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1156

  他们本就是南阳老兵,对刘秀再熟悉不过,也非常清楚刘秀的本事有多大,对于己方能否打赢刘秀,他们早已不在抱有任何希望和幻想。
  一名将领深吸口气,向邓奉拱手施礼,说道:“将军,倘若刘秀不御驾亲征,我们在南阳还有一战之力,现,刘秀御驾亲征南阳,这一仗,我军已再无胜算。”
  说到这里,他吞了口唾沫,向左右看看,继续说道:“以末将之见,将军现在,当率全部将士,向刘秀……缴械投降!”
  听闻投降二字,邓奉的眼珠子都红了,他瞪圆了眼睛,怒视着说话的那名将领,厉声喝道:“你给我闭嘴!”
  “将军!”己方已然身陷绝境,这名将领也豁出去了,他急声说道:“我等南阳老兵,追随将军,是希望将军能带着我等打下一片疆土,建功立业,锦衣玉食,可现在呢?老兄弟们都已经死得七七八八,将军是想让我等南阳老兵,死得一个都不剩吗?”
  他这番话说完,邓奉脸色大变,他握住佩剑的剑柄,怒指着那名将官,气得半晌没说出话来。过了好一会,他方怒声喝道:“来人,把他给我拖出去!”
  随着邓奉的命令,从外面走进来两名披甲侍卫,架住那名将官的双臂,拖着就往外走。
  那名将官也是个硬骨头,完全不求饶,而是看向左右的众将,大声说道:“事到如今,你们还要继续装聋作哑吗?我们已经输了,已经战败了,南阳老兵,就只剩下我们这点人了,你们是想眼睁睁看着南阳老兵都死光吗?我们当年,跟随大将军起兵造反,又是为了什么?”
  说到最后,他眼泪禁不住流淌下来。
  说起来这些南阳老兵,都是柱天都部的旧部。
  当初,刘縯遇害,刘秀被刘玄软禁,没有人领导他们,绿林系的首领们迅速将他们瓜分干净。之后,这些南阳老兵都成了绿林系将领们的部下。
  赤眉军攻陷长安,绿林首领们死的死,逃的逃,他们也跑回了南阳。作为最早跟随刘縯起兵造反的元老,他们最终却是空着手,跑回的南阳老家,心里哪能平衡?
  恰巧在这个时候,吴汉率汉军进入南阳,屠城新野,邓奉冲冠一怒为红颜,揭竿而起,造了刘秀的反。
  他们便纷纷前来投靠邓奉,寄望于邓奉能带给他们飞黄腾达的好日子。
  事实上,他们也的确过了一段时间的舒坦日子,但随着刘秀亲征南阳,一切都结束了,看似如日中天的邓奉势力,在南阳几乎是一夕之间土崩瓦解。
  眼瞅着这名将官要被拖出去杀头,其余众将纷纷向邓奉跪地叩首,说道:“将军息怒!”“将军看在程将军往日的功绩上,饶过他这一次吧!”“将军……”
  邓奉阴沉着脸,沉默好一会,方冷声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饶,重责五十军棍,以儆效尤!”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无不长松口气。
  小长安聚的气氛,死气沉沉,外面的汉军大营,气氛倒很是热闹。
  刘秀下令,宰杀猪羊,犒赏三军。堵乡之战大获全胜,没来得及开庆功宴,现在倒是可以给补上了。
  汉军大营里,杀猪宰羊,空气中都弥漫着喜庆的肉香味。而且看将士们的状态,一个个笑容满面,对于即将到来的小长安聚之战,人们完全没有任何的担忧。
  中军帐内。
  刘秀和大臣们齐聚一堂。人们的面前都摆放着一张小木桌,木桌上有碗筷碟子。不时有羽林卫走进来,将酒菜一一分发给在场众人。
  堵乡之战、育阳之战,己方都是大获全胜,刘秀的情绪也很高亢。
  他对坐下自己左手边的吴汉笑道:“堵乡之战,子颜当居首功!”
  吴汉闻言,连连摆手,笑盈盈地说道:“陛下可是折煞微臣了!要说堵乡之战的首功,还得是陛下!如果不是陛下坐镇中军,抵御住堵乡的伏兵,打跑了邓终,堵乡之战的结果,还真不好说呢!”
  他起了话头,其余众将也都纷纷点头应是。
  就连邓禹也符合道:“大司马说得没错!中军乃三军之核心,中军若被破,全军必然大乱,前军和两翼将士,也都无心再战了!”
  刘秀哈哈大笑,他对自己带着两万的老弱之兵,打败了邓终率领的两万精锐,也是挺开心、挺自豪的。
  他说道:“打败伏兵,非我一人之功,第孙的功劳可远在我之上,可惜,第孙现在不在军中,也不知道现在第孙有没有擒下邓终!”
  吴汉笑道:“陛下放心,祭将军向来稳重,被祭将军盯上,邓终小儿,他插翅难飞!”
  刘秀乐呵呵地点点头,拿起酒杯,说道:“这杯酒,我们预祝第孙成功擒下邓终,凯旋而归!”
  吴汉等人纷纷端起酒杯,向刘秀敬了敬,而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吴汉放下杯子,抹了抹嘴角,说道:“微臣倒是希望祭将军能提着邓终小儿的首级回来!”
  要说刘秀的臣子当中,最恨邓奉、邓终两兄弟的,就属吴汉了。
  吴汉的心思,刘秀自然清楚,他淡然一笑,说道:“育阳之战,子颜当为首功,这点再无异议了吧?”
  打育阳时,吴汉亲自上阵,一马当先的杀上城头,率领着汉军,直接攻破了北城。
  现在说到育阳之战吴汉为首功,这回吴汉也不往外推了,坐在席子上,嘴角咧开好大。
  看到吴汉喜形于色,得意洋洋的样子,刘秀再次哈哈大笑,就连看向吴汉的眼神都夹杂着光彩。刘秀对吴汉的喜爱和欣赏,那是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的。
  而吴汉的表现也的确很少会让刘秀失望,除了南阳之战。
  刘秀乐呵呵地端起酒杯,对在场众人说道:“这杯酒,我们当敬子颜才是啊!”
  吴汉笑得合不拢嘴,但表面上还装出谦虚的样子,连连摆手,说道:“微臣不敢当!微臣是在愧不敢当啊!”
  说着话,他拿起酒杯,咕咚一声,把一整杯的酒灌进肚子里,然后冲着刘秀咧嘴傻笑。
  在场众将也都纷纷向吴汉举杯,七嘴八舌地说道:“敬大司马!”“末将敬大司马!”
  吴汉是来者不拒,只要有人敬酒,他就照喝不误,原本的白脸,很快喝成了一张大红脸。
  就在刘秀与大臣们把酒言欢之际,龙渊从外面走了进来,快步来到刘秀身旁,在他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句。
  刘秀听后,眼睛顿是一亮,笑道:“子陵来了!快快有请!”
第七百一十五章
驭人之道
  等严光走进中军帐,刘秀立刻向他招了招手,笑道:“子陵,过来坐,快过来坐!”
  严光先是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说道:“陛下!”而后,他按照刘秀所指,坐到了刘秀的右手边。
  刘秀带着几分醉意,问道:“子陵可是从新野赶过来的?”
  “正是!”严光点下头,说道:“陛下在新野的施政,现已初见成效,以前逃离新野的百姓,都逐渐回来了,另外还有不少的外来人迁徙到新野安居。”
  刘秀听后,连连点头,抚掌而笑,说道:“如此甚好!”
  一旁的吴汉脸色有点不太自然,屠城新野,他饱受诟病,新野现在的惨状,他负有主要责任。
  他干咳一声,拿起酒杯,说道:“陛下,微臣在新野有失当之处,微臣当自罚酒三杯!”
  说着话,吴汉一口气,连干了三杯酒,涨红的脸色也变得更红了。刘秀向他摆摆手,笑道:“子颜慢些喝!军中的酒水,都快被你一人喝光了!”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大笑,吴汉挠挠头,也哈哈地傻乐个不停。
  严光见状,禁不住暗叹口气,陛下对吴汉,当真是宠信到了极点。
  如果旁人在南阳做出屠城这种事,以陛下的性格,肯定早已严惩不贷,但吴汉做了这种事,陛下宁愿颁布罪己诏,甘愿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都不肯责罚吴汉。
  其实,严光也只是看到了一面而已。刘秀的确是宠信吴汉,不过,他不责罚吴汉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作为天子,你让下面的臣子对你效忠,让他们为你去上战场与敌人拼命,不能一出了事,就把臣子推出去,让臣子们扛下所有责任,成为众矢之的。
  如此卸磨杀驴的做法,是刘秀所不耻的,这也不是驭人之道。
  该刘秀承担的责任,他会去承担,不该他承担的责任,他也会尽力去帮臣子们承担。
  这么做,非但不会折损他天子的威严,反而更能树立天子威信,让臣子们对他也更加忠诚,死心塌地。
  像吴汉、邓禹、耿弇、贾复、寇恂、岑彭、冯异等等,这些大臣,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这么多才华横溢的一代人杰,之所以云集在刘秀的身边,团结在刘秀的四周,心甘情愿的为刘秀效力、卖命,为什么?
  不仅仅是因为刘秀才能过人,性情仁善,具备人格魅力,更是因为刘秀会真心实意的维护他们。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作为全军之统帅,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上面没有一个肯尽心尽力维护自己的天子,他们在做出很多决定的时候都会瞻前顾后,难以果决。
  而跟着刘秀干不同,哪怕自己的决定错了,做了错事,陛下也会百般维护自己,将自己庇护在天子的羽翼之下。
  这种做法,看似护短,实则刘秀带给臣子们的是,强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此时,严光正要说话,吴汉打了个酒嗝,摇头晃脑地向刘秀拱了拱手,说道:“陛下,明日,微臣愿打头阵,攻入小长安,摘下邓奉小儿的狗头,献于陛下!”
  刘秀大笑,玩笑道:“子颜现在,恐怕站都站不稳了吧!”
  在场众人闻言,亦是哄堂大笑。
  吴汉脸色更红,扭头向帐外喊道:“来人,抬我的战戟来!我要为陛下舞戟助兴!”
  刘秀笑容满面地向他连连摆手,示意他消停一会吧!刘秀转头,看向邓禹和严光,禁不住感叹道:“难得我们又聚到了一起啊,只可惜,这次又少了仲先,说起来,我们四人可是好久没有凑齐过了。”
  邓禹露出感慨之色,严光回道:“陛下,仲先现在元之军中,一切安好。”
  还没等刘秀说话,吴汉气呼呼地说道:“邓奉现在已是瓮中之鳖,他若是敢动仲先一根汗毛,我吴汉定将他五马分尸,挫骨扬灰,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吴汉的话,立刻引起在场众人的共鸣,人们七嘴八舌地说道:“量他邓奉小儿,也不敢把朱将军怎么样?”
  严光原本有一肚子的话要对刘秀说,可看到众人的态度,他把话咽了回去,决定私下里再和刘秀单独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