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8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1156

  刘秀挑起车窗的帘帐,举目向外观瞧。
  斜前方是一大片的高宇楼阁,刘秀对那片楼阁并不陌生,那里正是太学院,官府的许多官员就是从太学院里选拔出来的。
  看罢,刘秀对车夫说道:“去太学院看看!”
  但凡能上太学的,家境就算不富裕,起码也是殷实,太学院的四周也十分热闹,大街小巷,商铺林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在其附近,还有一座规模不小的集市。
  一座太学院,可谓是养活了周边一大群人。马车来到太学院这里,一下子勾起了刘秀当年在长安上太学时的回忆。
  洛幽也在望着窗外,看着院内一座连着一座的楼阁,禁不住惊叹道:“原来这里就是太学,好大啊!”
  刘秀一笑,说道:“长安的太学院,比洛阳的太学院要更大,更壮观!”
  长安太学院里,可谓是卧虎藏龙,当然了,太学生的才学也是良莠不济,既有他这种水平一般般的,也有像邓禹那样的天才。
  听了刘秀的话,洛幽禁不住感叹道:“婢子在长安生活了那么多年,还从没去过太学院呢!”
  刘秀一笑,说道:“这次西征,便有机会去了!”
  洛幽先是一怔,紧接着两眼放光地问道:“陛下,此次西征,婢子……婢子也可以跟随吗?”
  刘秀笑问道:“你不想去?”
  洛幽连忙说道:“想想想,婢子想去!”
  看到洛幽紧张又兴奋的模样,刘秀禁不住哈哈大笑。洛幽小脸一红,小声嘀咕道:“原来陛……公子是在戏谑婢子!”
  刘秀说道:“放心吧,我说会带你去,就一定会带你去!”说着话,他扬头对外面的车夫说道:“去附近的集市转转。”
  太学院周围街道的行人多,但到了集市,这里的人更多,望眼望去,人头涌涌,一眼望不到边际。
  由于行人太多,马车难以进入,刘秀等人纷纷下了马车,把马车留在集市外面,他们步行走进集市里。
  龙渊、虚英等人在刘秀的四周分散开来,与他的距离不远也不近,既不会让人看出他们在保护刘秀,但若出了状况,他们又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刘秀的身旁。
  刘秀和洛幽并肩而行,洛幽毕竟年纪小,还带着孩子心性,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好奇,走到刘秀身边,仿佛一只小蝴蝶似的,时而在东,时而在西,时而在前,时而在后。
  刘秀对集市中的商品倒是没什么好奇心,只不过会时不时的问问物价,以此来对洛阳的民生做出评估。
  随着战事的减少,社会越来越稳定,百业复苏,田地复耕,物价开始回落,各类商品都越来越便宜,以前数百钱都买不了多少粮食,现在两、三百钱可买一石粟。
  按照粮价,可以很容易的推断出民生。以当时最底层的官员待招公车做标准。待招公车,就是储备干部,是没有官衔,准备做官的人,再没有比这更低的级别了。
  待招公车每月的俸禄是三石粮食外加三百钱。以一石粮食三十斤计算,三石粮就是九十斤,三百钱可买一石多粮,合到一起差不多就是一百二十斤,每天平均下来,是四斤粮。
  以一家五口人计算,每天四斤粮食,是很难让人每顿都吃饱的。当然了,待招公车的俸禄属社会底层,而且这是以一人养一家计算的,一个五口之家,通常两到三口人都是有收入的。
  当时,打工的月薪是四五百钱,可买两石粮食,养活自己一个人是绰绰有余,不过工人的工钱也不是固定的,有人会高一些,达到一两千钱甚至数千钱,有人会低一些,可能只有三四百钱。
  根据个人的能力不同,薪资也不同,在这一点上,古代和现代没什么区别。
  总体而言,洛阳的物价还是偏高,尤其是太学院这边的集市,物价还要比别处更高一些。
  询问物价,可以让刘秀掌握到很多的民生信息,顺势可推断出百姓们对当前之朝廷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这可比大臣们的奏疏直观得多,也真实得多。
  洛阳的物价是有下落,但在刘秀看来,还有更大下落的空间。刘秀正往前走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洛幽立刻回到刘秀身边,点着小脚,好奇地往前张望。
  刘秀随手按了按她的小脑袋瓜,说道:“那么好奇,我们走近看看!”说着话,他迈步往前走去,洛幽则是亦步亦趋地跟着他。
  挤开前方的人群,刘秀和洛幽来到人群的中央,这里有一群流里流气的青年正在围殴一个也看不出来年纪多大的人。
  这人被打的躺在地上,抱着脑袋,满脸满身的尘土,嗷嗷哀嚎。
  “别打了,再打就把人给打死了!”有围观的百姓不满地大声劝阻道。
  “不打了?他欠下的钱,要是你能帮他还,我们就不打了!”
  “我凭什么帮他还钱,我又不认识他!”
  “不能帮他还钱就闭嘴,少在这里罗里吧嗦!”
第九百七十八章
赌场对弈
  围观的百姓中有认识这些混混的,纷纷小声说道:“他们都是孙二虎的手下,还是少招惹他们为好。”
  刘秀不知道人们口中的孙二虎是何许人也,他问身边一名上了年纪的老者道:“请问老人家,孙二虎是谁?”
  老者怪异地看眼刘秀,见他相貌堂堂,身上的穿着也不错,说道:“年轻人是从外地来的吧?孙二虎可是这一带有名的大人物,开的赌馆,日进斗金,据说,孙二虎和县尉还是生死之交呢。”
  刘秀先是哦了一声,问道:“孙二虎的赌馆在哪里?”
  老者向前方指了指,说道:“就在前面,不到半里。”
  “多谢老人家。”
  “年轻人还是不要去了,进了赌馆,家中有金山银山也会输光的。”老者一边摇着头,一边感叹道。
  刘秀向老者欠了欠身,没有再多言,拉了拉另一边的洛幽,两人退出人群。
  洛幽愤愤不平地说道:“公子,那些人也太过分了,把人往死里打!这……会不会闹出人命啊?”
  刘秀一笑,说道:“放心吧,他们下手会有分寸。赌馆里的人,是要钱不要命,把人打死了,对他们也没有好处,反而会惹来很多的麻烦。”稍顿,刘秀耸耸肩,说道:“但凡可怜之人,必有他可恨之处,别看他现在被人家打得很惨,可一旦身上又有了钱,他还是会去赌馆拼手气。”只要沾上赌瘾,再想戒掉,太难了。
  两人边说着话,边往前走。走出有半里地左右,刘秀在路边果然看到一家赌馆。
  这家赌馆的牌面很大,是寻常店铺的两倍还多,生意兴隆,进进出出的人们,络绎不绝。
  刘秀举目看了看,向洛幽一甩头,说道:“走!进去瞧瞧!”
  洛幽表现得十分兴奋,乐颠颠地跟在刘秀的后面,随他一并进入赌馆。
  赌馆的门面大,里面的空间更大,但偌大的赌馆内,几乎是人满为患,目光所及之处,几乎看不到别的,全都是一颗颗小脑袋,真可谓是人头攒动。
  刘秀拉着洛幽,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挤进人群当中。赌场内,赌什么的都有,有赌骰子的,有赌六博的,甚至还有赌象棋、围棋的。
  这间赌馆距离太学很近,赌客有相当一部分是太学生,面对这些高材生,赌馆内特意设置了赌象棋、赌围棋这些文雅的赌局。
  六博是当时非常盛行的赌博,两人对弈,每人六子(五个兵,一个将;兵叫散,将叫枭),投骰子决定谁先走,走多少步。谁先吃掉对方的将(枭),就算谁赢。
  刘秀带着洛幽,在赌场内先逛了一圈。洛幽没接触过这些,感觉很是新鲜,眼睛都快不够用了,刘秀逛到赌象棋的地方,停下脚步。
  赌象棋分为两种,一种是两人对弈,一种是破解残局。两人对弈,有一局三百钱的,有一局五百钱的,还有一局一千钱的。
  刘秀站在一旁看了一会,感觉赌场请的棋手的确挺厉害,棋力很高,而且赌场的棋手走棋的速度极快,完全不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在心理上就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刘秀对象棋也非常精通,不过面对这些赌场邀请的棋手,他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他转而走到残局这里。
  皇宫的东观有不少的藏书,其中包括许多的象棋古谱,刘秀残局的造诣是很深的。
  看着棋盘上的残局,他基本都了解过。
  他走到一盘残局前,摸了摸身上,好像没有带钱,洛幽走过来,拿出钱袋,从里面取出一枚龟币,递给刘秀,小声问道:“公子也要赌吗?”
  刘秀一笑,说道:“既然来了,我们也别白来。”说着话,他把龟币拍在棋盘旁,立刻有一名棋手走过来,在刘秀的对面跪坐下来,向刘秀摆摆手,说道:“公子请先走。”
  看眼对面的棋手,年纪不大,三十左右岁。刘秀向对方点点头,而后低头看了看棋盘上的残局,他先是拿起车,见对方微微眯了下眼睛,他把车放下,改而拿起炮,向前走了一步,将军。
  象棋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象棋中的炮,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火炮,而是指石炮,也就是投石机。
  赌场的棋手看到刘秀先拿起车,以为遇到了外行,自然生出轻视之意,不过看到刘秀把车放下,改而走炮,他意识到自己这次是遇到了内行。
  他面色凝重起来,小心翼翼的行子应对。
  刘秀看过的古谱是很多,但记得并没有十分牢靠,不过对方的微表情倒是为他提供了线索,开头走对了,下面基本就是套路,行云流水般赢了这一盘残局。
  赌场的规矩是买一赔一。就这么一会的工夫,刘秀便赢了三百钱。他拿着两枚龟币,又走到下一盘残局前。没有丝毫的犹豫,把两枚龟币都押上了。
  和他对弈的依旧是那名棋手,后者的面色凝重了许多,目不转睛地盯着棋盘。刘秀故技重施,拿起一枚棋子,放下,拿起另一枚棋子,又放下,反复了好几次。
  对面的棋手一脸不耐烦,正要说话,刘秀果断走出一步棋。对方张开的嘴巴立刻闭上,低着头,动作缓慢地拿起棋子,走出一步棋。
  接下来刘秀的行棋速度越来越快,没有给对方任何的机会,一口气又赢下这一盘的残局。
  连赢两盘残局,刘秀手中的龟币也增加到四枚,也就是一千两百钱。他起身走到第三残局前,老神在在地坐下来,依旧是把手中的龟币都压上了。
  对面的棋手眉头紧锁,在刘秀对面缓缓坐下,同时上一眼下一眼仔细地打量着刘秀。这次刘秀没有再做试探,快速又果断的行棋。
  只走了前三步,对面棋手的额头上便渗出汗珠子。都没用上两分钟,刘秀又干脆利落地赢下第三盘残局。
  站于他身后的洛幽满脸的兴奋,忍不住拍手叫好:“公子赢了!公子又赢了!”随着洛幽的欢呼,周围不少的赌客都凑了过来,一个个伸长脖子,好奇地张望着。
  四枚龟币变成了八枚龟币,刘秀没有收手的意思,继续走到下一盘残局前,跪坐下来。看他这副架势,似乎要把这一排的残局都走完。
  对面的棋手在第四盘残局旁跪坐下来,在行棋的时候,他的额头已不是渗出汗珠子,而是向下滴淌汗珠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