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四万年/星域四万年(校对)第20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7/2843

  李耀眼中精芒一闪,跃跃欲试的火焰更加浓烈。
  他是星耀联邦最著名的“九大精英联校”之一,大荒战院炼器系出身。
  在遭遇苏长发和狄飞文等修仙者之后,自然对帝国最著名的“炼器圣地”非常感兴趣。
  据苏长发和狄飞文先后介绍,真人类帝国的炼器师圈子,基本上是三强并立的格局。
  帝国大学、帝国工业大学、帝国高等冶金学院——这三所高等学府的炼器相关专业,代表了真人类帝国在法宝炼制方面的巅峰水准。
  其中,帝国大学是真人类帝国首屈一指的综合性高等学府,拥有底蕴深厚、实力极强的“考古系”等专业,垄断了50%以上的洪荒遗迹探索,可以和炼器系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
  所以,“帝大”的炼器系,就是帝国最强!
  而“帝工大”没有那么多洪荒遗迹可以发掘,反而在工业设计方面拥有极其突出的优势。
  相对而言,更具独创性,更不受前人和传统的束缚,往往能炼制出千奇百怪、别出心裁、创意十足的实验性质法宝,亦是无数帝国修仙者心目中的“炼器圣地、法宝天堂”!
  “帝工大”出身的化神级数炼器大师,真是值得好好领教一下!
  厉嘉陵继续道:“过去百年,金天纵大师陆续研发出超过十五个型号的全新晶铠,拥有数千项专利,甚至连续两年拿到帝国炼器师圈子里的最高奖项‘天工奖’,是为数不多能蝉联这一殊荣的超级大师。”
  “我记得厉灵风都收藏了三台金天纵大师亲手打磨的晶铠,经常自己拿出来保养,从他眼底发出来的光芒就能看出,他对这三套晶铠的喜爱——我想拿来观摩一下,他还绝对不让呢!”
  “不过,听说金天纵大师三年前就已经死了啊,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李耀心中一动,这样一名化神级炼器大师,绝对堪称“国宝级”的人物,无论四大选帝侯家族中的哪一支,绝对都要奉若上宾的。
  厉灵海竟然能招募到这样的大师,一定有蹊跷。
  李耀问道:“你‘听说’他是怎么死的呢?”
  “好像是什么实验事故,身受重伤,郁郁而终吧?”
  厉嘉陵想了想,道,“不过去年我到‘天空之城、曼珠沙华’来接受调制时,正好厉灵风还带着几套晶铠找武英澜改装——武英澜的‘孽土实验室’,在尖端法宝研究领域,实力也相当不错,毕竟有那么多‘试验体’让他进行测试嘛。”
  “他们两个在测试场上闲聊,也没避开我,正好聊到金天纵大师的事情,说金大师的陨落实在可惜,否则这几套晶铠应该找金大师改装和调校,而不该拿到‘孽土实验室’来的,还说这件事大有蹊跷,十有八九金大师是得罪什么人了。”
  李耀眯起眼睛:“每一名炼器大师背后都有无数强者撑腰,就算真的得罪了人,谁敢对一名化神级数的炼器大师怎么样?”
  “那我就不知道了。”
  厉嘉陵道,“我也只是隐隐约约听到这么一耳朵而已,厉灵风和武英澜说,金大师在帝国工业大学炼器系,素来以公正严明、铁面无私而著称,前两年还戳爆了一个涉及到四大选帝侯家族的大规模学术造假事件,让好几百个四大选帝侯家族的子弟都灰头土脸,演变成天大的丑闻。”
  李耀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道:“这种事,的确会让一些小人记恨金大师,但害不了一名化神级炼器师的性命的。”
  厉嘉陵回忆了一下:“要不然,就和金大师正在进行的研究有关了,厉灵风和武英澜说,金天纵大师正进行‘混动式’晶铠的研究,好像已经有了眉目,自称取得了不少关键性成果——但也有无数炼器师圈子里的专家都说金大师的研究是完全错误的,实验数据统统是篡改和伪造的,金大师是个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徒。”
  “金大师急于证明自己的研究,不顾一切展开极度危险的实验,结果发生意外,某种剧毒的化合物泄漏,令他和整个团队都全军覆没,好像……就是这样。”
  “混动式晶铠?”
  李耀的心跳骤然加快,瞳孔几乎收缩成了针尖,勉强压抑住内心深处的激动,问道,“是铠师体内的灵能,和超高压缩反应炉鼎内的灵能高度融合到一起,实现混合动力的单一输出——这、这个意思吗?”
  “好像是。”
  厉嘉陵道,“我也不太懂,这太深奥了。”
  “何止深奥,这他妈是宇宙性的难题啊!”
  李耀激动到忍不住用神念波纹凝聚成一句脏话。
  “混动式晶铠”的确是一个石破天惊的革命性理念,也是被无数炼器专家认为绝不可能突破的超级难题。
  人类文明现在流行的所有晶铠,无论星耀联邦还是真人类帝国甚至圣约同盟,也不管是最低级的工程建筑晶铠,插着神通卡、专供普通人使用的入门战斗晶铠,还是为元婴老怪、化神老怪度身定制的专属晶铠,如果以动力输出模型来划分的话,基本就是一个类型——“联动式”,两个动力源并行,联合输出动力。
  普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穿上晶铠之后,就可以一跃七八米高,一拳轰爆一块巨石,短短一小时内跑上几十公里不带喘气的——让他们更快、更高、更强的动力来自哪里?自然不是人体本身储备的能量,而是晶铠背后燃料仓、晶石匣、超高压缩晶元反应炉鼎提供,最多由人体本身的肌肉和神经反应,输出一些微调的动力而已。
  反应炉鼎里还有燃料和晶石,那晶铠就能源源不断地持续做功;如果燃料耗尽,晶铠就是一团废铜烂铁,甚至会将驾驭者直接压垮。
  这套逻辑,在普通人身上自然行得通,因为普通人的力量较弱,用自身力量来扛起几百斤甚至好几吨重的晶铠腾转挪移、激烈战斗?
  先不说办不办得到,就算注射各种强化药剂、兴奋药剂,咬牙办到了,最多五分钟,就会活活力竭而死。
  所以,在普通人这里,“晶铠”和“武装战梭”、“晶石战车”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依靠单一的外部动力源,也就是晶元反应炉鼎来输出动力,更像是一种“载具”,而不是“铠甲”。
  但对修炼者,特别是高阶修炼者而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高阶修炼者的神魂强大无比,体内灵能充盈,甚至还有能自行运转、高度凝结、形成某种内在反应的丹田、金丹、元婴之类,相当于在小腹或者脊椎末梢或者随便什么地方,藏着一座反应堆。
  无论修真者还是修仙者,依靠自己体内的“反应堆”,本来就能上天入地、开山裂石乃至移山倒海。
  当他们穿上晶铠之后,作为一个战斗整体,实际上是有两个动力源的,一个是自身体内的反应堆,另一个就是晶铠的超高压缩反应炉鼎。
  问题来了,两个动力源,何为主,何为次,怎么平衡和协调?
  这毕竟不是两个动力单元的武装战梭或者星舰,可以随意调整动力单元的布局和输出功率,这里面有一个动力源是活生生的,是嵌入在人体里面,连修炼者都很难调整的——正如一般人不可能随意调整自己心脏的位置,是一个道理。
  两个动力源,就像是两条腿,一条真腿,一条假腿,甚至还一条长,一条短,要怎么走,怎么跑?
  这个问题,修炼境界越高,越是纠结和复杂。
  高阶修士自身的“反应堆”就强横无比,输出功率是天文数字,而他们穿的晶铠往往也是神兵利器,其晶元反应炉鼎的输出功率自不必说,稍有差池,一个不协调,后果不堪设想。
  最低级别的入门晶铠,往往配备切换模式,能够在晶元反应炉鼎输出动力和自身输出动力之间自由切换,只采用一个动力源。
  用晶元反应炉鼎输出动力时,驾驭者自身的丹田就老实点儿,别瞎参乎了。
  反之,如果要自己“灵能激荡、丹田沸腾、燃烧生命”来驾驭晶铠的话,那晶元反应炉鼎就暂时歇着,静静地看着驾驭者自己猛打猛冲。
  可想而知,稍微有点儿追求的修炼者,都不会接受这么简单粗暴的动力输出模式。
  那么,在比较高级的晶铠上,就会采用各种极其精妙的灵能输送和动力符阵布局,对动力符阵的镌刻和架设也有极高的要求,确保晶元反应炉鼎和修炼者自身爆发的灵能可以同时输出,而且尽量协调一致,达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两条腿跑步”的效果。
  越是高级的晶铠,动力输送模型和单元架构就越考究,如果是元婴老怪和化神老怪度身定制的专属晶铠,甚至会根据他们修炼的功法、战斗的特点,从零开始打磨出一套全新的动力布局出来。
  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打磨和设计,目的只有一个,让两个动力源,“真腿”和“假腿”尽量协调一致,甚至“以假乱真”,也就是“100%协调率、同步率”。
  这就是所谓“联动式”动力输出模式,也叫“双动式”或者“并联式”。
  但“混动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基础原理上就颠覆了流行近万年的主流晶铠动力输出方案,独辟蹊径、自成一派!
第2169章
锋芒太露的金天纵!
  “混动式”的构想是,当一名修炼者需要晶铠或者巨神兵全力输出时,他的丹田或者奇经八脉或者脑域深处或者周身随便哪个乱七八糟用来存储“灵能反应堆”的组织,先将能量输入到晶铠的晶元反应炉鼎中,通过反应炉鼎内错综复杂的融合程序,和晶铠本身携带的晶石燃料高度混合,再通过反应炉鼎的输出管道,传送到晶铠周身的每一座动力符阵和战斗单元中,最终,转化从各种形态的光刃、光焰或者喷气动力,爆发出来。
  也就是将原本的两个动力源,融合成一个动力源。
  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为修炼者本身的灵能爆发是千变万化,极度紊乱,甚至连本人都极难掌控的。
  李耀怒发冲冠、燃烧生命、神魂接近爆炸之时,也未必能精确掌控自己细胞中每一缕爆发出来的灵能。
  然而,“晶元反应炉鼎”又是需要高度稳定、精确度极高的法宝单元。
  像李耀少年时代,刚刚进入大荒战院炼器系学习时,就是因为实验中的晶元反应炉鼎发生小小的问题,导致实验室大爆炸,整个炼器系几乎毁于一旦。
  那还仅仅是量产型的玄骨战铠,其晶元反应炉鼎要应对的温度和压力,“相对而言”,不算太高。
  如果是元婴老怪或者化神老怪专用的高阶晶铠,像李耀现在配备的“玄骨·血翼”,其晶元反应炉鼎在激战中要面临多么剧烈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要输出多么狂暴的灵能波动?
  这时候,再把元婴和化神强者本身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程度、不同震荡频率的灵能,都要加入进去,一同发生反应,这不是找死么?
  “混动式”要从一种异想天开的假设,真正在现实中炼制出来,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涉及到材料学、新型燃料学、灵能合成学、空气动力学,当然还有最基本的符阵学和动力学……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难于登天!
  星耀联邦无数炼器师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包括李耀自己也曾进行过浅尝辄止的探索,改装出了一系列不太成熟的模型。
  不过在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面前,连李耀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够,或者说联邦在材料学、动力学等各方面的积累还不到位,或许还要几百年的积淀,才能抛出一款成熟、合理的“混动式”布局。
  即便如此高难度,依旧有无数炼器师前赴后继投入到相关研究中去。
  因为混动式的好处,实在是显而易见的。
  一台晶铠,两个动力源,无论再怎么协调和同步,都无法达到“同步率100%”的程度,最多是99.99%,不断接近“完美同步”而已。
  那就好像假腿再怎么精心炼制,和真腿始终存在区别,即便别人看不出来,使用者心里总是有数。
  使用者的级数越高,“假腿”产生的干扰就越大。
  让一名短途赛跑冠军,用一条真腿一条假腿来进行百米冲刺,无论如何都会对成绩造成极大的影响。
  这就是很多高阶修炼者,不喜欢双重动力源,“联动式”布局的道理。
  如果修炼者本身的灵能,可以先输入到晶元反应炉鼎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极大增幅之后,再通过反应炉鼎爆发出来,那就完全不存在“不协调、不同步”的问题,因为本来就只有一个动力源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7/28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