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9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1156

  前段时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钟启把他们这些地头蛇召集到一块,让他们去城内的酒舍、茶舍、集市等人多的地方,散播‘隗嚣并未投靠公孙述’,‘朝廷之所以出兵讨伐隗嚣,完全是忌惮隗嚣的实力,是残害忠良之举’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如果有人胆敢和他们唱反调,当时不必理会,可在暗中找无人的地方给予教训。
  这次,他们正是在酒馆里散播钟启交代的言论,结果洛幽站出来反驳,他们当时本想出手教训洛幽,但一想到钟启的交代,他们便作罢了。
  等刘秀、洛幽一行人离开酒舍,他们便在后面悄悄跟随,伺机而动,再之后,就是胡同里发生的这些事了。
  听完他的讲述,刘秀摩挲着下巴,问道:“你说的这个钟启,他认识隗嚣?”
  那名大汉一脸的茫然,摇头说道:“小的,小的不知道啊!在……在小的印象里,钟先生好像和隗嚣没什么往来。”
  刘秀突然弯下腰身,靠近大汉,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道:“你没有扯谎?”
  大汉被刘秀的突然靠近吓了一跳,连声说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在大侠面前扯谎……”
  “走吧!”
  “啊?”
  “我说,你们都可以走了!”刘秀挥挥手,恍然想到什么,说道:“不过,我也要警告你们,以后不要再听从钟启的指使,否则,有私通反贼、意图谋反之嫌!”
  他一句话,让为首的大汉身子一哆嗦,刚刚站起的身形噗通又跪回到地上,吓的。
  他颤声说道:“小的……小的可没有谋反啊,也……也从没有私通反贼,天地良心,小的真的没有谋反啊……”
  刘秀面沉似水地说道:“帮着钟启,散布对朝廷不利的谣言,不是谋反,又是什么?到此为止吧,以后倘若再这么继续干下去,不仅你们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全家老小,都要跟着你们遭殃!”
  “是、是、是!小的记下了!小的都记下了!小的……小的以后再不参合这件事了……”
  刘秀没有再多说什么,向龙渊等人甩下头,迈步向外走去。
  看着他们离家,为首的大汉手扶着墙壁,慢慢站起身来,与此同时,忍不住长长松口气。他依靠着墙壁,喘了几口粗气,感觉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他扫视地上的众人,没好气地叫骂道:“滚起来!都给我滚起来!平日里你们不是挺能耐的吗?现在你们的能耐都哪去了?他娘的,真是一群饭桶!”
  且说刘秀一行人,出了胡同,龙渊低声问道:“公子,我们还去城北吗?”现在来看,长安城可不算太平,甚至可能比洛阳还要危险。
  刘秀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道:“当然要去!城北的集市我还没去逛呢!”
  虚英接话道:“公子,这个钟启可不简单啊,控制长安的地头蛇,散布对朝廷不利的言论,我看这个人,十之八九是被隗嚣买通了。”
  刘秀点点头,虚英说的可能性极大。他沉吟片刻,嘴角勾起,笑了笑,说道:“看来,我们还是先去趟京兆府吧!”
  京兆府位于长安城的中心,由城南去城北,也恰好路过京兆府。
  听闻是天子身边的贴身侍卫龙渊求见,京兆尹哪敢怠慢,急忙出府迎接。他看到龙渊的同时,也看到了站在龙渊身旁的刘秀。
  京兆尹身子一颤,呆愣片刻,急忙上前,正要向刘秀施礼,刘秀抢先一步,将京兆尹的胳膊托住,含笑说道:“京兆尹不必多礼,我们入府说话吧!”
  “是、是、是!里面请!里面请!”
  京兆尹把刘秀一行人请入府内,在大堂,他想让刘秀坐在正中央的主位上,刘秀拒绝了,走到一旁坐下来。京兆尹向四周的随从一挥手,说道:“都下去吧!”
  众人齐齐躬身施礼,退出大堂。
  等他们离开,京兆尹这才站起身形,规规矩矩地向刘秀跪地叩首,说道:“微臣参见陛下!”
  刘秀摆摆手,说道:“京兆尹请起。”
  “谢陛下!”
  “今日我来京兆府,主要是想打听一个人。”
  “不知陛下要打听的是何人?”
  “钟启。”
  “钟启……”京兆尹作为长安的最高地方长官,对于本地最大的地头蛇,他当然不陌生。他小声问道:“不知……不知陛下为何突然询问起钟启了……”
  “他这个人如何?你对他又了解多少?”
  “微臣不敢欺瞒陛下,微臣还没调任京兆尹时,钟启就已经是长安地面上实力最大,势力最广的地头蛇了。据说当年赤眉军撤离长安的时候,长安城内已经被毁得一塌糊涂,是钟启带着一帮人,最先进入长安,对损毁的建筑加以修复,再后来,越来越多的百姓来到长安,他们跟着钟启一同修复城内建筑。钟启也因此在长安赢得不少的人尊敬和爱戴,京兆府还关闭的时候,长安城内若是发生矛盾和纠纷,人们都是去找钟启评断,而钟启的评断,每每也都能服众。”
  “所以,”刘秀接话道:“在朝廷没有入主长安之前,这个钟启俨然已成为长安私下里的京兆尹?”
  “正是。即便后来朝廷入主了长安,但钟启在民间的威望依旧极高。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里,百姓们发生纠纷,还是不愿到京兆府,而是愿意去找钟启调解。”
  刘秀揉着下巴,说道:“对于长安的稳定,这个钟启,倒也有些功绩。”
  “陛下所言极是。”说到这里,京兆尹偷偷看眼刘秀,小声问道:“陛下专程为钟启来到京兆府,可是……可是此人有什么问题?”
  刘秀没有隐瞒,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怀疑他私通隗嚣!”
第九百九十二章
公众事件
  京兆尹心头一震,下意识地说道:“私通反贼,这……这可是死罪啊!”
  要杀钟启,京兆尹没什么意见,不过钟启在长安的威望很高,处置他,也得拿出真凭实据才能服众。他小声问道:“陛下可有钟启私通隗嚣的实证?”
  刘秀摇摇头,说道:“并无实证。”
  京兆尹喃喃说道:“那么,此事可就难办了,钟启在百姓中的声望颇高,若无真凭实据,只怕很多百姓会为他鸣不平啊!”
  刘秀问道:“钟启让人四处传扬对朝廷不利,而对隗嚣有利的言论,这算不算证据?”
  京兆尹闻言,向刘秀欠了欠身,苦笑道:“陛下,这……这恐怕还不够。”
  刘秀说道:“不管够还是不够,先把人抓了再说。”京兆尹面露难色,正要说话,刘秀继续道:“大战在即,我军究竟是师出有名,还是师出无名,至关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绝不能让钟启这样的人于三辅四处散布谣言,妖言惑众。至于钟启的具体罪证嘛,等我军将士诛灭了隗嚣,自然能找到钟启私通隗嚣的证据。”
  京兆尹再次欠了欠身,不敢再多说什么,正色说道:“陛下,微臣今日下午就派出部属,将钟启抓回京兆府审问。”
  刘秀点了点头,说道:“这段时间,隗嚣乃至公孙述,必定会派出大批的耳目潜入长安,打探情报,散布谣言,作为京兆尹,要仔细排查。”
  京兆尹躬身说道:“是!陛下!微臣明白!”
  刘秀想了想,又道:“如果京兆府的人手不够,可以暂时从扶风府和冯翊府抽调,如果人手还是不够,就从洛阳县府抽调,我也会知会董宣,全力支持京兆府。”
  京兆尹闻言,连忙说道:“微臣多谢陛下体恤,有陛下的支持,微臣也有信心多了。”
  刘秀先是一笑,而后看着京兆尹,意味深长地说道:“在长安做京兆尹,并不容易,事务繁杂,关系复杂,而都城又在洛阳,京兆尹在长安的许多努力,朝廷未必都能看得到。”
  他这番话算是说进京兆尹的心坎里。以前长安是都城,京兆尹作为都城的地方官,在朝廷里是有一定地位的,而现在都城搬到了洛阳,京兆尹的地位不尴不尬的,其中滋味,并不被外人所知晓。
  “陛下……”京兆尹眼圈一红,声音有些哽咽。
  刘秀正色说道:“这次朝廷出兵讨伐隗嚣,长安便是西征军的根基。长安稳定,我军西征的根基便稳定,长安动荡,我军西征的根本就会发生动摇。长安的局势,直接影响到前方将士的征战。我希望京兆尹能在眼下整个关键时刻,担起责任,稳固我军的后方根基。”
  京兆尹立刻起身,整了整身上的官服,向刘秀屈膝跪地,叩首说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必竭尽所能,确保长安稳定,太平无事。”
  “甚好!”刘秀起身,走到京兆尹近前,把他从地上搀扶起来。
  刘秀在京兆府待了接近一个时辰才离开,之后的行程,刘秀又相继去了扶风府、冯翊府以及东西二市。刘秀等人回到未央宫的时候,已是傍晚,天色已经暗了。
  他们刚走到皇宫大门的附近,一旁快步走出一人。龙渊立刻跨前两步,当在刘秀的身前,沉声问道:“什么人?”
  来人抬头看眼龙渊,拱手施礼,说道:“下官京兆府功曹李英,拜见龙将军!”
  龙渊定睛细看,来者还真是李英。他皱着眉头问道:“李功曹在此,不知有何贵干?”
  “下官是专程在此等候陛下的!”
  不等龙渊说话,刘秀走上前来,看向李英,问道:“李功曹要见我?”
  看到刘秀,李英急忙深施一礼,毕恭毕敬地说道:“微臣拜见陛下!”
  “李功曹有何事?”刘秀问道。
  李英正要说话,刘秀摆摆手,说道:“入宫说吧!”
  “是!陛下!”李英应了一声,而后跟随刘秀,走进未央宫。
  刘秀带着李英来到前殿的偏殿,落座之后,他问道:“李功曹有何事,现在可以说了!”
  李英先是向刘秀欠了欠身,而后说道:“今日下午,张京兆抓捕钟启,微臣听说,这是陛下的旨意。”长安京兆尹名叫张常。
  刘秀点点头,说道:“没错,是我下的命令。”
  李英暗暗皱眉,问道:“不知陛下让张京兆以何罪名,抓捕钟启?”
  “私通隗嚣。”
  “陛下可有证据?”
  “暂时还没有真凭实据。”
  “陛下,那……钟启抓不得啊!”李英面露急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