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8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1/1156

  所以这位宋府的大小姐,虽已到了适婚的年纪,可媒人们都差点踏平了宋府的门槛,都未能找到一位能让人家姑娘心动的理想对象。
  今日宋华裳见到刘秀,倒是忍不住一阵心悸。
  可以说刘秀附和她择婿的所有标准,年轻、英俊、有才学,更是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听到刘秀对自己的赞美,宋华裳整个心都快送嗓子眼里蹦出来。
  被宋夫人和宋家的两位千金一打岔,刘秀也就忘了还保持着福身施礼姿态的秦子婳。吴汉走到她身边,悄悄拉了下她的衣服,示意她起身。
  秦子婳看向吴汉,眼圈湿红。
  吴汉用宽大的衣袖包裹住她的手,在她耳边小声说道:“放心,有我在这!”
  刘秀正要往船坞的里面走,突然发现吴汉没跟上来,他回头一瞧,发现吴汉正和秦子婳在后面亲亲我我,他顿是气不打一出来,回头召唤道:“子颜!”
  吴汉急忙松开秦子婳的手,快步上前,说道:“陛下!”
  刘秀面无表情地说道:“该登船了。”
  吴汉忍不住暗暗翻个白眼,只是登船这样的小事,至于陛下亲自召唤自己吗?
  他走在刘秀的身边,小声说道:“陛下,子婳与微臣一起这么多年了,子婳的为人,微臣自知。”
  刘秀反问道:“以前,她与谢躬的感情如何?”
  没等吴汉接话,刘秀继续说道:“伉俪情深是吗?当初,她能那么果断的抛弃谢躬,日后,她也能如此果断的抛弃你!”
  “陛下,子婳没有抛弃谢躬,谢躬不是被臣给杀了吗……”
  “倘若她对谢躬真用情至深,就更不应该跟着你了。”
  “这些年来,臣也是费尽心思,才一点点的赢得了子婳的芳心。”
  刘秀啧了一声,不满地瞪了吴汉一眼,说道:“我看你真是鬼迷心窍了!”
  “是陛下对子婳的误解太深,子婳并不是像陛下像的那样……”
  “我看人不会错。”
  吴汉小声嘀咕道:“陛下还说过庞萌可以托孤呢!”
  刘秀扬起眉毛,不满地说道:“子颜为了这个女人和我抬扛?”
  听着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活像两人孩子在争吵的对话,郭圣通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说道:“陛下,子颜又不是小孩子了,他中意哪个女子,想对哪个女子好,那都是子颜自己的事嘛。”
  吴汉冲着郭圣通连连点头,笑道:“还是皇后深明事理。”
  郭圣通闻言,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刘秀无奈叹口气,说道:“如果子颜是外人,他想怎样就怎样,我又岂会多管他的私事,我是拿子颜当手足啊!”
  吴汉在朝为官,哪怕是犯了错误,刘秀都舍不得责骂他,更舍不得处罚他,他可不想吴汉哪一天伤在女人的手里,尤其是像秦子婳这种虚情假意的女人。
  他这番话,让吴汉动容不已,可越是这样,吴汉就越敢难做,一边是视他如手足的天子,一边是他最心仪的女子,这两人不合,他被夹在当中,左右为难。
  郭圣通打着圆场说道:“今日是月夕,是陛下与万民同乐的大喜日子,这些烦心事,今日就不要再提了,陛下对秦子婳有再大的不满,也应改到以后再说。”
  难得被郭圣通训斥了一通,刘秀觉得她训斥的还挺有道理的。他耸耸肩,果然不再就秦子婳的事多言。见状,吴汉长长松口气,对郭圣通投去万分感激的眼神。
  看着他俩,郭圣通感觉又好气又好笑,刘秀和吴汉私下里的相处,如果让不知情的人来看,恐怕没人会相信这两位,一位是至高无上的天子,一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
  刘秀带着嫔妃、重臣及其家眷,先行登船。
  能和天子同乘一船的大臣,自然朝堂的都是肱股之臣,像大司马吴汉、大司徒伏湛、大司空宋弘、右将军邓禹、左将军贾复等,皆在其中。
  其余的大臣,则是陆续登上其它的楼船。光是登船,就将近有一个时辰,等船只启动,开始在河面上行驶,天色已然大黑。
  站于甲板上,向洛河两边的沿岸看去,当真是美轮美奂,甚至都让人有不真实之感。
  今晚的洛水太美了,两边的岸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圆的方的花的物的,千奇百怪,举目望去,那是两条灯的长龙,美不胜收。
  沿岸的道路上,人挨着人,人挤着人,人头攒动,而且大多数人手中还都提着灯笼,组成了一片灯的海洋。
  站于甲板上的刘秀、郭圣通、阴丽华,以及在场的大臣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但此时眼前的美景,还是让众人都看呆了。
  郭圣通的身子微微向刘秀身上倚靠,有感而发道:“好美啊!”
  刘秀含笑看眼身旁的郭圣通,点头道:“是啊,如此盛况,恐怕也只有在文武二帝的时的长安才能看到啊!”
  他这么说,多少有些厚脸皮,是把自己比成文帝和武帝了。
  吴汉在旁立刻接话道:“陛下之功业,可远胜文武二帝!”
  刘秀仰面而笑。船行小半个时辰,沿岸上已能看到人山人海的百姓。刘秀站于甲板上,向左右沿岸的人群挥了挥手。
  “是陛下!是陛下在向我们招手!”岸上的人群,立刻炸了锅,人声鼎沸。
  骚动的人群,可是吓坏了混在人群当中的县府人员。
  乔装成百姓的县兵们,眼睛都快不够用了,紧张地盯着周围的人群,生怕人群当中突然冒出刺客,对站于船上的刘秀放冷箭。
  张贲也在人群当中,和他一起还有徐政,听着周围的欢呼声和喊叫声,一向老成的徐政也是满脑门的汗珠子,他边擦汗边咧嘴说道:“想不到,今晚会有这么多人!”
  徐政都怀疑,不是不全洛阳的百姓都来到洛水沿岸了。
  张贲的神经早已紧绷到了极点,他比徐政要紧张得多,如果真出了意外,第一个要被追责的就是县府,他这个县尉肯定是脱不开干系的。
  他拍了拍徐政,说道:“陪我再多走一走,多看一看!这附近的楼阁,我们应该都查过了吧?”
  徐政提醒道:“从傍晚到现在,已经先后查过三次了。”
  “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啊!”张贲转身,向后面的一名随从招了招手,等随从凑到他近前,他低声交代道:“带上兄弟们,把这附近的楼阁再仔仔细细的搜查一遍,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是!大人!”随从答应一声,领命而去。张贲看向对面,问道:“徐先生,对面的楼阁也查过了吗?”
  “和这边一样,也都已查过三遍。”
  “哦!”张贲轻轻应了一声,伸长脖子,向人群张望,同时幽幽说道:“现场这么多人,哪怕只发生一丁点的意外,都有可能引发出大乱子,即便伤不到陛下,只是伤了现场的百姓,县府也吃不了兜着走啊!”
  徐政拍拍张贲的肩膀,宽慰道:“张县尉不必紧张,我们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今晚,应该会平安无事!”
  张贲苦笑道:“事关重大啊!”他要的可不是‘应该’,而是‘必须’。
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因后果
  刘秀等人在甲板上站了一会,便回到船舱里。楼船的船舱十分宽敞,容纳下他们这许多人,绰绰有余。坐在船舱,透过窗户,也能看到外面的美景。
  吴汉倒了一杯酒,向刘秀那边举了举,说道:“陛下,微臣敬您一杯!”
  刘秀一笑,拿起酒杯,和吴汉互敬,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刘秀放下杯子,环视在场众人,笑问道:“今年月夕,百姓们都把花灯挂在洛水沿岸,诸君有没有也把各家的花灯挂出来?”
  伏湛一笑,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本以为自家做得花灯已经很不错了,可是摆出来才发现,与其它的花灯相比,小巫见大巫啊!”
  “哈哈!”刘秀仰面而笑。伏湛向窗外望了望,抬手一指,说道:“陛下,那几盏便是微臣的花灯。”
  刘秀举目瞧了瞧,看不太真切,他向众人一甩头,说道:“走,我们去楼上看看!”
  楼船有六层,他们现在只是待在一层里。
  刘秀和大臣们上到第五层,他让女眷们上到第六层。楼船的五、六层已经非常高了,身在其中,看岸边的花灯,可以做到居高临下的俯视。
  楼船的每一层外面,都有一块开放式的甲板。刘秀等人站于第五层的甲板上,伏湛手指着北岸的岸边,笑道:“陛下,那便是司徒府的花灯。”
  刘秀顺着他手指看过去,在岸边有一串小花灯,比普通灯笼稍大一点,都是圆形的,无论颜色还是形状,皆不特别,要说不同寻常,就是灯面上绣了许多精美的图案,不过那也得走近了才能看清楚,像刘秀等人这么远的距离,只能看到那是一串小灯笼,细节方面根本看不到。
  看罢,刘秀笑赞道:“大司徒节俭,甚好。”
  刘秀称帝之后,一直都崇尚节俭。
  伏湛闻言,老脸顿是一红,别看他家的灯笼毫不起眼,实际上成本并不便宜,每盏灯笼上的刺绣都不一样,有万民图,有征战图,有万马奔腾图,每一盏花灯都能让人欣赏好一阵子,提前是得近距离的欣赏。
  在伏湛家花灯的旁边,挂着一盏巨型花灯,鲤鱼的形状,谈不上有多精巧,但个头是足够大,足够醒目,和伏湛家的花灯摆在一起,那一串小花灯,好像从鱼嘴中吐出来的气泡。
  刘秀抬手指了指,笑问道:“那鲤鱼花灯是谁家的?”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刘终开口说道:“陛下,那是平林侯相的花灯。”
  刘终是淄川王,不过目前淄川还在张步的控制范围内,刘终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封地,只能继续留住在洛阳。刘终和刘秀的关系特别好,两人打小就能玩到一块去,现在的关系也不减当年。
  刘秀喃喃说道:“平林侯相?”
  伏湛露出恍然大悟之色,说道:“陛下,平林侯相赵憙。”
  听闻伏湛的提醒,刘秀这才想起来,赵憙的确是被封为平林侯相了。
  赵憙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收服了简阳,立下大功,荆州牧便上疏刘秀,推荐赵憙做平林侯相,刘秀没有多做考虑便批准了。
  他乐呵呵地说道:“赵憙现任平林侯相,却把花灯送到了洛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1/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