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156

  也许是年代久远,珠子镶嵌的已不再牢固,也许是在求生欲的促使下,刘秀体内爆发出超乎想象的潜能,总之,他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便把两颗发亮的小珠子硬扣了下来。
  而后他双手捏着小珠子,游进那个黑洞洞的小洞口内。
  在洞外,湖水里还算是有点光亮,游进小山洞里,立刻变得黑漆漆一片,毫无光线,如果不是刘秀把这两个发光的小珠子扣下来照亮,他恐怕什么都看不清楚。
  山洞是个往上的斜坡,刘秀借着这两颗小珠子,奋力的向上游。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从水中浮了出来。那一瞬间,刘秀感觉自己像是爬出了炼狱似的,他张大嘴巴,口中发出嘶啦嘶啦急促的吸气声。
  好半晌,刘秀才算渐渐缓过这口气,这时候,他背后的两处箭伤已疼得像火烧的似的。
  湖水中全是污血和烂肉,困的时间太久,早已腐臭,伤口浸入这样的污水,要能好得了都怪了。
  刘秀先是将后肩的箭矢拔掉,接着又把后腰的箭矢拔下。
  好在湖水的阻力让两支箭矢的力道都不大,只是伤到他的皮肉,并非伤骨,也未伤及内脏,可即便如此,个中滋味也不好受。
  他强忍着疼痛,高举着手中的两颗小珠子,抬起环顾四周。
  此时他还在山洞里,只不过与洞口相比,这里已经大了许多,向前看,前方竟然有阶梯,向下是一直通入湖水中,向上就不知通到那里了。
  刘秀心中一动,急忙游了过去,到了近前,他的脚已能踩到浸在湖水中的台阶。他站定身形,手脚并用的向台阶上爬。
  他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更不清楚是谁在这里开凿了这么一条山洞,但对于现在的他而言,这里真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
  刘秀顺着台阶,爬出湖水,在水面上的台阶,因为潮湿的关系,又长时间无人行走,没有阳光照射,长满了苔藓,又湿又滑。
  他顺着台阶,继续小心翼翼地向上爬。他感觉自己爬出差不多得有十丈左右,台阶终于到了尽头。
  这里是一座小山洞,并不大,洞中空无一物,不过在一旁的洞壁上,刻着几个字。
  刘秀走上前去,手扶着洞壁,用小珠子照亮,定睛细看,看了好一会,他是有看没有懂,洞壁上的文字也许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还未统一时留下的,也许是更早时期留下的,反正是刘秀看不懂的古文。
  他又用小珠子照看四周,在山洞的里端还有个洞口。此时刘秀的头脑也是越来越昏沉,他手扶着洞壁,一步步艰难地向前走着。
  走出这个小山洞,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狭长的隧道。
  隧道地势的倾斜很明显,是一直往上的。
  刘秀吞了口唾沫,喘息了几口,继续费力地往前走着。
  这条隧道并不笔直,中间拐了好多的弯,也不知走了多久,刘秀渐渐看到面前有亮光。他精神一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等他终于走出这条隧道,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一座巨大的山洞,而且前方有洞口,洞口不大,外面还长满了草藤,阳光透过草藤的缝隙照射进来。
  刘秀适应了一会,眼睛才渐渐看清楚山洞内的一起。这里以前明显有人居住过,洞里不仅有石床,还有石桌、石凳等物。
  让刘秀颇感意外的是,石桌上还放着一卷竹简,竹简的旁边摆放着一只晶莹剔透的小玉瓶。
  他走上前去,拿起竹简,他的手刚一抓,竹简就散了。年代过于久远,编成竹简的绳子早已腐烂。
  他拿起记录书名的竹片,看上面的文字。文字虽已模糊,但还是能辨认得出来,只不过和刚才洞壁上刻的文字一样,刘秀是一个字都不认识。
  他把手中的这根竹片放下,目光落在一旁的小玉瓶上。
  玉是上佳的羊脂玉,虽然光亮,但却亮得柔和,没有咄咄逼人之感。小玉瓶差不多有孩童的巴掌大小,很是漂亮。
  刘秀小心翼翼地拿起玉瓶,分量比他想象中重一些,他稍稍晃了晃,可以感觉到里面有液体流淌。
  他吞了口唾沫,拔掉瓶口,下意识地低头闻了闻。
  按理说,这些物件已如此的久远,久远到连文子都是刘秀看不懂的,即便玉瓶里装的是清水,现在也早就臭了,可怪异的是,刘秀非但没有闻到异味,反而清香扑鼻。
第三十二章
福缘深厚
  刘秀忍不住咕噜一声再次吞了口唾沫。从昨晚到现在,他都不知流了多少汗,可一口水都没喝过,现在他感觉自己的嗓子眼都快冒烟了。
  他又低头嗅嗅玉瓶里的液体,的确很香,这种香气并不浓烈,却有浸人心脾的之感。他忍不住稍稍舔了一点,甜丝丝的,并无异味。
  刘秀再不犹豫,一仰头,将玉瓶中的液体喝了个精光。他把玩着手中空空如也的小玉瓶,感觉嗓子舒服了很多。
  就在他准备把小玉瓶放回到石桌上时,突然间,他的体内如同着了火似的,从嗓子眼到肚腹,好像都在燃烧。
  性情那么坚韧的刘秀,此时也忍不住痛叫一声,小玉瓶脱手落地,摔了个粉碎,他踉踉跄跄地倒退了几步,依靠住洞壁,双手捂住肚子,浑身上下灼疼的直打颤。
  他眼前的一切都开始变得模糊,而且天旋地转,刘秀再坚持不住,身子倚靠着洞壁,慢慢滑座到地上。
  一股滚烫的热流从他肚腹当中汹涌而出,奔向他的全身,他忍不住哇的一声吐出口血水。
  可怕的是,他吐出的都是黑色的液体,而且腥臭异常。
  刘秀在地上都坐不住了,侧身摔倒,身子蜷缩成一团。
  他暗暗苦笑,自己逃过了蛮人的伏击,逃过了蛮人的追杀,甚至都逃出了蛮人的老巢,结果却因误服了不知几百年前的毒药而毙命,这简直太讽刺了。
  此时的他,想起了很多人,想起了大哥和龙渊等人,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逃出乾尤山,他想到了大姐、二姐、二哥和小妹,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死了,会很难过吧,尤其是小妹,打小她就特别依赖自己……
  刘秀的神志越来越模糊,渐渐的,他的眼前变成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了,他整个人也仿佛陷入混沌当中。
  他这次的昏迷,不知道昏迷了多久,当刘秀再次清醒过来的时候,他感觉自己仿佛睡了好几年。
  他慢慢睁开眼睛,外面的天是黑的,山洞里更是黑漆漆的一片,但让刘秀吃惊的是,他竟然能看清楚山洞内的一切,甚至连落在地上的草梗、叶片他都能看得清楚。
  刘秀试探着从地上坐起,感觉身体并没有哪里不舒服,反而通体舒适、畅快,这种感觉就像是他以前的十六年一直活在束缚当中,而现在他一下子冲破了这些束缚,破茧而出。
  他下意识地想揉自己的眼睛,可当他抬起双手的时候,他猛然发现,自己的手竟然是黑色的。刘秀吓了一跳,本能反应的在自己手背上抹了一下。
  这一抹,抹掉了一层类似于黑油的东西,粘糊糊的,而且还散发着恶臭味。刘秀差点被自己恶心吐了,从地上一蹦多高。
  但让刘秀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跳,整个人如同飞起来似的,头顶直接撞到了山洞的洞顶。
  随着咚的一声闷响,刘秀又重重的摔落在地。
  他趴在地上,并没有感觉很疼,慢慢闭上眼睛,感觉自身所发生的变化。
  不是舒适通透那么简单,他感觉自己体内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他再次站起身形,走到山洞中央的石桌近前,低头看了看这张石桌,估计起码得有两三百斤重,刘秀将手上的黑油在身上胡乱蹭了蹭,然后抓住石桌的两沿,用力向上一抬,就听呼的一声,这张石桌竟然被他硬生生的抬了起来。
  这一下,把刘秀自己都惊得脸色顿变。
  他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将抬起的石桌轻轻放下,先回手摸摸自己的后肩,再摸摸自己的后腰,原本的两处箭伤,都不可思议的愈合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明明是昏过去了,再醒来,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不仅能视黑夜如白昼,连力气都大得惊人,估计自己现在都能和大哥有一拼了。
  突然间,刘秀的眼角余光瞄到了地上的碎片。那是小玉瓶被他摔碎后的碎片。他心中一动,急忙走上前去,将碎片一一捡起。
  他的身体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唯一的解释就是和他喝的这瓶水有关。可惜,小玉瓶已碎,里面残留的液体也都风干,一滴没剩,就算刘秀想研究都无从下手。
  他把小玉瓶的碎片一一摆放在石桌上,轻轻叹了口气。他本以为自己喝下的是瓶毒药,没想到,它却是能改善人体质的灵丹妙药。
  刘秀再次拿起一片竹简,上面书写的文字,他依旧看不懂,他摇头了摇头,将竹简放回到石桌上,将其重新整理好,而后他环视一周,走到那张石床近前,跪地叩首。
  他不清楚这坐石洞是谁开凿的,更不清楚以前是谁住在这里,不过他清楚一点,这座石洞的主人救了他的命。
  不仅让他免于被淹死在湖底,而且留下的一瓶灵药,助他脱胎换骨,如同获得了重生。
  现在他也终于清楚自己身上这层散发着恶臭气味的黑油是什么了,估计是自己脱胎换骨之后,身体里排泄出来的杂质。
  他找不到山洞的主人,只能向石床叩拜,以表自己的感激之情。
  现在他没时间在这里多加逗留,乾尤山一战,一万多人的大军被蛮族打散,大哥他们是死是活他还不清楚,他必须得尽快赶回到郡城,确认大哥他们的情况。
  叩拜完石床,刘秀站起身形,看眼石桌上的竹简,本想去拿,但转念一想,自己拿了也没用,这上面的文字,估计也没人能看得懂。
  想到这里,刘秀走到洞口,扒开门口外的草藤,他探头向外望去,这才发现,原来洞口不是位于山脚下,而是位于一面悬崖的半山腰,距离地面少说也有十几丈高。
  刘秀暗暗皱眉,这么高的地方,他可不敢跳下去,但让他按照原路返回,潜水进入山谷的那座湖里,他不由得激灵灵打个冷颤。山谷里的那座小湖,简直就是噩梦。
  他思考了片刻,伸手抓住一根草藤,拽了拽,感觉还挺结实的,他以草藤为绳索,顺着草藤一点点的向下爬去。
  爬了一会他方察觉到,自己不仅力气变大了,身体也比以前灵活了好多倍,距离好远的草藤,他一个跳跃就能蹿过去,将其牢牢抓住。
  若是以前,从这么高的地方往下爬,刘秀就算有这个胆子,也得用时许久,但是现在,他几乎没费多大的力气,便顺利爬下悬崖,站在了山脚下。
  刘秀没有想到的是,那卷放在石桌上的竹简,他因为看不懂上面的文字而没有带走,他的这个举动,却恰恰成就了一个人。
  一百年后,有一人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这座山洞,得到了这卷竹简。
  刘秀以为竹简上的字没人能看得懂,但他错了,这个人偏偏就看懂了,并从中悟出了大道。
  这个人的名字叫左慈,而这卷竹简,便是于三国时期开始闻名于世的《九丹金液经》。刘秀喝的那瓶液体,正是炼制的并不成功的金液。
  ‘然九丹中,金液为上。服金液者,入口则身色紫金,立生羽翼,升天为仙官矣。’——《九丹金液经》
  刘秀喝的这瓶金液,只能算是瓶赝品,或者说是不成功的半成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