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1156

  梁丘赐皱着眉头说道:“蓝乡遇袭,我军屯粮被毁,现全军上下都已经知道了。”
  甄阜一拳捶在面前的桌案上,咬牙切齿地说道:“柱天反贼、绿林反贼,胆大包天,竟敢偷袭蓝乡,我与反贼,势不两立!”
  梁丘赐暗叹口气,现在再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他说道:“甄大人,粮草被毁,我军将士,士气大跌,军心动荡,当务之急,不是急于报复,而是赶紧撤兵!”
  “撤兵?”听闻这话,甄阜的眉毛都竖立起来。
  己方十万大军,倘若被区区几万人的反军吓退,别说自己的颜面全部被丢光,过后也没法去向朝廷解释,没法向陛下交代。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此战,我断然不会撤兵!等过了正月初三,我便挥师,直取棘阳!”
  梁丘赐连连摇头,说道:“难道现在甄大人还看不清楚我军的局面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粮草被毁,将士们已然无心作战……”
  甄阜不耐烦地挥手说道:“梁大人切莫再动摇军心!如果梁大人被反军吓破了胆,你大可以率军回撤宛城,但要我撤兵,那绝不可能!”
  看得出来,甄阜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打这一仗,梁丘赐忍不住仰天长叹一声。
  甄阜说得好听,让自己率军回撤,他留下继续作战,但这可能吗?
  全军的主帅没有撤兵,自己这个副帅先撤兵了,这是临阵脱逃之举,过后甄阜一个弹劾递上去,自己的脑袋就没了。
  他低垂下眼帘,深吸了两口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道:“甄大人,现我军士气大跌,军心动荡,而柱天、绿林,必是士气大涨,此消彼长,已于我军十分不利,且柱天、绿林的兵力并不少,接近五万之众,这一仗,我军已难有胜算。”
  倘若拖得时间久了,别说没有胜算,都有全军覆没之危!后面的这一句话,梁丘赐没有说出口。
  甄阜嗤之以鼻,冷笑出声,反问道:“难道梁大人没和柱天、绿林打过仗吗?能与我军拼个势均力敌的,只有柱天反军,可柱天反军的兵力才五千,根本不足为惧,至于兵多将广的绿林反军,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虾兵蟹将,根本不值一提,梁大人一再涨反军之威风,灭我军将士之锐气,究竟意欲何为啊?”
  说到最后,甄阜斜眼睨着梁丘赐,语气也越发的阴阳怪气。
  梁丘赐和甄阜共事那么久了,对他这个人哪能不了解?
  此时一看他的表情,一听他的语气,心里便已然明了,甄阜这是开始向自己头上泼脏水,等着日后弹劾自己呢。
  他摇了摇头,不再多言,向甄阜拱手说道:“甄大人,在下告退!”
  “哼!”甄阜冷哼一声,说道:“率军打仗,就要有必胜之决心!贪生怕死,畏手畏脚,还领什么兵,打的哪门子的仗?”
  蓝乡遇袭,让甄阜别了一肚子的火气,正发泄不出去呢,正好梁丘赐来了,他没发泄完的火气倒是都落到了梁丘赐的头上。
  梁丘赐头也没回,大步流星地走出中军帐。离开甄阜的大营,回到自己的营地。他回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令人赶快到黄淳水上去搭桥。
  甄阜天真幼稚,想效仿项羽,搞破釜沉舟那一套,就让他自己去搞吧,己方这两万将士,没必要跟着他一起送死。
  此时梁丘赐想搭好桥,给自己麾下的这两万将士留一条退路,可惜太晚了。
  得知刘秀偷袭蓝乡大获成功的消息,柱天军和绿林军连夜在棘阳城内搭建好一座祭台。
  等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柱天军主帅刘縯、新市军主帅王匡、平林军主帅陈牧、下江军主帅王常,齐齐登上祭台,于己方数万将士的面前,在祭台上歃血为盟。
  柱天军的旗帜、绿林军的旗帜,统统作废,双方统一更换成汉旗,柱天军的名号、绿林军的名号也统统作废,统一称之为汉军。
  祭台上,刘縯、王匡、陈牧、王常划破手指,将血滴入四只酒碗内,而后四人各自拿起酒碗,先敬天,再敬地,后敬高祖刘邦,然后四人将碗中的血酒一饮而尽。
  刘縯将手中的空碗高高举起,大声喊喝道:“继高祖之大业,救万民于水火!诛杀莽贼!共匡汉室!”
  说完话,他把手中酒碗狠狠摔在地上。
  王匡、陈牧、王常以纷纷摔碎酒碗,异口同声道:“继高祖之大业,救万民于水火!诛杀莽贼!共匡汉室!”
  再看祭台之下,无论是柱天军,还是绿林军,无不是群情激动,热血沸腾。
  人们哗啦啦的纷纷屈膝跪地,齐声高呼道:“继高祖之大业!救万民于水火!诛杀莽贼!共匡汉室!”
  “共匡汉室!”“共匡汉室——”
  刘縯抽出肋下佩剑,剑指西方,大声说道:“今日一战,事关生死,我汉军弟兄,要么痛饮敌血,要么九泉再见!”
  “杀!杀!杀——”
  刘秀说蓝乡是此战的节点,一点也没错。偷袭蓝乡成功,让莽军陷入慌乱,反观汉军这边,士气大涨,气势如虹,一扫连日来的萎靡不振。
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阳决战
  以刘縯、王匡、陈牧、王常为首的汉军,冲出棘阳,浩浩荡荡的杀向莽军大营。
  汉军方面倾巢而出,这么大的动静,莽军方面应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才是。
  而事实上,莽军对于汉军的来袭,一无所知,这还要归功于铫期。
  铫期回到棘阳报信,这是刘秀给他的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是,除掉棘阳周边的莽军斥候。
  以四万打十万,就算莽军因蓝乡遇袭而军心动荡,但这仗也还是不好打,己方若想取胜,就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杀莽军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己方的大军刚出棘阳,就被莽军察觉,让莽军做好了应战准备,此战实难取胜。所以,能不能清除干净莽军的探子,这是此战的另一个关键点。
  铫期没有让刘秀失望,莽军安插在棘阳周边的钉子,被铫期极其手下的探子,一个接着一个的拔掉。
  这才有了四万大汉已杀到莽军大营的近前时,莽军才猛然意识到有敌军来袭。
  可是此时莽军再想做好迎战准备,已经来不及了。
  汉军方面,兵分两路,刘縯和王匡一路,率两万多将士,进攻甄阜军大营。王常和陈牧率领两万将士,攻梁丘赐军大营。
  他们两边是双管齐下。
  甄阜麾下有八万大军,哪怕都变成木头人,站在原地不动,让两万汉军使劲的砍杀,想要砍倒这许多人,也得需要好一阵子时间。
  但梁丘赐那边的情况不一样,他麾下只有两万将士,现在遭受两万汉军的猛攻,局势从一开始就变得岌岌可危。
  危急关头,梁丘赐也顾不上什么颜面了,派出麾下几名善战的武将,让他们赶快去甄阜军营,请甄阜出兵援助。
  梁丘赐派出了三员大将,他们还没出营地呢,就见对面蜂拥而来一大批的己方兵卒,一个个丢盔卸甲,叫喊连天。
  举目再往后看,无数的汉军已经从营外攻入进来。
  三名莽将没时间多想,一并催马冲了上去,边冲边大声震喝道:“不许退!谁都不许退!胆敢临阵脱逃者,杀无赦!”
  一下子来了三名将领,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起到了稳定了军心的作用,向回溃败的莽军纷纷停下脚步,调转回头,又跟着己方的三名将领往回杀。
  在这三名莽将的带领之下,莽军还真被冲杀进来的汉军给顶住了。双方兵卒碰撞在一起,刀剑、长矛并举,拼了命的往对方身上招呼。
  前面的兵卒被杀倒在地,后面的兵卒踩着同时的尸体,继续往前攻杀。这一场针尖对麦芒的白刃战,让敌我双方都杀红了眼。
  那三名莽将也不含糊,各持武器,一马当先,劈砍冲杀过来的汉军,真如同切菜一般。
  就在这三名莽将杀人如麻,无人可挡的时候,猛然间,就听汉军当中传出一声断喝。
  这声喊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紧接着,有一骑从汉军当中冲杀出来。
  细看马上的这名武将,头顶银盔,身罩银甲,内衬白袍,背披白氅,手持画杆方天戟。
  向脸上看,面白如玉,浓眉大眼,星眸璀璨,唇似丹朱,相貌俊朗,英气逼人。
  他在马上断喝一声,单手拖着长戟,直奔那三名莽将而去。
  其中一名莽将见来人只是个二十左右岁的青年,根本没放在眼里,催马迎了过去,到了近前,他双手持枪,分心便刺。
  那青年将手中戟向外一拨,就听当啷一声,莽将就觉得自己手中一轻,长枪已横着飞了出去。后者还没反应过来呢,青年已一戟砸了下去。
  画杆方天戟两面开刃,这一戟正中那名莽将的头顶。耳轮中就听咔嚓一声,势大力沉的画杆方天戟将这名莽将从头顶到胯下,硬生生地劈裂开,身子分成了两半。
  别看青年单手拿着画杆方天戟,好像没什么重量,实则此戟重达一百二十斤,寻常人别说去用它,就算是抬都抬不起来。
  连一个照面都没走过去,这员莽将就被青年劈成了两半,周围的莽军无不大惊失色,吓得脸色煞白。
  另两员莽将看到同伴被杀,怒火攻心,双双断喝一声,各持武器,向青年冲杀过来。
  两把长刀,一上一下,分砍青年的脖颈和腰腹。青年哼笑出声,将手中的画杆方天戟向前一立。
  当啷、当啷!
  随着两声刺耳的铁器碰撞声,两杆大刀被长戟一并挡了下来。战马交错之际,青年顺势将手中戟向后一推,喝道:“滚下来!”
  画杆方天戟在空中画出一道半月形的寒光,于一名莽将的后腰处一闪而过。再看那名莽将,双脚还坐在马背上,但腰身以上的部位已从马上栽了下去。
  噗通!摔落在地后,红白相间的肠子流淌了一地。
  剩下的那名莽将回头一瞅,不由得暗暗咧嘴,此人到底是谁,怎么如此了得?还没等他想明白,青年已催促着战马,直奔他追了过来。
  马到,人到,长戟也到了,画杆方天戟画出一条长长的电光,直奔这名莽将的胸口刺了过来。太快了,快到莽将都来不及做出闪躲。
  他本能反应的将大刀抬起,用刀面挡在自己的胸前,来抵御对方的画杆方天戟。
  当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