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1156

  寇恂的胆子也的确是大,他只带着一名随从,便进入赤眉军藏身的那片树林,与赤眉军残部进行谈判。寇恂在河内郡做太守期间,赢得了不小的名声。
  即便是贼寇们提到寇恂的名字,也会禁不住挑起大拇指,赞叹一声此人仗义,颇具侠义之风,言出必行,光明磊落。
  汉军这边若是派旁人前来谈判,赤眉军残部恐怕非但不予理会,反而还有可能将其杀掉泄愤。
  但对寇恂,赤眉军残部给予了相当的礼遇,赤眉军别部的首领亲自见了寇恂。
  赤眉军的首领名叫狄护,是名三十多岁,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见到寇恂,狄护还算挺客气,拱手说道:“寇太守!在下狄护,乃这支赤眉别部之主将!”
  “原来是狄将军!”寇恂拱手还礼。不等狄护说话,寇恂直截了当地说道:“狄将军,我此次前来,只为一事,招你部投降。”
  此话一出,狄护周围的众人脸色同是一变,一个个冷眼看着寇恂,手都不自觉地抬了起来,握住肋下佩剑的剑柄。
  狄护嘴角扬起,幽幽说道:“原来寇太守是来做说客,劝我部投降的!”
  寇恂不绕弯子,坦然问道:“狄将军认为你部现在除了投降,还有其它的出路可走?”
  狄护手下的一名将官怒声说道:“我部宁愿战死,也决不投降!”
  寇恂说道:“死亦有轻重之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战而战之,此乃匹夫之勇,死不足惜。”见四周的赤眉军众人都是一脸的怒色,瞪着眼睛,恨不得扑上来咬自己一口,他继续说道:“现在你部,已被我汉军团团包围,插翅难飞,抵抗下去,死路一条……”
  他话没说完,另一名赤眉军将官怒吼道:“有种的你们就攻进来试试!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寇恂笑了,反问道:“倘若我军要用火攻呢?”他一句话,让狄护等人无不倒吸口凉气。火攻?他们现在躲在林子里,占有地利的优势,汉军兵马虽多,但入林作战,施展不可,己方还有一战的资本,倘若如寇恂所言,敌人要用火攻,己方的处境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拔剑,杀掉寇恂,绝不能让敌军采取火攻战术。随着沙沙沙的声响,许多赤眉军都把佩剑抽了出来,冲着寇恂怒目而视,满脸的杀气。
  寇恂说道:“这次我军的主将乃中郎将王梁王将军、执金吾贾复贾将军!王将军和贾将军都主张采用火攻战术,是我拦下他二人,并承诺能招降诸位。你们现在当然可以杀了我,以消心头之恨,只是,我死之后,你们又当如何?”
  赤眉军众人面面相觑,表情凝重,谁都没有再说话。狄护看了看周围的众人,沉声喝道:“把剑都收起来!”
  人们低垂着头,纷纷把拔出的佩剑又推回到剑鞘中。
  狄护看向寇恂,拱手说道:“寇太守向来以仁义著称,今日得见,果真如此!”
  寇恂意味深长地说道:“抵抗下去,死路一条,等待救援,更无可能!长安之赤眉,已是自身难保,你等现在还能指望何人?”
  赤眉军众人眉头紧锁,皆沉默无语。
  狄护暗暗叹了口气,喃喃说道:“即便我部投降,只怕到最后,也是……也是死路一条吧!”
  寇恂面色一正,说道:“狄将军大可放心,我寇恂以性命担保,只要狄将军肯率部投降,我军绝不杀一兵一卒。有愿意留下的,我军欢迎,有不愿意留下,想回家的,我军可赠送盘缠。”
  狄护心中一动,其余众人也都是两眼放光。狄护沉吟片刻,深吸口气,对上寇恂的目光,正色说道:“倘若旁人作此承诺,我不信,但寇太守作此承诺,我信!”
  听闻这话,寇恂心头一喜,问道:“这么说来,狄将军愿意率部投降?”
  狄护先是向寇恂摆了摆手,示意他稍等,而后,他向自己的几名部下甩下头,走出一段距离,围拢到一起,小声商议起来。
  寇恂的话,打碎了他们心里最后一丝希望,他们还想依仗树林,与汉军做最后一搏,运气好,或许能突出重围。
  但汉军若是采用火攻,他们则是一点突围出去的可能性都没有,全军上下,都得被活活烧死。
  正如寇恂所言,事到如今,他们唯一可走的路就是投降。
  有名赤眉军将官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次我等险些击杀刘秀,敌军对我等恨之入骨,我担心,我军一旦投降,只怕……都凶多吉少啊!”
  另有两名赤眉军将官连连点头,说道:“寇恂花言巧语,巧言令色,不可全信啊!”
  狄护意味深长地说道:“寇恂在河内,向来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且为人仗义,许多义军皆向其臣服,我以为,寇恂既然说了能保下我等的性命,他定能说到做到。”
  “可是长安那边……”
  “长安不会管我们了!”狄护仰天长叹了一声,说道:“管首领已经离开,这说明了什么?长安已经放弃了我等。”
  众人心头一悲,纷纷垂下头,还有人小声的抽泣起来。
  狄护拍了拍众人的肩膀,说道:“与其全军弟兄俱焚,不如,就……就降了吧!”
  “我们都听将军的!”
  狄护环视众人一眼,重重地点下头,转身向寇恂那边走去,同时说道:“寇太守,我等已经商议好了,愿意向贵军投降!”
  说着话,他解下肋下的佩剑,直接扔到地上。
  以狄护为首的赤眉军残部,在寇恂的劝说下,最后全体将士向汉军投降。
  进入树林的时候,寇恂只带着一名随从,等他出来的时候,后面跟着数以千计、手无寸铁的赤眉军降兵。
  此情此景,让王梁喜出望外,可以不交战,可以不杀人、不死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最好的结果了。以王梁为首的汉军,接受了赤眉军的降兵。
  投降的赤眉军,合计七千余众,人数不少,黑压压的好大一片。贾复主动提出,由他的戍京军来看押这些赤眉军俘虏。
  王梁没有多想,赤眉军已经投降,战事已经结束,至于这些俘虏,无论由谁看管都一样。
  以贾复为首的戍京军接收这些赤眉军俘虏后,将他们押送回己方的大营,但他们并没有把俘虏们关押在大营里,贾复命令手下将士,押送俘虏到大营的后身,并让俘虏在地上挖出一个巨坑。
  贾复压根就没打算让这些俘虏活下来。这些赤眉贼,不仅祸乱太行周边的城镇,而且还险些害死天子,罪无可恕,死不足惜。
  听闻汉军让己方挖坑,赤眉军众人立刻意识到不好,人们想反抗,但手无寸铁的俘虏,又哪里是戍京军的对手?
  那些企图反抗的俘虏,被戍京军将士打翻在地,拳打脚踢。在戍京军的高压之下,赤眉军俘虏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开始挖坑。
  按照贾复的意思,处死这些俘虏,根本不用和任何人商议,直接坑杀就好。
  但这么大的动静,又怎能瞒得住呢?寇恂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阻止贾复坑杀赤眉军。
  自己提出用火攻,而寇恂却站出来反对,这件事就已经让贾复对寇恂十分不满,现在寇恂又出来阻止自己坑杀赤眉军俘虏,贾复不满的情绪更重。
  两人争执不下,闹得脸红脖子粗的。
  没过多久,王梁也闻讯赶了过来,看到坚持己见又互不相让的贾复和寇恂,王梁一筹莫展,最后他提出呈报天子,让天子来决定这些俘虏是该杀还是该留。
  此时刘秀并未在汉军军营里,而是在太行陉。
  王梁率军围困赤眉军,双方还发生了交战,但其间并未发现管婴等四阿死士,刘秀推断,管婴和他的属下很可能已经离开赤眉军别部,准备返回长安了。
  刘秀并不知道管婴具体会走哪条路离开太行山,他带着伏黯以及羽林卫,去到太行陉守株待兔。
  如果他的运气好,管婴等人走太行陉出山,他们可将其堵个正着。
  如果运气不好,没有等来管婴等人,也没什么,趁此机会,他也可在太行陉这里游山玩水,好好放松一下。
  这天晚上,刘秀正在太行陉外的汉军营堡内休息。太行八陉的外面,汉军建造了许多营堡。
  所谓的营堡,就是比要塞规格要小一些,里面可驻扎百八十号人,外围的土墙高度能有两米左右,半米多宽。
  刘秀正在房间里看书,许汐泠则跪坐在旁煮茶,门外传来伏黯的话音:“陛下!”
  “稚文,进来吧!”
  随着房门打开,伏黯走了进来。他向刘秀拱手施礼,而后又向许汐泠拱了拱手。伏黯是光禄勋,官职比掖庭令要大得多,正常情况下,只有许汐泠给他施礼的份。
  不过,刘秀和许汐泠之间关系的变化,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现在她成了天子的女人,回京之后,她肯定是要受封的,伏黯对许汐泠的态度也随之客气了几分。
  刘秀问道:“稚文,有何事?”
  伏黯面色一正,走到刘秀近前,低声说道:“陛下,太行陉发现了几名准备出山的四阿死士!”
第六百零七章
心里暗战
  刘秀问道:“管婴不在其中?”
  伏黯摇头,说道:“并未发现管婴。”
  刘秀幽幽说道:“你说过,管婴最有可能走的就是太行陉。”
  伏黯羞愧地垂下头,低声说道:“距离管婴最近的出山口,就是太行陉,距离长安最近的出山口,也是太行陉,所以微臣推断,管婴十之八九会从太行陉出山。”
  说到这里,他看眼刘秀,苦笑道:“现在看来,是微臣估算错了,管婴并未走太行陉这条路。”
  刘秀并没有责怪伏黯,他喃喃说道:“管婴行动失败,自己又负了伤,现在他一定是急于回长安。”
  说到这里,他对伏黯说道:“不要理会那几名四阿死士,放他们离开。”
  伏黯暗暗皱眉头,小声说道:“陛下,我们擒下这几人,或许能打听出来管婴究竟走的是哪条路。”
  刘秀摇头说道:“没用的!四阿中人,皆为死士,即便擒下他们,他们也什么都不会说的。何况,如果管婴真是从其它道路出的山,他们现在赶过来也定然来不及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
  “我怀疑,这几名四阿死士,只有个诱饵。”说到这里,刘秀向伏黯一笑,慢悠悠地说道:“倘若我是管婴,我也会这么做的。”
  管婴根本不知道己方有没有在太行八陉设下埋伏,让他的手下先行一步趟趟路,确定安全了,他再有所行动,这是极有可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