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8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2/1156

  不仅公孙述心里没底,成都朝廷的大臣们,也都心里没底。
  若是以前,得知三辅空虚的消息后,肯定会有大臣劝公孙述,甚至主动请缨,出兵三辅。
  可是这一次,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吱声的,既没人提议出兵三辅,更无人主动请缨,愿率兵去攻打三辅。偌大的朝堂内,寂静得可怕。
  公孙述环视在场众人,问道:“洛阳把三辅地区的兵力都抽调到代郡,这么大的事,诸君就没什么话要说的吗?”
  大司马公孙光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出兵,打下三辅,并非难事,难就难在,打下三辅之后,我军要如何才能守下三辅!”
  在场的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公孙光说得没错。
  公孙光是公孙述的亲弟弟。公孙述和很多地方豪强一样,重用自家的亲戚,对外臣不太信任。
  现在成都朝廷,更像是一家家族企业,成都朝廷的三公,除了大司徒李熊,大司马公孙光、大司空公孙恢,都是公孙述的亲弟弟。
  在这一点上,公孙述和刘秀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刘秀对自家的亲戚的态度是,我可以给你荣华富贵,可以给你封地、爵位、地位,但就是不会给你权力。
  他所重用的大臣,没一个是他的亲戚,要说有,也就是邓晨和李通了。
  邓晨是他的姐夫,担任廷尉,仅仅位列九卿之一,李通是他的妹夫,本任卫尉之职,后来转职做了前将军,连九卿都算不上了。
  至于刘氏宗亲,官职高的,也就做到太守而已。
  通过这样的比较,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无论是公孙述,还是张步、刘永等割据军阀,他们与刘秀相比,都像是一个个的家族企业,而刘秀所组建的洛阳朝廷,则是一个选才明确、唯才是用的正规大集团。
  公孙述看着公孙光,问道:“大司马以为,我们不能出兵三辅?”
  公孙光说道:“陛下,我们在三辅没有根基,即便现在攻占三辅,等洛阳的兵马攻打过来,我们还是守不住。与三辅相比,臣以为,攻打南郡更佳。以前,三辅有冯异驻守,我方不敢全力攻打南郡,生怕冯异会趁虚而入,现在冯异去到代郡,我方攻占南郡的机会终于来了。南郡乃翼江王(田戎)之属地,翼江王在南郡的根基仍在,只要我军能攻占南郡,汉军再想反攻回来,可是难上加难了!”
  他的意图很明确,借用征西军离开三辅的机会,蜀军不去打三辅,而是加大兵力,攻打南郡,争取把驻守南郡的岑彭驱逐出去,己方占领南郡全境。
  南郡对于己方的重要性,虽不如三辅,但也差不到哪去。
  攻占南郡,己方便有了大举进攻荆州的跳板。若能拿下荆州,扬州和交州,都将成为己方的囊中之物,届时,己方可占半壁江山,与刘秀分庭抗礼。
第九百六十四章
刺杀事件
  对于公孙光的提议,公孙述深有同感,但就这么放弃进攻三辅的机会,他又实在不甘心。
  他禁不住问道:“大司马,难道我方现在出兵三辅,就没有一丝一毫的胜算?”
  公孙光看了大哥一眼,苦笑着摇摇头。
  他说道:“仅凭我方一家之力,绝对守不住三辅,倘若隗嚣能助我方一臂之力,与我方、三辅形成三足鼎立,互成犄角之势,我方才有可能守得住三辅。”
  听闻这哈,在场的群臣议论纷纷,己方和隗嚣,那可是有血海深仇的,己方的将士,也没少在隗嚣的手中折损。
  公孙述倒是不记仇,起码他是没记隗嚣的仇。他问道:“大司马的意思是,我方要想占领三辅,必先与隗嚣结盟?”
  “正是!”公孙光大点其头。
  公孙述面色凝重地说道:“可是,隗嚣会和我方结盟吗?”
  公孙光想了想,点头说道:“十之八九。”
  “哦?”
  “陛下,我方有蜀道之天险可守,能将强敌御于蜀地之外,那隗嚣有天险可守吗?凉州虽有地势险峻之关隘,但与蜀道相比,不值一提。现在隗嚣以为依附刘秀,他可偏居一隅,称王称霸,但这长久不了,等刘秀空出手来,必要对付他,隗嚣自己不清楚这一点吗?他若想守住他的凉州,他没有别的出路可走,只能选择与我方结盟!”
  李熊问道:“难道,隗嚣不会选择与卢芳结盟?”
  公孙光一笑,摇头说道:“他不会。”
  李熊不解地问道:“大司马为何这么说?”说起来,卢芳也是很有实力的,拥兵二、三十万,现在卢芳派军侵入代郡,可见他的麾下也是兵强马壮。
  公孙光说道:“隗嚣与我们是有过节,但他与卢芳的过节更深,现在,凉州的北地、安定二郡,还被卢芳占领着呢!即便隗嚣不记仇,想和卢芳结盟,卢芳也不会同意,或者说,卢芳背后的匈奴人不会同意。匈奴人觊觎凉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隗嚣要和卢芳结盟,匈奴人又怎么可能会同意?”
  在场大臣纷纷点头,觉得公孙光的分析合情合理。公孙述若有所思地说道:“隗嚣不能与卢芳结盟,他要想找盟友,就只有选择我方了。”
  公孙光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公孙述眼珠连转,说道:“倘若,我能有机会和隗嚣见个面,当面谈一谈就好了。”
  在场众人脸色同是一变,急忙说道:“陛下可万万不能去凉州啊!”
  公孙述一笑,说道:“我当然不会去凉州……”
  他话音未落,公孙光喃喃说道:“陛下若想和隗嚣见面,也不用非去凉州。”
  公孙述眼睛一亮,问道:“大司马是说,隗嚣可能来益州?”
  公孙光说道:“益州与凉州,有那么长的边界,在两地的边界处设置一个会面之所,应该并非难事。”
  大臣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有立刻接话。公孙述沉吟片刻,点点头,说道:“朕以为,大司马的办法可行,诸位以为如何?”
  李熊眉头紧锁地说道:“只是,隗嚣会同意陛下的约见吗?”
  没等公孙述说话,公孙光说道:“我以为,可先派使者到凉州,探一探隗嚣的口风。如果隗嚣是死心塌地的依附刘秀,那么我们和他之间也没什么好谈的了,如果隗嚣的志向不仅于此,那么,我们结盟的希望很大。”
  公孙述想了想,抚掌而笑,说道:“大司马言之甚善,就依大司马的主意办!”
  经过一番商议,公孙述接受了公孙光的意见,决定争取与隗嚣结盟,当然,在双方首脑会谈之前,得先派使者去探口风。
  公孙述派出一名能言善道的文官大臣,出使凉州。值得一提的是,陌鄢乔装成使者的随从,跟随使者一同前往凉州。
  不日,公孙述的使者抵达天水郡的陇城,并得到隗嚣的接见。
  寒暄过后,隗嚣听明白了公孙述使者的来意,公孙述是派他来拉拢自己的,有与自己结盟之意。
  隗嚣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他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反对,顾左右而言他,但对公孙述的使者却一直都是以礼相待,敬为上宾。
  通过隗嚣对待使者的态度也能看得出来,隗嚣现在还处于犹豫不决当中。
  倘若反了刘秀,他心中颇有忌惮。刘秀可是占有十州,天下的大半都在刘秀的掌控之中,他若反,以一州之力,能对付得了刘秀的十个州吗?
  但若是不反,刘秀能容忍自己的存在吗?
  别看刘秀以前对自己挺好的,时不时的派出使者来安抚,还封自己为西州大将军,主掌凉州的军政大权,那是因为当时天下未定,刘秀需要拉拢自己,需要自己帮着他稳固三辅地区,现在刘秀的敌人一个接着一个的被根除掉,先是刘永,后是董宪、刘纡、张步等等,接下来,刘秀是不是就该对付自己了?
  反与不反,都很让人为难,所以,到底要不要与公孙述结盟,隗嚣也是举棋不定。
  使者和陌鄢把隗嚣现在的心理分析得一清二楚。在驿舍中,使者连连摇头,说道:“陌先生,我看陛下想拉拢隗嚣,难啊!”
  陌鄢淡然一笑,说道:“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此事并不难。”
  使者一怔,不解地看着陌鄢,问道:“陌先生何出此言?”
  陌鄢含笑说道:“隗嚣现在之所以还犹豫不决,是因为他对刘秀还抱有一线希望,希望刘秀能赏他个有实无名的西州王,如果彻底打碎他心中的这点念想,那么,隗嚣一定会下定决心,与我方结盟。”
  “可……可如何才能打碎他心中的希望?”
  陌鄢但笑未语,低下头,拿起茶杯,慢悠悠地喝起茶水,眼中却是闪过一抹幽光。
  隗嚣派周方出使洛阳,结果很不理想,周方带去了多少金银珠宝,就带回了多少的金银珠宝,洛阳的大臣,他一个都未能买通。
  听着周方复述整个过程,隗嚣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他指着周方,好一顿的斥责,邓禹、伏湛、宋弘那都是些什么人?都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且德行出众,被天下百姓传颂的大贤。
  你直接提着金银珠宝上门去送礼,人家能收吗?你就不会变通一下,拿着这些金银珠宝去买琴棋书画,去买一些高雅之物送去不行吗?
  简直就是猪脑子!你不被人家当场拿下,送官查办就算不错了,能活着回来都算你捡回一条狗命。
  周方的出使洛阳,完全没达到隗嚣想要的效果,他转而派出周游,决定让周游再次出使洛阳。
  周游是周方是兄长,也是隗嚣最得力的属下之一。周游这个人,要文采有文采,要学识有学识,是隗嚣手下为数不多的才子、士大夫。
  在派周游去往洛阳之前,隗嚣还特意找来周游,与他做了一次长谈,把自己想要什么,为何派他去洛阳等等,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周游的确是要比周方精明得多,也聪慧得多,他向隗嚣做出保证,此次出使,他定不辱使命。隗嚣十分欣慰,又与周游聊了很久,才让他回府准备出行事宜。
  隗嚣派出周游出使洛阳,并没有大张旗鼓,不过此事还是被公孙述安插在陇城的眼线发现,并立刻禀报给使者和陌鄢。
  使者听后大急,连忙找来陌鄢,摊着手说道:“哎呀,现在事情难办了,隗嚣派周游出使洛阳,他这是打定了主意,要继续依附于刘秀啊!”
  陌鄢向急得如同热锅上蚂蚁的使者摆摆手,说道:“放心,周游他到不了洛阳!”
  使者闻言一惊,呆呆地看着陌鄢。别过使者,陌鄢回到自己的房中,拿出一小块布条,在上面写了几行蝇头小字,然后把布条卷好,塞入一只小竹筒内,用蜡封好,交由一名随行的童子。童子立刻将竹筒绑在一只信鸽的腿上,推开窗户,放飞信鸽。
  周游一路西行,去往洛阳,路经长安的时候,受到长安官府的热情接待。
  长安京兆尹亲自出城迎接周游,把周游及其随从迎入城内,带到京兆尹府,并于府内设宴,款待周游。长安官府会对自己如此客气,完全在周游的意料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2/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