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7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8/1156

  “庞将军,救救兰陵啊,庞将军,你不能见死不救啊,庞将军……”哭喊之声,在营帐外渐渐消失,庞萌吁了口气,眼珠转了转,噗嗤一声又笑了出来,低声嘟囔道:“自寻死路,又怪的了谁呢?”
  他挖苦的人,正是盖延。有时候,他真的不知道盖延心里是怎么想的,陛下明明给他出了个良策,点明了围魏救赵的策略可行,可他偏偏不听,非觉得其中风险太大,一意孤行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干,结果怎么样,七万大军连同三万降军,一并被困兰陵,好在自己走得够及时,不然,自己麾下这三万弟兄,也都得跟着他遭殃。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像盖延这种人,落得现在这样的下场,也纯粹是他咎由自取,活该自找的。庞萌非但没有担心盖延的安危,反而在心里一个劲的幸灾乐祸。
  盖延部被困兰陵,庞萌部就在楚郡,与兰陵近在咫尺,却按兵不动,不肯救援,这让楚郡太守孙萌大为震怒。(古人似乎很喜欢用‘萌’做名。)
  由于庞萌军就驻扎在郡城附近,孙萌派出郡府的官吏,去往大营,询问庞萌,为何迟迟不肯出兵救援兰陵。
  孙萌派遣的官员是郡长史李向,在楚郡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酷吏,铁面无私,有法必依的那种人。他来到汉军大营,顺利见到庞萌。
  对于郡府的官吏,庞萌还是很客气的,亲自出中军帐,把李向接进来。
  落座之后,庞萌乐呵呵地说道:“本来,这几日我也打算去趟郡府,没想到,李长史倒是先来了。”
  李向不解地看向庞萌,问道:“庞将军去郡府有何事?”
  庞萌说道:“现在我军粮草已所剩不多,希望郡府能援助一二。”
  李向了然地哦了一声,说道:“这都是小事!”
  庞萌仰面而笑,摆手说道:“在李长史眼中,这是小事,可于萌而言,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啊。”
  李向正色说道:“粮草之事,我可以代庞将军向孙太守禀报。”
  庞萌眼睛一亮,拱手说道:“如此甚好!此事由李长史开口,可比我主动登门去要,好得多啊!”
  李向话锋一转,说道:“我可以代庞将军去向孙太守要粮,不过,现在兰陵战事危急,盖将军以及十万将士被困兰陵,庞将军是不是也该尽快出兵去救援啊?”
  听李向提到这件事,庞萌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说道:“董宪麾下有兵马二十万众,我部兵马,只有三万,以三万去击二十万,不是自寻死路,以卵击石吗?”
  李向皱起眉头,说道:“即便无法与敌力战,庞将军也不能坐视不理啊!庞将军率部到兰陵,即便不战,对敌军也能起到牵制作用,于被困城内的我军有利啊!”
  庞萌耸耸肩,慢悠悠地说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匹夫之勇!我不会让麾下三万弟兄去白白送死,兰陵之战,我想,盖将军会想到应对之策的!”
  听完庞萌这番话,李向已是勃然大怒,再看着他那副云淡风轻、满不在乎的样子,李向更是怒不可言。
  他用力一拍桌案,怒视着庞冲,说道:“庞将军如此贪生怕死,哪里还像是我大汉的一代名将?”
第八百四十二章
兰陵之战
  在当时,用一代名将来形容庞萌,绝对不过分,在整支东征军里,庞萌的地位也仅次于盖延。
  李向对庞萌的怒斥,让庞萌震怒,后者拍案而起,说道:“我贪生怕死?老子当年随陛下东征西讨的时候,你他娘的还不知道在哪呢!”
  对于庞萌的暴怒,李向视而不见,他大声质问道:“不要再提以前的功绩了!现盖将军与十万将士被困兰陵,你庞萌却要见死不救,不是贪生怕死,又是什么?”
  庞萌毕竟的武将出身,火爆的脾气上来,压都压不住,他双目猩红,抬起手来,握住佩剑的剑柄,咬牙说道:“大胆李向,再敢胡言乱语,老子现在就宰了你!”
  李向非但未怕,反而还哈哈大笑起来,傲然说道:“你庞萌好大的本事!有胆子杀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郡长史,却无胆上阵杀敌!天下的厚颜无耻之辈,皆莫过于你吧?”
  庞萌闻言,肺子都快气炸了,身子突突直哆嗦。身为天子宠臣,又是战功卓著的将领,谁见了庞萌不礼让三分?即便是盖延,在庞萌面前也不会如此说话。
  现在他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郡长史李向如此指着鼻子大骂、羞辱,庞萌哪里能受得了?
  他怒吼一声,抽出肋下的佩剑,三步并成两步,冲到李向近前,手起剑落,耳轮中就听噗的一声,随着剑光闪过,李向扑倒地上,脖颈窜血,趴在地上,四肢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这一下,中军帐里彻底安静下来。庞萌提着滴血的佩剑,呆呆地看着李向的尸体,一时间有些回不过来神。在场的庞萌部下,大眼瞪小眼,全都傻眼了。
  郡长史不算多大的官,但也是六百石的朝廷命官,庞萌说杀就给杀了,这如何向郡府交代,又如何向朝廷交代?众人相互看了看,纷纷起身,走到庞萌近前,有一名将官十分机灵,立刻说道:“是……是李向对将军口出不逊,将军……将军是一时没忍住,才失手杀了李向!对!将军是失手杀的李向!”
  众人反应过来,纷纷点头附和,七嘴八舌地说道:“是李向出言不逊,以下犯上,将军才失手杀的他!”
  庞萌深深吸了口气,缓缓收剑入鞘,他转身默默无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慢慢坐下,脸色变换不定。
  刚才他确实是冲动了,现在人已经死了,他后悔也没用。现在他要考虑的是,要如何向朝廷解释这件事。
  这么大的事,瞒是肯定瞒不住了,庞萌思前想后,叫过来一名将官,让他把李向的尸首送回彭城,另外,去见太守赵萌,向他解释此事,尽量博得赵萌的谅解。
  天子向来厌恶京师军欺压地方官员,他杀李向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赵萌肯帮着他说话,这件事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赵萌不肯帮他说话,反而向朝廷添油加醋,那事情就麻烦了。
  按照庞萌的意思,这名将官带着数名官兵,把李向的尸体装上马车,拉入彭城。
  进城之后,将官立刻去见楚郡太守赵萌。赵萌得知李向被杀的消息,也是大为震惊,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他向将官询问原委。将官就是那一套编好的说词,说什么李向以下犯上,对庞萌恶言相向,庞萌的一时冲动,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失手杀了李向。
  赵萌是郡太守,李向是郡长史,对于自己的这位下属,赵萌能不了解吗?李向为人耿直,有气节,铁面无私,他敢于和权贵对着干,但绝不会仗势欺人。
  何况对方可是庞萌,那是陛下亲封的平狄将军,天子宠臣,李向无缘无故,又怎么可能会对庞萌出言不逊,以下犯上?对方的说词,并不可信。
  他阴沉着脸,冷冷看着那名将官,一言不发。
  将官清了清喉咙,说道:“我家将军的意思是,这次的事是个意外,我们两边不要因为此事伤了彼此的和气,我们就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赵萌闻言,都被气笑了。现在死的人可是自己的郡长史,堂堂的长史被杀了,自己这个太守还要帮着杀人凶手,装作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自己的这个太守还要不要做了?以后郡府的官员,还有谁会信服他?
  他重重的一拍桌案,对将官沉声说道:“你回去禀报庞将军,此事,本官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庞将军草菅人命,私自伤我楚郡官员的性命,本官一定会将此事禀报陛下,请陛下定夺!”
  将官脸色一变,眯了眯眼睛,说道:“赵太守,我家将军已经承认有错,也愿意为李长史的死做出赔偿,赵太守还要这般揪着不放,未免也太咄咄逼人,欺人太甚了吧!”
  赵萌腾的一下站起身形,说道:“现在究竟是谁在咄咄逼人,是谁在欺人太甚?我楚郡堂堂一长史,庞将军说杀就杀了,眼中可还有我这个楚郡太守,可还有天子王法?”
  “你……”将官垂下眼帘,尽量把自己的火气向下压了压,他话锋一转,说道:“这件事我们暂且另议,现在我军缺少粮草,还望赵太守能及时派人,运送粮草到我军大营。”
  “没有。”赵萌拒绝得干脆。
  “什么?”将官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扬起眉毛。
  “我说没有!”赵萌加重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在李长史被杀之事没有圆满解决前,我楚郡,不会向你部大营输送一粒粮食!你回去,把我的话如实禀报庞将军!”
  这名将官气得脸色铁青,他抬手狠狠指了指赵萌,先是李向,现在又是赵萌,这一个一个的,都敢不把自家的将军放在眼里,楚郡的官员未免也太嚣张太跋扈了!
  “军中不可一日无粮!你赵萌不向我军送粮,发生的一切后果,你赵萌要负全责!”说完话,这名将官转身离去。
  赵萌当然清楚军中无粮会产生多可怕的后果,可是李向绝不能就这么白死了,庞萌必须得为此事负责,这件事不解决,他不可能向庞萌军中输送粮草。
  当日,赵萌便给刘秀写了奏疏,将庞萌畏战,不敢出兵增援兰陵,以及在楚郡草菅人命,滥杀郡府官员的事,一五一十的都写在奏疏里,派人将奏疏送往洛阳。
  另一边,兰陵城。盖延和贲休商议后,再次做出突围的部署。
  这一次,汉军方面不再是单向突围,而是兵分两路,双向突围。盖延一路,贲休一路,盖延率部向北突围,贲休率部向南突围,以此来分散堵截己方的敌军。
  此次的突围计划,要比前几次的突围计划好得多,另外,贲休还决定由他率部,先行突围,尽可能多的把敌军兵力吸引到南线,为盖延在北线的突围创造机会。
  这样的决定,无疑是极为冒险的,很可能会让贲休部深陷重围,别说突围出去,都有可能被敌军困死。
  盖延想劝阻贲休,后者摆摆手,意味深长地说道:“盖将军为救我部,不顾危险,挺近兰陵,现兰陵已难以坚守,向外突围,休责无旁贷,理应以死相助!”
  贲休本是董宪的部下,是在董宪军首战战败后,才突然决定向汉军倒戈,以前和盖延根本不认识,之间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但经过这几日的相处,盖延对贲休的为人十分敬佩。
  翌日,汉军按照商议好的计划,开始施行突围行动。贲休率领着三万部下,率先从兰陵的南城杀出,向南突进。贲休部的突围行动,果然吸引了大量的董宪军。
  布置在城东、城西的董宪军,纷纷向城南这边云集过来,对向南突围的贲休军形成合围之势。另一边,盖延率部,从北城冲出去,全军将士,全力向北突进。
  现在战场的情况是,城北的董宪军,独自抵挡盖延军,而城东、城西、城南的董宪军,合力包围贲休军。
  盖延军有七万,且都是骁勇善战的东征军,城北的董宪军兵力也在七万左右,且有完善的防御体系做辅佐,一方善战,一方是防御设施齐全,双方打起来也是势均力敌。
  与拼杀激烈、旗鼓相当的北线战场相比,南线战场的局势要清晰得多。
  城东、城西、城南,合计十四、五万的董宪军,将只有三万人的贲休军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战局也几乎是一面倒,随着董宪军不停的压缩包围圈,贲休军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三万之众,最后被挤压成一团,放眼望去,人们密密匝匝地拥挤在一起,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其中的人们,连转个身都费劲。
  且说北线战场,盖延亲自上阵,带头打冲锋,指挥着手下将士向前突进。在汉军的全力猛攻之下,即便拥有完善防御设施的董宪军,也渐渐开始支撑不住,被汉军逼得连连后退。
  此战,双方由白天一直打到入夜,直至天色黑下来,盖延军才终于撕开董宪军的防线,突破出去。不过,与此同时,以贲休为首的三万将士,业已被董宪军全歼。
  就连贲休,也未能幸免,被董宪军生擒活捉。董宪对贲休恨之入骨,得知贲休被己方将士生擒的消息后,董宪仰天大笑了三声,下令对贲休处于车裂极刑。
  这便是汉军和董宪军之间爆发的兰陵之战。
  兰陵之战是因贲休的倒戈而起,董宪大为震怒,集结全部之兵马,亲自率军,前往兰陵围剿,盖延率部救援。
  贲休弃暗投明,投靠汉室,被董宪大军困于兰陵,盖延率部前去救援,这本身并没有错,刘秀也支持盖延救援贲休的决定。
  只不过刘秀觉得董宪军兵力众多,且士气强盛,盖延部不宜与之力敌,应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偷袭董宪的老巢郯城,逼迫董宪必须率军回救,以此来解贲休的被困之危。
  可以盖延为首的东征军高层经过商议后,大多数将领,包括盖延在内,都认为围魏救赵的风险过大,己方不能拿十万将士的性命去冒险,做孤军深入,故,东征军方面最终没有采用刘秀的战术,而是选择力敌董宪军。
  这么做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东征军的分裂,盖延和庞萌的矛盾彻底爆发,庞萌率部离开东征军,回撤楚郡驻守,如此一来,东征军的实力被大大削弱,最终也导致了兰陵之战的全面失败。
  贲休率部倒戈,这么好的一次机会,东征军完全未能把握住,非但没能占下兰陵,反而还导致贲休部全军覆没,连带着,盖延部也损失惨重。至此,盖延部已无力再与董宪军做正面交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8/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