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校对)第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8/1156

  杜陵和金丹一样,都是隗嚣的宾客,在花非烟看来,此人有可能被己方争取过来,如果杀了沈仑等人,那么杜陵也就和金丹一样,己方再无争取他的机会。
  刘秀正色说道:“杀金潼,我从未后悔!杀沈仑诸贼,我也绝不会后悔!”
  金潼犯下的是刺君之罪,死有余辜;沈仑等人,犯下的罪行也不比金潼轻多少,性质甚至更加恶劣,刘秀又岂能容下他们?
  见花非烟还要劝他,他摆摆手,说道:“即便杀沈仑诸贼会得罪十个杜陵,我也依旧会照杀不误!”
  花非烟低下头,不再说话。看得出来,陛下是下定了决心,非要致沈仑等师兄弟于死地,她说得再多也没用,反而还有包庇之嫌。
  就内心而言,花非烟是非常敬佩机关术高手的,如果能为己方所用,无疑会成为一大助力,如果被隗嚣所用,则会成为己方的劲敌,将来还不知道会给己方造成多大的麻烦呢!
  当日,刘秀让京兆尹张常,于长安各处挂出告示,公布近期失踪案皆为隗嚣细作所为,官稷令吴庆,涉案其中,所有贼子,皆处腰斩。
  在这份公告里,刘秀还是给官稷留了些情面的,没说整个官稷都涉案,只说吴庆涉案。
  官稷官稷,那毕竟是官家的社宫,出了问题,朝廷乃至天子,都难辞其咎,为了朝廷的颜面,为了自己的颜面,刘秀也不能在告示中提及官稷。
  公告张贴出来,在长安乃至整个三辅,都引起轩然大波。
  说此案与隗嚣有关,这还可以理解,人们不理解的是,那么受人尊重的官稷令,怎么也能涉案呢?堂堂的官稷令,怎能做出如此卑劣无耻之事?
  在行刑当日,刑场内外,简直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当关押着吴庆等人的囚车出现时,现场就如同炸了锅似的,骂声四起。
  不知是谁在动的手,烂菜叶子、碎石块,纷纷向囚车内砸去。
  囚车里的人,自然是被砸得头破血流,狼狈不堪,囚车外面的押送官兵也都受到波及,时不时的被碎石头砸到身上,叮当作响。
  因为有甲胄护身,被小石块砸到了也不疼,不过被砸的滋味并不好受。许多兵卒的头盔、衣甲上面都挂满了烂菜叶子,一身的馊味,熏得直咧嘴。
  好不容易把囚车护送到刑场,押送的官兵们无不长松口气,低头看看自己的身上,皆暗道一声倒霉,自己怎么接了这么一个破差事。
  当官兵打开囚车,把吴庆从囚车内拉出来的时候,吴庆的腿都软了,站也站不稳,是被两名军兵硬生生架到行刑台上的。
  等吴庆被摁倒铡刀下时,裤裆都湿了,尿液顺着裤腿往下流淌。他颤声哭喊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行刑官正是刘章。刘章看眼已被吓得六神无主的吴庆,脸色一沉,抽出一支令箭,向外一抛,喝道:“行刑!”
  随着他一声令下,高悬的铡刀掉落,耳轮中就听咔嚓一声脆响,落下的铡刀将吴庆一切两截。
  吴庆张大嘴巴,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仅存的一只手臂在地上不停地来回划动,只剩下半截的身子,在原地不停的转圈,白花花的肠子,流淌了一地。
  这便是腰斩酷刑。
  接下来受刑的是贺勇,再后面是沈仑……
  一个个的活人被拖上刑场,抬下来时都变成了两截,被扔在马车里,一截罗着一截,垒起好高。
  每铡完一人,便有刽子手提着水桶,把刑场浇一遍,到最后,从台子上流淌下来的全是猩红的血水。
  吴庆、贺勇、沈仑等人全部付诸后,这场轰动一时的连环失踪案,总算是告一段落。
  之后,刘秀令京兆府,给予所有被劫持女子一定的补偿。对于那名拦御驾、告御状的妇人,京兆府又给予了额外的奖励。
  这桩案子,是花非烟破获的,后续的审讯、结案乃至监斩,都是刘章完成的,对于刘章的表现,刘秀还是挺满意的,没有太出彩,但也没有过错,中规中矩。
  但要知道,刘章可是位官场新人,没有任何的经验,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案子结束后,刘秀下诏,正式册封刘章为平阴令,到平阴县走马上任。
  刘章是王,有一个郡的封地,每年所得的食邑,远比侯要丰厚,就县令的那点俸禄,于他而言,实在是九牛一毛。
  但他闲不住,一心想着上战场,刘秀也没办法,只能把他支到平阴,让他去做一县的父母官。有事可做,他也就不用总瞎琢磨怎么上战场杀敌了。
  对于刘秀的旨意,刘章当然不满意,但圣旨已下,他也没办法,只能奉旨,去往平阴。
  平阴在河南郡,距离洛阳不远,刘章去平阴之前,先回了一趟洛阳,进宫面见阴丽华。
  刘章和阴丽华很早以前就认识,说起来,刘章的年纪比阴丽华还大,但就成熟而言,他远不如阴丽华。
  见到阴丽华后,刘章二话不说,噗通一声跪了下去。阴丽华吓了一跳,向前倾了倾身子,问道:“太原王这是作甚?”
  “请婶娘为侄儿做主!”
  “啊?”阴丽华一脸的茫然,不解地问道:“太原王可是受了委屈?”
  “嗯……”
  阴丽华忍不住笑了,这倒是新鲜,还有人敢给刘章委屈受?她好奇地问道:“是何人让太原王受了委屈?”
  “是叔父!”刘章把刘秀不让自己上战场,调自己去做平阴令的事,向阴丽华一五一十的讲述一遍。
  最后他说道:“叔父向来听婶娘的话,只要婶娘在叔父那里为侄儿美言,叔父定会收回成命!”
  一听是这件事,阴丽华的肩膀立刻垮了下来。要说别的事,她还可以替刘章去向陛下求求情,但说到让刘章从军上战场,阴丽华也是持反对态度。她颇感无奈地说道:“这件事,我恐怕也劝不了陛下啊,太原王也知道,陛下向来看重你,生怕你有闪失,上次太原王受难,陛下不惜独自涉险去救你,太原王都忘了吗?”
  刘章地垂下头,不吱声了。阴丽华正色说道:“别的事,我还可帮,这件事,我实在是帮不了你。”
  抬头看看阴丽华,刘章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他喃喃嘀咕道:“如果连婶娘都不肯帮侄儿,真就没人能帮侄儿了!”
  阴丽华说道:“我倒是以为,陛下让太原王去做平阴令,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仗,总会有打完的那一天,等打完仗了,太原王还能做什么呢?终究还是要回到封地,治理封地。现在太原王去做平阴令,不失为一次磨练的好机会,亦可为将来治理封地,累积经验,打好基础。”
  她说的这些道理,刘章都懂,但他还是想上战场。说服阴丽华帮他,是他最后的办法,可阴丽华不允,他是真的没辙了。
  他琢磨了半天,向阴丽华近前凑了凑,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婶娘最好去长安看看!”
  刘章的思维太跳跃,阴丽华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刘章继续说道:“叔父在长安,养了好多美貌的女子,不仅纵容那些女子在皇宫里豢养虎豹等野兽,还纵容那些女子在朝为官,如果婶娘再不去长安约束一下叔父,会生乱的,长安会生出大乱子的!”说完话,刘章还一本正经地向阴丽华点点头,表示自己说的都是真的。
  叔父不让他上战场,他就给叔父穿小鞋。刘章耍起赖来,倒是很像他的爹。
第一千六十四章
二次作战
  听闻刘章的话,阴丽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柔声说道:“太原王说的这些事,我早已知晓。”
  在未央豢养虎豹的是辛零露,那是陛下的救命恩人。至于在朝为官,这说的比较夸张,其实只是个长安乐府令而已,一个无关轻重的闲职,是陪着陛下解闷子的。
  见自己‘挑拨’不成功,刘章也没话讲了,在阴丽华这里又少坐了一会,他便垂头丧气的起身告辞。
  临走之前,他还给刘阳这个小堂弟留下不少从长安带回来的特产和礼物。
  刘章求助阴丽华无果,最后也只是老老实实的奉旨去了平阴。
  长安。在刘章走后,刘秀抽调岑彭到三辅。
  岑彭率领南征军,驻守南郡,抵御住蜀军多次的入侵。
  现在蜀军已撤,南郡战事趋于平缓,刘秀便把岑彭暂时抽调到三辅,令在南阳屯田的李通,暂时接掌南征军,继续驻守南郡。
  事有轻重缓急,目前刘秀的战略重心就是隗嚣,他要尽可能的集中己方的力量,给予隗嚣致命一击。
  上次的汉阳之败,让刘秀也是吃一堑长一智,不再对隗嚣抱有轻视心理。
  随着岑彭抵达长安,汉军中的主要将领,几乎都集中在三辅。
  像大司马吴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建威大将军耿弇,征西大将军冯异,虎牙大将军盖延,以及铫期、马武、王霸、祭遵、傅俊等等。
  看得出来,刘秀这次是把所有能调动的将领,都调到了三辅,横下一条心,就是要与隗嚣决一死战。
  十月,秋收结束后,一批批的粮草、军备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长安。刘秀苦等的‘秋后算账’终于完成了前期筹备。
  接下来,二十多万的汉军,蓄势待发,只等着天子一声令下,直扑汉阳,再打一次汉阳之战。
  未央宫,宣室殿。刘秀没有坐在御座上,而是站在大殿的中央,群臣围成一圈,在人群的正中央,铺着汉阳的地图。
  冯异手拿一支竹棍,指着地图,讲解道:“目前,隗嚣在汉阳的上邽,据探,上邽内外,屯兵不下二十万,甚至有可能是三十万众。”
  听到这里,刘秀以及群臣不约而同地眯了眯眼睛。隗嚣在凉州这些年,家底子是真的够厚,现在距离安定之战也仅仅过了半年而已,要知道安定之战,隗嚣的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竟然又筹集出近三十万的大军,恢复之快,着实是令人震惊。
  吴汉问道:“公孙,这次隗嚣没有分兵驻守汉阳的各处要地?”
  冯异摇摇头,说道:“根据我方的探报,隗嚣的兵马都囤积在上邽。”
  吴汉微微蹙眉,看向刘秀,说道:“陛下,隗嚣这是在以不变应万变啊!”
  刘秀点了点头,认为吴汉的分析没错。己方对隗嚣兵马的动向掌握得很清楚,想来,隗嚣对己方兵马的动向,也同样掌握的很清楚。
  很显然,隗嚣是看出了己方要对汉阳进行二次进攻,隗嚣也做好了响应的准备,这才把全部的兵马都囤积在上邽。
  耿弇说道:“上邽城高墙坚,易守难攻,隗嚣是打算在上邽,与我军决死一战?”
  刘秀摇摇头,说道:“应该不会,想来,隗嚣可能打算先看清楚我军的进攻部署,然后再做相应的排兵布阵!”
  吴汉连连点头,说道:“陛下言之有理!倘若隗嚣放纵我军攻到上邽城下,隗嚣的处境就太被动了。”
  刘秀背着手,低头看着地图,沉思许久,说道:“既然隗嚣想先看清楚我军的进攻动向,那就成全他好了,我军先派一路兵马,进入汉阳,看他隗嚣如何应对。”
  众将没有立刻接话,仔细琢磨刘秀的话。过了一会,还是吴汉率先附和道:“陛下言之甚善,微臣赞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8/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