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8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1156

  洛幽的模样生得美若天仙,年纪也小,打眼一瞧,活像个瓷娃娃似的。不过此时她却有些狼狈,额头、脸颊全是汗珠子,小脸也被晒得红扑扑的。
  见状,众人同是一怔,但谁也没敢多问,纷纷快步离去。
  大臣们都走后,刘秀看着青州的地图,一会点点这边,一会又点点那边。
  这时,张昆从外面走了进来,到了刘秀近前,小声说道:“陛下,花美人求见,另外,花美人还把洛幽领来了。”
  “嗯!”刘秀先是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过了片刻,他直起身形,转头看向张昆,问道:“洛幽又回来了?”
  “是的,陛下。现在正在殿外跪着呢!”
  刘秀眼眸闪了闪,没有再多说什么,提步向外走去。刚走到大殿门口,便看到外面正在长跪的洛幽。他缓步走了过去。
  不用抬头,只看面前出现的鞋子,洛幽便知道是刘秀站在自己面前。
  她双手扶地,脑门顶在地上。刘秀在洛幽面前站了一会,直至花非烟从偏殿里走出来,他才挥手说道:“洛幽,你起来说话!”
  “婢子不敢。”
  “我已恕你无罪,起来吧!”刘秀说完话,转身回到大殿里。花非烟走到洛幽身边的时候,托住她的胳膊,把她从地上搀扶起来,同时说道:“既然陛下已发话,不可再违抗圣命!”
  洛幽起身后,双腿顿是一软,身子向下瘫倒,好在花非烟的力气够大,把洛幽的身子牢牢架住了。
  看着浑身都是虚汗的洛幽,花非烟颇感无奈地摇摇头,扶着她的胳膊,走进大殿里。
  大殿内被放置了冰块,比外面凉爽许多。刘秀坐在榻上,看眼走进来的花非烟和洛幽,等她俩来到近前,刘秀问道:“洛幽,你为何去而复返?”
  洛幽没有说话,再次跪在地上,向前叩首。花非烟把事情的经过向刘秀大致讲述一遍,最后,她说道:“陛下,洛幽是想继续留在宫中。”
  刘秀看向洛幽,问道:“非烟所言可属实?”
  洛幽保持着叩首的姿态,颤声说道:“请陛下收留婢子!”
  刘秀好奇地问道:“你真的决定离开四阿?当初,四阿可救过你的命,而我,则是你心中的杀父仇人!”
  洛幽哽咽着说道:“婢子欠师门的,业已还清。陛下对婢子有不杀之恩,从今往后,陛下愿意效忠陛下,愿意服侍陛下!”
  刘秀笑了,洛幽还是像以前一样会说话,她明明是走投无路,不得不留在皇宫里避难,但在她口中,却成了为报答自己的不杀之恩,才选择留下。
  “年纪小小,却很是滑头。”刘秀笑言道。
  洛幽急忙抬起头,双目湿红地看着刘秀,急声说道:“婢子所言,句句属实,倘若婢子心存二意,再做出对不起陛下的事,可让婢子天诛地灭,死无葬身之地!”
  刘秀收敛笑意,对上洛幽的目光,与她对视许久,久到洛幽感觉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要着起火来,刘秀方收回目光,说道:“既然你想留下,那就留下吧,以后,可继续留在西宫,照顾好阴贵人,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说完话,他挥了挥手,示意洛幽可以退下了。
  洛幽跪在地上没有动,也没有要起身离开的意思。见状,刘秀不解地看着她,问道:“洛幽,你还有事?”
  “陛下!”洛幽再次向前叩首,说道:“请……请准婢子留在陛下身边侍候!”
  她此话一出,别说刘秀怔住,就连处变不惊的花非烟也是难得的露出惊讶之色,下面的张昆更是不自觉地张大嘴巴。
  想留在陛下身边侍候的宫女多了去了,但像洛幽这样,敢于当着天子的面说出自己心中想法的,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
  刘秀怔住片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向旁侧了侧身子,坐得随意,问道:“洛幽,你为何不想回西宫,而是想留在我的身边?你不知道你的这个请求,会伤到阴贵人的心吗?”
  洛幽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着刘秀,说道:“婢子想为杜师兄报仇!”留在西宫,她只是被困在这座皇宫里,永远都不可能复仇,只有留在天子的身边,她才能找到复仇的机会。
  刘秀看着洛幽眼中的恨意,突然之间,有点心疼面前的这个小姑娘。
  她活着,似乎一直在为了复仇。没来洛阳前,自己是她的复仇对象,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力量来源。
  现在,四阿取代了自己的位置,成了洛幽新的复仇对象。
  刘秀轻叹口气,说道:“洛幽,我曾对你说过,你无需为任何人活着,你只需为自己活着就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让自己活得这么累。
  洛幽这个阶段,刘秀也经历过,当初大哥遇害的时候,刘秀恨意冲天,他恨刘玄忘恩负义,恨王匡、王凤、朱鲔这些绿林军首领无情无义,恨宗亲们麻木不仁,贪生怕死,无一人敢为大哥说句公道话,甚至他连老天都恨,恨苍天不公。
  但是后来,他慢慢释怀了,也全都放下了。
  刘玄和绿林军的许多首领,都死在赤眉军的手里,存活下来的人,刘秀也没有再去追究他们害死大哥的责任。
  像王凤,赤眉军攻陷长安后,王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皈依佛门,潜心专研佛法,后来还成为一代高僧,刘秀南巡时,特意去到栖凤寺探望过他,昔日旧人,久别重逢,一笑泯恩仇。像朱鲔,他在洛阳投降刘秀之后,刘秀当即封他为少府,扶沟侯,再后来,朱鲔回到自己的封地,颐养天年,富贵终老。
  刘秀能放下仇恨,因为他经历得多,他的心胸也宽广,但是现在的洛幽,明显还不具备他这样的心境。在洛幽的眼眸里,刘秀看到的除了仇恨,还是仇恨。
  洛幽向刘秀叩首,哽咽着说道:“婢子只望陛下收留,别无他求。”
  刘秀轻叹口气,沉吟了许久,最终看向张昆,说道:“张昆,你去安排一下!”
  “是!陛下!”张昆颇感意外,没想到陛下还真留下了洛幽。
  洛幽神情激动,向刘秀连连叩首,说道:“婢子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刘秀挥了挥手。张昆走到洛幽近前,小声说道:“洛幽,快起来吧!”说着话,他托着洛幽的胳膊,把她扶起,而后带着洛幽退出大殿。
  等他二人走后,刘秀目光一转,看见花非烟正诧异地瞧着自己,他摇头笑了笑,说道:“当年大哥遇害,我与洛幽现在的心境一模一样。”
  刘秀说他和洛幽同病相怜,其实是没错的,他俩的确有相似的经历,两人都打骨子里具备那种不服输、不认命的倔强。
  花非烟含笑说道:“陛下也是很喜欢洛幽的吧!”
  刘秀仰面而笑,对此他也并不否认,只是这种喜欢,和男女之爱的那种喜欢不一样。他在洛幽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他决定留下洛幽,在阴丽华那边也得有个交代。刘秀特意带着洛幽去到西宫。现在阴丽华只知道洛幽被下了掖庭狱,至于其它的事,一概不知。
  见到刘秀亲自领着洛幽回到西宫,阴丽华又惊又喜,快步走上前去,上下打量洛幽一番。才短短几日不见,洛幽整个人都瘦了一圈,面容憔悴,身子弱不禁风。
  洛幽的眼睛本就大,现在小脸消瘦下来,显得眼睛更大了。见到洛幽这副模样,阴丽华心疼不已,她看向刘秀,颤声说道:“陛下……”
  刘秀看了看左右,向外挥挥手。在场的雪莹、红笺、李秀娥等侍女纷纷福身施礼,然后鱼贯退出大殿。
  她们走后,刘秀把洛幽的身世,以及她进入皇宫的目的,后来出宫之后所遭遇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向阴丽华讲述了一遍。
  阴丽华听后大吃一惊。洛幽刚被下掖庭狱的时候,她去找过刘秀,当时得到的答复是,洛幽是公孙述的细作。
  对于这样的说法,阴丽华根本不相信,也不敢相信,洛幽两次救她,又怎么可能会是公孙述的细作?
  现在听完了前因后果,阴丽华方知,原来一切都是真的,洛幽竟然真的是细作!
  她下意识地看向站于一旁的洛幽,后者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向阴丽华叩首,颤声说道:“婢子愧对贵人的信任,罪该万死!”
  刘秀对阴丽华道:“丽华,以后,洛幽就不再留在西宫了。”
  阴丽华目光呆滞地点下头,而后她问道:“陛下要把洛幽逐出皇宫?”
  刘秀说道:“现在让洛幽出宫,等于是让她去死。但以她的身份,也的确不适合继续留在西宫。以后,她暂时留在我这儿。洛幽毕竟是四阿的人,对四阿以及公孙述埋在洛阳的耳目,都有所了解,可以帮上不少的忙。”
  阴丽华听后,稍微松口气,不管洛幽是什么身份,她救过自己两次,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如果没有洛幽,她也活不到现在,洛幽能平安无事,这是阴丽华乐于见到的。
第九百一十四章
趁机弹劾
  刘秀打算御驾亲征张步,不过快到中秋节了,刘秀决定等过了中秋节之后,再率军讨伐青州。
  这日早朝,等政务都商议完,刘秀还特意提到今年的中秋节要怎么过。
  前几年的中秋节,刘秀都是在皇宫里设宴,召来群臣及其家眷,在皇宫里同乐,重复了好几年,刘秀也有些腻了。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至于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无从考证,总之是在春秋战国之前。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中秋的含义就是祭月,后来逐渐演变成一场盛大的节日。古人也会借着中秋节的契机,去相亲、求子、祈福等等。
  提到中秋节,众大臣们都很轻松,大司徒伏湛抬了抬笏板,说道:“陛下,微臣以为,今年之中秋,亦可效仿往年!”
  言下之意,陛下还是在皇宫里设宴,于宫中做庆典就好。
  贾复不赞同伏湛的观点,朗声说道:“年年都在皇宫里设宴,在皇宫里庆典,未免也太无趣了。”
  稍顿,他向刘秀拱手说道:“陛下,今年何不去南市赏花灯,与万民同乐?”
  听闻贾复的话,刘秀的眼睛顿是一亮。去南市赏花灯,与万民同乐,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刘秀来了兴趣,身子也随之向前倾了倾,可还没等他说话,伏湛眉头紧锁,看了贾复一眼,正色说道:“左将军,中秋当晚,洛阳百姓大多都会出游,届时街上不知得有多少人,万一其中混有刺客,欲趁机对陛下不利,又当如何?”
  陛下若真有个三长两短,这个责任,谁能负得起?
  贾复虽然满心的不高兴,但仔细想想,觉得伏湛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南市是整个洛阳最为繁华的商业区,中秋这天,个个商家为了打出自家的名号,都会摆出准备许久、精心打造的彩灯,争奇斗艳,吸引来的百姓数量也必然极多,现场混乱,的确不太好控制。
  重大节日赏彩灯,是武帝时留下的传统。
  当时还没有纸,包裹灯的材料,通常会用一些单薄的麻布,麻布染成不同的染色,就会映射出不同颜色的光。当然,这是普通人家制作的花灯,很简陋也很粗糙。
  而富贵人家的花灯,则是用纱做材料,做出的花灯更明亮,也更精美。
  在当时,花灯产业十分发达,圆的、方的、多角的,什么形状都有,如果家中财力雄厚,还可以订做出各种各样的瑞兽、花草树木等形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