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1156

  朱祐这个人,从来都没什么坏心眼,就是说起话来口无遮拦,他不记仇,也不记得自己曾得罪过谁,脾气来得快,去的更快,要说在刘秀身边的这些奇人异士当中,性情最单纯的,也就是这位朱祐朱仲先了。
  看着朱祐厚着脸皮的和自己套近乎,还要自己传授箭术给他,平日里一向严肃的傅俊都被逗乐了,禁不住问道:“请问兄台贵姓?”
  “哈哈——”朱祐闻言,老脸顿是一红,刘秀等人则是齐齐大笑。
  冯异上前介绍道:“这位是朱祐朱仲先!仲先兄弟的为人一直都是大咧咧的,子卫,刚才仲先若有失礼之处,你也别往心里去!”
  朱祐连连点头,表示冯异说得没错。
  傅俊笑道:“如果仲先真打心眼里愿意跟我学,我肯定倾囊相授!”
  他这话投了朱祐的脾气,后者一拍巴掌,正色说道:“子卫这兄弟,我朱祐交定了!”
  看着明明只是初次见面,但却一见如故的二人,刘秀忍不住摇头而笑,感觉只要有朱祐在自己身边,自己就从来不会缺少欢乐。
  刘秀待人向来宽厚,但他对朱祐,绝对称得上是宽厚中的宽厚,这一点,在以后的相处体现得更加明朗。
  把冯异和傅俊二人让进大厅里,众人分宾主落座。刘秀居中,众人分坐两旁。
  冯异首先开口说道:“主公,我还有些朋友在路上,接下来,他们也会陆续赶到舂陵。”
  稍顿,他话锋一转,说道:“我到南阳后,路径许多地方都听说舂陵这里有人要造反……”
  说到这里,他顿住,看向刘秀。己方要造反的事,应该是严格保密的,怎么现在在南阳,都变成路人皆知的事了?
  刘秀明白冯异的疑问,他苦笑一声,将李守乃至宛城的事,向冯异讲述一遍。而后他说道:“我等起事之事,已然暴露,大哥索性就公开打出了柱天都部的旗号,如此也能吸引来更多的有识之士!现在唯一还没有搞懂的事是,南阳郡军的主力竟然被调到了北方,不知意欲何为。”
  冯异眼珠转了转,沉吟片刻,露出恍然大悟之色,说道:“想必主公还没有听说吧,王匡和廉丹统帅的十万京师军,在成昌被赤眉军杀得大败,王匡的腿被樊崇刺了一枪,落荒而逃,廉丹被董宪生擒,让董宪砍了脑袋,十万京师军,几乎全军覆没!”
  听闻这话,除了傅俊,在场众人无不大吃一惊。刘秀下意识地追问道:“公孙,此消息准确吗?”
  “当然!成昌距离豫州又不远,而且赤眉军的势力已经扩张到豫州,京师军大败,赤眉军大捷的消息,已经在豫州传开了。”
  颍川就是豫州境内的一个郡,而且颍川是除京城地区外,人口最多则最为密集的一个郡,因为人多的关系,消息传播的也特别快。
  “原来是这样!难怪南阳郡军的主力要被调到北方,朝廷是怕赤眉军乘胜追击,打完洛阳打长安!”
  傅俊笑了笑,说道:“也是早晚的事!”
  冯异点头说道:“成昌大捷之后,赤眉军名声大噪,人数更是翻了倍的增加,原本只区区几万人的赤眉军,目前已经扩张到十多万人,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二十万、三十万,甚至上百万都有可能,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赤眉军先取洛阳,再取长安,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刘秀双目晶亮地说道:“所以,我们的起事也得加快了!不然,以后的天下岂不变成了赤眉的天下,以后的大新朝廷,岂不要变成赤眉朝廷了?”
  “赤眉朝廷!”众人闻言无不哈哈大笑。他们和刘秀相处的久了,都了解他的脾气,在私底下,刘秀是个很爱开玩笑的人,而且还乐于给人起绰号。
  冯异有个被后人广为流传的称号——大树将军,而这个绰号就是刘秀给他起的。
  因为每次打完仗,别的将领都吹嘘自己立了多大的功劳,只有冯异,从来不参与,也不去争功,自己跑到大树底下坐着乘凉,久而久之,刘秀就给他起个大树将军这个绰号。
  刘秀不喜欢冯异吗?并非如此!他对冯异的评价是疾风识劲草,大风吹过,只有最坚韧的那根草才能存活下来,屹立不倒,而冯异,就是那根劲草。‘疾风劲草’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出自于刘秀对冯异的评价。
  笑了一会,冯异提醒道:“主公,南阳郡军的实力,不容小觑,而且王莽也极为重视南阳,我们若想在南阳做大,并不容易啊!”
  刘秀含笑点头,说道:“仲华和子陵也说过,我们若想生存下去,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转移到益州,一条是与绿林军合并。”
  冯异先是吸了口气,沉吟片刻,说道:“与绿林军合并,此计可行!”
  “可是大哥不同意,而且态度很坚决!”刘秀摇头说道:“眼下,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我们起事之时,赤眉军能吸引朝廷的注意力,让朝廷的矛头不至于插进南阳!”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亲戚反对
  刘縯要在舂陵起事的消息,的确已传扬得沸沸扬扬,虽还不至于路人皆知,但也是传言满天飞。
  对于造反这件事,刘氏宗亲的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其中反对态度最为坚决的就是刘縯、刘秀的亲叔叔,刘良。
  舂陵是刘氏宗亲的聚集地,刘縯在外面走动,经常能碰到同宗的亲戚。
  最近这段时间,人们只要见到刘縯,便会纷纷围拢上前,问东问西。
  这天,刘縯和刘秀从蔡阳回来,路过村口的空地时,正有一群刘氏宗亲坐在一起乘凉聊天。
  看到刘縯、刘秀两兄弟,人们立刻停止交谈,纷纷起身,走上前去,问道:“伯升、文叔,你们这是刚回来啊?”
  刘縯一笑,说道:“我和阿秀刚去了一趟城里,拜访了几位朋友!”
  众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清了清喉咙,说道:“伯升,现在外面可都在传,说你要聚众造反,这……究竟是真是假啊?”
  刘縯悠然一笑,直言不讳地说道:“当然是真!”
  听闻刘縯的亲口承认,人们无不大惊失色,纷纷急声说道:“伯升啊,造反可是杀头灭门、株连九族的大罪啊!”
  “普天之下,那么多人反莽,又岂缺我伯升一个?”说完话,刘縯哈哈大笑,向众人拱了拱手,迈步走开了。
  众人看着刘縯、刘秀的背影,一个个皆是哭天抢地,纷纷哀叹道:“伯升杀我!伯升杀我呀!”
  刘秀回头望望众人,眉头紧锁。刘縯看了他一眼,不以为然地说道:“别看现在他们的胆子小,等到起事之后,杀了几个狗官,胆子自然就大了。”
  “也许吧!”刘秀随口应道。
  他们的起事,离不开自家宗亲们的支持,可是现在宗亲们的意见都不统一,有些人反对,有些人畏惧,有些人恐慌,有些人作壁上观,如此的一盘散沙,统一不了思想,对于己方的起事十分不利。
  刘秀考虑的这些事,刘縯从来就没想过,通过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来,刘秀是极具政治天赋的,而刘縯根本就不知政治为何物。
  刘氏宗亲劝不了刘縯,便纷纷找到刘良,希望刘良能出面阻止刘縯的造反,不要给南阳刘氏惹来滔天大祸。
  当天傍晚,刘良找到刘秀,面色阴沉地问道:“阿秀,你大哥是不是真的要造反?”
  刘秀了解叔父的脾气,既谨小慎微,又倔强得很。他赔笑着说道:“叔父,王莽无道,人神共愤,现天下有识之士,都志在反莽。”
  刘良不想听这些废话,老头子不耐烦地挥挥手,问道:“我就问你,你大哥是不是铁了心的要造反?”
  刘秀垂下头,沉默未语。见状,刘良也就明白了,再什么话都没问,转身就往外走。刘秀急忙追上前去,问道:“叔父要去哪里?”
  “去找你那个不知死活的大哥!他要死,就让他自己去死,别拉着你,别拉着刘氏满门一起死!”老头子气得脸色铁青,大步流星地往外走。
  刘秀暗暗咧嘴,边跟在叔父身后边说道:“现在的朝廷已经烂到了骨子里,天下百姓,人人反莽,人心思汉,大哥欲兴高祖之业,又何错之有?”
  刘良一下子停下脚步,气呼呼地看向刘秀,问道:“阿秀,你也要跟着你大哥一起胡闹?”
  “叔父,这不是胡闹,是顺应天道!”
  “哼!”刘良狠狠瞪了他一眼,迈步走出大门。
  刘秀快步追上刘良,继续劝说,但老头子根本不听他的。邓禹、严光等人也要跟着出来,刘秀向他们挥挥手,示意他们都回去。
  别看刘良一把年纪了,但腿脚很好,走起路来风快,时间不长,他就到了刘縯家门口。
  现在的刘縯家可和以前不一样了,门口站着守卫,宅子的四周也有许多的岗哨和巡逻队。
  刘良不常来刘縯家,门口的守卫也不认识他,见他招呼也不打,直接就往里面闯,守卫们纷纷伸出手臂拦阻,问道:“你谁啊?干什么的?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就往里进?”
  “滚开!”刘良不满地喝道。
  “呦!脾气还挺大的!”守卫正要发火,刘秀跑上前来,说道:“这位是我叔父……”
  他话还没说完,刘良已闯进院中。进来的同时,扯脖子大喊道:“刘伯升!刘伯升!你给我出来!”
  正坐在大厅里和手下人商议事务的刘縯听闻喊声,暗暗皱眉,心里嘀咕:叔父怎么突然跑到自己家来了!他向在场的众人摆摆手,示意事情稍后再议。
  他站起身形,快步走出大厅,到了外面的院中,看到怒气冲冲的刘良,以及站于刘良身后一脸无奈的刘秀,刘縯心中已然明白大概的情况了。
  他哈哈一笑,走上前来,向刘良拱手施礼,说道:“今天是什么风把叔父吹来了?快快快,里面请!”
  刘良抬手指了指刘縯,二话没说,脱掉鞋子,弯腰拿起,对着刘縯就抽了过去。
  刘縯急忙抬手格挡,啪,刘良这一鞋底子正抽在刘縯的手臂上。
  从大厅里跟出来的众人,见主公吃了亏,都不干了,纷纷手握佩剑,就要亮家伙。刘縯回头看了一眼,厉声喝道:“都回去!”
  人们吓得一缩脖,纷纷回到大厅里重新坐好。刘縯刚一分心,刘良的鞋底子已抽在他的脑袋上。刘縯手捂着脑门,边后退边说道:“叔父,你这是作甚?”
  “你不是要造反吗?你有能耐,就先把这个老头子杀了!”刘良拿着鞋,发了疯似的追着刘縯打。
  刘縯边躲闪边说道:“叔父,我是造王莽的反,也不是造你的反!”
  “你别和我说这些有的没的,你要想死,就自己去死!”
  刘縯不敢和叔父动手,但他会躲。他一边躲避刘良的鞋底子,一边正色说道:“王莽暴虐,百姓分崩,如今枯旱连年,民不聊生,兵革并起,天下存亡,系于一线,我辈当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
  “我让你胡说!我让你再胡说八道!”刘良越听越气,更是卯足劲追打刘縯。
  不管怎么说,刘縯现在也是柱天都部的首领,自称柱天将军,手底下已经有两千余人,被叔父这么打,好说也不好听。刘縯回头叫道:“阿秀,过来帮忙啊!”
  刘秀回过神来,急忙跑上前去,和刘縯一左一右拉住刘良的胳膊,他说道:“叔父,你消消气,大哥现在做的事,是光复汉室,复兴刘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