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5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6/1156

  这么个封赏,等于是把王常给封成了一个土皇帝。
  吴汉率军进入颍川,刚好和在颍川的王常相遇。王常不仅向汉军提供了最短缺的粮草,而且还愿意与汉军站在同一条战线,共同对抗邓奉、延岑联军。
  得到了王常的援助,汉军总算是把这口气给缓了过来。而邓奉和延岑则没敢追进颍川,西撤退回南阳。
  至此,汉军在南阳的作战算是暂时告一段落。随着以吴汉为首的汉军主力撤离了南阳,汉军在南阳这里,便只剩下一座孤城,宛城。
  宛城。
  万脩病故后,没过几日,南方传来消息,吴汉军击破秦丰军,开始向汝南方向撤退。
  刘秀意识到宛城即将变为孤城,他召来坚镡诸将,说道:“子伋,大司马已率我军主力,准备撤离南阳,大司马部一撤,宛城将彻底沦为孤城。子伋在宛城,独木难支,随我一同撤回洛阳吧!”
  坚镡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陛下,请恕微臣难以从命!”
  “啊?”他此话一出,别说刘秀愣住,在场的其他将领们也都愣住。刘秀诧异地问道:“子伋还要留在宛城?”
  “是的,陛下!微臣要留在宛城!”见刘秀皱着眉头,坚镡深吸口气,躬身说道:“陛下,宛城是万将军拼死护卫的地方,现万将军被埋在这里,只要微臣还有三寸气在,只要南阳贼寇还未平定,微臣必誓死守卫宛城,绝不后退一步!”
  刘秀鼻子发酸,眼圈泛红,他站起身形,走到坚镡近前,拍了拍他身上的甲胄,说道:“君游,暂时的撤退,并非永久的放弃。我可以保证,我们早晚有一天,还会打回南阳,到那时,必将击溃邓奉、延岑诸贼,夺回宛城!”
  坚镡低垂下头,没有说话。
  刘秀再次拍拍他的胳膊,说道:“好了,以当前之局势,放弃宛城,势在必行,君游奉旨行事就是。”
  说完话,他正准备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一直低着头的坚镡突然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说道:“陛下,请恕微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坚镡这句话,让在场众人的身子同是一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军中的确是有这种不成文的规矩。
  但问题是,这种情况通常是天子不在场,传来的旨意不符合实际情况,军中的主将可随机应变,不按照天子的旨意行事。可现在天子就在这里,就当着坚镡的面让他撤离宛城,他竟然弄出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词,既让人觉得哭笑不得,又让人禁不住为他捏着一把冷汗。
  刘秀脸色沉了下来,皱着眉头说道:“朕现在命令你,必须率军撤离宛城!”
  坚镡跪在地上,保持着向前叩首的姿势,说道:“微臣是奉大司马之命,镇守宛城,只要大司马没有传来撤军的命令,微臣就不能撤!”
  “你……”刘秀指了指跪在自己面前的坚镡。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搬出大司马来压我!这话都到了刘秀的嘴边,又被他咽了回去。
  他明白,坚镡搬出吴汉,其目的就是不想走。自己是天子,自己的话,就是圣旨,连吴汉都得听圣旨的,何况是坚镡?
  刘秀沉吟片刻,意味深长地说道:“子伋,君游病故,我汉室已折损一员大将,难道,子伋还要我汉室再折损一员大将不成?”
  坚镡说道:“万将军说过,身为将领,若能死于两军阵前,幸事也!”
  刘秀凝视坚镡好一会,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不想听这些,我现在命令你,你必须跟我撤回洛阳!”
  坚镡的语气也同样坚定,说道:“微臣宁死也不撤出宛城,陛下若因微臣抗旨不遵而要杀微臣,微臣亦怨言,只求陛下能将微臣葬于万将军墓旁!”
  “……”看着都愿意以死明志的坚镡,刘秀也没辙了。他喃喃说道:“子伋孤守宛城,倘若贼军大举来攻,何解?”
  坚镡再次向前叩首。何解?他也不知道何解,他只知道,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要继承万脩的遗志,留在宛城,与贼死战到底。
  他没有说话,任观出列,向刘秀跪地叩首,大声说道:“陛下,微臣愿留在宛城,与坚将军共御贼军,请陛下恩准!”
  在场的众将,纷纷出列,跪地叩首,齐声说道:“微臣愿留在宛城,与坚将军共御贼军,请陛下恩准!”
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阳
  刘秀环视诸将,心中觉得堵得慌,这都是一群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非要一条道跑到黑的死脑筋,但却个顶个的都是忠肝义胆、铁骨铮铮的汉子。刘秀不再命令众人随他离开宛城,他说道:“既然诸位将军都不肯走,那么我就留下来陪着你们!”
  坚镡等人脸色顿是一变,急声说道:“陛下不能留在宛城!”
  刘秀差点气乐了,反问道:“我为何不能留在宛城?”
  “宛城危急……”
  “你们也知宛城危急!诸君既然不畏生死,我又何惧之有?”
  “陛下……”
  “不必再说!我与诸君一同留在宛城,与贼死战到底!”刘秀语气坚决,不容人拒绝地说道。
  众将面面相觑,纷纷垂下头。
  他们可以留在宛城,即便战死,那也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轰轰烈烈,但国可以没有他们,绝不能没有天子,天子万万不能留在宛城这么危险的地方。
  人们纷纷向坚镡看去,希望他能劝说陛下离开宛城,回洛阳。坚镡眉头紧锁,一时半刻也想不出合适的说词。
  吴汉率领汉军主力撤离了南阳,以刘秀为首的小部分汉军,仍留在宛城驻守,并没有撤离。
  现在的局势是,南阳已基本被邓奉势力所控制,唯独南阳郡的郡城宛城,被汉军占领着。
  可以预见得到,没有了吴汉这个强敌,接下来,邓奉势必要将目光转向宛城,宛城也势必会成为南阳之战的新焦点。
  刘秀在宛城期间,西线战场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赤眉军主动撤离的长安,向西北方进发。
  不过赤眉军在撤离长安之前,可没干什么好事,将长安洗劫一空,甚至连历代先皇的墓地都没放过。
  赤眉军掘开西汉历代皇帝的墓地,将里面的陪葬品抢得那叫一个干净,而且还做出了辱尸之举,奸污与刘邦合葬的吕雉以及后宫各嫔妃。
  消息传到宛城,刘秀得知,勃然大怒,赤眉军的所作所为,已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当然,刘秀和吕雉没什么血缘关系。刘秀是景帝之后,景帝是文帝之后,文帝是刘邦的第四子,生母是薄姬。
  在刘邦的嫔妃当中,薄姬不得宠,文帝刘恒被封为代王后,去到自己的封地居住。刘邦死后,吕雉权倾朝野,没少祸害后宫嫔妃。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主动提出离开皇宫,去到代王封地,和自己儿子一起住。也因为薄姬离开得早,没有被吕雉残害到。后来吕氏之乱被平定,刘恒做了皇帝,薄姬才跟着儿子重回长安皇宫。
  所以赤眉军侮辱吕雉的尸体,和刘秀没多大关系,充其量就是打了刘秀的脸面,但赤眉军挖了刘邦的墓,那可是实实在在地抛了刘秀家的祖坟,刘秀又怎能不怒?
  赤眉军盗完墓就跑路了,被刘秀寄予厚望的邓禹,在赤眉军主动逃离了长安之后,才率领着麾下的汉军,进入长安,安抚三辅。
  邓禹军拿下长安,是没损一兵一卒,没动一刀一枪,就这么一路行军,到了长安,然后便直接进了城,顺势接管长安。
  赤眉军给汉军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长安,但凡是能逃走的百姓,早已经跑光了,还留在长安城内的,要么是老弱病残,走不了远道,要么是穷得叮当响,逃荒就得饿死在半路上的那种人。
  城中建筑,也被损毁得极为严重,像皇宫等地,都快变成一片废墟。
  邓禹率军进入长安之后,一边安抚民众,一边组织人力,修复被损坏的建筑,以及汉室历代先皇的墓穴。
  赤眉军一路向西北方向逃窜,长安的西北方,正是西凉,那可是西凉大将军隗嚣的根据地。
  隗嚣早已经投靠了刘秀,听说赤眉军向自己的西凉来了,隗嚣对赤眉军倒也没客气,派出麾下大将杨广,率十万精兵,于泾阳布防,抵御赤眉军的西进。
  西凉是隗嚣的大本营,也是隗嚣的命根子,谁要是敢动西凉,那和要隗嚣的命没什么区别。现在赤眉军数十万兵马往西凉进发,他们是想干什么?
  于公而言,隗嚣已投靠了刘秀,是刘秀的臣子,理应配合汉军,进击赤眉军,于私而言,赤眉军现在是摆明了打算鸠占鹊巢,要霸占他的西凉。
  无论于公于私,隗嚣都有十足的理由进攻赤眉军。
  杨广统帅西凉军,于泾阳布防,等赤眉军行到泾阳和乌氏二城之间的时候,以杨广为首的西凉军对赤眉军发起了猛攻。
  在当时,幽州突骑名扬天下,与幽州突骑齐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西凉铁骑。
  西凉军的战力,绝非徒有虚名,西凉大汉上了战场,那真是和你来玩命的。别看赤眉军人多势众,兵马数十万,但却是饥肠辘辘,且长途跋涉而来,上下疲惫。
  反观西凉军这边,兵力虽少,只有十万,但却是兵强马壮,以逸待劳。西凉军和赤眉军于泾阳和乌氏之间展开一场决战,此战,杨广统帅的西凉军大败赤眉军。
  一路向西北方向进发的赤眉军,仓皇后撤,由乌氏又败退回长安地区。
  此时,长安已经被邓禹军攻占,在此期间,邓禹率麾下将士,祭祀高祖庙,并收了十一帝神主,派使者送往洛阳。
  所谓的神主,就是指灵位牌,供奉先人的那个木头牌子。
  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等十一帝神主被送至洛阳,这在当时可不是件小事,需要刘秀这位天子亲自相迎。
  得知此事的刘秀,终于无法再继续留在宛城,只能尽快返回洛阳。
  听闻消息的坚镡、任观诸将,也无不长松口气,心中感叹,天子终于是要走了,他们悬在嗓子眼的心,也终于快放下来了。
  刘秀拿着洛阳传来的书信,在自己的房间里来回踱步。书信是太常邳彤写的,内容并不多,只言明邓禹派使者送回十一帝神主,陛下需立刻回京,恭迎先帝神主。
  阴丽华、许汐泠、花非烟一同来到刘秀的房间,看到刘秀正拿着书信徘徊,阴丽华开口问道:“陛下,臣妾听说大司徒将十一帝神主从长安请到洛阳?”
  刘秀点点头,将书信递给阴丽华,说道:“丽华,你看看吧!”
  阴丽华接过书信,大致看了一遍,然后将其递给许汐泠和花非烟,她走到刘秀近前,问道:“请回先帝神主,非同小可,可陛下若回洛阳,宛城这边怎么办?”
  现在刘秀也正为此事犯愁。自己走后,只剩下坚镡、任观等人,在群敌环绕的情况下,他们能守得住宛城吗?
  宛城丢不丢掉,刘秀并不在乎,他也从不把一城一地的得失看得太重,他真正在乎的是坚镡、任观等人的安危。
  城没了,以后还可以再打回来,人没了,真的就再也回不来了。
  自刘秀称帝以来,麾下的大将,接二连三的阵亡、病故,刘秀是真的不想再看到有人发生意外。
  可是恭迎先帝神主,又的确需要他这个天子亲自出面,现在刘秀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6/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