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1156

  现在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留在河北,继续行招抚之事,要么立刻南下,回洛阳,向刘玄复命。
  南下回洛阳的结果,刘秀现在就能预料得到,刘玄肯定不会再给他活路。
  以前刘玄没机会对他动手,现在他终于有了个合理的理由。
  他在招抚河北期间,河北这里竟然闹出了王郎称帝的事,就算这事和刘秀没什么关系,刘玄也会把罪过强行加在他的头上。
  他若选择回洛阳,必死无疑。
  所以,看似两个选择,实际上刘秀根本没得选,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留在河北,哪怕是东躲西藏,也好过回洛阳被刘玄羞辱问斩强得多。
  刘秀之所以选择进入巨鹿郡,很简单,巨鹿郡还未倒向王郎,而且境内的水域多,适合躲藏,王郎派出追杀他的人,到了这里也无法快速行进。
  但同样的,巨鹿郡的条件也十分艰苦,现在已经入冬,巨鹿郡境内,时而下雨,时而下雪,白天热,晚上冷,昼夜的温差极大。
  地面也是泥泞不堪,而且地上的稀泥都冰寒刺骨,走在淤泥里,用不了多久,双脚就会被冰得失去知觉。
  行到大陆泽一带,刘秀一行人正好遇到一座废弃的小村子,刘秀等人进了村子,没有找到人,便选了间相对宽敞的空房子暂做休息。
  龙渊等人在屋内生起火,烧了一壶开水,倒了一碗,递给刘秀,说道:“主公,喝点热水,去去寒吧!”
  刘秀点头接过碗,向周围的众人说道:“大家也都喝点热水!”
  “谢主公!”周围的众人齐声应道。
  他们刚休息时间不长,外面便传来吵闹之声。
  朱祐和虚英、虚庭、虚飞四人,把两名青年从外面拽了进来。进入屋内,虚英、虚飞、虚庭三人将两名青年摁跪在地。
  这两名青年,在场的众人都认识,他俩都是在邺城投靠刘秀的。
  众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两名青年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脑袋低垂,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刘秀看向朱祐,问道:“阿祐,这是怎么了?”
  “主公,他二人要跑,被属下逮了个正着!依属下猜测,他二人肯定是去告密的!”朱祐边说着话,边狠狠瞪了两名青年一眼。
  两名青年身子一哆嗦,急忙说道:“主公,小人并非是去告密!”
  其中一名青年红着眼睛,哽咽着说道:“自小人投靠主公以来,主公对我等,礼遇有加,恩重如山,小人对主公亦是感激不尽。可是,小人上有高堂,下有妻儿,实在……实在不能弃之不顾啊……”说到最后,这名青年已是哭得泣不成声。
  在场的众人听了他的话,都是心有戚戚焉。
  他们也都有父母、妻儿,他们的心里也做过挣扎,也有想一走了之的时候,只是刘秀的人品和德行,又让他们打心眼里敬佩,舍不得就这么离开。
  听了青年的话,刘秀沉默片刻,而后转头看向朱祐,问道:“阿祐,我们还有多少干粮?”
  朱祐皱着眉头,小声说道:“主公,已经没剩下多少了!”
  刘秀说道:“给他二人一包,让他俩走吧!”
  “主公——”朱祐急了,他们的食物本就所剩无几,再分给他俩一包,剩下的更少,再者说,谁知道他俩这时候离开,是不是去告密,透露主公行踪的?
  刘秀环视在场众人,柔声说道:“我知道,大家都有至亲需要去照顾,所以无论是谁,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我都不会怪罪于你,也不会心存怨念。如果以后有谁想要离开,大可以光明正大的向我说明,不必再偷偷摸摸的跑了,倘若没有食物,你们又能走多远呢?”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众人无不深受感动,不少人忍不住潸然泪下,那两名被朱祐抓回来的青年,更是羞愧难当,哭得泣不成声。
  “主公,我们不走了,我们愿意留下来!”两名青年边向前叩首,边异口同声地哭喊道。
  刘秀起身,走到他二人近前,把他俩从地上拉起,说道:“都起来吧!”说着话,他转头看向朱祐。
  后者的五官都快揪成一团,最后没有办法,狠狠跺了跺脚,从行李当中摸出几块干粮,有一块布包好。
  然后他走回到两名青年近前,将小布包狠狠塞进其中一名青年的手里,沉声喝道:“赶快滚!以后再让我遇到,就算我讲情面,我的剑也不讲情面!”
  两名青年再次向刘秀下跪,哭道:“主公——”
  “去吧!”他二人已经生出离心,刘秀不会再留,即便现在留下他二人,以后也不会长久,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情绪。
  见刘秀决绝,执意不肯再留下他二人,两名青年对视一眼,双双向刘秀磕了个头,然后站起身形,三步一回头的离去。
  刘秀等人在这座废弃的村庄住了一宿,翌日一早,众人继续赶路。刘秀一行人,因为被王郎通缉的关系,根本不敢进城镇,他们的食物也无法得到补充。
  一路上,食物不停的被消耗,过了巨鹿郡的斯洨水后,刘秀一行人便彻底断粮了。这时候的刘秀,可算是他这一生中所经历过的最艰苦的时刻。
  身在异地他乡,举目无亲,且周围不知有多少人在四处搜寻他的下落,欲取他的首级。
  其实此时刘秀所遇的险境,完全不次于昆阳之战,甚至比昆阳之战还要凶险万分。
  漏屋偏逢连夜雨,现在刘秀的处境已经够艰难的了,恰在此时,他又听说巨鹿郡太守,业已归顺王郎。巨鹿太守正集结兵马,欲追捕他。
  刘秀在巨鹿郡也待不下去了,只能向东北方向行进,去往信都郡。可是进到信都郡没过多久,噩耗再次传来,信都郡也归顺了王郎。
  受形势所迫,刘秀在冀州已经待不了了,无奈之下,他还得继续向北逃亡,出冀州,进幽州。
  刘秀出了信都郡,刚进入幽州的涿郡,人便病倒了。
  连日来,刘秀疲于奔命,早已是劳累不堪,且还断粮多日,身体透支严重,而这些的种种,都比不上他的心理压力。
  他好不容易才离开洛阳,脱离了刘玄的掌控,结果刚到冀州,王郎称帝,他又一路被王郎追杀。
  从赵国郡,跑到巨鹿郡,又跑到信都郡,现在偌大的冀州已没有他刘秀的立足之地,只能被迫跑进幽州。
  这一路逃亡跑下来,刘秀心里所承受的压力,要比他周围的人大得多。
  他要活命,他还要领着身边的这些兄弟们一起活命,可是老天似乎就是不想给他活路,把他所有的路都堵死了。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饥寒交迫之下,刘秀也终于承受不住,一下子病倒。
  此时,刘秀一行人已经断粮好多天了,连日来,他们就是靠挖野菜、草根充饥。
  此时看到病倒的刘秀,在场的众人都是一筹莫展。现在就算有良药也没用,主公得需要进食才行。
  这时候,冯异突然把肋下的佩剑抽了出来,在场众人见状,都吓了一跳,纷纷惊声问道:“公孙,你这是要作甚?”他该不会是要造反,想杀主公吧?
  冯异看了看众人,回手用佩剑把自己的袍子割开。人们的眼睛瞪得更大,他这是要割袍断义?
  平日里,冯异就是个孤言寡语的人,此时他也不说话,将袍子割开后,手伸入袍子的夹缝当中,摩搜了半天,而后,他把手抽出来。
  众人拢目细看,看清楚他的手,人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原来冯异手中竟然抓着一把豆子。
第四百一十章
继续努力
  谁都没想到,他们已经断粮多日,冯异身上竟然还藏着豆子。朱祐忍不住问道:“公孙,你从哪弄到的豆子,什么时候弄到的?”
  冯异耸了耸肩,把袍子夹层里的豆子都收拢到一起,然后说道:“我去给主公煮一碗豆粥。”
  此时,他们身在一座山洞当中。龙渊等人捡来干柴,点起篝火,冯异拿出个小陶盆,将豆子和几片野菜叶放进去,又倒入些水,放在篝火上烧。
  随着小陶盆里的豆粥冒出咕嘟嘟的气泡,豆粥的香气也在山洞里蔓延开来。
  围坐在篝火四周的众人,无不暗暗吞咽唾沫,虽然他们都已饿极,但都是坐在原地,一动也不动,更无人上前去吃一口。
  到了这个时候,还能留在刘秀身边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称得上是刘秀的铁杆了。
  大浪淘金,百炼成钢。刘秀在河北的逃亡之旅,又何尝不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
  艰苦又凶险万分的环境,已把刘秀身边那些意志力不坚定的人全部淘汰掉,正所谓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豆粥煮好之后,冯异盛出一碗,端送到刘秀的近前。
  在周围众人的轻声呼唤下,刘秀悠悠转醒,看到冯异端送过来的这碗豆粥,刘秀也很惊讶,他目光涣散地看着冯异,问道:“这是……哪来的豆子?”
  “是属下先前留下的,一直没舍得吃掉。”冯异把粥碗又向前送了送,说道:“主公快吃吧!”
  这一碗豆粥,里面只有一点豆子和几片野菜,大多都是汤水,而且没有加入调料,吃起来也没什么味道。
  但对于已多日没有进食、饥肠辘辘的刘秀而言,这碗豆粥堪称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美食。
  喝下这一碗豆粥后,刘秀缓缓闭上眼睛,好似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
  还剩下的一点豆粥,在场依旧无一人肯去吃。冯异环视周围,刚要说话,邓禹说道:“剩下的这些就留下吧,等主公睡醒了,让主公吃完。”
  其余众人亦是纷纷点头,表示邓禹说得没错。冯异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默默地把小陶盘收起。
  人们都以为刘秀吃完豆粥,因为身子虚弱的关系,又睡着了,而实际上,他并没有睡。
  刘秀躺在山洞的里端,背朝着众人,谁都看不到,他紧闭的眼睛流淌出水滴。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对于开国功臣,大多都是充满顾虑和忌惮。
  功高盖主!哪个皇帝坐上皇位后,不希望自己坐得稳固?所以便有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刘秀可算是开国皇帝中的异类,没有杯酒释兵权的虚情假意,也没有残害开国功臣的卸磨杀驴,他与每一名开国功臣都相处得非常好,这固然和刘秀本身的品性有关,同时,他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