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7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6/1156

  刘黄的脾气,刘秀很清楚,越是拦着她,越是不让她做,越有可能激起大姐的牛脾气。
  不如就按照虚英说的做,先让大姐回封地,等她什么时候受不了了,自己再把她接回洛阳。
  刘秀点点头,说道:“我们去公主府,见见阿姐!”
  他带着伏黯等人回到洛阳的内城区,来到公主府。刘秀没出面,而是由伏黯出面叫门。伏黯曾做过光禄勋,即便是公主府的家仆也不敢怠慢,急忙去向刘黄禀报。
  没过多久,家仆急匆匆地跑出来,向伏黯躬身说道:“伏公,公主有请!”
  伏黯走在前面,刘秀、虚英、龙准、龙孛四人跟在后面,走进公主府内。
  在公主府的厅堂里,刘秀看到了正盘膝而坐,口中还念念有词的刘黄。他无奈地摇摇头,在门口脱下鞋子,迈步走了进去,同时说道:“阿姐!”
  听闻刘秀的话音,刘黄缓缓撩起眼帘,看到刘秀,她有些诧异,问道:“阿秀怎么来公主府了?”
  “中秋那晚,阿姐说想回封地,我一直都在记挂着此事!”
  刘黄露出了然的表情,她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道:“回封地修真之事,我心意已决,阿秀不必再来劝我。”说着话,她摆摆手,示意下人上茶。
  她继续说道:“本来,我还打算入宫,向阿秀请辞,既然阿秀今日来了,阿姐也省的再入宫跑一趟。五日后,我便动身去湖阳。”
  刘秀皱着眉头问道:“阿姐这么快就要走?”
  刘黄正色说道:“前段时间,我专研道法,突飞猛进,最近这段时间,则是驻足不前,思来想去,还是洛阳不适合修炼。故,我决定五日后,便离开洛阳,去往湖阳。”
  刘秀眉头紧锁地问道:“阿姐真的就不再考虑了吗?叔父、小妹,还有我,可都在洛阳啊。”
  刘黄一笑,说道:“阿姐若是能修成正果,自会庇护你等安康。”
  刘秀扶额,感觉大姐现在完全像是着了魔似的,一心只想着去湖阳修道。
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
  见刘秀沉默未语,刘黄说道:“阿秀比阿姐更有道缘,倘若阿秀能随阿姐一同去修道,将来的造化,一定远在阿姐之上!”
  刘秀苦笑着向刘黄摆摆手,说道:“大姐,我若去修真,那天下怎么办?朝廷又怎么办?”
  刘黄看了刘秀一眼,说道:“阿秀还是放不下啊!”
  这不是放得下、放不下的问题。刘秀不想和大姐在此事上争论,他沉思许久,说道:“大姐执意要回封地,我想拦也拦不住,大姐的修炼之地,就由少府出钱建造吧!”
  少府管的是皇宫钱库,也可以说是天子的私人管家。刘秀让少府出钱建造,就等于是他自己掏腰包,而不是动用国库的钱。
  刘黄想了想,淡淡地嗯了一声,而后又缓缓闭上眼睛,继续盘膝打坐,同时幽幽说道:“欲治天下,先治其身。”
  呦!大姐这是开始学杨朱的‘贵身说’了。
  杨朱是道家的重要人物,把老子的‘贵身’观点发挥到了极致。老子、杨朱、庄子,这三位,称得上是道家学派的三巨头。
  刘秀摇摇头,说道:“大姐,我一直在内治其身。”
  只有人人都内治起身,才能互相不损,人们才能懂得自重自爱,如此一来,百姓各安其所,天下不就自然而然的治理了吗?
  这便是杨朱学说的核心思想。但刘秀并不喜欢道家的这一派思想,也不能说不喜欢,而是觉得不实用,不现实。
  他更尊崇的是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皇帝,乃至朝中的王公贵胄们,都应像水一样去润泽百姓,而不要去和百姓们争夺利益。
  为官者都能一心为民,百姓们自然不会起来反抗你,也只有这样,天下才能长久。
  刘秀在南阳治理王公贵胄时,所秉持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看大姐已经静心打坐,不想再和自己说话,刘秀起身离开。
  回到皇宫,刘秀先是召见少府,让少府出资,在湖阳为刘黄建造一座修炼之地。而后,他又召见了刘赐。
  中秋之夜,刘赐在皇宫宴会中忘乎所以的直呼天子名讳,他一觉醒来,已经完全不记得这件事了,还是下面的仆人提醒他,他在宴会中,对陛下有大不敬之举。
  刘赐听完,一脸的茫然,连连挥手,说道:“不可能!那不可能!我怎么会直呼当今的名讳?”
  “倘若侯爷不信,可以去问问赵王,或者与会的其他王侯!”
  这么大的事,下面的仆人可不敢扯谎,刘赐仔细想想,吓出一身的冷汗。他也怕刘秀找自己秋后算账,这一整天的时间,他都在侯府里提心吊胆的。
  不过一天都是风平浪静,刘赐以为刘秀忘了此事,或者压根没在乎此事,他渐渐放下心来。
  哪成想,第二天没事,第三天就有事了,皇宫来的内侍到了侯府,宣他入宫面圣。
  刘赐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惊胆战的到了皇宫,在清凉殿面见刘秀。见到刘秀后,刘赐立刻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说道:“微臣拜见陛下!请陛下恕罪!”
  刘秀一怔,笑问道:“慎侯请起!慎侯何罪之有?”
  刘赐刚刚站起身形,一听这话,立刻又跪了下来,结结巴巴地说道:“中秋之时,微臣酒后失言,竟……竟在宴席中当众直呼陛下的名讳,微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刘秀哦了一声,反问道:“慎侯以为,我这次召你入宫,只是为了此事?”
  刘赐抬起头,呆呆地看着刘秀,问道:“难道微臣还有别的错事?”
  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样子,刘秀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他说道:“就在今日,我出宫微服巡视,发现慎侯侯府的眷属,光天化日之下调戏民女,而且对方还是个道姑,不知慎侯可知此事?”
  刘赐听闻这话,一脸的懵圈,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刘秀意味深长地说道:“在南阳,我已经说过,我们刘汉天下若想长久,必先严己律人,善待百姓,你们当时答应的都很好,现在看来,你们是根本没把我说过的话放在心上啊!”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刘赐连连向前叩首,结结巴巴地说道:“陛下,微臣回府之后,一定会严查此事……”
  刘秀继续说道:“今日之汉室天下,非我刘秀一人之功,也非刘氏一族之功,而是靠着成千上万的将士,拼死拼活、流血流汗打下来的,每逢想起那些血洒疆场、马革裹尸的将士们,我就心痛不已,对这汉室天下,我格外珍惜,可你们呢?也有和我一样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天下吗?”
  “是、是、是,微臣也有……”
  “不要光在嘴上说,更要做出来!”刘秀斩钉截铁地说道:“无论是谁,倘若他不懂的珍惜汉室江山,甚至还想把汉室江山拱手让出去,他就不配享受汉室江山带给他的富贵,我会把他剔除出朝堂,剔除出宗室。”
  向来胆大包天、口无遮拦的刘赐,此时业已被吓得汗如雨下,跪在地上的身子都哆嗦成了一团。
  刘秀的为人偏向柔和,时不时的还开开不着调的玩笑,即便对外姓大臣,也很少会说重话,对宗亲更是以礼相待。
  这次他训斥刘赐的话可够重的,甚至连剔除出宗室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刘赐能不怕吗?
  “回府之后,好好思过,倘若再犯……不,没有再下一次!慎侯退下吧。”说完话,刘秀挥了挥衣袖。
  刘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皇宫,回到侯府之后就大病了一场。
  当然,他也有派人调查事情的原委,那日,调戏清静,被刘秀撞个正着的几名大汉,正是他慎侯府的家奴。
  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刘赐气得差点当场吐血,令人将这几名家奴套上麻袋,乱棍打死。
  这件事,不仅给了慎侯府带来极大的震慑,对其他的宗亲、权贵,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众宗亲、权贵皆开始约束自家的眷属,这时候谁若是撞到枪口上,那是成心自找倒霉呢!
  刘秀这次把刘赐吓得不轻,所起到的连带效果是,让洛阳的风气为之一正。刘玄在长安那么快的垮台,归根结底,是权贵们的无法无天,变本加厉的敛财,欺压百姓,导致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赤眉军攻打过来,帮衬者寥寥,推波助澜者不计其数。前车之鉴,近在咫尺,刘秀可不想重蹈覆辙。
  不日,刘黄离开洛阳,去往湖阳封地。
  临行之时,刘秀亲自出宫送行。刘秀把大姐一直送出洛阳城,回头望望,离洛阳城已经好远,刘黄对刘秀说道:“阿秀,你就送我到这儿吧!”
  刘秀走到刘黄近前,拉着刘黄的手,说道:“大姐若在湖阳住不习惯,及时派人通知我,我接大姐回洛阳。”
  刘黄点点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比自己高出一头还多的弟弟,心中感慨万千,说道:“阿秀也要保重啊,别太操劳了,也别让阿姐惦记。”
  一听这话,刘秀再控制不住,眼圈湿红,将刘黄的手握得更紧。刘黄拍了拍他的手背,笑道:“现在阿秀长大了,还已贵为天子,光宗耀祖,阿爹阿娘都可含笑九泉了。”
  “大姐……”
  “好了,阿秀,阿姐该走了。”说着话,她又含笑看了看刘秀,转身向马车走去。
  刘秀亦步亦趋地跟在刘黄身后,看着她被侍女扶上马车,看着刘黄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向自己挥手。
  他也下意识地挥了挥手,很快,刘黄的队伍开始行进,渐渐走远。刘秀站在原地,望着远去的队伍,久久没有离开。
  刘黄离京,去到了湖阳封地。
  在少府的财政支持下,刘黄于湖阳附近的山区,修建了一座巨大的道观,取名为炼真宫,作为刘黄坐禅修真的场所。
  (刘黄有没有修成大道,不知道,但即便过去了近两千年,这座道观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期间不时有看破红尘的名仕去到炼真宫修真,延续至今。现炼真宫依旧保持完好,坐落于河南方城县,已作为当地的旅游景点。)
  刘黄的离开,让刘秀伤感的一阵子,但没过多久,一件喜事冲淡了这件事,郭圣通又怀孕了。不得不说,刘秀的后宫虽然凋零,但他的皇后倒是很能生育。
  刘秀和郭圣通成亲之后,只有前期在军中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让郭圣通怀上孩子,但自从稳定下来了,郭圣通几乎是一年一个。
  先是太子刘强,后来是二皇子刘辅,现在她又怀上身孕了。
  得知此事,刘秀也非常高兴,不仅重赏了长秋宫,连带着,所有的后宫嫔妃都有收到刘秀的赏赐,当然,其他嫔妃的赏赐,肯定是远没有长秋宫那么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6/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