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1156

  李轶看了刘秀一眼,再什么话都没说,默不作声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见状,刘秀看向王凤、王常,说道:“成国公、王将军,既然大家都无异议,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吧?”
  王凤先是点点头,接着,他又关切地问道:“文叔,你觉得此行能招收上来多少兵马?”
  刘秀缓缓摇头,他也不清楚定陵和郾城那边的情况,现在问他具体能招收多少兵马,他还真不好说。他深吸口气,说道:“秀当尽力而为!”
  王凤忍不住仰面感叹道:“生死存亡,祸兮旦福,就在此一战了!”
  刘秀向王凤和王常拱了拱手,说道:“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动身!”说完话,他转身向外走去。
  王常恍然想到了什么,快步追上刘秀,从怀中掏出一只精美的红色锦囊,递给刘秀,说道:“文叔,我都差点忘了,这是阴小姐托人专程送过来的书信。”
  刘秀愣了一下,接着,眼角眉梢透露出喜色,将红色的锦囊接过来,仔细摸了摸,能感觉出锦囊里装有东西。他向王常拱手说道:“多谢颜卿兄了!”
  “哎,文叔客气了,只举手之劳而已。”
  看到刘秀拿着阴丽华送来的锦囊,一旁的李轶又是气恼,又是妒忌,忍不住狠狠咬了咬牙。刘秀有什么好?没有起事之前,他就是个种地的农夫。
  现在也仅仅是个偏将军而已,可自己呢,出自李氏名门,现在又贵为五威中郎将,不必刘秀强百倍?
  刘秀没有看到李轶愤怒又嫉恨的眼神,但即便是看到了,他也不会理会。他收起锦囊,快步走出帅帐。
  到了外面,他没有耽搁,带着贾复、马武等人,又点了一千骑兵,马不停蹄的离开昆阳,直奔郾城而去。
  定陵距离昆阳较近,郾城距离昆阳较远,但好在都在一条线上,刘秀决定先去较远的郾城,回来时,正好路过定陵,再到定陵招收兵马也不迟。
  他们一行人,离开昆阳后,一路快马加鞭,中途吃饭休息的时候,刘秀草草吃了几口,然后走到无人之处,将那只锦囊拿了出去。
  打开封口,向里面摸了摸,抽出一块绢布。他慢慢把绢布展开,里面写着几列秀娟的小字。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看罢绢布上的内容,刘秀的心里也说不出来是个什么滋味,总之心头又热又酸,眼睛也随之浮上一抹湿红。
  阴丽华写的这几句诗,选自于《诗经·国风·秦风·小戎》中的几句。大概的意思是,思念君子,性情温和如玉;从军住在板屋里,我的心又乱又惆怅。
  思念君子人品好,可惜人在边疆;不知几时才能回家,我心里怎能不焦急?思念君子,坐立难安;温良文静、聪慧有礼,美名远扬。
  这是《诗经》里典型的情诗,是妻子写给出征丈夫的,现在被阴丽华引用,也就等于表明了她对刘秀的心意。
  看罢这封阴丽华亲手写的书信,刘秀又怎能不激动呢?如果是平时,看到这封书信后,刘秀一定会不顾一切的赶回新野,与阴丽华相见。
  可是,现在不行,他走不开,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到南阳,还能不能再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姑娘。
  思绪至此,刘秀的心头百感交集,也说不上来是喜是悲,是激动还是惆怅。
  他轻轻叹口气,将书信一点点的叠好,小心翼翼地塞进锦囊里,然后又把锦囊仔仔细细的揣进胸甲之内。
  吃过饭的马武见到刘秀孤零零地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他正要走过去,冯异拉了他一把,缓缓摇下头。
  马武不解地看着他,以眼神询问‘怎么了?’
  “主公刚看过阴小姐的书信。”冯异小声说道。
  “那又怎么了?”马武还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冯异扶额,对这个五大三粗的马武,他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王霸白了马武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大战在即,生死未卜,这时候收到心上人的来信,你说现在主公是什么心情?几十年的饭,都吃进狗肚子里了吧?”
  马武闻言,气得眉毛都竖立起来,手指着王霸,咬牙道:“王八,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不是看我不顺眼吗?正好,老子也看你不顺眼,要不这样,咱俩打一架,立生死契!”
  “打就打,谁怕谁?”王霸不甘示弱,扬着下巴,挺着胸脯,一个劲的往马武跟前凑。
  看他那副欠揍的样子,马武恨得牙根都痒痒,他握住剑柄,作势要拔剑,旁边突然传来话音:“如果你俩吃饱了,有劲没地方使,只需再等几日,自然有让你们使劲的地方!”
  马武和王霸转头一瞧,只见刘秀迈步走了过来。两人不约而同地拱手说道:“主公!”
  此时刘秀已经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在他的脸上,已看不出来丝毫的异样。
  他皱着眉头说道:“明知道大战在即,你二人还要争来斗去,倘若如此不分轻重,就都给我回家去!”
  马武和王霸被训斥的一缩脖,又不约而同地互相瞪了对方一眼。
  王霸咧嘴一笑,突然拉着马武的胳膊,乐呵呵地说道:“主公误会了,其实属下就是想和马兄切磋一下,好增进技艺!”
  马武反应也快,连连点头,应道:“对、对、对!我和王八就是想切磋切磋,增进技艺!”
  一对幼稚鬼!刘秀懒得理会他俩,问铫期道:“次况,此地距离郾城还有多远?”
  “主公,差不多还有五十里!”
  刘秀举目往往天色,说道:“该走了!我们争取在天黑之前,赶到郾城!”
  众人没有二话,纷纷上马,继续赶路。五十里的路程,刘秀一行人用了两个时辰。汉时骑兵的极限速度也就是三日五百,五日一千。(这还是夏侯渊创下的记录)
  郾城,颍川西南部重镇,位于潭水和沙河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
  王常打下郾城后,虽说在这里没有招收上来多少兵马,但却收集了不少的粮食,目前昆阳城内的屯粮,足够城中军民吃上几个月的。
  刘秀一行人抵达郾城时,城门已经关闭,城头上的守军看到外面行来一队人马,有人大声喊喝道:“什么人?再往前走,我们就放箭了!”
  “我是刘秀,从昆阳而来,速开城门!”刘秀冲着城头喊喝道。
  刘秀!城头上的守军同是一怔,刘秀不是在郡城那边吗?怎么突然跑到郾城来了?一名兵卒不确定地问道:“城外可是刘秀刘将军?”
  “正是!”
  “呃……刘将军先在城外稍等,小人这就去向将军禀报!”
  目前驻守在郾城的是宗佻,绿林将领出身,官职为骠骑将军。
  时间不长,宗佻登上城头,探出脑袋,向外面一瞧,见城外之人还真是刘秀,他诧异道:“刘将军?你怎么来郾城了?”
  说着话,他命令手下人赶快打开城门。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亲和之力
  等刘秀一行人进了城,宗佻也快步跑下城墙。
  来到刘秀近前,他急声问道:“刘将军,现在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我在郾城,消息闭塞,对于外面的情况,可是一无所知啊。”
  刘秀向宗佻拱了拱手,说道:“四十多万莽军已进入颍川,王邑率十余万前军,已过襄城,正直逼昆阳!”
  宗佻倒吸口凉气,喃喃说道:“我军在昆阳的兵力可不多啊!”
  刘秀说道:“不足一万五千人。”
  宗佻吞了口唾沫,不足一万五千人,要对阵十多万的莽军,这仗还能打吗?他问道:“那……那成国公的意思呢?是战还是撤?”
  刘秀斩钉截铁地说道:“战!”
  宗佻猛然瞪大眼睛,他没想到,都到了这么九死一生的时候,王凤做出的选择竟然不是撤兵,而是留在昆阳与莽军死战。“那……刘将军来郾城是?”
  “我是奉成国公之命,到郾城、定陵招收人马,然后与昆阳方面,里应外合,夹击王邑一部!”刘秀正色说道。
  稍顿,他问道:“宗将军,现在郾城有多少兵马?”
  宗佻闻言苦笑,伸出三根手指头,说道:“王将军回昆阳时,就只给我留下三百弟兄。”
  只有三百人。刘秀暗暗皱眉,说道:“宗将军,我们得连夜挂出告示,征召城内壮丁。”
  宗佻有气无力地摇摇头,说道:“这段时间,招兵的告示一直都在,可是肯于投军百姓,寥寥。”
  刘秀沉吟片刻,说道:“我们的时间剩下不多了,明日,你我二人,亲自去城中动员。”
  宗佻没抱多大的希望,如果郾城百姓愿意投靠汉军,早就来投军了,又何至于等到现在?
  他叹息一声,说道:“暂且试试吧!眼下之时局,你我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宗佻这个人,武力不错,能力也可以,就是性子比较软弱,自己是个拿不定大主意的人。遇到事情从来不出头,而是属墙头草的,看到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他这个软弱的性子,倒是非常得刘玄的喜欢,在绿林系当中,宗佻这个并不算出彩的人,却被刘玄封为了骠骑将军。
  当晚,刘秀等人下榻在城内的军营里,翌日一早,刘秀让宗佻把城内士族的族长都请来。
  招人最快的办法,就是请当地的士族出力,首先士族本身掌握着大量的人力资源,其次,士族在百姓中的威望颇高,士族的态度,也能直接左右百姓的态度。
  接到宗佻派人送来的请柬,郾城士族还算给面子,受邀之人,都有应邀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