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1156

  一轮箭射,数千支箭矢倾泻出去,让邓终军的前排方阵一阵骚乱,不时有人中箭倒地。
  第一轮齐射过后,汉军的第二轮齐射又来了。
  推进中的邓终军,纷纷举起手中的木盾,随着箭阵倾泻下来,人们就听头顶上方噼里啪啦的声响不绝于耳,木盾的盾面,很快便被箭矢所覆盖。
  在如此密集的箭阵下,即便拿着盾牌的兵卒都时不时的中箭,那些没有盾牌的兵卒更惨,有的是头部中箭,有的是脖颈、胸口中箭,向前推进的兵卒,往往是走着走着,便突然倒地,然后再也没能站起。
  邓终军方阵向前推进的这一路,地面上留下一具具的兵卒尸体。
  这种陆地上的推进,还不是最凶险的,真正凶险的是过护城河。之所以说宛城易守难攻,是因为宛城的城防设施太完善了。
  宛城的最外围,是一圈五六米宽的护城河,过了护城河,是一段向上的斜坡,过了这段斜坡,才到城墙近前。就是这么一段路,简直成了邓终军的噩梦。
  邓终军方阵推进到护城河近前,把云梯当成独木桥来用,将士们将云梯横在护城河上,然后踩着梯子,向对岸跑。
  可是在城头汉军的箭射下,想跑过这只有五六米宽的护城河,谈何容易?
  兵卒们踩着云梯,向前跑出没几步,城头上的箭矢便射了过来。
  人们用盾牌格挡箭矢,但盾牌能挡得住上半身,却挡不住下半身,军兵们的双腿不时中箭,惨叫着从云梯上摔了下去,掉进护城河内。
  有些水性不错的兵卒,还可以在河水中扑腾着,奋力游上岸,而有些不会水性的兵卒,掉进河内,便一头扎了进去,再也没能浮上来。
  运气不错的兵卒,顶着城头上的箭雨,好不容易越过护城河,来到对岸的斜坡前,正往上跑着,城头上又砸落下来滚木。
  滚木掉落在城墙下面,顺着斜坡,往下翻滚,兵卒们根本无路可退,被迎面滚来的滚木撞个正着,纷纷尖叫着跌入护城河里。
  当年岑彭镇守宛城,兵力没有多少,刘縯率领着数万汉军,是左攻不下,右攻不下,直至宛城城内已弹尽粮绝,人们饿得都快吃人了,岑彭在无奈之下,举城投降,刘縯这才算是把宛城拿下。
  由此可见,宛城有多难打。现在邓终军就如同当年的汉军,在宛城城前,大吃苦头。全军将士,是推进一路死一路,尤其是护城河里,浮尸都铺了一层。
  不过邓终的治军的确有一套,麾下的将士,没人畏缩不前,都是瞪着眼睛,大声吼着,不停的往前推进。
  城头上守军的数量终究有限,随着越来越多的敌军推进到护城河前,在河面上搭好浮梯,城头上的汉军开始应顾不暇。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过护城河,推进到城墙底下的邓终军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搭起云梯,向城头上攀爬。
  这时候,城头上的汉军也没什么好保留的了,有箭的向城下放箭,箭矢射光了,就近找重物,什么滚木、礌石,摸到什么就往城下砸什么。
  攀爬云梯的邓终军,有的被箭矢射下去,有的是被滚木、礌石砸下去。城墙地下的斜坡,都铺了一层邓终军的尸体,护城河的河面,更是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
  付出如此巨大的伤亡,邓终军毫无撤退的迹象。只要后方没有传来鸣金声,只要己方的鼓声没有停止,人们的脑袋里便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往前推进,攻上城头。
  面对着邓终军不计伤亡,近乎于疯狂的猛攻,城头上的汉军逐渐支持不住。见状,万脩侧头喝道:“倒火油——”
  火油可是城防中的大杀器。随着一锅锅被烧得滚烫的火油倾斜下来,城墙下面,惨叫声四起,哀嚎声不断。
  但很快,一切声音都消失了。只见一根根的火把从城头上丢下来,火把落在火油上,宛城城外的斜坡,瞬时间化成一片火海。
  人们在火海中挣扎着,翻滚着,许多人直接轱辘进护城河里,但是护城河的河面上也流淌着火油,而且也在燃烧。跳进河里,如同跳进火海。
  此情此景,连城头上的守军都不忍直视。
  在火油的攻击下,邓终军终于被打退了。
  但是他们并没有退得太远,而是在护城河的对岸布起了盾阵,以此来抵御城头的箭阵,与此同时,后面的兵卒把一架架的抛石机推了上来。
  邓终军于护城河的对岸,固定好抛石机,开始对城头上的汉军展开远程攻击。
  一块块的石头弹射到空中,砸在城墙上,也砸在城头上,轰隆隆的巨响声连成一片,不绝于耳。
  有些闪躲不及的汉军,被砸得骨断筋折,就连城头上囤积的滚木礌石都未能幸免,有砸得到处都是,城头上的场景,一片混乱。
  等到城外的火油熄灭,邓终军开始了第二轮的强攻。
  这次,汉军面对的压力更大。他们不仅要应对冲锋更加凶猛的敌军兵卒,同时还要提防着时不时从天而降的落石。
  双方的战斗,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攻城的邓终军固然伤亡惨重,城头上的汉军,死伤也不在少数。
  等到天近傍晚的时候,邓终军攻势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加凶狠,全军将士,几乎是倾巢而出,看架势,就是要一口气攻下宛城。
  这时候,城头上的汉军开始抵挡不住。很快,便有一名敌军顺着云梯,爬上城头,但接踵而至的便是被附近的汉军用长矛挑了下去。
  这只是个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邓终军爬上城头,双方将士在城墙上,展开了近身肉搏战。
  面对着这样的战况,连刘秀都亲自参战了。
  他手持赤霄剑,冲向距离他最近的一群敌军。这群敌军,有些类似于贾复麾下的奔命郎,一个个光着膀子,手持利刃,异常善战,周围的汉军被他们杀到一排又一排。
  就在他不停砍杀汉军,竭尽所能搅乱汉军城防之际,刘秀持剑到了对方众人近前,赤霄剑在空中画出一道长长寒芒,横着向人群中扫去。
  一名敌兵急忙竖立佩剑,格挡刘秀的杀招,就听咔嚓一声脆响,对方的剑应声而断,赤霄剑去势不减,直接斩断了对方脖颈,断头弹飞到空中。
  在场的邓终军同是大吃一惊,人们纷纷怒吼着,向刘秀围攻过来。
  还没等刘秀做出抵挡,就听背后传来一声怒吼。刘秀身形一晃,横移出去。也就在他移开的瞬间,万脩从他身侧掠过,手中的长枪顺势刺入一名敌兵的胸膛。
  噗!那名敌兵惨叫一声,被万脩用长枪直接挑下城墙。
  万脩挥舞长枪,横着一扫,枪尖瞬间撕开三名兵卒的胸甲,鲜血喷射出来,三名兵卒踉跄而退,齐齐倒在血泊当中。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土之上,又岂容尔等贼军猖狂!”
  万脩持枪,上来便连杀数敌,别说在场的汉军将士无不深受鼓舞,就连刘秀都是热血沸腾。
  汉军将士对攻上城头的敌军展开反攻,同时齐声大吼:“汉土之上,岂容尔等贼军猖狂!杀——”
第六百四十二章
宛城恶战
  在刘秀和万脩的带领下,汉军将士与攻上城头的邓终军将士,展开了面对面的厮杀。
  此战打得血腥又惨烈,前排的兵卒,成群成片的倒下,后排的兵卒,又成群成片的往前冲杀。
  接下来几个时辰的战斗中,邓终军连续三次攻上城头,但也被汉军连续打下去三次。
  仗打都这一步,双方都已经没什么退路,都在卯足全力的拼杀。就连邓终,都顶到了护城河的南岸,侍卫们在他前面组成一面盾阵,他站在盾阵后面,亲自督战。
  望着再次被打退的己方将士,邓终狠狠扯了扯自己的衣领子,怒声喝道:“不许撤退,谁都不许撤退,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要给我拿下宛城!”
  在邓终的命令下,将士们又开始了第四次的强攻。
  这次,连在后面掠阵的五千将士都顶了上去,参与到攻城战中。宛城的城墙下面,尸体叠叠罗罗,垒起好高,护城河里,已经看不到河水了,几乎全是尸体。
  邓终军倾尽全力的一击,攻势凶猛。许多兵卒,都脱掉了甲胄、军装,光着膀子,赤膊上阵,疯了似的顺着云梯往上爬。
  不得不说,南阳军的战力以及战斗意志,确实很强,换成别的军队,打到这种程度,恐怕早就撤了,但南阳军却能咬牙坚持下来。
  驻守宛城南城的汉军,总共不到五千人,打到现在,兵力已经锐减到两千左右。面对着如狼似虎的邓终军,汉军是真的坚持不住了。
  万脩已然战得浑身是血,手中的长枪都已变成一杆血枪。看到敌军再次攻上城头,万脩振作精神,提枪又冲了上去。
  一走一过之间,万脩枪挑数名敌兵,来到敌军人群的密集之处,断喝一声,长枪横扫出去。
  两名敌兵格挡不及,被长枪的锋芒划开脖颈,应声倒地,后面的兵卒则一并向万脩冲杀过来。
  万脩持枪迎战,与冲杀上来的众多敌兵混战在一处。
  此时的万脩,早已是强弩之末,面对着周围密密麻麻的敌军,他的出招收招都慢了许多。只稍微一个没留神,背后便被敌军狠狠砍了一剑。
  好在他身上有甲胄,卸掉大部分的伤害,但即便是这样,他的背后还是被划开一条血口子。
  万脩闷哼一声,回手一枪,以枪尾向后猛击。啪!枪尾撞击在敌兵的面门上,后者惨叫一声,仰面而退。
  他转过身形,又是一枪,狠狠砸落下去,枪头将那名敌兵的脑袋砸碎。
  在他的身侧,冲来数敌,一根根长矛,向万脩身子刺来。万脩倒地,向旁翻滚,咔咔咔,锋利的长矛接连不断的刺在地面上,迸出一团团的火星。
  趁着万脩倒地的机会,更多的敌军冲上前来,长矛齐举,纷纷要向万脩身上刺去。
  这时候,刘秀杀到,仿佛一阵旋风似的,冲到万脩的前方,与此同时,赤霄剑连挥,将刺来的长矛纷纷斩断。
  紧接着,他又连出数剑,将附近的敌军逼退,而后他拽起地上的万脩,向后连退。
  当敌军还要再次攻杀上来时,则被龙渊、龙准、龙孛等汉军将士抵挡住。刘秀拉着万脩,一直退到周围没有敌军的地方,这才停下来。
  他转头一瞧,看到万脩背后的血口子,心头一颤,急声说道:“君游,这里有我就够了,你快去包扎伤口!”
  万脩则是满不在乎,喘着粗气说道:“陛下放心,这点小伤,对微臣还不算什么,微臣还能与敌再战!”
  “君游!”刘秀紧紧抓住他的胳膊,沉声说道:“立刻去包扎伤口!”
  万脩又喘息了几口,急声说道:“陛下,微臣刚才看到邓终就在护城河对岸,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微臣打算带一队兵马,杀出城去!”
  刘秀还真没注意护城河的对岸,听闻万脩的话,他心中顿是一动,快速想了想,说道:“我先混入敌军当中,想办法接近邓终,万脩可留在城头上,看到对岸大乱,再率兵杀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