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祖师爷(校对)第8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2/1312

  杨清、李元放、洛轻舞三人也都不是怕事儿的,当即也一起应声答道:“是,师父”
  褚阳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有些迟疑:“宗主,我……”
  林锋不在意的摆摆手:“一起随行即可。”
  吞吞没有急着应声,而是四处看了看,突然大喜过望:“这里……距离玄冥一族的领地,似乎很靠近啊!”
  众人脸色都变得有些古怪起来,林锋也是摇头失笑,手指一点,吞吞脸色一变,不受控制的张嘴吐出一个小瓷瓶,就见瓷瓶上写着“我爱一条柴”五个字。
  吞吞大急:“这个不能拿走!”
  林锋手指一点,瓷瓶彻底化为乌有,连同里面的灵药一起不复存在,他笑着拍了拍吞吞的小脑瓜:“你想去玄冥一族领地,本座不干涉,但玩闹也有个限度。”
  说着,林锋看向汪林和石天昊,笑道:“好了,你们去吧,此行关键,一字记之曰‘磁’,好好把握。”
第916章
纠结的大秦皇朝
  林锋在天荒广陆搅动风起云涌的同时,神州浩土则相对平静了许多。
  将整个人族修真界几乎都一起牵扯进去的灭玄之战和蜀山之战落下帷幕,参战各方都在消化沉淀事件的后续影响,同时也有不少人关心林锋的天荒广陆之行。
  大秦皇朝国都西陵城,皇宫正殿中,此刻有几人相对而坐,尽皆沉默不语。
  高高在上的龙椅里坐着的自然是秦帝石羽,在他下方大殿中心落座者,则是以衮阳王石宗茂、南明王石宗堂为首的大秦皇族。
  只不过此刻包括秦帝石羽在内的众人都没有说话,所有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不管是修为境界还是权势地位,到了他们现在这个地步,都有足够的判断力和决断力,可是此刻,连同石羽在内,大秦皇朝众强者都少见的陷入到了犹疑的情绪中。
  灭玄一战,除了林锋和玄门天宗以外,最大获益者便是大秦皇朝,与大周皇朝在边境线对峙,牵制住了太皇宫和大诸天轮直到林锋重返大千。
  大秦皇朝起的作用很关键,若是放任太皇宫和大诸天轮也前往昆仑山,那玄门天宗怕是支撑不到林锋回来。
  所以林锋战后酬功也没有丝毫小气,直接将大周皇朝赔偿的一整个中千世界全部转给了大秦皇朝。
  只不过,大秦皇朝本就和大周皇朝不睦,不可能坐看大周联合其他人攻破玄门,收获宝物实力再次增长,所以助人也是助己,同时没有在对峙中付出任何损失,某种角度来说,获得东胜界,也近乎是空手套白狼,白捡了一个资源丰厚的中千世界。
  而对于大秦皇朝来说,这些只不过是眼前之利,从大局着眼,收获更大。
  原本大周崛起之势咄咄逼人,已经隐隐凌驾于大秦之上。
  但从西陵城一战林锋以诛天剑助不朽龙城彻底祭炼成功开始,到瀛海之争大周丢了方丈仙山,太皇宫受损,大秦皇朝的不朽龙城反而因为得到林锋的刹那光辉而再次提升,大秦皇朝已经彻底将劣势扳了回来,两大皇朝之间的态势开始逆转。
  再到这次灭玄之战,大周又一次碰壁,即便林锋前往天荒广陆,大周皇朝现在也不得不全面转入守势,不复先前那样强硬,而大秦皇朝的战略态势则由守转攻,开始压迫大周皇朝的发展空间。
  对此,大秦君臣自然乐见其成。
  但是,也并非皆大欢喜。
  纵观这几年变化发展始末,大周由盛转衰,而大秦重新焕发光彩的过程中,玄门天宗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几乎是一手导演了神州浩土两大皇朝之间的强弱变化。
  而在此期间,玄门天宗本身实力更是一步步暴涨,以一种让人膛目结舌的速度大踏步前进,便是秦帝石羽都有些应接不暇的感觉。
  于是,大秦上下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有些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定位自身与玄门天宗之间的关系。
  在最早期的时候,不管是大周皇朝还是大秦皇朝,其实本质上来讲,对玄门天宗都是俯视的态度,拉拢争取,是为了两大皇朝彼此之间的对抗增添砝码。
  就像是他们在北地都尽量争取北戎王庭和昔日的天池宗一样。
  因为玄门天宗和蜀山剑宗不睦,并展现出惊人潜力,所以大秦皇朝有暗中扶持玄门天宗的心思,但随后的发展就渐渐超乎大秦皇朝预料。
  玄门天宗飞快成长为能和大秦皇朝平起平坐的强大势力,双方关系变成平等盟友,但随着瀛海之争与灭玄之战后,玄门天宗再次展现出飞跃性增长的实力,于是大秦君臣愕然发现,他们此时赫然需要仰视这位昔日的盟友了。
  同样的事情,也先后发生在流光剑宗、霹雳剑宗、大荒剑宗、紫霄道、北戎王庭等势力身上,瞬息万变的局势迫使他们必须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适应新的立场。
  而现在,轮到大秦皇朝了。
  但对于秦帝石羽来说,这心态当真不是那么好转换的。
  诚然,他心思深沉,风格稳重,不似周帝梁盘那样张扬锐利,但这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石羽是和梁盘一样的帝皇!
  为皇者,谁甘居人下?
  上古之后,岁月变迁,大秦大周以前,诸多皇朝兴衰,又有几个帝皇,不曾在心中憧憬上古时代人皇统御天下,万仙景从的盛况?
  石羽若是真的甘居人下,当年西陵城一战时,也不会和林锋,和紫霄道,和北戎王庭,和一直与自家是宿敌的大周皇朝联合,共同站到太虚观的对立面上,废除太虚观以天下为棋的布局。
  天地间,有几人乐意做棋子?有几人不想做棋手?
  当人走到一定高度之后,面对站在更高位上的人,首先想到的事情注定不是臣服和畏惧,而是超越和设法战胜,只有当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表示顺从,但这顺从也不是永久性,而是暂时认清现实后的蛰伏,是积蓄自身力量的必要忍耐。
  偏偏大秦皇朝现在就处在一个不上不下,比较尴尬的位置上。
  石羽很理智,对自身大秦皇朝的实力看得很准,他承认如今的玄门天宗已经稳稳凌驾于大秦皇朝之上。
  甚至可以明确的说,如今的玄门天宗,对手只有昔年高高在上的太虚观,他们彼此才是一个层级上的对手。
  就像此前神州浩土没有一个势力能单独和太虚观扳手腕一样,如今除了太虚观,也没有哪家势力有本事和玄门天宗单挑了。
  但也正因为看得太清楚,石羽和大秦皇朝才都感到纠结。
  寂静的大殿中,衮阳王石宗茂首先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大周皇朝背地里骂我们是玄门天宗的扈从,附庸,走狗,跟屁虫,他们愿意怎么骂是他们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如何自我定位,如何决定以后的道路?”
  他话语粗鄙,颇有些不合其身份与眼下的场合,但在场众人都不在意,静静看着石宗茂,听他说话。
  石宗茂神色沉静,语气不急不躁:“原本以为玄门天宗渡过灭玄之劫后,局势不会有太大变化,但现在看来,玄门天宗实力超乎想象太多。”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如果继续按照当前态势发展下去,不做任何转变,那我大秦就真的要变成玄门天宗的附庸属国了,就像他们自家玄天界里居住繁衍的民众一样。”
  “我们两家的地缘太近了,这些年来因为联手对抗太虚观和蜀山的关系,玄门天宗在我大秦地面上招募丁口移民,或者是开山纳徒,我朝也大多予以配合,其结果就是在我们自身帮助下,这个宗门在我朝国境上的影响力已经超越蜀山,甚至超越太虚观。”
  “我们作茧自缚,如果玄门天宗实力和我朝差距进一步扩大,终有一天其影响力甚至会超越皇室本身,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是想不做其属国都难了。”
  “便是现在,我朝有潜力的青年才俊,拜入玄门天宗门下者逐年增多,而乐于效忠我大秦者却在减少,长此以往,不堪设想。”
  坐在他对面的南明王石宗堂说道:“这是我等的想法,但从玄门天宗来说,却未必这样看待我大秦,移民和纳徒也都是与我们互惠互利,民众如何选择,也没谁做特殊引导,都是出于其自身意愿。”
  “便是紫霄道、北戎王庭、霹雳剑宗等势力,玄门天宗也从来没有主动伸手。”
  石宗茂点点头:“你说的不错,玄门之主确实气度恢宏,但一来还有太虚观在,谁也不知若是玄门天宗日后真的超越太虚观,玄门之主还会否是现在同样的态度。”
  “二来,谁也无法保证玄门之主后,接下来玄门天宗的掌舵者又会是怎样的态度,太虚道尊昔年三让人皇之位,太虚观也是真的超然物外,视线只盯着天荒广陆,但是太虚道尊赴死海之后呢?现在又是如何呢?”
  石宗堂静静说道:“那么你的意思呢,荒废我们和玄门天宗一直以来的良好关系,反而生出龌龊?这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说到底,玄门天宗现在势大,实力在我们之上,如果我们自身无法进一步提升,就只能被甩下,这种情况下再自废根基,结果只会更糟。”
  石宗茂摇了摇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关键是我大秦自身国力需要努力提升,否则只会被越甩越远,玄门天宗能有今日,也是因为他们实力增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但是,如何才能提升我大秦国力?资源总是有限的,机遇也是有限的,老夫同样不赞成就此与玄门天宗疏远甚至于交恶,而是说,我们要更善于把握机遇,创造机遇。”
  在场众人,包括石宗堂在内,都神色微微一动:“你是说……”
  石宗茂点点头:“下一次瀛海三山重新出世,与大周皇朝的决定性角力,接下来的一次两界大战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契机。”
  “以及……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玄门天宗与太虚观的正式全面碰撞!”
  “能把握住,我们便有真正崛起的机会,把握不住,那我们就真的要考虑彻底调整自己接下来要走的道路了。”
  石宗茂最后说道:“想来,大周的梁盘、朱洪武那边,也是相同的打算,或许……还有其他人也是一样。”
  一时间,石宗堂等人都没有说话,齐齐陷入沉思中。
  唯有始终沉默不语的大秦皇朝真正主宰者,秦帝石羽这时突然站起身来,语气平静的说道:“今日之议,到此为止,都散了吧。”
第917章
修道从来非坦途,世间哪得两全事
  秦帝石羽返回寝宫,寝宫中一个宫装女子正静静等在那里,看上去不过二八年华,美艳不可方物,双目流盼、桃腮带笑。
  见石羽进来,女子起身行礼,迎上前去:“陛下,这些日子以来,您劳神颇多,还望千万保重龙体。”
  石羽徐徐摇头,对宫装女子的劝告不置可否,坐下身后,双目平静注视寝宫屋顶,视线仿佛穿越重重虚空,半晌后,他突然问道:“暖暖,你可还记得大千世界五年前,西陵城一战,玄门之主师徒刚刚抵达西陵城时,朕曾经宴请他们?”
  暖妃点了点头:“臣妾记得。”
  石羽说道:“饮宴之后,朕与你交谈的经过,你可还记得?”
  暖妃缓缓答道:“回禀陛下,臣妾记得。”一句话说完,便即闭口不言。
  而石羽显然也没有要她复述的意思,徐徐闭上双目养神,寝宫中一时间陷入沉默无言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2/13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