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1156

  “无碍。”刘秀摆了摆手。他分开己方将士的人群,走了出来,看着对面人数众多的百姓,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里?为何如此慌张?”
  刘秀并没有顶盔贯甲,身穿长袍,看起来文质彬彬,不过周围军兵对他的态度都很客气。
  有名百姓急声说道:“这位大人,我们都是梁期县的百姓,听说青犊军要打过来了,我们打算去往邯郸避难!”稍顿,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是从哪里来?”
  “邯郸!”听闻刘秀的回话,百姓们同是一惊。不等人们继续发问,刘秀说道:“诸位不必惊慌,在下刘秀,此次率领大军进入魏郡,就是为平定贼军。”
  得知眼前这位儒雅的青年就是刘秀,在场的百姓们都惊呆了,还是刚才发问的那名百姓率先反应过来,连忙屈膝跪地,向前叩首,颤声说道:“草民……草民拜见萧王!”
  其余的百姓们也都纷纷跪地,齐声说道:“草民拜见萧王!”
  刘秀走上前去,将带头下跪的百姓搀扶起来,而后又向其它众人摆了摆手,说道:“大家快快请起!”
  等人们都相继起身,刘秀正色说道:“大家不必再去邯郸,今日,我部必剿灭来犯之贼!”
  闻言,百姓们无不是欢天喜地,乐得手舞足蹈,有些人都忍不住相拥而泣。
  别说在当时那个落后的年代,即便是现代,想拖家带口的搬离自己的家乡,去到外地生存,尚且很难做到,在当时,如果不是百姓们被逼得实在生活不下去了,人们绝不会拖家带口的迁徙到别处。
  现在得知萧王亲自率军来剿灭贼军,自己也不用去人生地不熟的邯郸避难了,人们能不高兴吗?
  在激动过后,人们再次哗啦啦地跪倒一大片,齐声说道:“萧王请受我等一拜!”
  “萧王万岁!”“萧王万岁——”
  这里要说一下,在汉代,万岁还不是皇帝的专用名词,而是一句很普通的祝福语,人人都可以用,比如哪家的老人过寿,前来道贺的人便可用‘万岁’来祝福。
  直至唐代,万岁才成为皇帝专用名词,所以在汉代的朝堂上,是听不到群臣一起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句话的,也没有三叩九拜之礼,对皇帝的称呼,更用不上‘万岁’这个词。
  刘秀和百姓们说话时,谢躬也赶了过来。
  得知怎么回事后,谢躬脸色难看,狠狠咬了咬牙,对刘秀怒声说道:“贼军胆大包天,竟然都洗劫到了梁期,他们下一步,是不是要直接攻打邯郸了?他们眼中,可还有天子,可还有王法?”
  见谢躬激动得脸色涨红,一副要吃人的样子,刘秀倒是没有他那么气恼,幽幽说道:“青犊军这是在报复。”
  谢躬一怔,不解地看着刘秀。
  刘秀说道:“上次我们出兵魏郡,让青犊军吃了不小的亏,这次他们再次流窜进魏郡,越发的肆无忌惮,就是在报复我们上一次出兵魏郡的事!”
  “岂有此理!这群贼子,皆该千刀万剐!”说着话,谢躬侧头喝道:“刘将军!”
  谢躬麾下大将刘庆,跨步上前,插手施礼,说道:“末将在!”
  “刘将军,你率领一万精兵,务必要将进犯梁期之贼军,全部歼灭,一个不留!”
  “末将遵命!”刘庆答应一声,飘身上马,去往本阵提兵。
  刘秀麾下的众将齐刷刷地看向他,只等着他下令出战。刘秀没有草率派兵,他看向龙渊,问道:“我方可有探报?”
  龙渊摇摇头,说道:“前方的探子还没有回来。”
  刘秀点点头,对麾下众将说道:“传令全军,先原地休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现在他们只是听梁期逃亡的百姓说,有贼军要攻打梁期,具体是什么情况,贼军又有多少兵马,己方还一无所知,刘秀不敢也不愿意贸然动兵。
  刘秀军在原地休息,刘庆则率领着一万将士,直奔梁期而去。
  谢躬见状,暗暗皱眉,出兵之前,大家可是说好了的,一同来魏郡剿灭贼军,现在要和贼军打仗了,刘秀怎么又按兵不动了呢?
  他走到刘秀近前,说道:“萧王,现贼军就在梁期附近,还望萧王尽快出兵,与我部一同灭贼!”
  刘秀问道:“谢尚书可有接到发现贼军之探报?”
  “呃……还未曾接到这方面的探报。”
  “谢尚书可知贼军兵力有多少?”“下官不知。”“可知贼军的首领是何许人?”“也……也不知。”
  刘秀说道:“现在,我们对贼军的情况,一无所知,又怎能贸然出战?再等等,等前方探报传回,再出兵也不迟!”
  他说的这番话,倒也没什么错,但就是让谢躬的心里非常不痛快。
  己方可是有十五万的大军,还要等什么探报?直接打过去,纵然贼军兵力再多,也不可能是己方十五万大军的对手嘛。
  他深吸口气,沉吟片刻,究竟还是没和刘秀争论,只是话中有话地说道:“萧王到了魏郡,倒是突然变得用兵谨慎了!”
  刘秀打仗,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彪悍,哪怕是以寡敌众,他也敢带头冲锋,昆阳之战就是个明摆着的例子。
  不过世人倒是误会刘秀了,刘秀打仗,向来谨慎,犯错的次数,屈指可数。
  听闻谢躬的话,他淡然一笑,也不往心里去,还特意找过来几位上了年纪的百姓,询问他们魏郡这里的具体情况。
  得知其中一位老者家中有地,刘秀还与之交流起种地的心得。
  谢躬在旁,听了一会便听不下去了,走到一旁,和麾下将士们商议接下来的战事。
  过了有半个多时辰,谢躬手下的一名探报跑了回来,向谢躬禀报,在梁期附近,果然发现了青犊军。
  谢躬身子一震,急忙追问道:“贼军有多少兵马?”
  “回禀大人,有三千余众。”探子正色回道。
  听闻这话,谢躬暗暗松了口气,贼军只三千来人,刘庆率领的可是一万大军,将贼军歼灭,应是易如反掌。
  刘秀有听到探子的回话,他突然走了过来,问道:“贼军有多少人?”
  “呃……回禀萧王,贼军有三千余众!现正在向西逃窜!”
  “糟了!”刘秀低呼了一声,侧头喝道:“传令下去,全军起程,向梁期西面的钦山行进!”
  此时,刘秀已没有和百姓聊天时的轻松,面色凝重,让龙渊牵过来一匹战马,他纵身上马,率麾下的大军,向西南方向行进。
  谢躬不清楚刘秀在紧张什么,而且还不停的催促麾下的将士们,加快行军速度,全速行进。
  对此,谢躬的一位谋士心中暗笑,对他小声说道:“萧王这是知道贼军只有三千来人,要和己方抢攻啊!”
  谢躬没有多说什么,骑着马,追上刘秀,与他并肩而行,正色说道:“萧王莫急,贼军只有三千人,刘将军可轻取之!”
  见谢躬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刘秀好奇地问道:“谢尚书以为,我军入魏郡,青犊军知是不知?”
  谢躬一愣,各路贼军都在邯郸安插了不少的眼线,这次己方十五万大军的调动,如此大的动静,贼军应该不会不知道。
  他说道:“青犊军应该已经知晓,萧王为何会有此问?”
  刘秀没有回答谢躬的疑问,又问道:“既然青犊军已明知道我方十五万大军南下,进入魏郡,他们为何还只派三千来人袭击梁期?是专程让这三千来人送死的?让他们来展现螳臂当车的?”
  谢躬呆呆地看着刘秀,过了一会,他猛然倒吸口凉气,惊骇道:“萧王的意思是,贼军有诈?这三千贼军,只是诱饵?”
  刘秀说道:“梁期的西面,是钦山,地势险峻,林木如海,极易设伏!倘若贼军逃入钦山,刘将军若率部贸然进入,必中埋伏!”
  谢躬脸色大变,急忙叫来一名探子,令其赶紧追上刘庆,不要贸然追敌进山。刘秀看了一眼谢躬,暗暗摇头,此时提醒,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刘庆的死活,刘秀并不在乎,可一旦刘庆部被青犊军歼灭,这将导致青犊军士气大振,会给己方接下来的平叛带来巨大的阻力。
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犊
  很不幸,还真被刘秀一语成谶了。
  出现在梁期附近的三千多青犊军,确实只是诱饵,钦山之内,也确实被青犊军设下了埋伏。
  刘庆率领着一万兵马,追击落荒而逃的青犊军,见到前方逃窜的青犊军跑进了钦山,刘庆也有过犹豫,可转念一想,自己的背后可是有十多万大军呢。
  何况这次出兵魏郡,不仅大人亲自前来,连萧王都来了,这个时候,自己更得给大人长脸才是,绝不能让萧王看了笑话。
  出于这样的心理,刘庆没有多做考虑,率领着麾下的一万兵马,追进钦山。
  结果进来之后,没跑出多远,便发现周围伏兵四起,箭矢如蝗,手下的兵卒,成群成片的被射翻在地。
  刘庆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意识到自己中了敌人的埋伏,他心中虽怕,但表现得还算镇定。
  他当即指挥部下,龟缩成一团,列起盾阵,抵御敌军箭射的同时,整体阵营向钦山外移动。
  设下埋伏的青犊军,不下五万之众,见刘庆军打算突围出去,他们又哪里肯给他这个机会?
  青犊军的主将指挥部下,对刘庆军的方阵展开了猛攻,接下来,双方展开了更加血腥的近身肉搏战。
  当刘秀和谢躬率领着部下赶到钦山的时候,设伏的青犊军开始撤退。
  随着围攻的青犊军全部撤离,再看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和伤者,原本一万之众的刘庆军,此时还能拿着武器站立着的,已不足三千人。
  就这么会儿的工夫,刘庆军打没了七千多人。战得满身血污,身上多处负伤,几乎脱力的刘庆,在麾下兵卒的搀扶下,走到谢躬近前。
  没开口说话之前,他先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说道:“大人,是末将无能,中了敌军的埋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