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8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3/1156

  公孙述举大军进攻南郡,以岑彭为首的南征军正在南郡与公孙述军展开激战。
  隗嚣已在凉州谋反,并倒戈到公孙述的那一边,朝廷本想出兵剿灭隗嚣,但考虑到南北两线都在作战,倘若再开辟西线战场,朝廷的钱粮恐怕难以支撑。
  刘秀希望冯异在代郡能速战速决,尽快结束北方战场,收兵回朝,支援西线战场。
  看罢刘秀的这份诏书,韩歆慢慢放下诏书,愣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耿舒没太看清楚,迫不及待地把诏书从韩歆手中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之后,他的脸色也凝重起来,将诏书递给旁边的将官们传阅。
  他们本打算趁着己方大胜之势,一鼓作气地攻入并州,甚至都有可能一举歼灭卢芳势力。可现在,朝廷急于对隗嚣征战,三线作战,对于目前的朝廷而言,不太现实,南线战场能否尽快结束,决定权不再己方,那么,北线战场能否尽快结束战事,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一名将官眉头紧锁地问道:“大将军,难道,我们现在就要撤兵?”
  另一名将官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一旦撤兵,贾览和奥日逐王定会卷土重来,返回代郡,收拢残部,代郡依旧要被卢芳所占领。”
  “所以,我们千里迢迢的从长安来到代郡,就等于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改变!”还平白无故地烧了一座灵丘城。这也太令人窝火了吧!
  耿舒正色说道:“大将军,不能撤兵啊!我们明明是在代郡打了胜仗,挫败了卢芳军和匈奴军、乌桓军,现在撤兵,这……这等于是让所有的胜利都付之东流!”
  众将官齐齐点头,纷纷说道:“是啊,大将军,现在不能撤军啊!”
  韩歆眉头紧锁地说道:“撤军,是陛下的旨意,与卢芳相比,隗嚣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我军速归长安,对隗嚣征战,势在必行!”
  稍顿,他又意味深长地提醒道:“何况,撤军是陛下的旨意,不遵从,就是抗旨不遵!”
  众将官闻言,身子同是一震,纷纷低垂下头。
  耿舒把诏书又拿了过来,再次从头到尾的看一遍,眯缝着眼睛说道:“陛下并没有让我军即刻撤兵,而是让我军尽快结束北方的战事。”
  韩歆正色说道:“卢芳军、匈奴军、乌桓军现在已经被我军驱逐出代郡,北方战事已经结束了!”
  耿舒说道:“敌首贾览和奥日逐王尚在,战事又怎能算是结束呢?”
  韩歆看向冯异,意味深长地说道:“大将军,隗嚣与公孙述联盟,凉州与益州联手一处,倘若让这两州联盟巩固,朝廷再想出兵平定,太难了,趁着现在,两者结盟还未稳,当及时出兵凉州,剿灭隗嚣才是!”
  冯异背着手,在大帐里来回踱步。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冯异身上,己方究竟是战还是撤,这个决定最终还得冯异来做。
  现在,冯异也是左右为难。
  撤兵,那就是拱手让出胜利的果实,己方在代郡所作出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不撤兵,北方战事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这势必会印象到朝廷的大局。
  可真难啊!冯异一边踱步,一边在心中感叹。
  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冯异,中军帐里,一时间静得鸦雀无声。不知过了多久,冯异突然停了下来,人们眼睛同是一亮,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冯异环视在场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剿灭隗嚣,的确是重中之重!”
  一听这话,耿舒等主战将领们无不是大失所望,看来,大将军也顶不住朝廷的压力,只能下令撤兵。
  还没等众人接话,冯异突然话锋一转,问道:“我们是怎么来的代郡?”
  人们一脸的茫然,怎么来的?当然是靠着两条腿走来的啊!韩歆心思转了转,说道:“我军是从三辅出发,走弘农、河内、冀州,最终来到的代郡!”
  冯异点点头,说道:“现在我军将士要重回三辅,当如何回去?”
  众将面面相觑,大将军问的不是废话吗?己方是走弘农、河内、冀州路线来的,回去时,当然也同样是走这条路线啊!
  冯异环视众人,突然笑了笑,说道:“我以为,我军回撤三辅时,可换条路线!”
  “大将军的意思是……”
  “走并州!”
  “啊?”
  “穿过并州,到北地、安定,再南下去三辅。”冯异说道:“弘农、河内、冀州这条路线,太绕弯子了,走并州、北地、安定这条路线,更近一些!”
  人们呆呆地看着冯异,看着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疯子。
  众将不由自主地纷纷吞了口唾沫,一名将官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大……大将军,并州,乃至北地郡、安定郡,可……可都在卢芳的控制中啊!”
  那都是人家卢芳的势力范围,己方大军要堂而皇之的穿行过去?这……这也太疯狂了!
第九百七十六章
撤军路线
  韩歆有些结巴地问道:“大……大将军,我军要横穿并州,到北地再南下三辅?”
  冯异点点头,说道:“正是!”
  “这……这未免也太冒险了吧?”韩歆说话时,看向耿舒,耿舒那么好战,但也被冯异这么疯狂的想法吓得不轻。
  他清了清喉咙,说道:“大将军,并州可是卢芳的地盘,他若是层层设堵,我军将会寸步难行,而且……而且还会深陷并州,有全军覆没之危!另外,十万大军,补给怎么办?一旦我军进入并州,补给可就彻底断了。”
  现在他们有冀州军帮忙运送补给,一点问题都没有,可若是进入并州,冀州军还能进入并州送补给吗?这根本不可能的事。
  按照冯异的计划,己方就是十万大军,孤军深入并州,没有援军,没有补给,这不是在自寻死路吗?
  都不需要卢芳军来打他们,只需把他们堵截在一个地方,他们就得被活活饿死。
  在场的众将都冒出冷汗,一个个纷纷摇头,表示冯异的办法不可行。赵匡说道:“大将军,撤兵之事,末将觉得……还是从长计议为好,此事不能太急啊!”
  冯异沉默了片刻,正色说道:“我已经考虑清楚了,走并州,回三辅!”
  “大将军……”众将齐声说道。
  冯异摆了摆手,反问道:“我征西军十万将士,一旦进入并州,卢芳会怎么想?”
  卢芳会怎么想?他一句话,把众人都问懵了。冯异说道:“卢芳不会认为我们是路过并州,只会认为我军进入并州,是气急败坏来找他拼命的!你会这么做?”
  众将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说话,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冯异。冯异说道:“卢芳一定会把各地的兵力向北方回缩,摆出严防死守的阵势。”
  “会把兵力向北方回收?”韩歆喃喃说道。
  耿舒眼睛一亮,接话道:“没错!卢芳是会这么干!因为北方有匈奴人,那是他最大的靠山,我军来势汹汹的攻入并州,卢芳一定会向北方龟缩,找他的匈奴盟友相助!”
  冯异点点头,对耿舒说道:“所以,耿将军所说的,卢芳军会层层设堵,根本不会发生,我可以断定,我军进入并州后,只要一路西行,不会有任何的堵截,不会遭受任何的阻力,可一路畅通无阻的穿行过去!”
  听闻这话,在场的众人不约而同地张大嘴巴,冯异说的这一点,他们还真没想过。
  冯异笑了笑,继续说道:“当然,我军并入并州后,还有一个最大的可能,贾览残部、匈奴残部,不会向北方跑,而会一路向西跑。”
  “这是为何?”“贾览残部、匈奴残部没有理由不去找卢芳汇合啊!”
  冯异胸有成足地说道:“贾览、奥日逐王,当然想去找卢芳汇合,但卢芳不会同意。一旦贾览和奥日逐王率领残部向北方跑,就等于我把军引向北方,之后,卢芳要亲自领兵与我军作战,以卢芳的胆量和为人,他不会同意的,他一定会命令贾览和奥日逐王向西跑,尽量把我军将士引离他所在的北方。所以,我军可以做出一路追击贾览、奥日逐王的假象,穿过并州,进入北地、安定,然后再谋南下!”
  原来大将军是这么考虑的。在场众将听后,都跟着兴奋起来。耿舒更是两眼放光,连连点头,他向冯异拱手深施一礼,说道:“大将军深谋远虑,末将佩服!”
  耿舒是真服了,这么大胆的行军路线,恐怕也只有冯异能想得出来。
  冯异向耿舒摆摆手,继续说道:“我军之所以要走并州这条路线,路途更近只是其一,最最重要的一点,更是为了震慑卢芳,让卢芳不敢再轻易进犯代郡,要让卢芳明白,他再胆敢进犯代郡,我军可攻入并州,直捣他的黄龙,他卢芳再敢引匈奴人、乌桓人进犯我汉土,我大汉将士,必与他决一死战,血战到底!”
  在场众将齐齐拱手施礼,异口同声道:“大将军英明!”
  冯异斩钉截铁地说道:“等后方辎重运送上来,我军便翻过白星山,入并州!”
  “喏!”众将齐声应道。
  等后方辎重跟上来的这段时间,冯异给刘秀写去一封书信,表明己方即刻向三辅地区撤兵,不会耽误朝廷讨伐隗嚣的大计。
  冯异的书信很快传回到洛阳,刘秀看罢书信,大喜。这时候,东征军主力,八万将士,业已从青州撤回洛阳,洛阳兵马已足。
  这日,早朝。刘秀环视下面的大臣,朗声说道:“北方战事已经结束,征西大将军正率部撤回三辅,征讨隗嚣,时机已经成熟。”
  吴汉闻言,立刻跨步出列,插手施礼,大声说道:“陛下,微臣愿率兵征讨隗嚣!”
  刘秀向吴汉摆了摆手,含笑说道:“大司马莫急,此次讨伐隗嚣,我要御驾亲征!”
  朝中大臣同是一惊,伏湛急忙出列,拱手施礼,说道:“陛下,西陇地势凶险,民风彪悍,陛下不宜亲征啊!”
  刘秀正色说道:“此战关系到汉室之兴衰,我必须得亲自前往!”
  宋弘出列,说道:“陛下乃一国之君,征战之事,不宜亲自前往,还请陛下三思!”
  刘秀不容拒绝地说道:“我意已决!”
  还有大臣要劝说刘秀,刘秀向群臣摆摆手,他转头对吴汉说道:“大司马,我不在洛阳期间,洛阳之军务,就全权交给你了。政务之事,你可与司徒、司空商议处理。”
  吴汉一听就不干了,他急声说道:“陛下,征讨隗嚣,怎能不让微臣前往,微臣已经做好相应之准备……”
  他话没说完,刘秀皱着眉头说道:“子颜,征讨隗嚣固然重要,但洛阳之安危,更加重要!”你不明白我让你留守洛阳的意思吗?
  他要在外征战,洛阳必须得有他最信任又最有能力的人留守,不然,他在外打着打着,后面的家突然没了,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吴汉还要说话,刘秀不悦地向他一挥手,示意他回去坐着。吴汉不服气,站在原地没动。刘秀火了,大声说道:“子颜!大司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3/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