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1156

  刘秀点了点头,对铫期的为人和能力,刘秀都非常放心,要说领兵打仗,铫期是一把好手,要说治理地方,铫期也不差,即便治政能力稍差一些,刘秀也会安排得力之人去辅佐他。
  交代完铫期这边,刘秀转头看向吴汉,说道:“子颜,等过完年,即刻出兵,平定魏郡、清河郡之贼军,务必要将五校、檀乡二贼,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吴汉向前叩首,大声说道:“微臣遵命!”
  刘秀又看向岑彭,问道:“君然现在筹备的如何?”
  岑彭拱手说道:“微臣麾下的三万精兵,已整装待发,可随时出兵荆州!”
  “好!”刘秀说道:“三日后,兵发荆州!”
  荆州是刘秀的家乡,也是刘秀的根,他是不可能不拿下荆州的。
  经过和众臣的商议,刘秀暂时对刘永按兵不动,不是刘秀不想灭掉刘永这个和他争汉室正统的心腹大患,而是他现在实在分不出多余的兵力去对付刘永。
  早朝之后,刘秀回到清凉殿,刚进来,便看到花非烟坐在大殿里。见刘秀进来,花非烟起身施礼,说道:“陛下!”
  “非烟可是有事?”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刘秀对花非烟已是非常的了解。如果没事,她绝不会主动来找自己。
  花非烟欠了欠身,说道:“属下确实有事。”
  刘秀对张昆说道:“去外面候着。”
  “是!陛下!”张昆答应一声,躬着身子,退出大殿。
  等张昆走后,花非烟从袖口中抽出一支竹筒,递交给刘秀。刘秀接过来,熟练地拔掉盖子,将里面的布条倒出来,展开一瞧,里面的记录是关于渔阳太守彭宠的。
  自打彭宠从洛阳回到渔阳后,便一直都是愤愤不平,对刘秀也颇有微词。
  吴汉和王梁,原本都是他属下的官员,可现在,一个贵为大司马,一个贵为大司空,皆为三公,而他呢,还是继续做渔阳太守。
  在彭宠看来,刘秀如此封赏,太不公平,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功绩。当初倘若没有自己举渔阳全郡之力,支持刘秀,他能有今天吗?恐怕早就被王郎杀了吧!
  正所谓不患寡,只患不均,现在彭宠的心里是极度不平衡,对刘秀也是憋着一肚子的怨气,还不时和身边的心腹之人,埋怨刘秀的不是。
  要说彭宠,对刘秀的确是有功劳,而且功劳还不小,他虽然没有上阵杀敌,但确实为刘秀军的后勤补给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不过刘秀待他也不薄,毕竟是给他封了侯,可按照彭宠的说法,以他的功绩,他是应该被封王的。
  但彭宠也不想一想,满朝上下,那么多的功臣,即便是功劳那么大,与刘秀关系那么铁的邓禹,也只是被封侯,而未被封王。按照大汉祖制,是严禁封异姓王的。
  彭宠以这件事来抱怨刘秀,那真是想做王都想瞎了心了。
  另外,功绩和他一样的上谷太守耿况,人家可是一直都安安心心地做着上谷太守,儿子耿弇被封为建威大将军,官职比他这个老爹都大,耿况也没有丝毫的抱怨。
  现在花非烟给刘秀的这份密报,便是云兮阁的密探把彭宠在渔阳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刘秀看罢,眉头紧锁,将布条向桌上一拍,沉默未语。
  刘秀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对彭宠,乃至耿况,他都是非常感激的,奈何这两人的能力确实是有限,刘秀不可能再把他二人的职位往更高了提升,他俩也担不起。
  治国、治天下,不是看交情,也不是看功绩,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个人能力。
  像伏湛、伏黯兄弟俩,在刘秀称帝之前,他俩没有为刘秀出过一分力,但因为他二人的能力够强,前者做了尚书,兼大司徒,后者做了光禄勋。
  现在看到彭宠对自己的这些抱怨,刘秀颇感寒心,也有些难过。
  “陛下!”花非烟打断刘秀的沉思,又递过来一个竹筒。刘秀接过,打开,低头一瞧,这是从河内传回的情报。
  青犊军的漏网之鱼孙登,现在在河内,已召集起一批青犊军残部、尤来军残部、铜马军残部,合计有数万之众。
  看罢这份情报,刘秀忍不住苦笑,这些贼军,真是打不完,灭不绝,简直像种庄稼似的,一茬接着一茬。
  刘秀问道:“孙登集结青犊、尤来、铜马残部,想要作甚?”
  花非烟欠了欠身,说道:“依属下分析,孙登恐怕也有称帝之心!”
  刘秀眨眨眼睛,先是轻笑一声,笑着笑着,他变成了仰面大笑。刘秀感觉,当今这个乱世,实在太可笑了,只要组织起个万把人,阿猫阿狗都想要站出来称帝,这天子真是太不值钱了。
  他一边笑着,一边又颇感头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内忧外患,杂七杂八的事都赶到一起来了。
  过了一会,他收敛笑声,看向花非烟,问道:“非烟今日到底带来了多少个坏消息?”
  花非烟欠了欠身,从袖口内又抽出一支竹筒,毕恭毕敬地递给刘秀。
  看着她递来的竹筒,刘秀差点又笑起来,现在他也挺好奇的,究竟还能有哪些坏消息。他接过竹筒,打开,这回里面的情报是关于真定王刘杨的。
  这份情报,明确指出,刘杨已有称帝之野心。
  刘杨有个小毛病,就是脖子上长了个红色的肉瘤,也不知道是哪个江湖术士告诉他的,他这属于天生异相,像他这样的人,是注定要做天子的!刘杨一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刘秀能做皇帝,全靠得到了他刘杨的支持,既然自己的支持能让刘秀坐上皇位,那为什么自己不做皇帝呢?
  这位真定王也是想做皇帝想瞎了心。他自己偷偷找人,在一块石头上刻了一行字,然后埋在真定城城郊。
  之后他又安排人,‘碰巧’把这块石头挖了出来,运到真定城内,让百姓们观瞻。刘杨在石头上刻的话是:赤九之后,瘿杨为主。
  赤是指汉,前文已经提过了,汉为火德,火为赤。九,是指刘秀。按照汉朝皇帝的排序,刘秀是第九位大汉天子。瘿是瘤的意思,瘿杨也就是指他刘杨。
  这句话连起来就是,刘秀之后,便是他刘杨为帝了。
  看着这份密报,刘秀再次把布条拍在桌案上。他疲倦地闭上眼睛,单手揉着额头。
  说起来,刘秀做这个皇帝当的是真不容易,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遍地的贼军,四处作乱,而那些看似忠肝义胆,帮着他打下河北的功臣们,又时不时地生出谋反之意,想要自己做皇帝,再加上各路强大的外部敌人,各种各样的压力,从各个方向席卷而来,当真是让人有窒息之感。
  过了一会,刘秀深吸口气,看向花非烟,苦笑道:“非烟,还有吗?”
  花非烟摇摇头,同时长出口气,刘秀也同样长出口气,这一连三个坏消息,如同一记记的闷锤,砸在他的胸口上,让他快要喘不上来气。
  刘秀的手指哒哒哒的敲着桌案,片刻后,他抬头一瞧,见花非烟正一脸关切地看着自己,刘秀笑问道:“非烟还有事?”
  “陛下没事吧?”花非烟小心翼翼地问道。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是她坐在刘秀的位置上,她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么多的糟心事。
  听闻她的话,刘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这样的打击,并不算什么,比这更重的打击,我以前也承受过。”
  刘秀心里明镜似的,他不能被击倒,如果他都倒下了,那么,也再没有谁能把这一大摊子支撑起来。
  他站起身形,在大殿里来回徘徊了几遍,而后扬头说道:“张昆!”
  “奴婢在!”守在殿外的张昆听闻召唤,躬着腰,快步走进来。
  “拟旨,宣渔阳太守彭宠入京!”刘秀眯缝着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第五百八十章
风谲云诡
  张昆躬着身子,说道:“是!陛下!”
  刘秀继续说道:“传旨刘隆,让他带陈副,去往真定,召刘杨入京。”
  无论是对彭宠,还是对刘杨,刘秀都还是有感情的,召他二人入京,刘秀既是在提醒他们,也是在给他们一次机会,别做出谋反之举。
  由于刘杨是王,而且还是郭圣通的舅父,刘秀自然对刘杨更重视一些,派出游击将军刘隆、骑都尉陈副,去往真定,‘请’刘杨入京。
  至于彭宠,刘秀则派了一名内侍,带着圣旨去往渔阳。
  且说刘隆和陈副,接到刘秀的旨意后,立刻动身去往真定。
  不过他俩根本没有见到刘杨。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做贼心虚的关系,刘杨听闻刘隆、陈副到来的消息后,立刻下令,关闭真定城的城门,将两人拒之城外。
  刘隆和陈副别说没见到真定王刘杨,他二人连真定城都没进去。此时,刘杨谋反的心思,几乎已完全暴露出来。刘隆和陈副进不了城,见不到刘杨,两人无功而返,但又不好这么回洛阳向刘秀复命,他二人只好离开真定,去到常山郡的郡城元氏,暂时住下,并向刘秀传信,将他们在真定这里遇到的情况一五一十的禀报刘秀。
  另一边,刘秀派往渔阳的内侍,倒是有顺利见到彭宠,也向彭宠传达了刘秀的旨意。
  彭宠接了旨,但却没有按旨行事。
  他让内侍回洛阳,回复陛下,幽州牧朱浮,曾多次构陷于他,十足一阴险小人,这样的人,又如何配做一州之牧?
  陛下要召他入京,他可以去,但有一点,陛下必须先撤掉朱浮幽州牧的职务,并严惩朱浮这个小人。
  内侍听了彭宠的这番话,吓得冷汗都流了下来,结结巴巴地说道:“彭太守,这……这不太妥吧?”
  彭宠脸色一沉,呵斥道:“让你这么说,你就给我这么说!陛下乃明君,自然会明辨是非,明辨忠奸!”
  内侍无奈,只好别过彭宠,返回洛阳,向刘秀复命。
  其实幽州牧朱浮,的确没少在刘秀那边说彭宠的坏话,像彭宠中饱私囊这些事,倒也是事实,但他说彭宠对刘秀不忠,有暗中谋反之意,这就真的是构陷了。
  他向刘秀举报彭宠这些事的时候,彭宠对刘秀还是很忠诚的。
  朱浮这个人十分有才华,也非常有能力,治理地方,那真的是一把好手,一州之政务,他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对属下官员很是大方,极得人心。
  在这一点上,朱浮和刘秀非常像,刘秀对麾下的功臣们大加封侯,而且基本全是千户侯,对奖赏大臣之事,刘秀从来不手软。他的这一点,被朱浮学了个十成十。
  另外,像‘亲者痛,仇者快’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就是出自于这位朱州牧之手。
  刘秀选材时,原本只打算在洛阳一地选,是朱浮上疏刘秀,劝他不要把选材只限于洛阳一地,而应扩大到全国,让全国的有识之士,都能得到被朝廷重用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