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1156

  他正要继续往前跑,前方出现一名汉军将领,挡住他的去路。这名汉军将领是个大黑脸,身材魁梧,相貌凶恶,手持一把九耳八环刀,坐在马上,威风凛凛。
  何望看到对面的来人,下意识地问道:“来者通名!”
  “马武!”这位黑脸的汉军将领,正是马武马子张。
  现在马武业已不是无名小卒,经昆阳一战,马武也是名声鹊起。何望闻言,眼前一黑,差点没从战马上栽下去。
  自己碰到谁不好,怎么遇到马武这个杀神了?他连和马武动手的欲望都没有,拨马要跑。
  马武哪肯放他离开,催马冲了上去,只眨眼工夫,就追至何望的背后,九耳八环刀高高举起,对准何望的后脑勺,一刀劈砍下去。
  听背后恶风不善,何望下意识的扭转回头,别的没看到,只看到一道寒光向自己闪烁过来。
  “别……”何望只来得及说出个别字,紧接着,就听咔嚓一声,何望的脖颈被斩断,人头从肩膀上弹飞起来。
  汝南都尉何望,在马武面前连一个照面都没走过,便被马武一刀斩落于马下。
  郡军的战力本就不强,若是打水战,还能与汉军一较高下,现在在陆地上遇到汉军最精锐的骑兵,哪里还能抵挡得住?
  尤其是在何望被杀,徐朗又躲在自己营帐里不敢露头后,汝南郡军败得更快。
  数千的郡军,此时在大营里乱成了一锅粥,战死的人没有几个,大多都趁乱逃走,还有一部分缴械投降了。
  这一场战斗,前后的时间加到一起都没用上一个时辰,便宣告结束,躲在营帐里的徐朗,也被汉军兵卒揪了出来,被带至马武近前。
  看到浑身是血,如同黑脸杀神般的马武,徐朗吓得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到地上,颤声说道:“我……我投降,我愿意向汉军弟兄投降!”
  看着眼前这个毫无骨气的中年人,马武颇感哭笑不得,冷着脸问道:“你是何人?”
  徐朗在地上哆嗦成一团,结结巴巴地说道:“在……在下汝南太守,徐……徐朗!”
  一听他就是汝南的太守,马武眼中立刻闪现出凶光,手也握住佩剑的剑柄。
  徐朗见状,吓得头皮发麻,三魂七魄都快飞出体外。他向前连连叩首,带着哭腔说道:“是……是何望执意要战,我……我可是一直主张归顺汉军的……”
  一名马武的亲信走到他身旁,于他耳边低语道:“大人,徐朗可能对我们还有用。”
  虽说郡军已经被他们击溃,但平舆还没有被他们攻占,只要徐朗在他们手里,拿下平舆,也变得易如反掌。
  马武闻言,握住佩剑的手慢慢松开,说道:“将他带下去,严加看管起来!”
  “是!”有两名兵卒走上前来,将徐朗拉起,向一旁走去。
  随后,马武又命令手下人,于郡军的俘虏当中找那些会用船的兵卒,押解他们划船到对岸,接己方的大军渡河。
  马武一部刚刚偷袭郡军大营的时候,对岸的刘秀一部便听到了动静,刘秀也从自己的营帐里走出来,站到滨河的岸边,向对面观望。
  郡军大营里的具体情况,刘秀等人看不清楚,但听动静,混乱之声越来越大,刚开始还只是由军营的一角传来,但很快便扩散到整座大营。
  不用到东岸那边去看,只听动静,刘秀便判断得出来,己方的偷袭大获成功,郡军在营中已经大败。也不知过了多久,对岸的战斗声渐渐弱了下去。
  过了有小半个时辰,傅俊手指着河面,急声说道:“主公,有船只驶过来了!”
  闻言,刘秀身边的众人纷纷顺着傅俊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夜幕当中,隐隐约约有火光在河面上闪烁。
  朱祐第一时间护到刘秀的身前,紧张地望向河面,说道:“会不会是对岸逃窜过来的郡军?”
  刘秀含笑说道:“打斗声已停止了好一会,船只才过来,应该是子张派人过来接我们渡河的。”
  果然。随着河面上的船只越来越近,透过船上点亮的火把,已能清楚看到站在船只甲板上的己方兵卒。
  有了这些从郡军手中缴获的船只,汉军渡河已非难事。等到第二天天亮,西岸那边的汉军已全部渡过滨河,顺利转移到东岸的郡军大营。
  刘秀曾对刘圣说,己方三日可破郡军大营,当时他的确只是随口一说罢了,而实际上,汉军拿下郡军大营,还真就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
  在郡军大营里,刘秀见到了被关押的徐朗。此时的徐朗,披头散发,穿着白色的中衣,脸色煞白,申请慌乱,狼狈不堪。
  当他被汉军兵卒提到刘秀面前时,徐朗双腿一软,直接跪伏在地,带着哭腔求饶道:“我向来是主张投靠汉军的,皆因……皆因何望坚持主战,我也没办法啊。请将军饶命,请诸位将军饶命啊……”
  对于软骨头的徐朗,马武嗤之以鼻,打心眼里瞧不起,刘秀倒是觉得徐朗这个人可以为己方所用。
  他走到徐朗近前,把他从地上拉起来,顺带手,把他身上的绑绳解开。徐朗呆呆地看着刘秀,问道:“将军是……”
  “在下刘秀。”
  一听到刘秀的名字,徐朗身子一震,又要下跪,刘秀及时把他拉住,问道:“徐太守可是真心投靠我军?”
  徐朗连连点头,应道:“是、是、是!小人所言,皆是一片肺腑,请将军明鉴!”
  刘秀含笑说道:“既然如此,徐太守就带我等入城吧!”
  作为郡城的平舆,城防自然非常坚固,如果不用强攻便可顺利拿下平舆,再好不过。
  他说道:“只要徐太守能助我军顺利进入平舆,徐太守便有献城之功,非但不用担心被惩处,还可继续留任太守之职。”
  徐朗闻言,喜出望外,连忙跪伏在地,向前叩首,连声说道:“谢将军不杀之恩!小人多谢将军不杀之恩,谢将军提携之恩!”
  刘秀笑了笑,向他摆摆手,说道:“徐太守请起吧!”
  平舆是郡城,不仅地位重要,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是又多又杂。
  若是让刘秀来接手郡府的话,短时间内他也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若是另选旁人来接手郡府,一是人选难找,二也未必能做的好,所以郡府的事务,还是得暂时交给徐朗处理,这样也最为稳妥。
  另外,留任徐朗,也有助于汉军迅速稳定平舆乃至整个汝南的人心。
  等到天色大亮,徐朗带着汉军,去往平舆。
  目前平舆城内的守军数量只有几百人,只这么点人,本就无力守城,看到城外的汉军还是徐朗领来的,人们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
  在徐朗的相助之下,刘秀部完全是兵不血刃的进驻郡城平舆,一举拿下汝南的郡城。
  汉军攻占平舆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刘圣所在的宜春。
  听闻这个消息,刘圣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秀部竟然这么快就攻占了平舆?他们是怎么度过的滨河?刘秀部不是没有船只吗?
  看着一脸惊讶的刘圣,严尤和陈茂相视苦笑,前者开口说道:“圣公,刘秀其人,极善用兵,神鬼莫测,刘秀部能攻占平舆,并没什么好惊讶的!”
  刘圣摇头说道:“我只是没想到,他攻占平舆的速度会如此之快!”
  当初刘秀对他说三日可破郡军大营,他还以为刘秀在说气话,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能说到做到,这也太可怕了。
  陈茂叹口气,说道:“当初我们率十万大军入南阳,被刘秀部击败,后来王邑、王寻率四十万大军入颍川,依旧被刘秀部击败,区区汝南,郡军只数千,想阻挡住刘秀,天方夜谭。”
  现在严尤和陈茂已经被刘秀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他俩的潜意识里就觉得,倘若于战场上遇到刘秀这个人,能躲就尽量躲吧,千万不要和这个人发生正面交锋。
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进
  平舆是郡城,在刘秀心目当中,就算平舆没有宛城那么繁华,但也不会相差太远。而事实上,平舆城内的情况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城内没有宛城那么多的店铺,也没有熙熙攘攘的街头和集市,有的只是冷清与萧条。即便是大白天,街上的行人都寥寥无几。
  街道两旁的商铺本就不多,现在大部分还处于关闭状态。刘秀边往郡府走,边打量周围的街景,他问道:“徐太守。”
  “下官在!”徐朗急忙催马上前,点头哈腰地应道。
  “平舆现在的百姓有多少人?”刘秀好奇地问道。
  徐朗搓着手说道:“记录在册的百姓,有八万多人,现在……估计已不到五万。”
  偌大的郡城,现在连五万人都没有?
  见刘秀皱起眉头,徐朗连忙说道:“并非下官在此地鱼肉百姓,而是朝廷……朝廷的税赋实在太重,很多百姓在城内已生活不下去,只能迁移到别处。”
  说到这里,徐朗也是一脸无奈的苦笑,摇头说道:“下官知道百姓生活困苦,可是,下官也没办法啊!”
  王莽统治的末期,南阳郡的情况还算是比较好的,被饿死的百姓并不多。
  而汝南这里则不然,真的爆发了大范围的饥荒,朝廷又赈灾不利,导致许多百姓被活活饿死,另有更多的百姓不得不搬离家乡,迁徙到别处。
  作为郡城的平舆,别说和宛城远远比不了,甚至都比不过南阳的一座普通县城。
  汝南郡军在马武一部的偷袭下,一击即溃,自然也是有原因的,真到打仗的时候,没人愿意给朝廷卖命,都不用看到敌人,只是听到敌人的声音,就全吓跑了。
  刘秀深吸口气,说道:“现在,平舆既然归属了大汉,新莽的税赋,当统统作废……”
  他话还没说完,街道两旁突然涌出来数以百计的流民,一个个跪在道路中央,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大片。
  人们哭喊道:“大人,给我们口饭吃吧!”“大人,小人已经三天没吃过一口东西了!”“大人……”
  一下子冒出来这许多的流民,拦住去路,徐朗的面子有些挂不住,对后面的衙役们大声喝道:“都愣着干什么?快去开路!”
  衙役们纷纷答应一声,一股脑地涌上前去,把跪在路上的流民统统拽开。刘秀见状,暗叹口气,问道:“徐太守,城内还有多少粮食?”
  “呃……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