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女的另类修仙(校对)第1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8/1291

  当初选这三个儿媳妇有多深思熟虑,现在选这两个皇子哪个做皇帝就有多焦头烂额,原皇太后满娇花如今已经以火箭一样的速度蹿升为太皇太后,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依然华发早生。
  太皇太后满娇花:我太难了。
  事情最后的解决方案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风暴中心的靖安候府,下一任皇帝外家的有力竞争者靖安候竟然上奏折带头肯定力皇后之子江冕为太子,言辞恳切,谦虚恭谨,朝堂上下无人不惊。
  就连得到消息的贤妃娘娘也来到满娇花这个婆婆面前恳求,不要让两个尚在稚龄的兄弟为了这等事情而起了龃龉,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他们怎么能因为这个争吵不休?
  况且父皇归天之后,这世间还有比他们兄弟更亲密的人吗?
  贤妃的话传到朝堂上,争闹不休的朝臣们皆尽汗然,皇位就此定下,由皇后嫡子江冕继承大统。
  那些皇帝的其他妃嫔皆无所出,或自请去皇家所建的皇觉庵出家修行,或由家人接回去在家庙清修。而原本需要迁出宫去开府别居的皇子江晟因为一来还没有分封王位,而来年纪也着实幼小,仍旧住在皇宫之内,由贤妃娘娘抚养,等到将来分府领了封地,再带着自己的母妃一同前往。
  本来很多朝臣对此依旧担心,害怕位分虽定,可人心未必安定,皇子将来年长恐别有居心。
  可是很快人们就发现,贤妃一直教导江晟对兄长礼敬,她自己本身也因为皇后投桃报李,主动提出继续让江晟呆在皇宫内并由她抚养而对皇后尊敬有加。
  整个后宫其乐融融,氛围好的不得了。
  而前朝因为有靖安候这个两朝元老鼎力相助,依旧平稳渡过了这次危机。
  松了一口气的太皇太后满娇花总算可以继续退居慈心殿内颐养天年。
  春去秋来,一转眼两位皇子都已经长大成年,由皇太后做主、太皇太后颁旨的一场赐婚标志着被封为秦王的江晟必须要迁出皇宫开府另过了。
  于此,贤太妃也十分乐见其成。
  因为这一辈皇帝只有秦王这唯一的兄弟,于是皇帝决定封地照给,但是秦王就不必去封地就藩了,依旧在京城里居住,且在内禁司领了个不错的差事,负责整个皇城的治安。
  而跟皇太后多年姐妹相交的贤太妃自然也被留在皇城之内继续跟皇太后作伴。
  一心一意为了大胤皇朝鞠躬尽瘁的靖安候薨逝,为了感激老靖安候对大胤居功至伟的贡献,当今决定改靖安候府为靖安公府,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朝堂安稳,后宫和谐,年过不惑的满娇花总算是彻底开启了自己的养老生涯。
  然而上天就像一定要跟她作对一样,渐渐的满娇花开始在每月初一十五觐见的皇太后脸上看见了焦虑不安的神情。
  新任皇帝一后三妃,今年又添了佳丽无数,可是耕作经年,直到现在,别说太太皇孙,连蛋都没鼓捣出一个来,偏不管哪个太医诊治,都说皇帝的身体完全没有问题。
  而宫外的秦王府里,今天满月酒,明天庆生宴,一个正妃两个侧妃那是比赛的生,不要钱一样的生个没完没了。
  皇帝这依旧还是不毛之地,秦王那里小子已经可以组建一支篮球队,丫头可以组织成啦啦队了。
  皇太后看得眼馋得不要不要的,偏偏秦王还一直傻笑着说,皇兄劳心,所以国泰民安却子嗣不丰;臣子只知享乐,于是桃李满园。
  随着秦王府的孩子越生越多,每到佳节皇家团聚时带进宫里的娃也越来越多,而皇太后、皇后和众妃嫔们却都已经急得上蹿下跳,恨不得天天按着皇帝灌鹿血炖虎鞭的补。
  然而依旧颗粒无收。
第1680章
养老任务3
  皇太后也不知道是听谁说的,这无论男女,于子嗣上面越是渴盼紧张,就可能越是求而不得,倒是于身子康健之类并无干系。
  遂逼着皇帝带上自己那些女人们一起去行宫避暑,游山玩水,期待着能带回来一些好消息。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皇帝依旧是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皇太后无法,只得又张罗着给皇帝扩充后宫,想着广撒网之下总有那么一次两次瞎猫碰着死老鼠吧?
  还真就没有。
  而且这个时候的皇帝已经快三十岁的年纪了,很多世家门阀都品出了些味道,再想给皇帝寻找高门望族的适龄嫡女是不可能了,不是小门小户,就是出身不够高贵的庶女。
  皇太后的心愈发惊慌失措起来。
  皇帝膝下空虚,直到三十五岁的年纪,后宫里依旧没有过一声婴儿啼哭。
  此时安宁了没有多少年月的朝堂之上再次掀起波澜。
  以丞相卢任道为首的一派认为,皇帝应该从皇家血脉最为相近的秦王府择天资优异之子过继,以保国祚绵长,千秋百世。
  而以三公之一的闻太傅为首的激进一派则认为,择优又能如何?小孩子能不能长大尚在两可之间,总不能一个不成就再去人家秦王家里借儿子吧?
  想想也是,就算是世家选择家主、公候世家选择世子,也不是生下来就命定的,一个家族的兴盛,领头人很关键,无论人品心性天分乃至体质如何都是将来能否累世传家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一家一户尚且如此重视传承,更遑论一国之重了。
  只是直接更换皇帝太过惊世骇俗,就算是以三公之位,依然不敢轻易将那大逆不道的话说出口来。
  天下是一家之天下,自然是帝王家中无小事,皇帝的家事也就是国事。
  只是往常朝臣们争论的事情,皇帝总有一个是心中比较认可的,而这一次,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双方哪个他看着都恨得慌。
  一个让他给别人养儿子,一个直接想让他给别人挪地方。
  虽说他跟自己这个弟弟自幼感情还算不错,可是那大朝会的龙椅之上,却只能坐一人。
  兄弟又如何?
  皇帝直视着不远处自己的亲弟弟,心中的感情无比复杂。
  同样的两个提议后宫的皇太后也早就知晓,和自己的皇帝儿子感同身受,这两个解决办法她更加难以接受。
  就算是过继了,那也是贤妃儿子所出,不管选了哪个做皇帝,将来人家还能像现在这般拿她这个隔了房的皇祖母当回事?
  贤太妃项福柔惯会做人,对着她这么多年始终都保持着谦卑恭谨的态度恪守一个宫妃对皇后的尊重,现在则顺延成了一个宫太妃对一个皇太后的礼敬。
  可是一旦有一天她们两个交换了场地呢?
  且不说别人,皇太后自己都不能接受。
  可是那又如何?
  谁叫你儿子儿媳不争气,生不出娃呢?
  总之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和权衡利弊之后,皇太后再次去打扰了已经开始安享晚年的太皇太后。
  毕竟是当年陪着太祖帝后打天下的人,在几个开国元勋面前还算有几分面子,能帮他们母子撑撑场面说上几句话。
  当初很多朝臣们支持皇后所出的嫡子,有个最大的原因就是皇后母家乃是清流世家,也就是在士林之中比较有声望而已,扶持这样的皇子就避免了将来皇帝母族势大、左右朝政的危险。
  而现在当初朝臣们的顾虑彻底成了皇太后和皇帝的危机。
  满娇花思虑良久之后选择了过继。
  毕竟她也有她的立场和考量,不管是江冕还是江晟,只要是江北望的子孙就好,皇太后的顾虑并不是满娇花的顾虑。
  可是江冕三岁登基到如今也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可能一点自己的力量都没有呢?如果真的要江冕将这把坐了三十多年的龙椅拱手相让,他又怎么甘心?
  这安稳了数年的朝堂必然再度掀起血雨腥风。
  不管大孙子还是小孙子,一个是手心一个是手背,虽然都是别人的肉,可总归也是她看着长大、也是她曾经立誓要照顾守护的人。
  满娇花老了,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守着太祖皇帝和姐姐的子子孙孙们,看大胤繁荣昌盛,看江家子孙繁茂,将来同葬皇陵之内也有脸面去见先行一步的太祖帝后。
  对她来说谁做皇帝并不重要,只要两个孩子不要兄弟阋墙,能把江家的天下一辈辈传下去就行。
  于是满娇花选择了比较温和的第一个办法,纵然皇太后心有不甘,后宫妃嫔们也是怨气冲天,皇帝依然过继了秦王的第二个儿子,并且直接将他立为太子。
  之后的数年里,皇帝依旧无所出,后宫依旧空荡荡,皇太后和后宫那些妃嫔们也就熄了那些心思,尤其是宫妃们,反正大家都无所出,不管是皇后的儿子还是秦王妃的儿子做皇帝,一旦皇帝大行,她们都是庵堂清修的结局,谁做皇帝跟她们又有什么关系?
  为了将来不至于早早就去一盏青灯伴古佛,每个妃嫔都在祈祷这届皇帝能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随着太子的确立和渐渐长大,那些太子曾经的兄弟姐妹们开始偶尔进宫探望自己曾经的兄弟如今的堂兄弟。
  直到这个时候,秦王一脉开始渐渐崛起,贤太妃对皇太后的态度也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皇太后怀恨在心却已经毫无办法。
  然后一件让一直对于后宫这些争斗装聋作哑的满娇花无法苟在慈心殿里继续养老的事情发生了。
  皇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居然看见太子跟秦王府的五小姐抱在一起。
  要知道,过继只是身份上的过继,而不是连血缘都过继了,就算是不反对近亲结婚的古代,亲兄妹之间的这种行为足以成为令天下都哗然并人人唾弃的事情。
  这绝壁是一起皇家不能承受的惊天丑闻。
  把二人捉个正着的皇太后赶紧把经过事无巨细回报给太皇太后,期待这位婆母能秉公处理。
第1681章
养老任务4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8/12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