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1156

  他这一身行头,黄红相应,金光闪闪,身在乱军当中,犹如鹤立鸡群。
  听闻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那名要砍帅旗的奔命没觉得怎么样,反倒是与贾复打斗的彭拾心头猛然一颤。
  他下意识地偷眼望去,看清楚这名金甲小将,一瞬间,彭拾的头皮都麻了。他想不明白,这位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自己军中。
  这位金甲小将,正是王郎的儿子,王熙。王熙要领兵出战,王郎没有同意,还当众训斥了他一顿,这让王熙感觉颜面扫地,同时心里也十分不服气。
  在彭拾率军出城的时候,王熙披了件头蓬,混于兵卒当中,也跟了出来。
  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自己的父皇,以及满朝的文武大臣们证明,他王熙是有上马平天下的本事的。
  原本王熙躲在军卒当中,还不想这么快出手,可是看到敌军兵卒要斩断己方的帅旗,他按捺不住,突然杀了出来,直奔那名奔命郎而去。
  王熙这一身行头,着实挺吓人的,那名奔命郎也不知道这位是什么来头,见他策马奔自己而来,奔命郎面色凝重,双手持剑,如临大敌。
  很快,王熙便催马到了他的近前,手中的大刀对准奔命郎的头脑劈砍过去。
  奔命郎没有用剑招架,身子突然向下一低,在地上翻滚着躲避开王熙大刀的锋芒。
  紧接着,他一轱辘蹲起,斩马剑顺势向旁挥出。耳轮中就听咔嚓一声脆响,战马的右后蹄应声而断。
  噗通!战马嘶鸣着扑倒在地,王熙也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受惯性使然,向前轱辘出去多远,虎头金盔也不知掉到了哪里。
  这是什么鬼?那名奔命郎暗暗皱眉,他以为自己遇到了敌方的大将,没想到,竟然是个酒囊饭袋。他站起身形,提着斩马剑,大步流星地向王熙走了过去。
  摔得七荤八素的王熙从地上爬起,甩了甩混浆浆的脑袋,突然发现对方距离自己已近在咫尺,他低头一看自己的双手,手里空空,他身子一震,急忙低身,把落地的长刀捡起。
  见状,这名奔命郎都差点被他逗笑了,看他年纪不大,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他冷声说道:“战场不是你玩过家家的地方,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说话之间,他已提不起和王熙打斗的兴致,转身向帅旗那边走去。
  王熙捡起地上的大刀,怒吼一声:“我乃陛下长子王熙,鼠辈休走!”
  这可真应了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这位奔命郎看王熙年幼,难得发一次善心,要放他一马,没想到,王熙不知死活的报出自己的家门。
  一听他是王郎的儿子,这名奔命郎脸上的杀气顿现,眼中也闪烁出骇人的精光。
  他停下脚步,扭转回神,阴森森的黑眸冷冷凝视着王熙,问道:“你是王郎的儿子?”
  “大胆!直呼天子名讳,我要你的脑袋!”说话之间,王熙手持大刀,向奔命郎冲了过去,顺势一刀,向前劈砍。
  奔命郎身形一晃,横移出去。
  咔嚓,刀锋砍在地面上,刀头没入泥土大半。
  奔命郎看得暗暗咧嘴,怀疑王郎是不是疯了,就他儿子这身半吊子的本事,王郎也敢放他出城作战?
  他嗤笑一声,在王熙往外拔刀之际,他猛然向前欺身,斩马剑横挑王熙的肋侧。
  王熙根本没看清楚对方的出剑,忽觉得自己的肋下一阵刺疼,低头一瞧,肋侧的束带被划开一条口子,鲜血正汩汩流淌出来。
  他又羞又气,又恨又怒,暴吼一声,抡刀继续向奔命郎劈砍。
  可是他的出刀,在奔命郎眼中,要速度没速度,要力道没力道,对自己完全不构成威胁。
  他二人的打斗,就如同猫戏老鼠一般,奔命郎在王熙的周围游走不定,时不时地攻出一剑,定能让王熙身上挂彩。
  就这么一会的工夫,王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浑身上下,还多出十几条伤口,身上金黄色的甲胄,也被鲜血染出一条条的红线。
  另一边作战的彭拾,眼瞅着王熙不敌对方,他心急如焚。不过他刚这么一分心,贾复的长戟已横扫到他的腰侧。彭拾头皮发麻,身子急忙向后倒退。
  不过他还是慢了半拍,沙,他小腹前的衣襟被划开一条长长的口子,连带着,里面的肚皮也被划开四寸多长的伤口。
  彭拾疼得闷哼一声,手捂着小腹的伤口,踉跄而退。
  这时候,王熙已被奔命郎踢翻在地,大刀摔出去好远。
  他挣扎着还想从地上爬起,奔命郎走上前来,一脚踩住他的胸口,双手持剑,高高举起,对准王熙的脖颈便要劈砍下去。
  彭拾也顾上不自己身上的伤口了,他断喝一声,将手中的佩剑直接甩了出去,狠狠掷向那名奔命郎。听闻身侧恶风不善,奔命郎下意识地向下一低头。
  当啷!飞射过来的佩剑,撞掉他的头盔,刹那间,这名奔命郎的头发散落下来。他回头怒视了彭拾一眼,再不客气,对准王熙的脖颈,一剑砍落下去。
  咔嚓!
  寒光乍现,血光喷射。可怜王熙,以为自己已经打遍邯郸无敌手了,可他却不知,他这个邯郸无敌,只因为他是王郎的儿子。
  出了邯郸,上到战场,王郎儿子的身份已不会再对他起到任何的保护作用,反倒成了他的催命符。
  看到王熙被敌军一剑砍断脖颈,当场身首异处,彭拾就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没吓得晕死过去。
  不过很快,他也不用去同情王熙了,贾复的画杆方天戟径直地刺入他的胸膛。
  王熙、彭拾,一前一后,相隔不足几秒钟,先后命丧疆场。
  随着他二人被杀,帅旗被砍倒,王郎军将士,军心大乱,战场嗅觉敏锐的吴汉,又哪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立刻传令三军,对王郎军展开全力猛攻。
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为上
  王郎派出麾下的两万将士,本想助李育和张参一臂之力,可没想到,彭拾竟然在己方本阵,被贾复出其不意的斩杀,王郎军群龙无首,军心动荡,士气大跌。
  吴汉趁此机会,统帅麾下将士,对王郎军展开全力猛攻。
  王郎军只做出象征性的抵抗,便开始节节溃败。吴汉不依不饶,一边指挥者骑兵,继续袭扰敌军,混乱敌军的方阵,一边亲自率领着步兵,于正面战场步步推进。
  每名统帅,领兵打仗都有自己的风格,吴汉也不例外。吴汉的风格就是攻。吴汉是幽州官员出身,经常接触幽州突骑,他本身也对骑兵作战的理解十分独到。
  他指挥的军队,完美结合了他本身的优势,特别擅长骑步配合。
  交战中,他派出骑兵,或骚扰敌军的侧翼、后方,或猛击敌军的薄弱之处,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打乱敌军的阵型。
  与此同时,他指挥步兵在正面战场上不断的往前逼近,给敌方的前军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其不断后退。
  如此一来,敌军的两翼受到骑兵骚扰,混乱不堪,加上前军不断的后撤,一前一后,自相碰撞,全军的整个阵型便乱成了一团。
  以一万打两万,以少打多,但在吴汉的指挥下,看战场上的局面,吴汉军更像是人多势众的一方,反倒是王郎军更像人单力薄的一方。
  仗打到这个程度,吴汉的统帅能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身在王郎军深处的贾复等人也没闲着,贾复率领着奔命军,左突右冲,把王郎军的中军搅得一塌糊涂。
  很快,王郎军由节节溃败,变成了落荒而逃,人们也不管什么阵型不阵型的了,调头就往后跑。因自相践踏而造成的伤亡,不计其数。
  这一战打下来,出城的两万王郎军,最终只逃回去三千来人,其余的王郎军,要么战死,要么被吴汉军生擒活捉,可谓是一败涂地。
  当王郎听闻逃回来的兵卒禀报,说自己的儿子王熙刚刚有混在军中出城,而且还在乱军当中,被敌军所杀,王郎就觉得眼前一黑,身子猛的向旁栽倒。
  在场的群臣手疾眼快,急忙把王郎搀扶住,七嘴八舌地呼唤道:“陛下!陛下——”
  王郎缓缓睁开眼睛,环视周围的众人,没等他开口说话,一口老血先喷了出来。
  且说城外的战场。
  李育和张参见到邯郸出兵增援己方,两人以及麾下的将士们,无不喜出望外。
  可是期望最大,失望也越大。谁能想到,两万之众的援军,竟然败得如此之快,甚至都没来得及给刘秀军造成像样的压力,自己已先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消息传到李育、张参这里,他二人傻了,周围的众将们也都傻了。全军将士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士气,瞬间又跌入谷底,甚至比刚开始交战时的士气还不如。
  “天绝我军!真是天绝我军啊!”此时的李育,已经彻底绝望了,他心里清楚得很,邯郸派出的这两万援军一败,接下来,邯郸再不会派出一兵一卒。
  只靠己方这群饿得浑身乏力的将士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如狼似虎的刘秀军对手。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
  战场上,势均力敌的局面已悄然发生改变,刘秀军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反观王郎军,则是被逼得一步步后退。方阵每后退一步,前排都倒下成群成片的兵卒。
  看到王郎军已显露出败象,刘秀叫来龙渊,向他交代道:“传令前军将士,边推进边劝降,如有放下武器投降者,可一律接收!”
  “是!主公!”龙渊答应一声,快马向前军跑去。
  刘秀又道:“龙准、龙孛!”
  “属下在!”龙准、龙孛二人催马上前,插手施礼。
  “去后军,让弟兄们把大锅都抬出来,埋锅造饭!”
  “是!主公!”
  龙准和龙孛拨马去往后军,时间不长,大批的兵卒合力抬着一口口的大铁锅,走了过来。
  到了中军空地这里,人们开始忙碌起来的,有的烧柴,有的架锅,有的抬水,有的切肉。
  时间不长,一口口的大铁锅里,皆冒出热气,炖肉的香气也随之蔓延开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