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0/1156

  另外,她的话里话外都透着阴丽华是个外人,而她才是真正的主人。
  心思都在阴丽华身上的刘秀,并未听出郭圣通那么多的话外之音,顺着她的话,连连点头,说道:“是啊,这两年,我亏欠丽华实在太多,是该好好补偿丽华。”
  阴丽华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女人,恰恰相反,她心思敏捷,七窍玲珑,郭圣通在故意给自己下马威,她又何尝感觉不出来。
  第一次接触,她便意识到,郭圣通这个女人不简单,心机太深。
  她举目看向刘秀,微微一笑,说道:“夫妻之间,又何来的补偿一说?夫君这么说,就太见外了。”
  刘秀闻言,脸色涨红,恨不得给自己一嘴巴,感觉自己在丽华面前,总是会讲错话。他不自然地清了清喉咙,说道:“是是是,为夫说错了。”
  他的话音不大,但也足够让身边的郭圣通和刘黄听清楚的。两人的脸色同是一变,刘黄面露不悦地提醒道:“阿秀现在可是天子,天子又怎会说错话?”
  说话的同时,她还不满地狠狠瞪了阴丽华一眼,感觉这个女人,不仅不安于室,与那个邓奉眉来眼去,而且一见到小弟,就数落小弟的不是,既刁蛮又无教养。
  见现场的气氛有些尴尬,刘秀挥手招来群臣,为阴丽华和刘黄一一引荐。
  刘秀麾下的大臣们,多为武将出身,一个个膀大腰圆,满身的煞气,举手太足之间,都透出粗犷和豪迈。
  对这些人,刘黄都不太喜欢,敬而远之,只有宋弘上前施礼的时候,令刘黄刮目相看。
  宋弘四十多岁,人到中年,不仅体貌具佳,而且气度不凡,身上散发出成熟男子的儒雅之气。
  刘黄看到宋弘后,眼睛就像被黏住了似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宋弘的身上。
  宋弘只是个太中大夫,俸禄是比千石。
  汉代还没有品级制度,比官大官小,就是比俸禄的多少。刘秀做司隶校尉的时候,俸禄是两千石。俸禄比千石的太中大夫,与司隶校尉相比,要低着两级呢。
  像宋弘这种级别的官员,在阴丽华和刘黄面前根本说不上话,施完礼后便立刻退下了。可即便宋弘退回到大臣的人群里,刘黄的目光还一个劲的向宋弘那边扫去。
  刘秀不太关注女人心思这方面的事,自然也没注意到刘黄的反常。阴丽华和郭圣通倒是都注意到了,只不过两人都没有多说什么。
  朝中比较重要的大臣,像三公,大司马吴汉和大司空王梁,都是第一次见到阴丽华,过来见礼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话可说,只是礼貌性地问候了几句。
  而与阴丽华较熟的大司徒邓禹,现在正在关西征战,人根本不在洛阳。
  轮到朱祐过来的时候,后者满脸堆笑,分别向阴丽华和刘黄施礼。
  他和阴丽华熟,和刘黄更熟,朱祐和刘秀是发小,当年都是刘黄的小弟弟。他对刘黄的称呼也不是长公主,而是和刘秀一样,都叫她大姐。
  刘黄辨认了好一会才把朱祐认出来,惊喜交加地问道:“你……你是阿祐?”
  朱祐笑得嘴巴咧开好大,说道:“大姐,你才把我认出来啊!”
  刘黄拉住朱祐的手,眼圈又红了,声音哽咽地问道:“阿祐,你现在怎么这么胖了?”
  “……”现在朱祐最讨厌的就是听到这个‘胖’字。他无奈地摇摇头,说道:“主公做了天子,我这臣子跟着吃香喝辣,也发福了呗!”
  “你这小子,还和小时候一样,没一句正经的!”刘黄被朱祐逗笑了,在他胳膊上拍了一巴掌。
  朱祐哈哈大笑,转头看向阴丽华,说道:“夫人来了洛阳,陛下的相思病,可算是有的救了!”
  阴丽华也被朱祐的话逗乐了,她瞄了一眼站于一旁,有些尴尬的刘秀,后者正咧着嘴冲着她傻笑。她说道:“这两年,阿祐跟着陛下在河北征战辛苦了!”
  朱祐连连摆手,说道:“不辛苦、不辛苦!夫人看看我,我这像是辛苦的样吗?”说着话,他还特意在原地转了一圈,向众人展示一下自己圆滚滚的身材。
  见状,刘秀都差点上去给他一脚。这种兄弟、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是他最喜欢看到的。
  等群臣都上前问候完,刘秀这才带着大姐和两位妻子,以及群臣,进入洛阳城,回往皇宫。
  刘秀本想和阴丽华同乘一车,但宗正大臣提醒,不合礼数,刘秀只能作罢。
  皇宫里,刘秀大摆宴宴,款待群臣。
  即便这顿宴席是为了给阴丽华和刘黄接风洗尘,但还是按照传统,男女不同席。
  刘秀和大臣们在前宫吃饭,阴丽华、郭圣通、刘黄以及应邀而来的大臣女眷们,则在后宫吃饭。
  今日,酒宴中的刘秀显得情绪特别的高亢,脸上一直带着笑容,而且还难得的召来歌舞伎助兴。
  一曲舞罢,刘秀看向坐于群臣当中的邓奉,含笑说道:“此次,大姐和丽华能从南阳,平安无事的来到洛阳,元之功不可没啊!”说着话,他拿起酒杯,又道:“元之,这杯酒,我得敬你!”
  能得到天子的亲自敬酒,邓奉受宠若惊,他双手端起酒杯,挺直腰身,说道:“陛下折煞微臣!”
  刘秀摆了摆手,对在场众人说道:“此次,元之不仅护送大姐、丽华有功,而且还带来上万兵马,四座城邑,可谓是居功至伟啊!”
  在场的众人都清楚刘秀和邓奉是老战友,皆是最早那批舂陵起义军的元老,对邓奉的态度也都很客气。大臣们纷纷附和道:“陛下英明,邓将军的确功劳甚大!”
  邓奉表面谦虚,心里还是蛮受用和得意的,自己单干,是一把好手,坐拥新野,麾下将士上万,现在投靠刘秀,也照样是受人敬戴,被天子和朝中大臣们捧着。
  他站起身形,高举着酒杯,说道:“这杯酒,当臣敬于陛下!”说着话,他一仰头,被杯中酒一饮而尽。
  刘秀笑容满面,也将杯中酒喝尽。
  邓奉又倒了一杯酒,环敬在场众人,说道:“这杯酒,奉敬诸位将军、大人!奉为人耿直,以后有做得不周之处、失礼之处,还望诸位将军、大人多多担待。”
  说着话,他再次将满杯酒喝光。
  邓奉的豪爽,博得了在场众人的好感。人们纷纷举起酒杯,说道:“敬邓将军!”
  看到邓奉能融入众人当中,刘秀十分高兴,当即说道:“邓奉听封!”
  邓奉稍愣一下,急忙离席,走到大殿中央,屈膝跪地。
  刘秀说道:“邓奉端重循良,褆躬淳厚,建功于社稷,当为破虏将军!”
  邓奉听后,立刻向前叩首,大声说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以前众人称邓奉为邓将军,只是一种尊称,现在刘秀封他为破虏将军,邓奉可就是名正言顺的将军了,别人再称呼他邓将军,也成理所应当之事,他受之无愧。
  至于与邓奉一同前来的邓晨、阴识、阴兴,刘秀也都给予了封赏。
  他封阴识为骑都尉,封阴兴为黄门侍郎。
  骑都尉不是小官,俸禄比两千石,与司隶校尉差不多。黄门侍郎的俸禄则要少得多,只有六百石,不过却是天子身边的近臣。
  黄门侍郎和中宫谒者很相似,都是宫内的官职,负责传达天子诏令。
  不同的是,黄门侍郎是官员,是可以与天子商议政务,直接参与朝政的,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而中宫谒者就只是个宦官、阉人,无权参与政务,更不能参与朝政,只是个下人而已。
  刘秀对邓晨,暂时没有封官,而是直接封了侯,房子侯。
  邓晨是刘秀的亲姐夫,二姐刘元的死,这是刘秀心里永久的痛。
  当时刘元就死在他的面前,他近在咫尺,却未能把二姐救出来,每次见到邓晨,刘秀的心里也很是过意不去,充满了愧疚之情。
  另外,刘秀又封傅俊为侍中。
  侍中这个职位很有意思,它不在正规官职范围内,而是属于加官,就是正规编制外的官员。侍中这个官,究竟算大官,还是算小官,没人能说得清楚。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侍中属近臣中的近臣,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大臣,相当于皇帝的顾问。但凡是能做到侍中的,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它和黄门侍郎的性质一样,但凡能在天子身边做事的人,哪怕再大的官见了,也得要礼让三分。
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难平
  刘秀对护送阴丽华到洛阳的傅俊、邓奉、邓晨、阴识、阴兴都给予了封赏,通过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来,阴丽华在刘秀心目当中的分量有多重。
  等到酒席结束后,刘秀特意把傅俊、邓晨、邓奉、阴识、阴兴留了下来,去到偏殿喝茶醒酒。在喝茶的时候,刘秀看向傅俊,问道:“子卫,你的伤势如何?”
  傅俊向刘秀欠了欠身,说道:“多谢陛下关心,一路休养,微臣现在已经好多了。”
  刘秀感叹道:“倘若没有子卫拼死保护,大姐和丽华,现在恐怕都已凶多吉少。”
  傅俊连忙说道:“是微臣未尽到保护之责,让夫人和长公主在路上受了惊吓。”
  刘秀摆了摆手,带着歉意说道:“儿时家境贫寒,大姐为了不给叔父添负担,主动提出随母亲回汝南乡下居住,这些年来,一直住在村子里,未见过世面,有失礼之处,还望子卫多担待,不要介怀。”
  傅俊闻言,立刻起身离席,跪地叩首,说道:“陛下折煞微臣!”
  刘秀挥手说道:“私下里,不必如此多礼,我们还想从前一样,有什么就说什么。”
  傅俊起身,跪坐回席子上,心中对刘秀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几分。刘秀的这一点,的确是很令人佩服,并不会因为身份的改变,而待人的态度前后不一。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隐忍不发,不卑不亢,在他人生巅峰的时候,也不会目中无人,得意忘形。荣辱不惊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世间真没有几个。
  刘秀话锋一转,问道:“在隐山,可知偷袭你们的那些黑衣刺客是什么身份?”
  邓奉接话道:“臣以为,对方很有可能是赤眉军的人,当时,赤眉军的兵马就在附近!”
  刘秀揉着下巴,沉吟未语。傅俊说道:“那些黑衣刺客,的确有可能是赤眉军的人!只是,有一点微臣颇感费解,黑衣刺客的行动,和赤眉军的大队人马有些脱节。当时,黑衣刺客已经成功拖住我等,赤眉军兵马若能及时赶到,我等插翅难飞,可是,赤眉军的兵马却在十里之外!”
  说起来,他总感觉两者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
  刘秀看向龙渊,问道:“龙渊,有派人前去调查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0/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