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9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6/1156

  见刘秀大笑,以为刘秀是对自己的说词不以为然,耿舒正色说道:“陛……公子,安定八个县,北地六个县,上郡十个县,合计二十四县,他们为何能一致同意,归服朝廷,只因畏惧西征军?绝非如此!若非他们不是早就打心眼里敬畏公子,尊崇公子,绝不会因为西征军的一走一过而向朝廷臣服,如果让西征军一个县一个县的去打,想收服这三个郡,没有个一年半载都打不完啊!”
  耿舒的话多少有点夸张,三个郡,二十四个县的归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县是随大流,未必是真心实意的愿意归顺洛阳。
  不过大部分县愿意归顺洛阳,这也是事实,由此不难看出,刘秀的威望,洛阳朝廷的威望,的确是影响深远。
  耿舒的这番话,当真是让刘秀有些飘飘然了,他开怀大笑,拿起酒杯,说道:“来来来,为我军能拿下三郡,干一杯!”
  “干!”耿弇、耿舒两兄弟拿起酒杯,向刘秀那边敬了敬,和刘秀一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放下杯子,洛幽在旁立刻倒满酒,刘秀笑吟吟地说道:“安定、北地、上郡的归服,让三辅北方,再无直接威胁,三辅之安全,提升了一大截。”
  冯异率领西征军,一口气收服安定、北地、上郡三个郡,实际上是很大的功劳,不过冯异的运气太差,正赶上刘秀在汉阳战败。
  刘秀的这口气没地方撒,倒是都撒到了冯异身上,导致冯异明明立下大功,也没受到任何的奖赏。
  只是过后,冯异在汧县和安定取得两场胜利,刘秀连续给予冯异两拨奖赏,这也算是把前面亏欠冯异的奖赏给补了回来。
  刘秀话锋一转,问道:“公孙收服三郡,立下大功,回到长安,非但未受奖赏,反而还受我责难,公孙可有不悦?”
  耿舒连忙说道:“陛下……公子多虑了,大将军并无不悦,反而还时常悔恨,未能及时回撤三辅,未能与公子一同征讨汉阳。”
  刘秀哦了一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公孙为人,向来宽和,受到委屈,不责于人,反责于己,就宽厚而言,我远不如公孙啊!”
  耿弇和耿舒吓了一跳,急忙躬了躬身子。
  刘秀感叹道:“公孙从我去河北之时,冯母言:‘汝今尽忠,莫思尽孝。我自为评以绝子内顾之念。’遂编而亡。每思及此,我心悲凉。”
  为了不让冯异有后顾之忧,冯母自尽而亡,这在当时已被广为流传。
  耿弇和耿舒都听过这个典故,现在听刘秀提起,两人亦是心有戚戚。
  刘秀又道:“公孙与我,既为君臣,亦为手足,汉阳之败,我迁怒于公孙,实在不该。”刘秀有一点好,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才是天子该有的胸怀。
  耿弇拿起酒杯,说道:“公子,这杯酒,我们当遥敬公孙!”
  刘秀拿起酒杯,说道:“说得好!我们遥敬公孙!”说着话,他一仰头,将杯中酒喝干。
  感觉气氛有点凝重,刘秀看向耿舒,笑道:“仲元对匈奴,屡战屡胜,我汉室大臣当中,要说克制匈奴人,非仲元莫属!”
  耿舒连忙欠了欠身,说道:“微臣长于上谷,常与匈奴人接触,深知匈奴人之特性,如此,方能对匈奴人屡战屡胜!”
  刘秀连连点头,说道:“将来,平定了隗嚣和公孙述,卢芳将会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届时,免不了还要依仗仲元。”
  “陛下折煞微臣。”
  刘秀对身边的洛幽低语了几句。洛幽应了一声,站起身形,走了出去。没过多久,有店伙计进来,还领进来数名乐师和十数名年轻貌美的女子。
  乐师把乐器放在一旁,有的敲,有的弹,有的吹,舞姬们则是在包厢里翩翩起舞。
  耿弇和耿舒常年在军中,难得能欣赏到歌舞,兄弟俩都是边饮酒边时不时的鼓掌叫好。
  刘秀也是一脸的笑意,和耿弇、耿舒推杯换盏。
  正喝在兴头上,刘秀忽闻包厢外有琴音传来。琴音抑扬顿挫,时高时低,士气磅礴,好似金戈铁马,又隐隐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耿弇和耿舒也都听到了外面的琴音,不约而同地看向刘秀。刘秀向乐师们摆摆手,包厢内的音乐很快停止,舞姬们也纷纷躬着身形,退到一旁。
  包厢内没有了音乐,外面的琴音更加清楚。刘秀听了一会,说道:“《聂政刺韩傀曲》。”
  《聂政刺韩傀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广陵散》,是《广陵散》在古时的名字。
  顾名思义,此曲的主角就是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描述聂震为父报仇,刺杀侠累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是瞎编的,聂政之所以刺杀侠累,并不是为父报仇,而是出于朋友的委托。
  不过聂政的确是个狠人,单枪匹马,直冲侠累府,当时侠累是韩国丞相,府内侍卫众多。
  聂政一个人,连杀相府侍卫数十人,最终将侠累刺死于府内,而后割面刺眼(自己毁容是为了不连累家人),自尽而亡。
  《广陵散》是首长篇曲,里面有很多的小曲目,比如《发怒》、《冲冠》、《刺韩》等等。外面的琴曲,弹奏的正是《刺韩》,也是整首曲目的高潮部分。
  这一段特别考验琴师的技能,既要弹奏出聂政是豪迈、勇敢,又要弹奏出金戈对战的凶险和激烈。
  刘秀对广陵散并不陌生,只聆听了一会,他便可断定,琴师是位高手。
  他站起身形,迈步向外走去,拉开包厢的房门,举目向外观望。
  琴音是从花园中央的亭子里传来的,有树木阻挡,刘秀看不太清楚,朦胧中能看到是一白衣人坐在亭子里抚琴。
  这时候,其它几间包厢的房门也都纷纷拉开,各包厢的客人似乎都有受到琴声的吸引,纷纷走出来。刘秀向左右瞄了一眼,而后,迈步走进花园里。
  耿弇、耿舒二人急忙跟上来,两人随着刘秀,一并进入花园,举目一瞧,原来亭子里坐着一位白衣女子。
  看年龄,她有十七、八岁的样子,穿着青衣,外面披着一层白纱,打眼一瞧,好像穿着白衣。
  向脸上看,秀眉凤目,琼鼻高挺,朱唇丰润,莹润如玉。玉指如葱,轻抚银弦,琴音犹如水银泻地,令人回味无穷。
  看罢抚琴的这位年轻美貌的女子,耿弇和耿舒皆忍不住惊叹道:“好个妙人!”此女不仅容貌过人,万里挑一,而且琴技出众,绕梁三日。
  别说耿弇、耿舒被这名女子所吸引,就连刘秀的目光都落在她的身上,久久没有移开。
  正在刘秀听得入神,也看得入神之时,突然间,不远处传出啪啪的掌声。
  这突如其来的掌声格外突兀,也破坏了琴音的和谐,白纱女子的十指随之伸直,轻轻拂在银弦上。
  刘秀皱起眉头,寻声望去。只见一名二十多岁、穿着华丽的青年,从人群当中走出来,边向凉亭而去,边拍着巴掌,笑道:“这位小姐好琴技,不知小姐芳名?”
  白纱女子看了他一眼,什么话都没说完,站起身形,转身向凉亭外走去。见状,那名青年快步追上前去,来到女子近前,伸手抓住白纱女子的衣袖,嬉皮笑脸地说道:“小姐别急着走嘛!你还没说你叫什么名字呢!来来来,到包厢里,你为我单独抚上一曲!”
  说着话,他拉着白纱女子要往包厢里走,白纱女子红了脸,一甩衣袖,沉声说道:“公子请自重!”
  “怎么?嫌弃爷没钱?”说着话,青年把腰间挂着的钱袋拽下来,打开袋口,向外一倒,哗啦啦,十多颗金豆子滚落在石桌上。
  青年向石桌上的金豆子努努嘴,问道:“这些够不够让你为爷抚上一曲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位小姐的琴技,本可让大家一起听,但你非要独自一人欣赏,岂不无趣?”
  随着话音,刘秀背着手,走进凉亭,耿弇和耿舒也随之跟了进来。
  见到有人横插一杠,青年面露不悦,转头看向刘秀,心中更是怒火中烧。不管刘秀是不是天子,他的外在形象极佳,身材高,因为精于武技的关系,身上几乎找不到赘肉,向脸上看,龙眉虎目,鼻梁高挺,薄唇似剑,双眸晶亮,炯炯有神,看人时,有不怒而威之感,自然而然的让人感受到一股压力。
  这是上位者的威压,并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
  如果刘秀长相不佳,青年或许还不会动怒,但看到对方的容貌完全把自己比下去了,心中顿生嫉恨,他嘴角扬起,冷笑着说道:“你他娘的算哪根葱,敢这么和老子……”
  他话还未说话,刘秀身后的耿弇和耿舒一同变色,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震喝道:“放肆!”说话间,耿舒率先冲了上去,一巴掌拍向青年的面颊。
  耳轮中就听啪的一声脆响,青年的身子横着踉跄出去三、四步,站立不足,一屁股坐到地上。
第一千二十二章
惊艳一曲
  青年忍不住剧烈地咳嗽两声,一口血水喷出来,其中还夹杂着两颗森白的后槽牙。
  他脑袋嗡嗡作响,缓了一会才清醒过来,看向刘秀三人,眼珠子都红了,恨不得扑向他们,把他们撕碎,他抬手怒指着耿舒,吼叫道:“给我弄死他们!”
  随着青年的话音,几名家仆打扮的大汉纷纷冲入凉亭。白纱女子下意识地倒退两步,刘秀伸手扶住她的后背,柔声说道:“小姐莫怕!”
  白纱女子稳住了身形,刘秀扶住她后背的手便立刻缩了回去,没有多停留片刻,也没有要趁机占便宜的意思。
  青年手下的几名家仆,都生得一副孔武有力的样子,他们确实也有两把刷子,只是要看和谁比,在耿舒面前,他们几人就不够瞧的了。
  不用动家伙,耿舒赤手空拳,手脚并用,只几个照面,便把青年手下的这些仆人打倒在地。
  见状,青年意识到自己是惹到硬茬子上了,他一只手捂着肿起好高的脸颊,一只手扶着凉亭的柱子,颤巍巍地站起,狠声说道:“有胆的,你们就留下名字!”
  耿舒腰板一挺,拍着胸脯说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姓耿名舒,你有本事尽管来找我!”
  一挺耿舒这个名字,无论是青年,还是趴在地上的家仆,乃至周围围观看热闹的客人,脸色同是一变。
  现在长安城里,不知道耿舒的可没有几个。在并州手刃匈奴王,在汉阳立下救驾之功,不久前,还被天子册封为牟平侯,可谓是风头正劲。
  而且耿舒的家世也不简单,一家三侯,谁能惹得起?得知眼前之人便是耿舒,青年脸色顿变,缩了缩脖子,再一句话都没说,捂着脸向院外跑去。
  他手下的那些仆人,相互搀扶着站起身,看都不敢看耿舒,一瘸一拐地跟着快步离去。
  耿舒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看着青年带着手下仆人离开,并没有去追,环视周围看热闹的众人,问道:“你们都是他的同伙?”
  一句话,让围观之人一哄而散,各自回到包厢。
  见花园里已没有闲杂之人,耿舒这才拍了拍巴掌,又弹了弹身上的浮尘,回头看向刘秀。
  刘秀一笑,微微点下头,表示耿舒做得不错。见自己得到陛下的赞赏,耿舒下意识地咧嘴傻笑。
  白纱女子静静看着他们三人,过了片刻,她向刘秀福身施礼,说道:“民女不知是陛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陛下恕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6/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