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1156

  刘玄是什么人?以前只是个逃犯而已,为何能成为天子,完全是绿林军把他强推上的皇位,是绿林军扶植起来的傀儡。
  己方为何不能效仿当初的绿林军呢?既然绿林军能推出一个听他们话的天子,己方为何不能也扶植起一个傀儡皇帝?
  全天下的刘氏宗亲,汉室后裔,千千万万,又何止刘玄一个啊?
  听了陌鄢的话,樊崇茅舍顿开,一拍巴掌,连赞陌鄢的主意好。
  在陌鄢的出谋划策下,樊崇在赤眉军当中,还真找出来二十多名刘氏宗亲,汉室后裔。
  要怎么在这二十多名刘氏宗亲当中挑选出一个天子,樊崇想出个绝佳的主意——抓阄。
  他令人做了二十多根竹签子,其中只有一根竹签子的头被涂上红色,然后让这二十多名刘氏宗亲过来抽签。
  至于抽签的顺序,也很有道理,按照年龄来排。年长者先抽,年幼者后抽。
  这二十多名刘氏宗亲被樊崇赶鸭子上架,逐一来抽签。前面的二十多人,谁都没抽到那个涂着红头的竹签子,到最后,只剩下个十四、五岁大的少年。
  不等这名少年过来抽最后一根竹签,陌鄢抢先抚掌大笑,对樊崇说道:“将军,看来天意是让刘盆子登基为帝啊!”
  这名少年,名叫刘盆子,在没加入赤眉军之前,他就是个放牛娃,即便是现在,他还是一副牧童的打扮,披头散发,骨瘦如柴,赤着双脚,衣不裹体。
  樊崇打量一番刘盆子,又瞧瞧陌鄢,立刻明白了陌鄢的用意。他就是想要这个半大孩子来做天子,如此一来,己方也更加容易控制。
  就这样,赤眉军都开了中国历史的先河,靠着抓阄选出位皇帝。刘盆子被赤眉军推为天子,立国号为建武,故刘盆子又被称为建世皇帝。
  刘盆子称帝之后,立刻封樊崇为御史大夫,封徐宣为丞相,封逢安为左大司马,封谢禄为右大司马,封陌鄢为国师。
  至此,以赤眉军为主体的建世朝廷正式创立。而此时的赤眉军势力,已经扩散到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等地,坐拥大军数十万众,声势如虹。
  一山不容王二虎,天下又岂容二主?在这种分庭抗礼的局面之下,以绿林军为主体的更始朝廷,和以赤眉军为主体的建世朝廷,能不打个头破血流,你死我活吗?
  这便是刘秀在等的机会。只要更始朝廷和建世朝廷打起来,那么,他的机会也就来了。
  刘秀统帅着十万真定郡,不日抵达了贳城,与邓禹部汇合。与此同时,寇恂等人,也率兵从信都郡赶过来。刘秀部的各路大军,于贳城迅速集结。
  目前,刘秀麾下的主力大军,肯定要属十万之众的真定军。
  其次是上谷军和渔阳军。现在上谷军和渔阳军已都扩充到五千兵马,合起来有一万之众,其中六千为步兵,四千为骑兵。
  在六千步兵当中,还包括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奔命军。
  中山军和信都军,也各接近五千人,合计上万,只不过其中的骑兵数量较少,大多都为步兵。
  总共十二万的大军,便是刘秀目前的全部家底。
  按照刘秀和邓禹、寇恂诸将的打算,己方平定王郎之战,应该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一个县一个郡的平推过去。
  但计划没有变化来得快,随着谢躬一部的到来,刘秀等人商定的步步为营计划,已经不再适用。
  连日来,刘秀一直在和邓禹等人磋商,接下来的战事,己方应该怎么打。这天,他们正在军营的中军帐里商议,营帐外传来龙渊的话音:“主公!”
  “进来说话!”刘秀正低头看着冀州的地图,头也不抬地说道。
  龙渊从外面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主公,尚书令谢躬到!”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同是一惊,谢躬来得好快啊!
  刘秀皱眉,己方这边可并未听说有三万大军接近贳城啊!他问道:“谢躬带来多少兵马?”
  “回禀主公,只有随从十数人。”
  “哦!”刘秀点点头,难怪自己没有接到有大军靠拢贳城的探报,原来谢躬是甩开了大军,先行一步。他眯了眯眼睛,说道:“有请!”
  尚书令谢躬,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多岁,皮肤黝黑,体型偏瘦,向脸上看,模样生得不错,浓眉大眼,鼻直口方,相貌堂堂,颇具儒雅之风。
  刘秀向来喜欢长相好的人,只看谢躬的第一眼,刘秀便对他心生好感。
  谢躬进入中军帐后,立刻向刘秀深施一礼,毕恭毕敬地说道:“下官尚书令谢躬,拜见武信侯!”
  平常人见到刘秀,通常会以大司马相称,此时谢躬称刘秀为武信侯,显然是不承认他大司马头衔的。事实上,刘玄也的确没封刘秀大司马,只是封他行大司马事。
  谢躬一开口,便让在场的诸将心生不满,看着谢躬的眼神也隐隐流露出杀气。刘秀倒是不以为意,含笑说道:“谢尚书令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不必多礼。”
  说着话,他转头看向朱祐,说道:“仲先,你令人准备一座营帐,再着人备些好酒好菜!”
  “是!主公!”朱祐答应一声,起身向外走去,路过谢躬身边的时候,还狠狠瞪了他一眼。
  谢躬全然当做没看见,向刘秀微微一笑,拱手说道:“多谢武信侯款待!”稍顿,他又含笑说道:“下官在此,恭喜武信侯。”
  刘秀笑问道:“谢尚书令,我何喜之有?”
  谢躬说道:“武信侯新婚燕尔,又迎娶一绝世佳人,自然可喜可贺。”
  他特意加重‘又娶一佳人’这几字的语气,让他的道喜之词,便隐隐透出嘲讽之意。
  在谢躬看来,刘秀的确很会娶妻。迎娶阴丽华,让刘秀在南阳得到了大士族阴家的支持。现在他来到河北,又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继而让他获得真定国的支持。
  这普天之下,再没有谁比刘秀更会娶妻的了!
  谢躬的阴阳怪气,让一旁的吴汉当场就炸了。啪!吴汉猛的一拍面前的桌案,桌面上顿时出现一道明显的裂纹。
  他腾的站起身形,手指着谢躬,怒声质问道:“谢躬,你他娘的是刚吃完屎,没擦干净嘴吧,不然怎会在这里喷粪?”
  吴汉的外在条件太好,全然一副翩翩美公子的形象,而他的言谈举止则恰恰相反,只要一开口,什么爹啊娘啊的脏话,如同连珠炮似的往外喷。
  此时谢躬都被他惊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吴汉,好半晌没回过神来。
  自从刘玄登基,绿林军鸟枪换炮,一个个也都开始注意起自己的休养,像吴汉这种满口污言秽语的人物,他已经好久没遇到过。
  过了一会,谢躬终于回神,手指着吴汉,气得浑身直哆嗦,说道:“你、你……”
  他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下文,吴汉见状,开口就骂:“你你娘个蛋!老子吴汉,大司马帐下偏将军,不服气,你我就出去单练!”
  谢躬这时候也看出来了,这个俊美无双的青年,就是个浑人,和这种人说话,说不出个道理。
  他转头看向刘秀,脸色阴沉地问道:“武信侯指使部下,对下官口出恶言,这是何意?”
  还没等刘秀说话,吴汉又气炸了。他怒声说道:“谢躬,你他娘的别睁眼说瞎话,你哪只眼睛看到是主公指使我骂你的?你他娘的还当这里是长安呢?你是在朝堂上卖弄颠倒是非那一套卖弄惯了,现在跑到河北来卖弄了?就你这等鼠辈,你吴太公一人能灭你千百个!”
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讨发兵
  “你……你……”谢躬被吴汉气得直哆嗦。
  感觉已经差不多了,刘秀终于出来打圆场,他先是冷着脸说道:“子颜,不可对谢尚书这般无礼!”
  说着话,他又和颜悦色地对谢躬说道:“谢尚书,子颜向来心直口快,口无遮拦,但心里并无恶意,还望谢尚书令能多多包涵。”
  谢躬闻言,鼻子都快气歪了,如此口出污秽,还叫心中没有恶意?刘秀这是摆明了偏袒吴汉嘛!
  可是自己现在是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里,谢躬心里有再多的不满,也拿刘秀和吴汉无可奈何。
  他深吸口气,强压怒火,看向刘秀,问道:“下官此次来访,是来询问武信侯打算如何平定王郎之乱,又需要下官做哪些配合?”
  刘秀说道:“现在我们也正在商讨此事,不知谢尚书有何高见?”
  谢躬问道:“武信侯现有多少兵马?”
  “可用之兵,十二万。”刘秀没有丝毫的隐瞒,这种事,相瞒也瞒不住。
  他从真定国领出十万大军的事,估计早已传遍了河北,至于上谷军、渔阳军、中山军、信都军,总共才两万人,向谢躬隐瞒个五千、八千的也没有那个必要。
  谢躬暗暗皱眉,同时也暗暗叹了口气。
  当今(天子之意)派刘秀巡抚河北,真是个大错特错的决定。刘秀到河北才几天,竟然已佣兵十二万众,倘若再让他平定王郎,那刘秀在河北岂不要佣兵数十万?
  心腹大患!当真是心腹大患啊!谢躬心中感叹的同时,脸上不动声色地说道:“武信侯有十余万大军,当即刻南下,直取邯郸才是!”
  刘秀笑呵呵地说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王郎麾下,兵力有数十万众,正面交锋,我军可不占优势!”
  谢躬说道:“武信侯率兵可由北向南攻,下官率兵从可西向东攻,我们两军,双箭齐发,如此一来,可让王郎首尾难顾!”
  刘秀眼睛一亮,缓缓点了下头,这个谢躬,还是有些本事的,他这个双箭齐发的主意,也着实不错。
  他含笑说道:“谢尚书的意见,我已经知道了,我会慎重考虑。”
  谢躬急声说道:“武信侯,军情紧急,且不可耽搁,目前王郎正以邯郸为中心,四处招兵买马,假以时日,让王郎兵强马壮,我们再想平定此贼,难上加难!”
  刘秀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柔声说道:“我知道了。”
  之后,刘秀又与谢躬随便说了几句话,便把谢躬打发了出去。等谢躬离开,刘秀环视左右众将,问道:“大家有什么意见?”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说话。寇恂清了清喉咙,说道:“倘若我是谢躬,也会向主公提出双箭齐发这个主意!”
  “哦?”刘秀看向寇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