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7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1/1156

  “他现在何处?”
  “这……这奴婢不知!”
  “石援勾结奸佞,暗中谋害贵人,你可知晓?”
  张充一听这话,脑袋嗡了一声,眼前发黑,险些没当场吓晕过去。他脑门顶在地上,连声说道:“奴婢不知,奴婢真的不知啊!”
  “你身为掖庭令,对下属官吏的所作所为却一无所知,我要你还要何用?”说着话,刘秀喝道:“来人!”
  随着他的话音,两名羽林卫跨步出列,走上前来,插手施礼,说道:“陛下!”
  “将张充拖下去,打入掖庭狱,严审!”
  西汉末期,至王莽的新莽时期,京城乃至全国各地,都设有很多的监狱系统,光是京城一地,就有监牢二十六座之多,刘秀称帝,迁都洛阳后,把大部分的监狱系统都废除掉了,其中也包括掖庭狱。
  只不过后来皇宫里的人越来越多,龙蛇混杂,其中难免有手脚不干净的,或者粗心大意犯错的,要收监这些人,只能在皇宫设立监狱。所以刘秀废除掖庭狱没多久,又重新启用了掖庭狱。
  现在,刘秀将张充这个原本主管掖庭狱的掖庭令,直接下入大牢。张充感觉自己的头皮都快炸了,他连连向前叩首,急声哀求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拖下去!”刘秀懒着再看他。两名羽林卫,一左一右地架住张充的胳膊,把他拽出清凉殿。
  这次,刘秀是动了大怒。西宫有人胆敢给阴丽华下药,这已经不是涉及到阴丽华一个人的问题了,今日能有人给阴丽华下药,明日就能有人给郭圣通、许汐泠下药,给太子刘强,刘辅、刘义王下药,甚至是给他刘秀下药。
  这皇宫哪里还是天子的家,简直要变成藏污纳垢之地了!
  看着脸色铁青的刘秀,阴丽华轻轻拉住他的手,小声劝说道:“陛下别气坏了身子!”
  刘秀看着阴丽华,反握住她的手,说道:“是我让丽华受委屈了!”如果丽华的身子调理不好,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去面对她。
  想到这里,刘秀又看向正在一旁正襟危坐,尽量把自己存在感降到最低的邳彤。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伟君,丽华能否痊愈,恢复如初,就全靠你了!”
  邳彤躬身说道:“微臣尽力!微臣自当竭尽全力!”
  这次他总算没说尽力而为,而是改成竭尽全力了。
  刘秀看着邳彤,禁不住摇头苦笑。他又看向龙渊和虚英,说道:“看来,我是该好好整顿一下皇宫了。”
  龙渊和虚英双双躬身施礼,表示赞同。
  刘秀说道:“张昆!”
  “奴婢在!”张昆一溜小跑地来到刘秀近前,屈膝跪地。刚才张充被打入掖庭狱,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掖庭令那可不是小官,平日里,也是在皇宫里横着走的主儿。
  可是现在,说下狱就下狱,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这让张昆清楚的意识到,何谓伴君如伴虎,后脊梁一个劲的冒凉风。
  “你送贵人回西宫,西宫所以之宫娥、内侍,一律押入大牢候审,所更换之人,由你亲自去挑选,倘若以后再有奸佞之徒混入西宫,再发生类似之事,我只拿你一人是问!”
  张昆吓得汗如雨下,连声应是。张昆跟随刘秀这么久了,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天子发这么大的火。
  他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慌慌张张地从地上爬起,缩着脖子,躬着身子,哆哆嗦嗦地站到阴丽华的身边,好像生找到了避风港似的。
第七百八十一章
刘秀改制
  阴丽华回往西宫,张昆像跟屁虫似的,紧随其后,生怕扫到台风尾。目送着阴丽华走远,邳彤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陛下,微臣回府,为阴贵人配制药方。”
  刘秀点点头,说道:“辛苦伟君了。”
  “陛下言重,这是微臣应尽之责!”邳彤向刘秀躬了躬身,退出大殿。
  刘秀在大殿里来回踱步,沉思了一会,挥手叫过来一名小宦官,让他宣邓禹、贾复入宫。
  小宦官走后,刘秀又看向龙渊和虚英,问道:“对于此事,你二人有什么看法?”
  龙渊和虚英对视一眼,一同摇头。刘秀扬起眉毛,问道:“没有看法?”
  虚英清了下喉咙,说道:“陛下,事关重大,属下不敢妄加推测!”
  刘秀看了看他二人,收回目光,又陷入沉思。
  其实阴丽华有没有身孕,只与两个人存在直接关系,一个是皇后郭圣通,一个是美人许汐泠。如果通过谁受益谁就是真凶来推断,这两人都有嫌疑。
  只是连刘秀都不敢相信,郭圣通能如此的心思缜密,行事能这般的滴水不漏;许汐泠倒是具备这样的能力,可关键是,她只诞下一女,阴丽华有没有身孕,对她的影响并不大。
  两人都有嫌疑,但在刘秀看来,她二人的嫌疑又都不太可能,起码在刘秀心里是无法确定谁是这个幕后真凶,这是让刘秀最感为难又困惑的地方。
  邓禹和贾复奉命入宫,刘秀与他二人在清凉殿开始一次长时间的会谈。
  这次的会谈,从下午一直谈到入夜才算告一段落,就连晚饭,他们三人都是在清凉殿里吃的。
  翌日早朝,刘秀在朝堂上宣布了他的决定。
  首先是皇宫禁军进行改制。羽林不变,加增虎贲和中黄门。虎贲、羽林的主要职责是护卫殿门和殿外,中黄门的主要职责是护卫殿内。
  也就是说,近身保护天子的侍卫,全部变成了中黄门。中黄门的最高官员为中黄门冗从仆射,名义上隶属于少府,实则是直接向天子负责。
  用现代的话讲,中黄门冗从仆射这个职位,就相当于最高领导人身边的侍卫长,自然是十分重要。但它并非大官,俸禄只是六百石而已。
  刘秀当朝任命的中黄门仆射,就是龙渊。
  虎贲军不是刘秀的首创,早在秦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虎贲军,西汉延用虎贲,到了刘秀这里,只是继续延用,不过刘秀把虎贲更加的系统化,并进一步的扩编倒是真的。
  虎贲的最高官员是虎贲中郎将,俸禄比两千石,之下有虎贲左仆射、虎贲右仆射、虎贲左陛长、虎贲右陛长,职责不同,等级一样,俸禄都是比六百石,再下面,又有虎贲侍郎、虎贲郎中、节从虎贲,俸禄是比四百石、比三百石、比两百石不等。
  通过虎贲的官名也能看得出来,虎贲军应归属于郎官系统,也就是说,都该归光禄勋管辖。不过虎贲中郎将是直接向天子负责的,已经跳过了光禄勋。
  羽林军也一样,最高官员为羽林中郎将,俸禄比两千石,下有羽林左监、羽林右监、羽林左丞、羽林右丞等。原本羽林也是归光禄勋管辖,现在同样变成直接向天子负责。
  虎贲和羽林之间,还有兵种上的区分。虎贲主步兵和弓箭手,羽林主骑兵。虎贲和羽林的共同点都是可以子承父业。
  也就是说,父亲身为虎贲或羽林的一员,倘若病故、暴毙、阵亡,其子可以继承父业,继续担任虎贲、羽林。
  即便要从何地征选虎贲、羽林,都有严格的规定。
  比如羽林军,只能在陇西、北地、定安、上郡、汉阳、西河这六个郡中征选,如此一来,可最大限度杜绝有歹人混入其中。
  总体来说,皇宫内部的军队,可总称为南军。与南军相对方的就是北军。北军也不是刘秀首创,早就存在,只不过刘秀把北军八校尉,兼并成了北军五校尉,简称北军五校。
  北军五校为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和射声校尉。
  五校尉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并存关系,俸禄都是比两千石,与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平级。
  其中除了长水校尉下设两名司马,其余校尉,都是下设一名司马,俸禄为一千石。
  一旦京城发生战乱,五军校尉可第一时间驻守皇宫外面的五个方向,与皇宫内的南军共同御敌,看其职责,是典型的戍京军,它应该归执金吾管辖。
  不过在刘秀改制之后,五军校尉皆听命于北军中侯,而北军中侯又是由天子直接任命,直接向天子负责的,如此一来,执金吾的职权又被大大压缩了。
  原本执金吾的职责相当于首都军区总司令外加首都警察局局长,刘秀改制后,执金吾就只是个首都警察局局长,首都军区总司令的职权没了,都被收回到刘秀的手里。
  有意思的是,五军校尉的俸禄都是比两千石,而他们的上级主管,北军中侯,俸禄只有六百石。
  以低级官员来管理高级官员,其实就是在进一步的加强中央集权,掌握北军的权利,都牢牢把持在天子一人的手里。
  这一番变动下来,看似杂乱,好多个兵种并存,但实则是荆条有序,而且执金吾、光禄勋、卫尉等等,都被大大的削权,权利高度集中在天子一人的手上。
  就连与皇宫关系密切的少府,也未能幸免,少府管理皇宫财政的权利被剥夺,这个权利被移交到司空的手里。
  这次是刘秀称帝以来,进行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就是在这次调整之后,被削权最大的执金吾,宣告退出九卿之列。
  原本担任执金吾的贾复,被刘秀升任为左将军。
  邓禹和贾复都是刘秀的心腹爱将,现在一个做了右将军,一个做了左将军,真就成了刘秀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
  今日的早朝,开的时间也格外长,朝中大臣也有较大规模的调换。不仅贾复被调职,光禄勋伏黯也被调职。伏黯自从面部受伤之后,便不再愿意上朝。
  可光禄勋不上朝也太不像话,他多次向刘秀请辞,刘秀都未允,这次,刘秀终于允了,任命伏黯为虎贲中郎将,由张湛接任光禄勋之职。
  张湛与伏黯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是武者,而张湛则是文人书生。张湛这个人,还是邓禹推荐给刘秀的。
  早在汉成帝时期,张湛就已经做到两千石的高官,王莽时期,他在地方上也做过太守、都尉。
  邓禹西征,占领长安后,重新启用张湛,任命他做三辅之一的左冯翊,这次刘秀让邓禹推荐接任光禄勋的人选,邓禹便推荐了张湛。
  刘秀对张湛不太了解,让邓禹讲讲他的事迹。
  邓禹便说了一件张湛担任左冯翊期间发生的事。左冯翊这个官,其实就是冯翊郡的太守。有次张湛回平陵老家,在路过县府的时候,距离好远,张湛便下了马,牵马步行。当时主簿就劝他,大人不必下马步行,此乃自轻之举。张湛毕竟是一郡之太守,路过县府,要下马步行,这不太自轻了吗?
  张湛不以为然,反而教导主簿:“《礼记》有云,大夫士下公门,式辂马。”
  主簿听后,面红耳赤。
  这只是在张湛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而已,很多人都说张湛这个人太能装,太做作,每次张湛听了这样的话,都是嗤之以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1/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