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1156

  刘伯姬呆呆地看着许汐泠,手中正在刺绣的帕子不自觉地掉在地上。
  许汐泠含笑走到她近前,弯下腰身,将帕子捡起,轻柔地放在刘伯姬手中。刘伯姬下意识都握住许汐泠的手。
  她在家中,也是被叔父宠着,被哥哥们宠着,除了做些女红,并不怎么干活,用十指不沾阳春水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即便是这样,当她握住许汐泠的手时,感觉自己好像握住一团羊脂,光滑细腻,柔软的好似没有骨头一般。
  见小姑娘不自不觉地张大嘴巴,呆呆地看着自己,还紧紧抓着自己的手不放,许汐泠不由得被她逗笑了,问道:“伯姬小姐,你怎么了?”
  咕噜!小姑娘吞口唾沫,由衷感叹道:“汐泠姐,你……你今天好美啊!”
  这脸蛋儿,这皮肤,这身材,她浑身上下就没有一处是不吸引人的。
  许汐泠淡然一笑,缓缓弯下腰身,轻轻掐了下刘伯姬的脸颊,吐气如兰地说道:“女子的花容月貌,只有短短的一、二十年,如果不对自己好一点,如果不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一点,岂不太可惜,也太愧对自己的皮囊了?”
  刘伯姬看着许汐泠,不自觉地又失了神,呆呆地点下头。许汐泠一笑,转头看向刘秀,说道;“主公,今日暮阳春雪有百戏,主公整日待在房中,不如出去散散心,看看戏!”
  “有百戏?”刘伯姬闻言,回过神来,两只大眼睛瞪得好大,闪烁着晶亮的光彩,她腾的一下站起身形,兴奋地说道:“我要去看!三哥,我要去看百戏!”
  百戏,是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表演形式,说白了,就是大杂烩,其中包括戏剧、杂耍、武术、舞蹈、幻术等等一系列的剧目,所谓的幻术,就是魔术,如吞剑、喷火之类,像电影中那种能让人产生幻觉的能耐,不是幻术,那是仙法,是科幻。
  别看百戏是个大杂烩,但表演起来一点都不乱,开场表演什么,中间表演什么,压轴表演什么,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如何调动观众的情绪,如何把观众的情绪一点点的推上高潮,这可是经过好几百年,无数艺人的潜心专研,才最终定格下来的表演形式。
  刘秀看看身着盛装、娇媚无双的许汐泠,再看看一脸兴奋又无比期待的刘伯姬,他放下手中书简,含笑说道:“想去就去吧!”
  “太好了三哥!”刘伯姬激动的差点一蹦多高,而后她两眼放光地看向许汐泠,禁不住感叹道:“汐泠姐,你真漂亮,如果我能像你一样漂亮就好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刘伯姬只一个十五六岁大的小姑娘,自然也不例外。
  许汐泠笑了,拉住刘伯姬的小手,说道:“伯姬小姐当然可以和我一样漂亮,甚至可以比我更漂亮,只要伯姬小姐会打扮!”
  刘伯姬明媚的大眼睛变得更亮,兴奋地说道:“真的吗?汐泠姐,你教教我,应该怎么打扮!”
  许汐泠宠溺地揉了揉刘伯姬的头发,对刘秀说道:“主公,我先带着伯姬小姐回房间,麻烦主公稍等我们一会。”
  见刘秀点了头,刘伯姬便迫不及待地拉着许汐泠跑出房间。看着许汐泠含着笑意,任凭小妹拉扯着一路小跑,刘秀嘴角上扬,眼中也透出几分温柔和欣慰。
  刘秀心中明白,其实从小到大,小妹都是挺孤单的,大姐和母亲一直住在外公家,二姐早早嫁到新野邓家,整个家里,就伯姬这么一个女孩子,找不到可以说话谈心的人,现在看到她和许汐泠相处的很好,情同姐妹,刘秀也是挺高兴的。
  没错,许汐泠是比刘伯姬年长好几岁,见过的世面也比她多得多,无论是心计还是城府,哪怕是十个刘伯姬捆绑到一起,也比不上一个许汐泠。
  但刘秀并不担心小妹会被她欺负,更不担心小妹会跟着许汐泠学到不好的习性,许汐泠是个聪明绝顶的女人,她很清楚自己和小妹的感情有多深厚,该教小妹什么,不该教小妹什么,她心里自然有杆秤。
  刘秀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多时辰。
  当许汐泠拉着刘伯姬站在他面前的时候,刘秀也有稍微的愣神,把刘伯姬从头到脚的仔细打量了一番。
  刘伯姬的发髻换成了和许汐泠一样的飞仙鬓,没有许汐泠那么的成熟诱人,但却是活泼可爱,别有一番风情。
  她的身上换上了红色的衣裙,火红火红的,仿佛一团火焰,把小姑娘的热情活泼全部彰显出来。另外,许汐泠还专门为刘伯姬做了花钿,鲜红色,呈火焰状。
  花钿是红色的,衣裙是红色的,鞋子也是红色的,这一身火红,让刘伯姬变得光彩夺目,刘秀都从不知道,原来小妹这么适合红色的装扮。
  见三哥看自己都看直了眼,小姑娘笑得见齿不见眼,眼睫毛都快乐开了花,她美滋滋地问道:“三哥,我漂亮吗?”
  “嗯,漂亮!”刘秀实话实说道。小妹打小就漂亮,粉雕玉琢的一般,是远近闻名的小美人。
  “真的很美吗?”刘伯姬再次问道。
  “很美!”刘秀点点头,心有所感地说道:“倘若次元见了,怕是要发疯了!”
  闻言,刘伯姬玉面一红,白了刘秀一眼,娇嗔道:“三哥,好端端的你提李通作甚?”
  刘秀笑问道:“伯姬不喜欢次元吗?”
  刘伯姬脸色更红,小声嘀咕道:“也说不上不喜欢……”刘伯姬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早已感受到了李通对自己的追求,但让她一下子就接受李通,小姑娘也做不到。
  刘秀好奇地问道:“伯姬,你觉得现在次元已经配不上你了?”
  李通家原本是宛城的首富,配自家的小妹,那是绰绰有余,只不过因为参与柱天都部的起事,现在整个李家都已被查抄,不仅万贯家产全没了,就连家人也都死得七七八八,对李通,刘秀心里充满了愧疚之情,如果小妹是因为李通家的落败而排斥他,刘秀觉得太不应该了。
  刘伯姬面红耳赤地说道:“三哥,我并没有觉得李通配不上我,我……我就是还……哎呀,我不说了!”
  这种事,刘伯姬实在无法当着刘秀的面说出口,最后跺了跺脚,转身向外跑去。
  许汐泠走到刘秀近前,含笑说道:“主公太急了,也问得太直白了,这种话,让姑娘家怎么说出口嘛!”
  刘秀暗道一声有理,他苦笑道:“次元乃至整个李家,为了柱天都部,牺牲得太多了,而且我看得出来,次元对伯姬,是出于真心实意!”
  许汐泠正色说道:“主公,汐泠觉得,男女之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旁人的参与,弄不好只会适得其反。”
  “或许吧!”刘秀轻叹口气,和许汐泠一并向外走去。
  刚出房间,虚英、虚飞、虚庭三人快步迎上前来,不解地看着刘秀。
  刘秀说道:“我和伯姬、汐泠去茶馆看戏。”
  暮阳春雪是新野城内一家很有名气的大茶楼,经常邀请全国知名的戏团,演出百戏,生意火爆,当然,里面茶品的价格也不菲。
  听闻刘秀三人要去茶楼看戏,虚英、虚飞、虚庭也没有多说什么,规规矩矩地站到刘秀身后,跟着他一并向外走去。
  刘秀出了府门,和刘伯姬、许汐泠相继坐进马车里,刚走出不远,就听前方有人高呼道:“刘将军救命!刘将军救命啊!”
  很快,马车也停了下来。刘秀稍稍撩起车窗的帘子,问道:“前面怎么回事?”
  虚英走上前来,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将军,前方有许多百姓拦挡马车,高呼救命,看起来好像是有什么冤情。”
  “带一人过来问问。”
  “是,将军!”虚英答应一声,快步向前走去。
  时间不长,虚英带着一名骨瘦如柴的中年人返回。这名中年人破衣烂衫,身上黑的几乎已看不出来肤色,也不知道多少天没洗澡了,头发都粘粘到了一起。
  刘秀从马车里出来,走到枯瘦的中年人近前,问道:“你们为何在此喊救命?可是在城中受了谁的欺凌?”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为民解忧
  “是……是柱天都部!”枯瘦中年人犹豫了片刻,还是壮着胆子说道。
  “谁?”刘秀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枯瘦中年人说道:“是柱天都部不给我们这些流民活路了!”
  稍顿,枯瘦中年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道:“柱天都部没来新野之前,县衙还会时不时地给我们这些流民施粥,可自从柱天都部来到新野之后,县衙施粥的次数就屈指可数,尤其是大将军率军离开新野后,县衙更是再未施过一次粥。身强体壮的年轻人,还能去投军,加入柱天都部混口饭吃,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弱病残呢?柱天都部这不是诚心想要把我们都饿死吗?”
  看得出来,枯瘦中年人是真的没活路了,现在见到柱天都部的二把手刘秀,他也豁出去了,有什么就说什么。
  站于一旁的虚英、虚飞、虚庭三人无不暗暗为他捏着一把冷汗,当着刘秀的面说这样的话,他是不想活了吧?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刘秀并没有发火,起码没有对这名枯瘦中年人发火。刘秀皱着眉头,目不转睛地问道:“自大将军走后,县衙便一直没有再施过粥?”
  “是的,刘将军,草民可以对天发誓,所言字字属实!”说着话,枯瘦中年人噗通一声跪在地方,向前叩首。
  他哽咽着说道:“草民知道,刘将军和别的官不一样,无论在邓县,还是在朝阳、湖阳,刘将军都有善待当地之百姓,还望刘将军在新野,也能像在邓县、朝阳、湖阳一样,善待我等!”
  说着话,他不断地向前磕头。刘秀急忙上前两步,把枯瘦中年人搀扶起来,正色说道:“倘若你所言属实,我会还大家一个公道!”
  出了这样的事,刘秀也无心再去茶楼看戏了,他对车内的刘伯姬和许汐泠说道:“汐泠,你带着伯姬先去暮阳春雪,我去趟县衙!”
  说着话,他又转头对两旁的身着便装的侍卫道:“你们护送两位小姐去茶楼。”
  “是!”众便装侍卫齐齐答应一声,然后护着马车,继续暮阳春雪而去,刘秀则另乘一辆马车,带着虚英、虚飞、虚庭三人,去往县衙。
  在马车的后面,还跟着数以百计的流民。
  新野县令名叫刘童,属刘氏宗亲,以前也住在舂陵,与刘縯的关系很好,和刘秀的关系倒是一般,主要是两人的年纪相差了十好几岁,从小到大也没玩到一起去。
  得知刘秀来了县衙,刘童主动迎了出来,一脸关切地问道:“阿秀,你不在府上养伤,怎么突然来县衙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刘秀说道:“刘县令,据说自从大将军率军北上之后,县衙就再未对城内流民施过粥,可有此事?”
  刘童愣了一下,然后向刘秀身后瞧瞧,见来了好多破衣烂衫、骨瘦如柴的老弱流民,他心思转了转,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侧下身形,摆手说道:“将军请进里面说话吧!”
  刘秀也没有多说什么,迈步走进县衙。
  进入大厅,落座之后,刘童说道:“阿秀,你可知我军将士现在已有多少人?一万五千余众,这么多的弟兄在前方征战,每天要吃要喝,所消耗的粮食之巨,可想而知。我军的粮食,基本都囤积在新野,这可是我军的命根子啊,我是一粒粮食都不敢乱动,生怕前方告急,让弟兄们饿肚子。”
  刘童说的这些,刘秀能理解,可是在王莽的统治下,百姓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如果在己方的统治下,百姓们的日子还不如以前,那么以后己方再对阵上莽军,又哪来的名正言顺?柱天都部还有何脸面再以汉军自居?还有何脸面敢继续高举着光复汉室的大旗?
  刘秀意味深长地说道:“童哥说的这些难处,我都知道,也能理解,所以,这个新野县令并不容易做。无论由谁来做县令,我的要求都只有一个,在新野,只要新野还在柱天都部的治理之下,就绝不允许有一人饿死,如果童哥能做到,你这位新野县令无疑是大功一件,如果童哥做不到,我即刻便给大哥写信,让大哥更换一位能做得到的县令来新野任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