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之后(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7

每个刻下自己武学的人,在墙体上留字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他本身的气息,本身修为越高,气息越强。就凭借着感应这些武学的创始者留在字里行间的气息,风云无忌迅速的进行着筛选。仅仅一天的功夫,他便踏出了三百级石阶。
通道里,风云无忌并非唯一的浏览者,在下降到第三万级石阶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潦倒的武者,抱着一把锈剑,若痴如狂的浏览着墙上的秘录。看到风云无忌眼也不抬一眼,快速的从身边走过,他鼻子里微微的哼了一声,似是颇为不屑。
三个月的时光,风云无忌终于走到了通道的尽头,黝黑的通道尽处,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壁,其作再无一物。这一路行来,风云无忌感受到了数十万股不同的气息,气息有强有弱,各不相同。在浏览完这间通道中所有的武学秘录之后,风云无忌却闭着眼,又急匆匆的往回赶去。
在往回走的第四万级石阶处,他找到了想找的东西。那是一段不过几百字的小字,刻的地方却是石阶的侧面,而非与其他武学心法一样刻在墙体上。那段小字里透露出的气息非常古怪,与这通道里其他的文字流露的气息完全不一样。这一点终于引起了风云无忌的注意。
这段几百字的小字开头,有这段武学心法的名字,那是六个古篆字“意念剑体大法”,在这段文字的后面,有功谱的创造者所留下的一段话。
——这段心法只是初阶的心法,后面的心法需要习练者自己创造,成与不成,一切均在习练自己的造化。即便本人也并没有练成这功。本拟毁去此功,但心血所结,不忍毁去。习此功法者见此段文字,切记,谨慎,再谨慎。
第三章
意念剑体大法
半年之后,风云无忌终于踏出了阴暗的地下通道。低头抬过圣殿的门槛,在抬头重见天日的刹那,风云无忌产生了恍如隔世的感觉。
“我本以为你要花上一年的功夫,才能够从里面出来,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出来了。”右侧的侍者背对着风云无忌,淡然道。
“怎么样,选定了要修习的武学了吗?”
风云无忌看着低沉的天空,上方浓浓的乌云长年不散,巨大的阴影投射在大地上,连大地也蒙上了一层阴暗。快步走过侍者,风云无忌漠然道:“是的。”随后便消失在侍者的视野之内。
圣殿外的广场,更像一个无垠的大平原。广场由多少块青石板构成,上面便有多少人。然而每日都有人从青石板上站起,走下山去,每日也会有人从山下走来,在青石板上坐下。
等了半日之后,风云无忌终于在一棵数十丈高的巨大榕树下找到了一块空置的青石板,然后在青石板上坐下。
相邻的青石板上,盘坐着四位修炼者,这四人全神沉入了自修之中,对风云无忌的到来不管也不问。
精神意念剑体大法,第一重天,分三层,分别是,驳剑,驭剑,御剑。这三种对风云来说,都只是传说中的剑技,在精神意念剑体大法一说,才只是最低等级的境界。
太古时代,每一种武功秘诀修炼到一定程度都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威,任何一种武学,都不是他原本所创的《灭魔心经》所能比拟的。
由于原本便以剑成名,以武入道。这三式驳剑式,驭剑式,御剑式,对他来说,虽然晦涩难明,但还是有一点头绪的。唯一最大的困难在于,他体内的真气在原来的世界或者可以称为雄厚,但在这里,根本都是不入流的。身边四位沉入自修的高手,只是那种无意中散发于体表的气势,也让他感到震慑,其中有一个似乎练的极阴内力,更是让感觉入坠冰窑。
驳剑,驭剑,御剑,三者在俗世之中都是剑道的终极绝学,但在这里,熟悉意念剑体大法的心法后,思感扩散开去,风云无忌发现,场中至少有三千人身怀剑道绝学,其中数人已是修炼驭剑有成。
广场之中空间有限,并不允许修习时大展拳脚,所以唯一的修习方式,只能是在心念之中修习。
驳剑,纯粹的剑技技巧。“驳”字左边为马,意指快,右边双X,意指双剑。驳剑者,即以双剑互驳,互击,改变剑行方向的技巧,这基本是修习上乘剑道最基础的武学。
眼观鼻,鼻观心,闭目盘从,入古井不波之境。即便以风云无忌的天资,这套最基础的剑技,居然也费了他一个月的打坐时间。从冥想中醒来,睁开眼,半寸剑的剑芒从眼中透射而出。左手飞升以前的剑技,右手驳剑,施展起左右互搏之击,对拆招起来。最后的结果很显然,驳剑术在俗世中位列剑道终极剑术,自然是有道理的。两剑每一次微小的碰撞都会改变剑道的轨迹,剑招再完美,在这种变化万千的驳剑术下,都会出现破绽,并且一举击杀。
第一层心法修习完,风云无忌赫然发现,原本感应到气息的那些人,散发在体外的气息,不到本身功力的千分之一。场中数万人,居然有一万多人,风云无忌根本感应不到他们身上的生气,就如同死人一般。
风云无忌明白,能做到想侍者一样,必是有极高的敛气之术,自然,武功也不会差。再一比较,修习完第一层心法的风云无忌,依然是最弱小的,而且是远不及任何一个万一的弱小。虽然明白这是新飞升者必然的现象,但风云无忌还是有些不满,进而更添前进的动力。
第二层心法,驭剑。驭剑术还有另外一个称呼,以气驭剑,即传说中的剑仙之术,以气驭剑,取敌首于千里之外,这并不是传说,至少风云无忌已接触到了这一剑术。驭字,左马意指剑飞行之快,右边X字上多了一横,代指一剑以即气,驭剑术本质上还是双剑互驳改变剑行轨迹的方法,只不过,另一柄剑己用气来代替了,以气来改变剑行轨迹。
修习驭剑之术,对内力的要求非常苛刻,也极耗真气,因此修习驭剑之术,必须先拥有极强的内力。但遗憾的是,意念剑体大法的心法中,并没有提升内力的功诀,似乎创始人以为修习这套心法的人,本身便是武功高到一定程度的强者。
风云无忌天资纵横,生来便具过目不忘的能力。圣殿的地下甬道里,刻下的武学秘录多达十万,即便以他的心力也不可能完全记下,因此他便选择性的挑出了那些字迹之中透露出强大气息的功法口诀记了下来。大略估计下来,却是也有数千之多,这几乎已是他的极限了。越强的功法,对心神的负荷越重,数量越多,越耗心神。
选来选去,最终风云无忌选择了气息最强大的“九转生死玄功”。
九转生死玄功,修习条件非常苛刻,要求修习者必须经历九次死境考验,每一次,武功便倍增,如此类推,不过修习这种功法,却要求修习者毁者一身修为,才能习练这种武功,这对于一些修为已达一定高度的强者来说,可以说根本就是不可容忍的。但对风云无忌来说,虽然他的功内很深厚,但这深厚二字也只是相对飞升前那个世界而言。在这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像掐死一只蚂蚁一样掐死他,故此,他反而放得开了。
修习九转生死玄功,第一步,便是散功,自断全身七经八脉,令体内真气散尽。在第一步的心法后,附有创始者的一段留言:这一步,十人存六,有极大危险性,非意志坚定者,切不可修习本玄功。
散功,哪里是件容易的事,自断全身七经八脉,几乎就可以说是一个废人了,哪里还能修习武功。只要是一个稍有武学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这套功诀,数百亿年来,修习过这套功诀的人,绝对不会超过两位数。大多数人,在看到这套功法的第一步,甚至算不上第一层心法时,马上就退却了。但风云无忌却依然选择了这套功法。按照他的理解,修习条件越苛刻,越古怪,这一类的功法,一旦修成,威力就越是惊天骇地。
啊!风云无忌痛极而吼,声音直震九天,在广场上回荡,千万缕血丝从他的毛孔中渗出,连眼中鼻中,耳中都渗出了血气,这种极端的痛苦,即便他自认为是一个硬汉,也无法承受。只不过片刻的功夫,他身下便已积累了一滩血水。
终于体内的真气全部泄尽,风云无忌强忍者撕心裂肺的痛苦,在体内运行起九转生死玄功第一转的心诀。九转生死玄功第一转心法,生死由命。这是一段非常玄奥的内功,只不过刚刚在心中念过这段心法口诀,身体上的痛苦便已减轻很多。很快第一转心法的神奇便体现出来了。残经断脉像被注入一股活力,断口出伸出一根根新生的肉芽,两处断口处的肉芽交缠在一起,很快一处断经便被接合起来,接合过程中,依旧非常的痛苦。直至这一刻,风云无忌才明白,为什么这九转生死玄功,连其创始者都称条件非常苛刻,却又不详细说明。只是这段相当于筑基的过程中,其痛苦便是常人难以忍受,而这种痛苦相对于以后的修习过程,那根本就是小儿科。
又是一个月的时间,默默的打坐,不言不动。这一个月的时间,他体内的七经八脉终于全部接合起来,到最后一段经脉接合,他体内已神奇般的出现了一股弱小的真气。这股真气虽然很弱,只有细丝般粗细,但却极为纯粹,比之他原本修习的灭魔真气,不知纯粹了几万倍。
真气越纯粹,其威力便越大,这几乎是武人的常识。
第一转生死由命心法,到此可以算是练成了,其后所要做的,也只是增大体内真气的纯粹度以及量了。第一转心法后另附有一段文字,似乎是完成筑基后的心法。风云无忌毫不犹豫的在体内运行起这段心法来。不过大出他意料的是,在运行起这段心法后,体内原本灵活的真气,突然变得凝滞起来,运行速度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一股气息凝结在他胸口,压得他几乎窒息。
作为一个真正的武者,心志坚定是其本性。而风云无忌正是这样一个武者。他就这样一直坚持不懈的推动着这段心法的运气,当体内真气按这段心法在体内运行一个周天后,风云无忌只觉全身一震,接着全身十万个毛孔大张,天地间海量的元气从毛孔中疯狂的涌入体内。风云无忌狂喜,将这些元气全部导入体内,按那段心法运气起来。
然而风云无忌并不知道,圣殿的广场上却因为他而出现了一道巨大的旋风,并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风云无忌身边的武者都被身侧的巨响惊动了,一个个睁开眼,惊骇地看着那天地元气形成的旋风一股股没入身侧那小子的体内。随着旋风的范围扩大,连一些修为很高的武者也被惊醒了,因为他们发现,体外的天地元气正被一个黑洞般的漩涡吸去。整个广场上站起来的人越来越多,依然稳坐的不足三千。
广场上,众武者惊奇都惊奇地看着旋风中心的那小子,通过气息感应,他们很清晰的感觉到这小子的武学修为并不高,唯一的原因只能是此人身怀的功法有如此威力了。
最后,连带得圣殿门口的侍者也双双被惊动了,一个个拔地而起,向旋风的中心掠去……
第四章
太古协议
“侍者大人,圣殿武学过亿,不知这小子修习的是哪种武学,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几乎是鲸吞般的吸食天地元气,我等从没见过。”当两位侍者赶到风云无忌的旁边,一位美丽的女子指着那股旋风问道。
左侧的侍者张开眼睛,一片眼白的眼中透出一股蒙蒙的青气,片刻之后,他叹然一声道:“这人所修习的武学,你们虽然以前没见到过,不过应该都听说过。‘九转生死玄功’,这便是他身怀武学的名字,在第12564号武学圣地中,便是段武学秘录所刻地,相信你们中应该有人看到过这段秘录。”
“原来如此,没想到这小子居然选择这门九死一生的武学,传闻修习这门武学的人,已是一千万年前的事了,据说那人修习到了九转生死玄功第六转的境界,当时整个太古能打败他的已屈指可数,可惜他在修习第七转的时候还是爆体而亡了。当时修习这段秘录的人还是号称拥有天神之资的武学奇才,没想到修习这段玄功也落得这么个下场。”一位长袍男子似乎很有些见闻,听到右侍者以“冥眼”看穿这人身负武学后,说道。
“你们如果也想学这‘九转生死玄功’的话,可以去第12564号武学圣地,在第一千八百级石梯处你们可以找到这段功法的心法。对于这武功,我也有一点了解。修习九转生死玄功,第一步便是散功!”
“散功!我等修习至今,所耗心力时间不可计数,怎么可能为了这样一段心法而去散功呢。侍者大人,这人是不是最新飞升的?”
两位侍者点了点头,众人闻言露出难怪如此的表情,然后便一一离去了。
风云无忌感觉到体内真气已有小指粗细了,便停了下来,按照第一转的心法,此至第一转可说已是大功告成了。睁开眼,风云无忌发现圣殿的两位侍者正站在他面前。
“风云无忌,你身怀的武学是九转生死玄功吧?”
“是的。”风云无忌点点头。
“很遗憾的告诉你一件事,由于你所修习的武功太过于霸道,以至于你修习这段武功的时候,其他人很难再从天地间吸收到天地元气。这样的话,只要你在修习武学,其他人便无法正常自修。因此,按照圣殿的规矩,尽管你在圣殿呆的时间还没有三年,但却不得不令你离开圣山。由于你还到圣殿还没足三年,故此,我们特别容许你在圣山附近选一处所在,自由修习,在三年期满以前,你在附近的安全将受到圣殿的保护。”
风云无忌听满侍者的话,什么也没说,掉转头便向山下掠去,他原本就感觉到,在圣殿之上修习武学,根本就不能全力展开,即便修习九转生死玄功也有所压制,似乎这圣殿之上设有禁止。故此,第一转习成,他已打定注意离开圣殿,此刻听到侍者的话,自然更合他意。
身后两位侍者对于风云无忌的行为也显得有些意外,本来他们还准备听风云无忌一番讨价还价,不过这小子似乎相当干脆。
“左侍,你看他是否有能力修习完整套的九转玄功。”右侍者一直到风云无忌离开之后,才开口对左侍者说,语声之中隐隐带着一丝担忧:“若是我族能新添一位修成九转生死玄功的高手,对我族目前的困境就能有所帮助。”
左侍仰天长长叹息一声,说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从荧惑大人离奇失踪后,我族的地位是每况愈下,我也希望族中出现一位可以和天神魔神们相抗衡的高手,可是九转生死玄功在所有武学中,是最难修习,条件最苛刻的武学,而且正如其中,修习此功九死一生,只怕很难有成啊。”
“唉,若是在下一次神魔战争之前,我族还未能出现一位神域高手,到时与神魔所签订的协议只怕得更改了!”
两位侍者眉宇间流露出一股忧愁,静静的站在广场上,片刻之后才长叹一声,一拂袖,转身又回到了圣殿大门处,盘膝坐下。
一直到圣山的边缘,风云无忌才发现一个事实,圣山边缘全是数千丈的悬崖,以风云无忌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像太古时代里的其他武者一样,腾空而行,而圣山在最初似乎默认为所有上圣山的人都具有飞行能力。而此刻,风云无忌便面临了这样一个窘境,有心回去向两位侍者求援,又拉不下这个面子。想来想去,只有意念剑体大法第一重天第三层御剑之术能有所帮助了。好在御剑之术只是一门剑技,并非内力修习,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因此,风云无忌便在悬崖边盘膝坐下,双手抚膝,就地修习起第三层的御剑之术来。
御剑之术,威力又要大过驭剑之术,不过又与驭剑之术不太相同。更准确的说,御剑之术更多的是一门绝快的飞行之术,御剑飞行,当然,御剑之术自然也可对敌,而且威力更要强过驭剑。
驭字与御字,从字面上看,便可看出二者的不同。驭者,驾驭,所要上位者耗费心力,御者,御使,如使臂指,显然并不如驭那样耗费心力。达到御剑之术,三尺青锋便如同指臂一样灵活,指哪打哪,可说是,身与心在,心与剑在,人剑合一了。
御剑之术,比之驭剑之术更深奥,因此修习时间也更长了。历时三个月,从打坐中清醒后,风云无忌也只不过修成一半的御剑之术,御剑飞行。
不过有了御剑飞行的法门,却独独没有一柄剑。原本在飞升之前,风云无忌便已达到舍剑的境界,一草一木,在手中皆可为剑。因此,心中动念这间,已是拔下一根细草,食中二指微振,那原本垂着的细草已是如长剑般笔直,坚如钢,利如剑。双脚腾空而起,踩在细草这上,风云无忌在空中划过一抹流光,向圣山之下掠去。
莽莽大地,一片萧索,草长过身,树高过百丈,陌野之中,洪荒猛兽穿行其中,山川入云,妖兽横行。目光掠过下方的景象,风云无忌已渐渐明白人类的处境。在圣殿中呆了一段时间,他已渐渐接触到事实的真相:不管妖兽,魔兽还是妖魔,生来就比人类强大,时间越久,妖魔的实力便越强。
自宇宙洪荒到现在数万亿年来,这宇宙之中早已不知诞生了多少实力强大的妖魔。人类要在这些嗜血的妖魔中生存谈何容易,也不知人类中出了哪些举手投足间毁天灭地,连妖魔也惊惧万分的存在,居然迫得妖魔们不得不人和族签下一些约定。即,人类可以保有一些次元,在其中繁衍生息,便太古人族不可介入其中,更不可传授他们高级的武学,同样,妖魔们也不得随意有进入那些次元。不过作为交换条件,妖魔们可以在不毁灭整个次元的情况下,取食一些人族。而风云无忌所来的那个世界,便是这样一个作为畜牲圈圈养人类的次元。每一个从次元中飞升的人族,都会被承认为真正的太古人族,所有飞升者,在三年之内,可以安全的呆在圣殿,妖魔不得袭击圣殿中的新人类。不过三年之后,就不在此列。太古人族不在保护之例,太古人族与妖魔之间,遵循宇宙法则,弱肉强食,妖魔可以猎食人类,同样的人类可以猎食妖魔。
这个协议貌似公平,但其实一点也不公平。且不论妖魔的数量以百亿千亿计数,而太古人族尚不足一亿,妖魔一出生便拥有太古人族无法比似的优势,它们不需要经过修炼便可具有很强大的实力,而人类则必须不停的长年累月的修习,才能积累与妖魔们抗衡的实力。
第五章
至尊揭语
插云巨峰,枯石之侧,一个身影盘坐其上,闭目垂视,长发过肩。在他肩上头上,已累积了盈尺的灰尘,显是不知在这山峰之上苦修了几多岁月。每日,这山顶罡风阵阵,连岩石都可摧裂的罡风却无法吹动这孱弱的躯体。
突然这苦修之人睁开了双眼,如北斗星辰般璀璨的眼睛迸射出一道道奇亮的精芒,一声厉啸从口中迸出,接着那人拔地而起,从山峰上跃下,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圆弧,又折返回来,竖立山顶,眺望着山下。身躯微抖,将肩头的灰尘抖落。
忽然那人似有所感,抬头向天望去,苍穹之上,一抹白虹划落,白虹落地,在那人面前幻成一男子。
“很高兴,你在三年届满之时,终于有所得。不过,此行,我是代表圣殿通知你,今日,三年已满,你将不得再在圣山百里范围内出现。由今而始,生死自负。”
那苦修之人,正是飞升不久的风云无忌。几年苦修,今日九转玄功第一层生死由命已成,体内真气虽不能与那些数万年,千年苦修者相比,却也总算有所成了。而意念剑体大法,他也已完全修成御剑之术。
听完那圣殿使者的话,风云无忌一脸漠然,长发飞舞,就那么转过身,从千丈高的崖顶跃下,在空中划过一抹流畅的弧线,就这么消失在使者视野之中。
圣山之外,除了青黑起伏的山峦还是山峦,一些身躯庞大的洪荒野兽默默的行走在山林之中,所过之处,树折,山摧。风云无忌贴地飞行着,不敢太过靠近。单只从气息上看,这些妖兽的气息也远比他强大太多。太古之中,危险太多,天空有身躯庞大而凶厉的妖禽,地面有山峦,皮粗肉厚的凶兽,一切所见所闻都明白无误的告诉风云无忌,这个世界的危险有多么的真实。
太古的世界远比想象中的大得多,风云一连数日,除了圣山,都没有碰到过任何人类。第五日晚,风云无忌正要如平日一般,寻一处高大的树木,在树丫上过夜时,却无意中发现,远处一座山上出现了一堆火光。此火光不似平日夜晚见到的妖兽喷出的那种红中带赤的火,而是正正的野火。有火的地方,必有人。心中好奇,风云无忌便腾空向那山头飞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