀进汉军大营,伏兵四起。
  以韩征为首的蜀军,本想打吴汉一个措手不及,结果自己反被汉军杀得大败,韩征拼死突围,总算是带着数千蜀军逃出汉军大营,仓皇回到成都。
  韩征不甘战败,相隔两日,他再次领兵出战,这次他和吴汉打正面交锋。韩征率部五万,与吴汉率领的五万汉军,于成都南城外的平原地带,展开一场大战。
  这一战双方拼杀得异常激烈,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天色都已经暗了下来,双方还是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到最后,最先坚持不住的还是蜀军。
  蜀军刚一显露出败绩,汉军便士气大涨,在吴汉的率领下,展开全力猛攻。这一场正面交锋,又是以蜀军的大败而告终。
  三日后,虎烈将军罗英和呼啸将军韩征,两名西蜀虎将,共同领兵出战,这次他二人没有进攻吴汉部,而是偷袭驻扎于成都北面的臧宫部。
  不过攻打臧宫部期间,战事远没有他二人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臧宫部早有准备,对于罗英和韩征的联手来袭,汉军并不慌张,沉着应对,战事打到胶着状态时,吴汉率领着汉骑兵,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以吴汉为首的这支骑兵,仿佛一把锋利的刀子似的,直直插入蜀军的心脏,导致蜀军全军大乱。
  这回韩征未能跑掉,被杀入蜀军当中的吴汉盯上,两人大战了二十余个回合,韩征被吴汉一戟斩落马下。
  罗英见败局已定,不敢恋战,带着蜀军残部,逃回成都。
  仅仅相隔一天,吴汉和臧宫两支汉军,一同强攻成都城。
  这次是汉军第一次对成都城发起进攻,汉军攻势凶狠,成都城防岌岌可危,危难时刻,还是罗英挺身而出,带着一支数千人的敢死队,出城击敌。
  吴汉对上罗英,两人在成都城外展开一场大战,最后吴汉戟劈罗英,再次取得大胜。
  公孙述麾下的四大虎将,被吴汉一个人包了圆,乐坚、赵毅、韩征、罗英,相继战死在吴汉的手里。
  吴汉发动的第一次成都之战,因作战不利,被迫回撤广都后,汉蜀双方总共爆发了八次激战,这连续八场的交战,吴汉竟然没有输一场,八战八胜。
  广都之战,双方总共打了四场,吴汉先败乐坚,取得首胜;后败赵毅,取得次胜;再败前来救援赵毅的钟仑,取得三胜;而后赵毅突围,被汉军全歼,取得四胜。
  四连胜后,吴汉率部,转战成都,先败韩征,取得五胜;再败韩征,取得六胜;然后与臧宫联手,大败罗英、韩征,取得七胜;最后又击杀罗英,取得八胜。
  这一连串的战斗打下来,吴汉之威名,已经响彻蜀地,成都城内,只要一听到吴汉的名字,无论是百姓还是朝中大臣,甚至是公孙述,脸色无不为之大变。
  用现代的话讲,成家朝廷,乃至整个成都城,都已经被吴汉打抑郁了。
  汉军伐蜀,最先发威的是岑彭,但严格来说,岑彭在蜀地真就没打什么硬仗,唯一的硬仗就是江州之战,汉军还没打下来,对江州施行围而不攻的战术。
  汉军在蜀地的硬仗,都是在岑彭死后,由吴汉带领着汉军打的。他先取得鱼涪津大捷,再攻取武阳、广都,后来直逼成都。
  虽然吴汉进兵成都有些冒进,最后因兵力不足、战事不利,不得不兵退广都。
  但瑕不掩瑜,吴汉即便是退兵了,但在撤退的过程中,还顺带手,捎带上了谢丰和袁吉,将公孙述的一个大司徒和一个执金吾,一并斩杀。
  回撤广都后,吴汉更是大放异彩,率领着汉军,八战八胜,未尝一败,打得蜀军损兵折将,抱头鼠窜。
  在这八场胜利中,成都的主力兵马几乎被消耗殆尽,接下来,以成都现存的兵马,只能自保,再无力向外发动进攻。
  汉军大营,中军帐。
  吴汉、臧宫、刘尚诸将齐聚一堂。吴汉和臧宫,这一南一北两支汉军,现在也算是完美会师了。
  营帐内的气氛很轻松,众将官们说说笑笑,谈论风声,都对接下来的战事信心十足。
  事实上,汉军对成都,也的确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一名汉将对吴汉拱手说道:“我军在蜀地连战连捷,打得蜀军抱头鼠窜,最后不得不龟缩在成都,不敢露头,这都是吴公之功啊!”
  吴汉闻言,仰面大笑,摆了摆手,说道:“不敢居功,汉不敢一人居功啊,能有今日之战绩,绝非汉一人之功,而是全军将士之功劳!”
  臧宫笑道:“吴公就别自谦了,吴公在广都、成都之战绩,早已传遍天下,据说陛下嘉奖的诏书,前一封刚到军中,后一封又出洛阳了!”
  “哈哈哈——”吴汉先是一脸笑开了花,而后又收敛笑意,说道:“入蜀作战,君翁才是功不可没!君然遇刺后,若无君翁统领全军,稳定局面,我军将士,恐怕早已败退回南郡,又岂能有今日之战绩?”
  在场诸将皆纷纷点头,表示吴汉说得没错。
  刘尚亦是心有感触道:“要说我军在蜀地最险的时候,就是岑将军不幸遇刺之时啊,那个时候,成都恐怕都已经认定,我军必败了吧?”
  吴汉冷笑一声,说道:“公孙小儿,已命不久矣!”
  臧宫收敛笑容,正色道:“吴公,接下来的仗,我军该如何打?”
  吴汉倒是很谦虚,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问道:“依君翁之见呢?”
  臧宫面色凝重地说道:“连续战败,蜀军伤亡惨重,现成都城内之兵马,估计连五万都不到了吧!”
  刘尚伸出三根手指头,说道:“要我说,三万顶天了!若临时征召壮丁,或许还能凑出两三万人,但诸位将军也都明白,临时征召的壮丁,上到战场,不坏事就不错了,又岂能指望他们成事?”
  “嗯!没错!刘将军言之有理!”“哼!末将就从来没听说过,谁能靠征召壮丁打赢仗的!”“依末将看,明日我军攻城,定能一举攻破成都!”
  在场众将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信心十足,吴汉亦是一脸的洋洋自得。
  臧宫摆手说道:“诸位将军切不可大意!正面交锋,临时征召之壮丁,的确是不堪一击,但这些壮丁,不会和我军正面交锋,他们会倚仗着成都坚固的城防,与我军打攻坚战,倘若公孙述征召的壮丁足够多,对我军之威胁,也不容小觑啊!”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决战成都
  刘尚扬起下巴,问道:“臧将军的意思是?”
  臧宫说道:“我以为,我们对成都,可以效仿江州!”
  刘尚皱着眉头,喃喃说道:“围而不攻!”
  臧宫大点其头,说道:“围而不攻,令其自己灭亡,我军可不损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取得大胜,这是最好之战术!”
  刘尚等人面面相觑,仔细琢磨着臧宫的话。
  吴汉开口说道:“我的意见,和君翁不一样啊!”
  稍顿,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成都与江州,终究不同。目前成都衰弱,但公孙述尚在,公孙述在益州的影响力尚在,倘若我军长时间无法攻陷成都,只怕益州各郡县,会受到成都之鼓舞,公孙之蛊惑,再起贼兵,等到那时,我军非但无法攻陷成都,反而还很可能被迫退出益州,以后再想平蜀,难上加难!”
  说到这里,吴汉站起身形,在大帐里来回踱步,继续说道:“汉一生之志愿,就是辅佐陛下,一统天下,光复汉业,重振汉家之盛世!在这个大业面前,无论流多少的汗,无论流多少的血,无论牺牲多少将士的性命,汉,亦在所不惜!”
  臧宫、刘尚等人呆呆地看着吴汉,愣了好一会众人才回过来头,齐刷刷地站起身形,拱手施礼,齐声说道:“为一统天下,光复汉业,末将纵然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吴汉环视众人,语气柔和了几分,说道:“成都的确易守难攻,强攻成都,的确会有很多将士流血牺牲,马革裹尸,对于战死沙场之大汉英烈,汉亦会心如刀绞,但为了统一大业,汉不能等,也冒不起这个险,必须得速攻成都,彻底平定蜀地,将益州收回朝廷!”
  臧宫眨了眨眼睛,向吴汉拱手深施一礼,说道:“是末将小家子气了,末将愿听从吴公调遣,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刘尚诸将亦是异口同声道:“末将愿听从吴公调遣,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吴汉拍了拍臧宫的胳膊,又看向众将,摆了摆手,说道:“接下来的一战,便是我等与公孙述的决战,能否助陛下统一天下,收服益州,也就在此一战了!”
  刘尚大声说道:“有吴公在,此战必胜!我汉军必胜!”
  “汉军必胜!汉军必胜!汉军必胜——”众人齐声呐喊。
  臧宫问道:“大司马打算何日攻城?”
  吴汉微微一笑,说道:“先不急!决战之前,我们也该给公孙述一个机会。”
  “啊?”
  “我写一封书信给公孙述,劝他投降,倘若公孙述肯降,我会给他一个痛快,倘若公孙述执迷不悟,冥顽不灵,我誓将公孙贼子,碎尸万段,灭他公孙满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7/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