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1156

  刘秀的话没有太夸张,魏家的确是陇右地区的名门望族。
  隗嚣的叔父魏崔、魏义,更是陇右一带的两位豪侠,别说在陇右一带大名鼎鼎,即便是在整个凉州,也非常有名气。
  早在王莽末年,绿林、赤眉、铜马等起义军并起之时,魏崔和魏义便谋划起兵造反之事。
  隗嚣得知后,急忙阻止,他的话是,兵者,凶事也!家族何罪之有?起兵造反,风险太大,一旦失败,整个家族都要受到牵连,同归于尽。
  魏崔和魏义都没听隗嚣的,聚集江湖侠士,揭竿而起,还击杀了汉阳郡的太守。魏崔、魏义在正式造反之后,他二人才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俩都没有领导起义军的能力,最后两人找到隗嚣,让隗嚣来做起义军的首领。
  隗嚣在陇右的名气很大,主要是他饱读经书,而且还在州府做过官,既有才学,又有声望。
  最后,强烈反对起兵反莽的隗嚣,反倒成了西凉起义军的首领。隗嚣在西凉的势力,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后来绿林军攻陷长安,刘玄入主长安,做了更始皇帝。隗嚣便率领着西凉起义军,来到长安,投靠刘玄。刘玄很是看重隗嚣,很快便册封隗嚣为右将军。
  魏崔和魏义等人,也都保留了原来的封号。
  只是西凉起义军投靠刘玄没多久,便在长安待不下去了,尤其是魏崔和魏义,对更始朝廷的意见极大。
  当初他们之所以起兵造反,是因为王莽暴政,让天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现在更始帝当家,绿林军当道,这些起义军首领,比王莽时期的权贵更加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将三辅地区闹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
  奈何魏崔、魏义等人,非刘玄嫡系,人微言轻,想管也管不了,说了也没用。
  在魏崔、魏义兄弟俩的眼中,这个刘玄,恐怕还不如王莽呢,自己拼死拼活的起兵造反,为的是天下黎民,可到最后,却只能辅佐这样的皇帝,值得吗?
  他二人一核计,干脆反了吧!带着起义军的老兄弟们,北上回西凉,长安他们不待了。
  他二人把自己的计划告诉给隗嚣。隗嚣毕竟是西凉起义军的首领,反叛刘玄,率领西凉军回老家,还得隗嚣领着他们干才行。
  可隗嚣听了自己两位叔父的话,吓出一身的白毛汗。又要造反?这是真的嫌自己命太长了啊!隗嚣表面上支持魏崔、魏义的决定,背地里,却将此事密保给了刘玄。刘玄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直接下令处死了魏崔和魏义,对于给他通风报信的隗嚣,则大加赞赏,提升隗嚣为御史大夫。
  靠着出卖自己的两位亲叔叔,隗嚣算是在更始朝廷里彻底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和申屠建、廖湛、张卬、胡殷等绿林系首领们打成了一片。
  再后来,出了他们这些大臣密谋绑架刘玄的事。失败后,隗嚣逃回到西凉,收揽旧部,迅速控制了整个凉州,成了西凉的土皇帝。
  隗嚣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说起来,他也的确是个能人,要才华有才华,要能力有能力。
  会用人,礼贤下士,麾下的文官武将,不计其数;会用兵,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平定了西凉一切反对他的势力;会权谋,隗嚣在西凉,并没搞出多大的动静,但偌大的凉州,却神不知鬼不觉的被他所掌控。
  就个人能力而言,隗嚣即便比不上刘秀,但也不会相差太远,但就胆量而言,隗嚣可比刘秀差得多了。
  只要在他面前提到造反二字,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性命难保。
  如果隗嚣的胆子再大点,以他在西凉的实力和威望,他完全可以效仿刘秀、公孙述、刘永等,自己称帝。只不过,隗嚣是真的没有称帝的胆量。
  此时,洛阳皇宫却非殿内。苏衡听了刘秀对隗嚣的夸赞,顿是面露喜色,他兴奋道:“陛下如此看重大将军,微臣叩谢!”说着话,他向前叩首。
  刘秀动作轻缓地向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平身。
  他慢悠悠地说道:“眼下,赤眉贼军,霸占长安,我汉军将士,久攻不下,倘若魏将军能从西凉发兵,合力攻敌,击破长安城内之贼,指日可待!”
  苏衡面色一正,斩钉截铁地说道:“只要陛下下旨,我西凉将士,定赴汤蹈火,全力以赴!”
  刘秀闻言,抚掌而笑,赞道:“苏祭酒说得好!”
  他对苏衡称呼的变化,也等于是表明他接受了隗嚣的归顺。
  苏衡眼睛顿是一亮,面带笑意地问道:“不知大将军归顺陛下之后,当为何官职?”
  这个问题,是问到了关键,也是问到了隗嚣最在乎的事。
  此时的刘秀,完美的表现出他超高情商的一面。他知道隗嚣这个人,了解他的过往,也明白隗嚣现在最想要什么。
  他含笑说道:“只要魏将军肯归顺汉室,便是对汉家有功,朕可册封魏将军为西凉大将军,掌管凉州及朔方!”
  朔方郡不在凉州,而是在并州,与凉州接壤。刘秀的意思是,只要你隗嚣肯归顺我,你可以继续做你的凉州土皇帝,另外我还可以再多给你一个朔方郡。
  刘秀现在也是在慷他人之慨,毕竟并州还不在刘秀的控制范围之内,他承诺把朔方交给隗嚣管辖,于他而言,不痛不痒,没有任何损失。
  不得不说,刘秀太会琢磨人的心思了。隗嚣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一个他在凉州的合法地位,可以让他光明正大的统治凉州。
  刘秀算是完完全全的摸清了他的心思。现在隗嚣自封西凉大将军,投靠刘秀后,刘秀依旧是封他为西凉大将军,官职乃至官名,一点都没变。
  看起来刘秀似乎没有善待隗嚣,没给他加官晋爵,可实际上,即便刘秀给隗嚣封王,让他做三公之首,隗嚣也不会同意,他也不可能离开他的凉州老巢。
  苏衡听了刘秀的这番话,喜出望外,当即向前叩首,大声说道:“微臣代大将军,谢陛下隆恩!”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缘由,总之,隗嚣投靠刘秀这件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不仅为刘秀的建武朝廷增添了一大助力,也让刘秀的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隗嚣归顺刘秀所产生的直接后果便是,赤眉军的西退之路被堵死。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陌鄢算到赤眉军的东退不可行,刘秀一定会在长安的东面设置重重阻碍,所以才建议向西撤退。
  可是陌鄢又哪能算计到,在西凉称王称霸的隗嚣,会心血来潮的突然向刘秀俯首称臣,做了洛阳朝廷的附属。
  当前这个乱世,格局变化的太快,没人能算得到明天将会发生什么。
  这段时间以来,洛阳几乎没收到什么好消息,不是幽州吃紧,就是汉军在南阳吃紧,刘秀的心头也是阴云密布,仿佛被压了一块大石头。
  隗嚣的归顺,算是这段时间里唯一的一个好消息,也让刘秀的心情爽朗了不少。
  刘秀还没来得及多高兴一段时间,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传来,阴贵人和许美人失踪了。
  听闻张昆的禀报,刘秀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两个大活人,而且一个是贵人,一个是美人,竟然在皇宫里失踪了?
  张昆从大殿外提进来一名小宦官,这名小宦官进来之后,噗通一声跪到地上,向前连连叩首,颤声说道:“奴婢该死,陛下饶命!奴婢该死,请陛下开恩啊!”
  看着磕头如捣蒜的小宦官,刘秀皱着眉头,不解地看向张昆。
  张昆向刘秀躬了躬身,说道:“陛下,奴婢已经盘问过了,就是这个不长眼的东西,带着阴贵人和许美人出的宫!”
  小宦官吓得汗如雨下,更是连连叩首。刘秀脸色沉了下来,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朕说清楚了!”
第六百三十章
出宫追妻
  小宦官吓得哆哆嗦嗦,结结巴巴地说道:“前两天,许美人拜托奴婢,带两名中黄门出宫,说是要在宫外买些物件,奴婢当时也没有多想,便答应了下来。”
  中黄门是皇宫中的底层宦官,俸禄不到一百石。
  在中黄门之上,有丞(俸禄三百石)、署长(俸禄四百石),再往上,是小黄门,俸禄六百石。小黄门往上,便是大名鼎鼎的中常侍,俸禄一千石。
  做到中常侍这个级别,基本就和大臣差不多了,在天子面前的自称,也可以用‘微臣’。
  张昆的官职是中宫谒者,其级别相当于小黄门。到后来,小黄门也泛指宦官。
  刘秀听了小宦官的话,面露不悦之色,说道:“朕问你的是,阴贵人和许美人在哪!”
  张昆清了清喉咙,小声说道:“陛下,被这个不长眼的东西带出皇宫的那两位‘中黄门’,很可能就是阴贵人和许美人乔装改扮的。”
  刘秀听后,先是愣了愣,而后他恍然大悟。丽华一直想去南阳,劝说邓奉投降,重新归顺朝廷,自己一直没同意。
  想来丽华不愿放弃,便把主意打到了汐泠的头上,请汐泠帮她出宫。
  汐泠的易容术不见得有多高明,但改变一个人的样貌,对她来说绝非难事。想瞒过一个区区的小宦官,更是易如反掌。
  想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刘秀感觉一阵阵的头痛。
  自己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邓奉的谋反,绝非一时之冲动,而是早有预谋,既然是预谋的造反,又怎么可能会被你的三言两语所劝服呢?
  前去南阳,劝降邓奉,这不是羊入虎口吗?刘秀揉了揉自己隐隐作痛的额头,问道:“她二人是什么时候出的宫?”
  小宦官颤声说道:“是……是今日早上。”
  刘秀沉声质问道:“为何现在才报?”
  小宦官低着头,没敢吱声。张昆小心翼翼地说道:“奴婢们发现阴贵人、许美人失踪的时候,陛下正在前宫议事,故……没敢打扰陛下!”
  “糊涂!”刘秀训斥了一声,再重要的事,也比不过阴丽华和许汐泠的出宫。
  他在心里默默算了算时间,阴丽华和许汐泠已经出宫接近三个时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估计两人早哦已经出了洛阳,在去往南阳的路上了。
  刘秀沉吟片刻,对张昆说道:“宣伏湛、宋弘、宗广入宫。”
  “奴婢遵命!”张昆应了一声,而后斜眼看看跪在地上的小宦官,问道:“陛下,这个不长眼的东西……”
  “庭杖五十。”张昆点头应是,刘秀紧接着又补了一句:“罚奉半年!”
  庭杖可不是开玩笑的,真要往死里打,人的脊椎骨都能被打折,身子都能打成两截,五十庭杖,足以取人性命。
  刘秀补充了一句‘罚奉半年’,等于是在提醒张昆,别把人打死了,自己不想取他的性命,他也罪不至死。
  张昆多机灵,一听就明白了刘秀的意思,躬身应是,而后把小宦官带出大殿。
  到了外面,张昆横了他一眼,冷哼出声,说道:“算你小子运气好,若非陛下仁德,这次你还焉有命在?”
  小宦官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