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1156

  刘秀再不耽搁,三步并成两步,冲到后窗处,窗户都没开,直接撞碎窗户,跳了出去。
  杀入屋子里的大枪兵们大呼小叫地跟着一并跳出后窗。
  屋里的那位村姑,哆哆嗦嗦地蜷缩在火炕里端的一角,小脸煞白,一对水灵的大眼睛里,又是泪水又是惊恐。
  不过现在已经没人顾得上管她了,大枪兵们如同疯狗似的,追杀刘秀,有些人哪怕是爬窗户稍慢一点,都被后面的同伴挤到一旁,或是被拉趴到地上。
  刘秀是从后窗跳出去的,这里还有个菜园子。刘秀还没跑出后院,就见院墙外人影晃动,出现众多大枪兵的身影。他抿了抿嘴,箭步上前,一个纵身,直接跳过一米多高的篱笆墙,顺势一剑横扫出去,正中一名大枪兵的脖颈。后者的脖子被剑锋划开一半,喷出一团团的血雾。四周的大枪兵们嘶吼着杀向刘秀。
  “杀刘秀——”
  “杀刘秀啊——”
  刘秀暗暗咬牙,深吸口气,提剑迎了上去。叮叮当当!双方的武器连续发生碰撞,脆响声不断,刘秀一边将前方的敌人不断砍翻在地,一边卯足力气向前冲去。
  时间不长,刘秀已在屋后连杀十数敌,可是附近敌人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聚越多,仿佛永无止境似的,同时人们都在高声呐喊着诛杀刘秀的口号。
  刘秀明白,就算自己能再杀几敌甚至几十敌,但到最后,自己也得被活活累死不可。在战斗中,他瞅准大枪兵的薄弱之处,再次突围出去。
  他顺着院子之间的胡同往前跑,人数众多的大枪兵在后面穷追不舍。此时刘秀的心里可谓是五味乏陈。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这就是现在刘秀的真实写照。
  刘秀率军,从冀州把大枪军追杀到幽州,一路高歌猛进,连战连捷,现在倒好,他反被大枪军追杀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条小胡同,越跑越狭窄,跑到尽头,一堵墙壁挡住了去路,这是一条死胡同。刘秀站定,气喘吁吁地看着面前的高墙。
  后面追杀他的大枪兵们跟了上来,看清楚刘秀跑进的是一条死路,人们的脸上都露出笑容。
  “刘秀,坠崖没摔死你,是你命大,今日,你是插翅难飞!”一名大枪兵咧着大嘴,冲杀刘秀大声喝道。
  刘秀没有说话,回答他的是箭步而来的一剑。太快了!快到这名大枪兵连点反应都没做出来,赤霄剑的锋芒已插入他的胸膛。
  一脚踹在大枪兵的肚子上,刘秀顺势拔剑,而后,他持剑向前连刺。胡同狭窄,只容得下两人并肩前行,这样的小胡同,对于人少的一方极为有利,反而是人多的一方,被大大受限,根本发挥不出人多的优势。
  就村子里的墙壁高度,又哪能困得住刘秀?刘秀之所以没有选择跳墙逃走,是意识到自己在这里能占据地利优势,并能大大折损对方的人多优势。
  狭窄的胡同,让人多势众的大枪兵完全发挥不出来人多的优势,每次能直接面对刘秀的,只有一两个人,而这对刘秀来说,已经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刘秀留在这条小胡同里,与大枪兵再次展开肉搏战,倒下赤霄剑下的大枪兵尸体,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秀在这里已经杀倒二十余敌。
  地上的尸体层层叠叠,猩红的鲜血,在胡同两边的墙角,流淌成河。
  即便有地利的优势,但刘秀一个人,独战这么多的大枪兵,没有休息和喘息的时间,他也会累,也会疲倦。
  刘秀感觉自己手中的赤霄剑变得越来越沉重,肺子仿佛被挤压成一小团。
  就在他考虑自己要不要跳墙逃走的时候,突然间,胡同两边的屋顶上,飞射下来数支箭矢。
  这些箭矢不是射向刘秀的,而是射杀刘秀对面的大枪兵。噗、噗、噗!一时间,有数名大枪兵中箭,惨叫着扑倒在地。
  胡同里的众人举目向上一瞧,只见手持弓箭,站于胡同两边屋顶上的人,正是平村的村民,带头的人,是平日里老实巴交的赵桂。
  在村子里,赵桂的为人很是憨厚,别人家有点活,需要人手了,他都抢着去干,话还不多,干完活就走,既不要工钱,也不会留下吃顿饭。
  就是这样的一个朴朴实实的村民,现在却是一脸的煞气,对准胡同里的大枪兵,连续放箭。
  平村村民,就是靠着捕鱼、打猎为生,箭射是他们维持生计的基本技能。
  赵桂领着村子里的猎户,人是不多,只有十几人,但个个都是神射手,箭无虚发,每一箭都能射中大枪兵的要害。
  看到村民们对大枪兵展开了反击,虽说就赵桂他们十几个人,但也足够让刘秀士气大振的。
  刘秀要跑,易如反掌,他之所以留下来与大枪兵缠斗,归根结底,还是在尽自己所能的救助平村村民,只是他一个人力量太有限,拼尽全力,又能杀几人?
  只有村民们自己觉悟,自发的组织起来,抵抗贼军,才能真正的保护他们自己,救他们自己。
  现在村民们选择抵抗,而不是任人宰割,这让刘秀既欣慰,又亢奋,振作精神,持剑主动冲向对面的大枪兵。
  胡同狭长,本就没有周旋的空间,现在正面要面对刘秀的反击,头顶还要提防着村民们的箭射,追进胡同里的大枪兵终于开始支撑不住,扔下数十具之多的尸体,余下的人,仓皇向胡同外逃去。
  胡同的外面,也聚集起大量的平村村民,人们拿什么的都有,有棍子、斧头、菜刀等等,这些村民们看起来毫无战斗力可言,但他们的声势,却震慑住了大枪兵。
  看着平日里见到他们就跑,见点血就吓得浑身发抖的村民们,这时候都拿起了武器,横眉立目的向自己主动冲过来,大枪兵们的士气彻底被打压下去。
  人们先是一步步的后退,随着百姓们越来越近,杀得浑身是血的刘秀提着更加猩红的赤霄剑也追杀上来,大枪兵们再不敢耽搁,人们作鸟兽散,调头就跑。
  大枪兵扔下七八十具之多的尸体,余下的两百来人,悉数跑出平村,落荒而逃。
  望着大枪兵们仓皇逃走的背影,刘秀长吁口气,然后整个人如同虚脱了似的,一屁股坐到地上,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平村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刘秀。
  刘秀环视众人一眼,咧嘴笑了笑,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他的脸上本就全是血迹,现在这一抹,更成了一张大花脸。
  赵桂走上前来,将一条手巾递给刘秀。后者道了一声谢,接过来手巾,将自己脸上的汗渍、血迹一并擦拭掉。
  他看了一圈,没有看到老村正的身影,他问道:“赵兄,令尊呢?”
  他这一问,赵桂眼睛通红,眼泪打转,在场的村民们也都纷纷低垂下头,不少人都抽泣出声。见状,刘秀站起身形,问道:“老村正他……”
  村民们纷纷向两旁让开。刘秀举目一瞧,只见人群的后面摆放着几具村民的尸体,而赵立的尸体,亦在其中。
  刘秀缓缓穿过人群,走到赵立的尸体近前,低头看着一脸血迹、已然毫无生气的老人,他的眼睛也不自觉地泛起红润。
  他和赵立,无亲无故,萍水相逢,赵立甚至连他的真实身份都不清楚,可这些天,赵立把他留在自己家中,为他请大夫,杀鸡宰羊,帮他养伤,这些刘秀都有一一记在心里,也打心眼里感激这位人品忠厚又善良的老村正。可是现在,他连受了人恩惠,想回报人家的机会都没有。刘秀收剑入鞘,在赵立的尸体旁慢慢跪坐下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桂的问话声让刘秀回过神来,“金壮士,你……你当真的是萧王?”
  刘秀回神,看眼赵桂,又看看在场的其它村民,他点了点头,说道:“我是刘秀!”
  这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是身子一震,一脸的惊诧。
  刘秀是什么人?堂堂的王公,幽州、冀州之主!人们做梦也想不到,那么大的萧王,竟然能来到他们的平村。
  人们稍愣片刻,紧接着,包括赵立在内,人们一并跪伏在地,齐声说道:“小人拜见萧王!”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获全胜
  俗话说得好,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赵桂的为人是很憨厚,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亲被杀,如果他还能忍得住,那就不是憨厚,而是个软骨头了。
  他跪在刘秀近前,带着哭腔,哽咽着说道:“萧王,小人想投军,从今往后,追随萧王,跟着萧王,一起杀贼军!”
  刘秀将赵桂拉起,又向在场跪下一片的村民摆了摆手,说道:“大家都起来吧!”
  稍顿,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今日,贼军知道我在平村,必大举来攻,当务之急,你们得赶快收拾日常所需,先到山中避难!”
  赵桂问道:“萧王呢?”
  刘秀说道:“我要去趟无终。”无终县目前还在郡府的掌控之中,以贼军的实力,想强攻无终城,也非易事。
  赵桂正色说道:“小人随萧王一起去!”
  那十几名猎户也齐声说道:“我等愿随萧王一起去无终!”
  刘秀环视众人一眼,说道:“你们当留下来,照顾自己的家人才是!”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垂下了头。
  刘秀正色说道:“不过大家也可放心,不会在山中躲得太久,不日,我军便会返回右北平,与贼军决一死战,这次,我汉军定要将贼军一举歼灭!”
  赵桂坚持道:“小人随萧王一起去无终!即便小人帮不上萧王的大忙,但路上,也可帮萧王打打下手,照顾萧王的起居。”
  刘秀摇头,说道:“这些天,我已经麻烦赵兄很多了,何况,老村正的遇害,也和我有关。”
  他杀的那头大黑熊,就是个引子,如果没有这头熊,赵立也不会有杀身之祸。
  赵桂咬牙说道:“此事与萧王无关,杀人凶手就是那些杀人不眨眼的贼军!小人追随萧王,只为手刃贼军,为家翁报仇雪恨!”
  看着赵桂眼中流露出的恨意,刘秀暗暗叹了口气,问道:“倘若赵兄随我走了,那……赵兄的家人?”
  “有我二弟、三弟照顾!”赵桂斩钉截铁地说道。
  刘秀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说道:“好吧!不过,赵兄,投军非儿戏,随时都可能有性命之危,赵兄可要考虑清楚!”
  赵桂重重地点下头,说道:“萧王,小人已经考虑清楚了,即便小人战死沙场,也要多拉上几个贼军做垫背!”
  他脸上流露出来的决绝,让刘秀无法拒绝。最终,算上赵桂,平村共有六人投靠了刘秀,跟着他去往无终县。
  平村的村民,则收拾日常所需,带着全部的粮食,躲到深山中避难。
  刘秀的推测没错,得知刘秀还活着,而且就在平村的消息,起义军方面立刻派出大队人马,杀气腾腾的直奔平村而去。
  只是,等起义军赶到平村之后,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别说没看到一个人影子,就连家禽都没剩下一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