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祖师爷(校对)第10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3/1312

  但石宗堂对此却无可奈何,在那磅礴巨力压迫下,便是合道境界的他,此刻也感觉元神不稳,竟然仿佛要无法维持人形似的。
  在作为西陵城法阵最核心处的皇宫都开始动荡以后,整个法阵都开始濒临破碎,城池中除了建筑垮塌以外,连街道地面也都开始起伏碎裂,一条条沟壑出现,纵横交错。
  在城池与法阵上空,流云散去,阳光黯淡,天穹仿佛被笼罩一层阴霾。
  空间之中,也出现一条条巨大的裂缝,在瞬间遍布整个天空,笼罩着西陵城上方。
  这一刹那的西陵城周围天地,都如同一个精美的瓷器,却被人轰得一下打碎,布满细密的裂纹,天地景象片片碎裂开来。
  就在这时,南方虚空彻底破碎开来,一个人影步入这片仿佛要毁灭的天地界域之中。
  这人影身材高大,面容俊朗,赫然正是石天昊。
  他此刻看着眼前恐怖的天地景象,神情也非常严肃:“稍微晚了一些,竟然真的遇险了。”
  在他身后,有一头人立起来的巨兽,虎首猿身,眼如日月,却是卢源大圣,他连连摇头:“莫要再靠近了,凭你我二人之力,就算进去,也只会被一起碾碎。”
  他为林锋收服,为玄门天宗办事出力,近几年也渐渐少了凶性和桀骜,之前随石天昊一起前往天荒广陆,也听候差遣,更宰杀了一些妖族。
  但若要他为了玄门天宗或者为了其他人主动赴死,那卢源大圣是绝对不干的。
  石天昊这时也没工夫跟他扯皮,当即说道:“你留在这里,我一个人进去。”
  说罢,便继续迈步向前行去。
  卢源大圣见状大惊,低声喝骂道:“你这小子,疯了不成?!你这是要和那座城里的人一起赴死吗?”
  “就算幽都一族顾忌你师父,但他们可未必知道你在这里,就算知道,这力量传导过来也难以遏制,你现在去了,不过白白送死。”
  卢源大圣此前在天荒广陆恶名昭著,四处挑战撩拨其他妖族强者,也曾被许多人骂过疯子,但卢源大圣并不是真的疯狂,而是采取这种类似于以战养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实力,仿效昔年的猴子。
  虽然也曾经历过不少险死还生的恶战,但卢源大圣从来不会赴必死之局。
  他盯着石天昊:“那东西你不是还无法掌控吗?”
  卢源大圣猛然想起之前,他们深入天荒广陆,后来在返程途中,突然陷入一片迷域之中。
  那并非天然形成的迷域,不过也并非人为造就,而是偶然之下形成的特殊情况。
  源于天元大世界历史上,曾经璀璨,却如流星般快速滑落的一段传奇。
  当石天昊、诸葛战、卢源大圣等人破除迷域,看清其中真相的时候,便是见多识广的诸葛战和卢源大圣,也为之愕然。
  卢源大圣知道石天昊敢过来西陵城这边,便是试图以当初在迷域中的收获作为依仗,但是他也知道,那东西,石天昊并没有办法自如催动其力量,到头来结果很可能是一场空。
  在这样的情况下靠近西陵城,无异于搏命,刀尖上跳舞。
  这让卢源大圣一时间颇是为难,石天昊死了他不在意,但时候林锋有可能因此而引发的怒火,卢源大圣就不得不在意了。
  石天昊却不再理会卢源大圣,足踏虚空,身体上下闪动耀眼光泽,恐怖的肉身气血之力弥漫开来,仿佛一座人形堡垒,在破碎的天地虚空之间一步步前行,向着西陵城走去。
  他神色虽然凝重,但是目光平静安然,一贯无法无天,不喜拘束的他,此刻却显得非常郑重,而又不失自信。
  石天昊一边前行,一边曼声长吟:“仙!虚!仪!朔!辰!倚!钧!天!诸!乱!皆!伏!”
  十二个字从石天昊口中蹦出,每一个字诵念而出,天地虚空便仿佛震荡一下,每一个字念出,在石天昊头顶上方,便有一个巨大的光团闪动。
  十二个玄奥的音节念罢,便有十二个光团在石天昊头顶上方不停闪耀。
  每个光团之中,都有一个巨大的符箓闪耀,分别对应石天昊之前所言之十二字诀。
  随着石天昊一步步前行,这些光团渐渐变了模样,光辉中仿佛有人影屹立,十二个光团立在那里,便犹如十二个顶天立地的巨大天神,降临尘世!
第1228章
十二天神将
  石天昊的脚步这时变得极为沉重,仿佛每向前迈出一步,都变得极为艰难。
  而随着他的前进,头顶上方那十二个巨人光影,也赫然一起迈步前行,随着石天昊一同向西陵城方向移动。
  一道巨大的光圈,以那十二个巨人光影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不停扩展,亿万图纹符箓,也开始在天地间蔓延。
  镇压诸天,万法归宗的力量意境,以石天昊和他头顶的巨人光影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一起扩展开来。
  这力量意境同此刻正在破灭西陵城这一方天地的恐怖破坏力对碰在一起,瞬间产生巨大冲击。
  石天昊前进的步伐,顿时变得更加缓慢。
  而西陵城的压力,在这瞬间,则是微微一松,石宗堂等人这才能勉强分出些许心神,观察周围突发的异动。
  当大秦众修士发现来援者只是石天昊一人时,不由得都极为震惊。
  虽然之前是他们邀请石天昊来坐镇,虽然早已知道石天昊的实力远不能用平常元神境界修士来衡量,但当初邀请石天昊,更多是出于礼仪和象征意义。
  毕竟石天昊虽然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实力,但面对眼前危局,还是力有未逮。
  真要是赶来西陵城,也不过是随西陵城一起陪葬罢了。
  之前与玄门天宗联系,于大秦皇朝而言,最希望自然还是朱易能携彼岸金桥来援,造化法宝彼岸金桥的存在,方才可能帮助大秦皇朝众人撑过这次浩劫,避免灭顶之灾。
  只不过朱易和天罡剑尊一起坐镇南荒,与申龙王对峙,这一情况大秦皇朝上下也心知肚明,清楚朱易确实无法分身,所以此前他们才会绝了希望。
  但此刻石天昊毅然赶至,大秦新帝石宗堂和一众大秦强者在感激之余,却也非常诧异。
  其他人经历都用来支撑阵法,唯有修为最高的石宗堂可以稍微分出一些精力,关注石天昊这边。
  仔细分辨之下,石宗堂不由得更加愕然。
  记忆深处一个模糊而又缥缈的传说,在此刻渐渐浮上石宗堂的脑海。
  上古纪元,天门崛起,天门之主天帝空起于微末,少年未修道时,得邻里关照,食百家饭长大。
  其后成人学道,成为出生之地的骄傲,为故乡天悠城万民敬仰,世代称颂。
  天帝空一直感念于心,其后有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成就大道之后,以大神通将自己的故乡天悠城,整座城池拔地而起,升上九天,引灵泉,布灵田,养万民于九天之上。
  在天帝空持续不断的法力带契之下,偌大城池长居天上不落,史称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便成为天帝空最初的根基,在那之后天帝空寻得福地开辟山门,天空之城便悬于山门之上,以山门之灵气滋养,不再需要天帝空自己托举,天空之城仍然是不落之城,在天帝空做法之下,隐于虚空之中,而城中百姓欲离城重返神州,也有法阵通行,非常便利。
  在天帝空本人和天门众多强者的神通法力,与天门山门大阵灵气共同滋养,以及大量宝贵资源的祭练之下,天空之城渐渐由一座凡人雄城,化为九霄天宫一样的存在,天门子弟亲属家眷,也大都移居其中。
  在漫长岁月中,天空之城,渐渐与天门守山大阵碧落诸天阵产生联动,可分离亦可结合,共同组成神州浩土历史上有数的强大堡垒,战斗力超群。
  甚至,虽然不似今时今日玄门天宗的玉京山一般自如,但在一定条件的限定下,可以定点挪移虚空。
  不过,在上古时代步入中古时代的那次两界战争中,随着天门的彻底破灭,天空之城与碧落诸天阵也宣告陨灭。
  但此刻石宗堂看着石天昊头顶那十二尊巨人光影,却不由得为之愕然:“那是……上古天门碧落诸天阵的十二天神将?”
  上古天门信奉万法归宗,兼容并蓄,大量收集学习,揣摩参考整个天元大世界已有的各种道理法门,不拘人族妖族之分,都会认真研究参悟,然后结合自身道统推陈出新,不断改良汇总。
  传闻之中,天帝空曾经得到妖族顶尖阵法十二圣天妙华罗阵的残图,以此为基础,改良为人族催动之阵法,最终形成自家的最强阵法,碧落诸天阵。
  此阵练就十二天神将之灵体,引聚诸天万道,上穷碧落,化为镇压天地之法阵。
  后来碧落诸天阵与天空之城联动,阵法与仙城合一之时,天门强者催动,可在城池与十二天神将灵体之间转换,变化无方。
  因为大周皇朝和东天门的缘故,大秦皇朝对于上古天门也尽可能做过了解,这些信息,都是古籍记载,虽然有限,但此刻看着石天昊头顶那十二个巨大光影,感受其中道法意境,石宗堂还是看出几分端倪。
  尤其是石宗堂可以感受到,石天昊头顶的十二天神将灵体,并不完满,流露出衰弱破败之感,仿佛因为遭受过重创,而显得残破。
  “并非是得到碧落诸天阵阵图重塑法阵,这是当年上古天门时的原始法阵吗?”石宗堂心中想道:“当初虽然被极皇神渊击破,但侥幸留下残骸了吗?传闻中当年一战,荒古星海与大千世界之间的界域一起发生剧变,星海通道也破碎为六座星海之门,局势极为混乱……”
  “若是如此,当年与碧落诸天阵化合为一的天空之城,虽然也破败了,是否同样留存下来了呢?”
  石宗堂心中想着,但见石天昊头顶上方的十二天神将光影突然开始变得模糊,仿佛随时要消失似的。
  石天昊眉头蹙起,心念法力一起催动,头顶上方光影又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但是这一幕落在石宗堂眼里,顿时让他本来渐渐放下的心,又重新提了起来。
  石天昊对于头顶十二天神将灵体的力量,显然无法驾驭自如,处于一个时灵时不灵的不稳定状态。
  这样的状态,无疑非常危险,随时可能救不了西陵城,反而将他自己也搭进去。
  但石天昊并没有退缩,昂首阔步,在仿佛随时会破碎的天地间前行,头顶十二天神将灵体时隐时现。
  巨人光影凝聚出现时,西陵城的压力便为之一松,石天昊自己也轻松许多。
  但当那光影渐渐消失的时候,不仅西陵城压力猛增,石天昊也仿佛置身于风暴之中,以他千锤百炼的强大肉身,都感到压力巨大,仿佛要被撕碎似的。
  沿着龙脉之气,气机牵引下反噬过来的强大力量,刚猛暴烈,但持续时间其实并不长久。
  可就是这短暂的时间,对于大秦皇朝众人和石天昊来说,却无比漫长,每一个瞬间,每一个刹那,都如同千百年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3/13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