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祖师爷(校对)第1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5/1312

  尤其是一枚景象珠,更是价值连城,让石宗堂、姬文睿、通天剑尊等人全都动容。
  这是产自瀛海的珍贵宝物,整个天元大世界漫长历史上,为人所知的出现次数,总共不超过十次,其功效有助于合道境界修士去挑战天人五衰之劫!
  众所周知,不管是合道境界强者还是末法之境强者,对于他们来说,向着更高层次冲刺,最为困难也是最为危险的,永远是第一重劫数。
  能挨过这第一次劫数,才算进入初劫历劫期,或者中劫历劫期,才有未来可言,挨不过,当场身陨,无人能救。
  而对于修士来说最为危险的是,这第一步踏出之前,几乎没人能做到真正的心中有数,十足把握。
  每个人都要冒一定风险,需要大勇气和大决心。
  这种时候,自然是要尽力增加自己的把握和成功的可能性,怎么细心筹谋都不为过,否则一着不慎,此前所有的风光,漫长生命的逍遥,强大的实力,全部化为飞灰。
  现如今的神州浩土,合道境界强者虽然有限,但其中也不乏修为深厚者,返虚合道已经多年,但真正向前跨出那一步者,终究还是寥寥。
  而合道境界强者挑战初劫,但却陨落于初劫之下者,在神州浩土历史上绝非个例。
  至于末法之境强者挑战中劫,大道之崩,那难度和危险就更高了。
  通天大圣、坤龙王、凤凰大圣等等,哪个不是积年末法大妖?
  正一道尊、清一道尊、天罡剑尊,成就末法之境更是已经多年,但仍然无法跨出那一步。
  古族自家退守长生古界之后,便有一位末法之境的老祖宗,挑战中劫失败而陨落。
  景象珠对于末法之境修士挑战中劫虽无帮助,但对于合道境界修士挑战初劫,却有莫大帮助。
  虽说关键还是在于自身,但历劫这种事情,怎么小心,都不过分。
  看着这枚景象珠,在场包括古元开和古诚在内,所有合道境界修士都是目光微微闪动,包括通天剑尊、北戎大单于、霹雳剑尊、沧海剑尊等成就合道不久的强者。
  未雨绸缪,继续准备从来都是尽早开始。
  而有些人心中则思虑更多:“虽然大家都知道玄门天宗彻底掌控瀛海,会让他们实力暴涨,但到了此刻,才算冰山真正露出一角,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这景象珠,玄门天宗最近到手的,至少都还要有一到两枚,他玄门天宗自家就有一个合道境界的客卿长老,烈日道尊诸葛战,还有一头星魂合一境界的卢源呢……”
  连续的大手笔,让所有人目不暇接,而接下来,玄门天宗的聘礼中更有诸多奇珍异宝,里面不乏法宝胚胎这样的宝物。
  而到了后来,萧焱焚天崖门下弟子端木泓,捧着几个葫芦上前的时候,其他人立即打起了精神。
  那明显是药葫芦,里面装的东西,不问可知,乃是丹药。
  古皇朝本身便是以炼丹闻名天下,玄门天宗用丹药作聘礼,那自然必须是最顶尖的丹药,否则难免贻笑大方。
  而事实上,多年前炎帝萧焱便已经证明自己是更胜太虚观青宁道尊和古皇朝灵觉道尊古元开的神州炼丹第一圣手。
  传闻中,其师玄门之主林锋,炼丹造诣更在他的大弟子之上,只是玄门之主几乎从不开炉,以至于一直只能留存于传说中。
  而除了萧焱之外,其师弟朱易、杨清,于炼丹之道,也是神州浩土当前有数的顶尖人物。
  便是他们的门下弟子传人,如唐俊、端木泓、杨铁、叶心晖、叶心煊等人,炼丹炼药之能,也都是闻名遐迩。
  这让观礼众人,对于玄门天宗下聘用的丹药,自然颇为期待。
  端木泓长身玉立,面容俊朗,如今的他也早已经从昔年的文弱少年长大成人。
  与其师唐俊不同,端木泓气质温润,彬彬有礼,为人虽然并不好斗,但作为玄门天宗焚天崖一脉三代首座弟子,元汨真君之名,也早在神州浩土流传开来,同乾天殿三代真传首座叶心晖,涅槃洞天三代真传首座陆一林,并列为玄门天宗三代真传弟子中最善于炼丹的传人。
  端木泓首先奉上第一个葫芦,古皇朝的人接了之后,脸上顿时微微动容:“天灵补缺丹?!”
  随着玄门天宗威望越来越高,势力越来越强,不管是神州浩土还是天荒广陆,所有强者都纷纷向目光视线注意力投诸于玄门天宗身上。
  玄门天宗内部的一点一滴变化,都被他们认真观察揣摩,从玄门天宗中流传出来的任何信息,哪怕只言片语,不管有用没用,也同样会引起多方关注。
  而时至今日实力与地位的林锋和玄门天宗,对于一些非核心的信息,也不在乎他人知晓。
  天灵补缺丹、三十三天造化仙丹、玄门众妙金丹等丹药之名和功效,也渐渐不胫而走,广为人知。
  虽然不像林锋一样用数字量化天灵补缺丹的成效,但在场众人也大都听过天灵补缺丹之名,更知道这丹药竟然可以后天提升修士的根骨。
  这样药效强大而又宝贵的丹药,即便有其极限存在,也自然为许多人所渴望。
  玄门之主林锋座下三弟子汪林当年的际遇,已经成为神州浩土上广为流传的传说,激励着每一位先天根骨不出众的人踏上修真之路。
  而神州浩土人族修真界其他势力,这些年来也开始检视自身之前招纳弟子的标准是否有失偏颇,造成诸多沧海遗珠。
  只是除了根骨之外,其他素质很难提前检测,但毫无疑问,天灵补缺丹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同时如果真的是悟性、心志方面有潜力的弟子,有了天灵补缺丹,也能弥补根骨上的短板,更上一层楼。
  古皇朝作为素来同玄门天宗交好的势力,这些年来也一直在注意调整自家培养子弟的方法,玄门天宗这次用天灵补缺丹作为贺礼,无疑是许多根骨较为普通,而其他潜力出众的少年子弟的福音,同时也将为古皇朝平添许多俊才。
  足足三十六枚,合天罡之数的天灵补缺丹,已经可以说是极为庞大的数量了。
  但这才只是一个开头,紧随天灵补缺丹之后,还有三十六枚丹药,一共三种,每种十二枚,合星天之数,更让在场所有人看直了眼睛。
  十二枚替命天丹,自不用多说,每个人一生一次有效,十二个人服用,对于每个人而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便等于是多了一条性命。
  此丹药本来是太虚观留存,但是之前丹方失传,此刻如此多数量的替命天丹,不得不让众人猜测,玄门天宗已经掌握了替命天丹的丹方!
  十二枚替命天丹一起出现,毫无疑问场面震撼。
  而和替命天丹在一起,还有十二枚玄天众妙金丹,和十二枚三十三天造化仙丹!
  这两种丹药,就更让古皇朝负责接礼的修士,感到手烫。
  不论是玄天众妙金丹,还是三十三天造化仙丹,皆是玄门天宗的独门秘传,唯有玄门天宗才有,而他们那逆天的功效,也早已在神州浩土上流传开来。
  前者利于修士悟道,筑基期修士服用,更有极大把握提升灵台品级!
  后者同样承载诸多天地大道,对修士领悟道法奥妙无方,元婴后期以下境界修士服用,能直接提升修为一个层次,元婴后期服用,大大利于冲击元神之境!
  如此逆天的功效,使得两种丹药不论哪一种,但凡有一枚流入神州,都会引起莫大波澜!
第1374章
礼单还没完
  “神州鼎……瀛海……星海……”
  古诚和古元开对视一眼,都微微点头。
  便在当年林锋第一次造访长生古界的时候,仅仅见面礼就是太上宝慧神丹的丹方,那都还没有算在今天的聘礼范畴中。
  寻不到人参果,自然无法开炉炼制太上宝慧神丹,但对于当时的长生古界而言,那丹方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还要更胜过丹方本身。
  相较于其他人的惊讶,古皇一脉的情绪要稳定许多,他们在炼丹之道上的造诣,比起其他势力的人无疑要高出许多,在丹药方面同玄门天宗的往来也更多,对于玄门天宗在这方面的恐怖产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上古纪元,古皇曾经统御神州浩土,本人也是炼丹顶尖大家,那个时代,人皇同样占据星海。
  不管是之前的夏皇,还是古皇本身,皆有炼制大量顶尖妙药。
  现在的玄门天宗,虽然没有对神州浩土形成统治之势,但神州浩土上的物资交流,他们自然不会被排斥在外,可以轻松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而此前两界战争中人族获得重大战果,势力范围反攻入天荒广陆,更占据许多之前妖族掌握的中千世界和异域空间。
  玄门天宗作为反攻大潮的领导者,收获也是颇丰。
  而此前漫长岁月中,从来都是神秘凶地的瀛海,此刻完全落入玄门天宗掌控之中,其中丰富的物产,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虽然冥海之中满是灾劫,玄海被龙族紧守,但空海对于所有人而言都进出自如,这自然也包括玄门天宗。
  某种角度来说,玄门天宗现在可以调动的资源,已经登上神州浩土人族修真界历史上一个新的高峰。
  而这些原材料资源落在善于炼丹的萧焱等人手中,有了神州鼎的支持,便可以最大限度化归己用。
  对于通天剑尊等人而言,虽然早就知道玄门天宗对门下弟子优渥,但到了今天才发现,之前还是小看了玄门天宗。
  从来都知道玄门天宗现在的家底之丰厚,已经远不能用往日的眼光来看待,可是此刻方才有一个最为直观的认识。
  两界战争中,自玄门之主林锋本人起,一路往下,到他的亲传弟子萧焱、朱易等人,乃至于二代真传弟子唐俊、杨铁、韩阳、周云从、刀玉婷等人,甚至练华昭、梦红楼、陈放歌等三代真传弟子,让所有人都知道了玄门天宗当下武力的强大。
  之后征伐大周皇朝之战,再次明确了这一点。
  而现在,在场所有人都深深感到,不仅仅是战力,在资源积累储备上,玄门天宗现在也同样是神州浩土当之无愧的第一圣地。
  现如今是林锋的掌门大弟子萧焱订亲下聘,意义更是不同凡响,彩礼也变格外厚重。
  只是,虽然对于玄门天宗自身而言,他们下如此厚重的聘礼,眼睛都不带眨一下,但古皇朝却不能等闲视之。
  对于古皇朝而言,这仍然无疑是一分重礼。
  重到古钧等人,已经开始在心中修改原先定好的陪嫁礼单了。
  虽然不管是林锋还是萧焱,又或者朱易等人,都完全不在意萧真儿是否有陪嫁,但是古皇朝却不能不在意。
  古皇朝的国力与玄门天宗的家底,自然无法相提并论,谁也不会要求他们陪嫁回礼要与玄门天宗的聘礼等值,但如果相差太远,无疑是一件令整个古皇朝上下颜面无光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5/13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