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156

  人体不仅仅大脑有记忆力,肌肉也有记忆力。
  长时间不断的重复几个动作,肌肉便会渐渐产生记忆,当人再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身体完全不用经过大脑的指挥,仅凭肌肉记忆,便可以完成接下来的动作。
  喉咙挨了刘秀的一记手刀,魁梧大汉仰面倒退了两步,他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嘴巴张开好大,脸色憋得涨红。
  他坚持了片刻,终于忍不住扔掉匕首,双手捂着自己的脖子,跪在地上,剧烈地咳嗽起来,口中喷出的唾沫里还夹杂着血丝。
  他还多亏刘秀只练了两个来月,如果他练的时间再长一些,以他手刀的力道,完全能把对方的喉头软骨砸碎。
  见老大受了伤,魁梧大汉的手下们纷纷怒吼一声,有的亮出匕首,有的提着棍棒,一股脑地向刘秀冲了过去。
  龙渊见状,身子向前一倾,不过很快便缩了回去,感觉这个时候自己出手太早了,让主公拿这些地痞先练练手也好,毕竟机会难得,倘若主公有了危险,自己再出手也不迟。
  想到这里,龙渊非但没有上前,反而还后退了两步,让出空间,只不过他的手已摸向后腰,抓住匕首,随时准备出手。
  刘秀的实战经验少得可怜,此时一下子面对六、七名大汉的围攻,而且对方手中都持有武器,他在开始时也显得手忙脚乱,躲闪对方的进攻,险象环生。
  不过刘秀的身法渐渐发挥出了功效,在众多大汉的围攻之下,他身形仿佛鬼魅一般,时而在左,时而在右,飘忽不定,恰到好处的将对方的攻击一一化解掉。
  那几名大汉越打越急躁,越打越气急败坏,反观刘秀,是越打越轻松,越打越如鱼得水,渐渐的,他已不再局限于只是凭借身法躲避,开始试探性的做出反击。
  一旁的龙渊看得暗暗点头,原本握住匕首的手,也慢慢垂了下去。
第十二章
李氏为辅
  李通业已从地上爬起,只见刘秀在人群当中来回穿插,周围还时不时地传出痛叫声和咒骂声,他一时间都看傻了眼。
  在家里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的武艺已经很了不得了,打败家中的门客和护院都是常有的事。
  可是出来之后,真正与人交上手,他才发现,原来自家的门客、护院都是在唬弄自己玩呢,人家与他比武的时候,根本没用出真本事,完全是在哄孩子。
  刘秀把龙渊传授给他的本事应用到实战中,越打越得心应手,他瞅准机会,身形一晃,闪到两名大汉的中间,两记手刀顺势砍出去,正中两名大汉的后脑勺。
  这两位,声都没吭一下,一头抢先扑倒,趴在地上,当场晕死过去。
  刘秀突如其来的发难,让余下的四名大汉同时一惊,也就在他们愣神的瞬间,刘秀一拳又打倒了一名大汉。
  剩下的三人暗暗咧嘴,没想到,自己今天竟然遇到了硬茬子。其中一名大汉绕到刘秀的背后,抽冷子扑了过去,想把刘秀搂抱住。
  他扑上来的快,退回去的更快,只不过是被刘秀一脚踹回去的。
  这名大汉在地上翻滚出两米多远,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目光涣散,一脸的呆滞,似乎完全不知道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剩下的两名大汉再无心恋战,两人边连连后退边手指着刘秀,大声叫骂道:“小子,有种的你他娘的别跑,在这里等我们回来!”
  刘秀冷哼一声,迈步上前,两名大汉吓得一缩脖,再不敢继续放狠话,转身就跑,真仿佛丧家之犬一般。
  七名大汉,倒下五个,跑了两个,刘秀环视了一圈,拍了拍手,转头看向龙渊。
  龙渊面带微笑,向刘秀深深点了下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自己认的这位主公,当真是不简单,只两个月的时间,便把自己传授的本事练得如此娴熟精湛,这可不单单靠天赋,更要具备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努力。
  刘秀得到龙渊的肯定,心情更好,他走到李通近前,问道:“李兄没事吧?”
  李通吞了口唾沫,重新打量刘秀一番,他二人明明年纪相仿,可刘秀却能一人独战七人,最后还打赢了,而自己却连对方一人都打不过。
  心中感叹的同时,他向刘秀一躬到地,说道:“多谢刘兄出手搭救,不然,我现在恐怕已倒在这里,一命呜呼了!”
  刘秀摆了摆手,说道:“李兄的招式很精妙,就是力气小了点,不然的话,一招就足以让对方倒地不起,哪里还用得着我出手?”
  听闻这话,李通对刘秀的好感度大增。他抬手把束腰里的那枚龙币掏了出来,递给刘秀,说道:“救命之恩,无以回报,这点谢礼,还望刘兄笑纳。”
  刘秀愣了一下,向李通含笑连连摆手,说道:“李兄太客气了,只举手之劳而已,哪怕还需谢礼,李兄快收回去!”
  “刘兄可是嫌少?”
  “李兄可是不把当成朋友?”
  李通眨眨眼睛,停顿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拱手说道:“刘兄这个朋友,我李通是交定了!在下李通李次元!”
  “刘秀刘文叔!”
  这段小插曲过去,刘秀和李通的关系无形中被拉近了一大步,三人边交谈边继续往报名处那边走。
  路上,李通又问了刘秀的家世。得知刘秀和刘縯是汉室之后,李通的心思顿是一动,看向刘秀的眼神也多出几分异样。
  回到报名处这里,刘縯等人已经不在,向衙门的小吏打听,才知大哥等人都去了义军的军营。
  三人正要去往军营,突然有人大声喊道:“次元!”随着话音,一名青年快步跑了过来。
  李通举目一瞧,面露笑意,说道:“堂兄!”
  等那名青年来到他们近前,李通介绍道:“文叔兄,这位是我的堂兄,李轶李季文!”
  而后,他又向青年介绍道:“这位是刘秀刘文叔,这位是龙忠伯,都是我刚认识的朋友。”
  名叫李轶的青年向刘秀和龙渊扫了一眼,看清楚二人的穿着后,眼中不自觉地闪过一抹鄙夷之色。
  他随便地晃了下手,算是向刘秀和龙渊见过礼了,而后看向李通,不满地问道:“次元,你跑到哪去了,我找了你好半天呢!”
  “刚才去赌场试了试手气,运气不错,不仅赢了一枚龙币,还结交了两位新朋友。”
  李通是个十分乐观的人,刚才的遇险已完全抛到脑后。他说道:“堂兄,你知道文叔兄的大哥是谁吗?”
  “谁啊?”李轶下意识地问道。
  “刘縯刘伯升!”
  “啊?”李轶闻言吃了一惊,下意识地看向刘秀,将他又重新打量了一番。
  就这一会的工夫,义军里已没人没听过刘縯刘伯升的大名。
  李轶怔住片刻后,这回他拱起双手,向刘秀躬身施礼,说道:“原来是刘秀刘公子,刚才在下真是失敬了。”
  刘秀拱手还礼,含笑说道:“李兄客气。”
  “文叔兄,我先去解个手,你在这里等我一会。”见刘秀点了头,李通又对李轶说道:“堂兄,你带我去趟茅厕!”
  这附近的茅厕你不是知道在哪吗?李轶心里不解的嘀咕了一声,不过他也不傻,很快便反应过来,定是堂弟有话要对自己说。
  他点点头,随手一指,说道:“茅厕在那边,走吧,我带你过去。”
  看着他二人向茅厕走去,龙渊来到刘秀身边,小声提醒道:“主公,这个李轶可不如李通。”
  李轶不知道刘秀是刘縯的弟弟时,只是扫了一眼他们的穿着,便随便拱了下手,算是见过礼了。
  而得知刘秀是刘縯的弟弟之后,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郑重其事的一躬到地,在龙渊看来,李轶这个人性情虚伪,捧高踩低,并不值得深交。
  刘秀也觉得李轶的性情不如李通实在,但大家毕竟也只是萍水相逢罢了,若真是性情不投,大不了做个点头之交就好。
  他淡然一笑,说道:“并无所谓。”
  且说李通和李轶,两人快步向茅厕走去,见左右无人,李通拉了拉李轶的衣袖,让他凑到自己近前,小声问道:“堂兄,你可还记得我爹当年为何辞官吗?”
  李轶脸色一变,下意识地向左右望了望,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李通接话道:“刘秀刘縯便是汉室之后。”
  李轶倒吸了口气。
  李通的父亲李守,是位玄学大师,他从图谶上得到这么一句话: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谶语在西汉、王莽时期非常盛行,所谓的谶,就是预言的意思。
  王莽就十分迷信谶语,在王莽执政期间,研究谶语俨然已成为了全国最热门的学文,甚至都有了专门的学科,谶学。
  李守便是谶学的狂热爱好者,看到‘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句谶语后,他当即便辞官不干了,回到老家,积攒钱财,囤积粮食,广揽人才,做足了准备,要辅佐刘氏反王莽。
  可是西汉两百年,身为皇族的刘家子孙,多到数不胜数,各地皆有,李家到底该辅佐哪一支刘氏,李守也不清楚,只能静观其变。
  刘縯的横空出世,让李通敏锐地意识到,李家要辅佐的刘氏很可能就是刘縯和刘秀这一脉。
  李轶问道:“次元,你认为刘氏复兴的刘氏就是指刘……”
  “堂兄!”李通打断李轶的话,前方正好有两人从茅厕里走出来。等那两人过去后,李通向李轶点点头,心照不宣地说道:“我认为十之八九。”
  李轶不再多问,虽说他也相信‘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句谶语,但谶语中的刘氏到底是不是指刘縯、刘秀这一脉,他现在还不好做出判断,需再仔细观察。
  解完手,李通和李轶回来与刘秀汇合,然后他们四人一同去往义军的军营。
  义军军营设在城外,好大一片营地。襄阳这边招收的义军,有一万多人,算是一支比较大的义军队伍了。
  刘秀一行人刚走到营地的门口,便看到朱云从军营里面大步流星的走出来,到了刘秀近前,朱云问道:“阿秀,你去哪了?你大哥正找你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