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1156

  他道:“河内贼患又起,修武、获嘉两地,皆遭受贼军袭击,秋粮损失惨重,我打算亲往怀县,督导灭贼事宜,诸君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王梁皱着眉头说道:“陛下,灭贼之事,可交由一贤臣领兵去做,陛下又何必亲往?”
  吴汉接话道:“陛下,微臣愿领兵灭贼!”
  刘秀摆了摆手,说道:“天下未定,贼患未平,内忧外患,我于洛阳,如坐针毡。可有些官员,以为在我称帝之后,大业已成,大局已定,对于贼患之事,渐渐疏忽,这次,我亲往河内,就是要让百官明白,贼军之患,事关生死,乃重中之重,绝不能心存侥幸和疏忽!”
  听闻这话,众人纷纷点头,刘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自从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后,各地的官员的确都处于极度的乐观情绪当中,对于辖内的贼患,也多多少少是有所疏忽。
  李通率先符合道:“陛下能亲往河内灭贼,足以警惕百官,陛下圣明!”
  刘秀笑了笑,说道:“我离京期间,政务可问君严。”
  王梁闻言,立刻向刘秀躬身施礼。刘秀继续道:“军务可问子颜。”
  吴汉随之向刘秀拱手施礼。
  刘秀话锋一转,突然问道:“现在国中无后,不知诸君认为,谁当坐后位?”
  此话一出,清凉殿顿时安静下来。无论是吴汉、王梁,还是贾复、李通,皆低垂下头。他们这些刘秀的嫡系心腹都不敢轻言后位之事,朱鲔就更不敢吱声了。
  见状,刘秀仰面而笑,摆手说道:“诸君不必紧张,我只随便问问,大家也随便说说,我就是想听听诸君心中的想法。”
  李通清了清喉咙,说道:“陛下虽有二妻,但微臣以为,丽华夫人是与陛下先成亲的,长幼有序,这后位,当为丽华夫人!”
  刘秀一脸的认真,对于李通所言,他也露出一副仔细聆听和分析的模样,等李通说完,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还没等他开口说话,吴汉说道:“陛下,微臣以为,郭贵人当为皇后。”
  “子颜的想法是?”
  “陛下一统河北,固然是陛下英明,但其间,郭贵人也一直随陛下南征北战,这奠定基业的功劳,郭贵人功不可没,现在陛下要立后,理应首选郭贵人才是。”
  吴汉的意见,基本就代表了军方的普遍意见。就军方将士们而言,他们更信服也更敬重郭圣通。
  首先,刘秀军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真定军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虽说十万真定军早已分散在各曲各部,但影响力仍在,他们的意见,也直接左右着周围同袍们的意见,所以在军中,郭圣通拥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这一点,是阴丽华远远比不上的。其次,刘秀征战河北期间,一直随军,一直陪在刘秀身边,一直与军中将士们同甘共苦的人,不是阴丽华,而是郭圣通,将士们对主公的这位郭夫人,是打心眼里敬佩和仰慕。
  现在刘秀要立后,以吴汉为代表的军方势力,绝对是坚定不移支持郭圣通的。
  听闻吴汉的态度,刘秀心头一沉,吴汉的表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代表了全军将士们的表态。
  立后这件事,看似天子的家务事,实则就是国事。如果皇后的人选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造成离心离德的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梁接话道:“陛下,微臣以为子颜言之有理。郭贵人随陛下征战,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些大家都有看在眼里,铭记于心。”
  可阴丽华呢?她有什么功劳,她又有什么苦劳?陛下在河北南征北战之际,她可一直在南阳享清福,有功有劳的夫人无法为后,却让无功无劳的夫人为后,这难以服众。
  刘秀眼帘低垂,手指的指尖,有一下没一下的轻轻敲打着桌案。沉默了好一会,他问道:“长舒的意思呢?”
  朱鲔听刘秀突然问到自己的头上,他暗暗咧嘴,如果装昏可以的话,他宁愿当场晕过去。
  立后这件事太敏感了,就像立太子一样,不是外人能参与得了的。何况他这个外人,还是曾经和天子有过节的外人。
  他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说道:“立后乃陛下之家事,微臣……微臣以为,此事当由陛下自己决断!”
  吴汉和王梁闻言,不约而同地白了他一眼。王梁嗤笑出声,振声说道:“为人臣者,理应直言不讳,哪怕犯颜直谏,亦无愧于心,贪生怕死,不如趁早告老还乡的好!”对于在关键问题上缩头缩尾的朱鲔,王梁显然是很不满。
  他看向刘秀,正色说道:“陛下,郭贵人现已身怀六甲,单凭郭贵人怀上陛下的第一个孩儿,也当为后!”
  说实话,在立后这件事上,刘秀也没想到吴汉、王梁等人的态度竟如此坚决,心中多少有些郁闷,也有些不痛快。
  而后,刘秀又找了个话题,把立后之事带过,未就这个话题一直聊下去。会后,刘秀留下了李通,又找来朱祐,他们三人边喝酒边聊天。
  几杯酒下肚,刘秀把他打算立阴丽华为后,但又遭群臣反对的事讲出来。
  朱祐一脸的茫然,眨眨眼睛,说道:“陛下立后,这不是陛下的事吗?为何还要询问大臣们的意见?”
  刘秀苦笑,李通则是连连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立后之事,关系到立储,这哪里是陛下的家务事,这就是国事啊!”
  阴丽华为后,那么她生的儿子,便是储君,郭圣通为后,情况也一样,郭圣通生的儿子将为储君。
  如果说立谁为后,与大臣们的直接关系不大的话,那么谁为储君,与大臣们的关系可就大了去了。
  像吴汉、王梁这些大臣,对郭圣通自然更熟一些,而郭圣通也的确很会做人,很得人心,阴丽华与郭圣通相比,劣势太大。
  听了李通的这番分析,朱祐才算弄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他挠了挠头发,拿起酒杯,说道:“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多的事,这的确是够让陛下操心的,现在,我们还是喝酒吧!”
  刘秀乐了,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李通放下杯子,说道:“倘若这次郭贵人能为陛下诞下龙种,那么立后之事,陛下便很难再改。”
  只要郭圣通生下了男孩,那么朝中大臣对郭圣通的支持将会更高,刘秀欲立阴丽华为后的阻力亦会更大。
  刘秀有些无奈地耸耸肩,立后之事,他的确倾向于立阴丽华为后,但他也不可能因为更倾向阴丽华,而把郭圣通肚子里的孩子打掉,那毕竟是他的亲骨肉。
  他们三人在清凉殿喝着酒,说着话,另一边的西宫,阴丽华正坐在大殿里绣帕子,她的贴身丫鬟雪莹从外面走了进来,小声说道:“夫人,许小姐求见。”
  雪莹说的许小姐,正是许汐泠。
  目前许汐泠在宫中代任掖庭令。
  掖庭令主要负责的是宫中的杂物,监管宫中诏狱,通常来说,掖庭令是由宦官担任,但目前宫中的宦官数量还不多,而许汐泠又是个闲人,郭圣通便向刘秀推荐,破例让许汐泠来暂掌掖庭令。
  阴丽华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绣帕,说道:“有请!”
  时间不长,许汐泠从外面款款走了进来。
  昨晚宴会当中,阴丽华根本没见到许汐泠,与会之人,全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朝廷命妇,像掖庭令这样的女官,以昨晚宴会的规格,还没有她的一席之地。
  许汐泠进来之后,不等阴丽华开口说话,她先是低身福礼,说道:“汐泠见过夫人!”
  阴丽华对许汐泠的印象一般,一是许汐泠太妖艳,二是她能感受得出来,许汐泠对自己的夫君有非分之想,对于觊觎自己丈夫的女人,又怎么可能会有好感呢?
  不过眼下,在这偌大的皇宫里,阴丽华认识的人真就不多,许汐泠算是这不多中的一个。
  她站起身形,走了过去,托住许汐泠的胳膊,含笑说道:“汐泠不必多礼。”
  “昨日夫人入宫,汐泠事务繁忙,未能来拜访,夫人没有生汐泠的气吧?”许汐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阴丽华乐了,说道:“汐泠这么说就太客气也太见外了。”稍顿,她又问道:“汐泠可是和非烟一样,都被封了美人?”
  她是真不清楚许汐泠现在宫中是什么身份,所以才有此问,殊不知,这一问是直接问道了许汐泠的痛处。
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变立场
  花非烟才投靠刘秀多长时间,却也得到了个美人的封号,即便只是个虚名而已。而许汐泠跟了刘秀这么久,最后却只得了个掖庭令的职位。
  虽说掖庭令也很有实权,而且还掌管着皇宫诏狱,但这并不是许汐泠想要的。对于向刘秀推荐自己的郭圣通,许汐泠恨得牙根痒痒。
  原本许汐泠是想站在郭圣通这一边的,可郭圣通竟然如此待她,让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听闻阴丽华的发问,许汐泠苦笑,说道:“夫人误会了,汐泠现在任掖庭令。”
  阴丽华对此颇感意外,脸上也露出诧异之色。许汐泠一笑,说道:“掖庭令还挺好的,虽然事务繁杂了些,不过能帮到陛下,汐泠已很知足了。”
  许汐泠的心思,阴丽华早就看出来了,可许汐泠最终只得到了掖庭令这个职位,却是让阴丽华万万没想到。许汐泠话锋一转,含笑说道:“还是不要说汐泠了,刚刚陛下召集三公九卿,于宫中商议要务,夫人可知,陛下与三公九卿商议的是什么?”
  阴丽华莫名其妙地摇摇头,她哪里知道刘秀和大臣们商议了什么。许汐泠直截了当地说道:“陛下和诸位大臣商议的是立后之事。”
  啊!原来如此!阴丽华看着许汐泠,没有说话,她也不清楚,许汐泠对自己说这些是何用意。
  许汐泠含笑说道:“掖庭令虽微不足道,但也有一点好处,就是消息灵通。”稍顿,她又继续道:“按照陛下的意愿,是想立夫人为后。”
  阴丽华吸了口气,身子也随之一震。许汐泠又道:“可惜,大司马、大司空等大臣,都与陛下意见相左。大司马、大司空皆认为,陛下在征战河北期间,郭贵人有陪王伴驾之功,理应立郭贵人为后,夫人以为呢?”
  “立后之事,理当由陛下定夺。”阴丽华眼帘低垂,语气平定地说道。
  许汐泠目不转睛地看着阴丽华,过了好一会,她幽幽说道:“郭贵人不仅有真定王做靠山,而且还得到朝中大臣、军中将士们的普遍拥戴,现在更怀有陛下的子嗣,立后之事,夫人争不过她。”
  阴丽华皱了皱眉头,但很快又释怀。
  她说道:“陛下在河北近两年,郭贵人有陪王伴驾之功,而我远在南阳,自然无法与郭贵人相比,立郭贵人为后,也理所应当。”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夫人真的甘心吗?”
  许汐泠走到阴丽华身边,跪坐下来,说道:“当年,在陛下最落魄之际,夫人不弃,嫁于陛下,现在陛下功成名就,郭氏却要为后,夫人甘心吗?”
  甘心吗?阴丽华当然不甘心,可是不甘心她也改变不了什么。
  郭圣通有真定王做靠山,又得到朝中大臣、军中将士的支持,她又能如之奈何?她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许汐泠说道:“现在,无论从哪方面讲,夫人都比不过郭氏,如果夫人执念后位,即便深得陛下宠爱,恐怕也会适得其反,只会让陛下深感为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